教师追悼会悼词(精选8篇)

daniel 0 2024-01-13

教师追悼会悼词篇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为上海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市教委教研室原副主任、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樑先生送行。在此,我谨代表市教委教研室,对钟樑先生的离去表示深切的悼念,对钟樑先生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顺请节哀顺变!同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所有领导、来宾和钟樑先生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我相信,钟樑先生地下有知,也一定会为大家的到来感到欣慰!

陈钟樑先生祖籍广东番禺,1937年9月15日生于上海,1959年大学毕业走上教育岗位,曾担任上海市光明中学语文教师,黄浦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上海市光明中学副校长,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

几十年来,钟樑先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努力进取,以他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精湛的专业能力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他所在单位、他的同事、他的无数弟子、学生的高度评价。为此,钟樑先生于198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人民教师,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1998年,钟樑先生退休了,但实际上是退而不休,始终奔走于大江南北,沉浸于学校课堂。上课,评课,讲座,指导,撰文,著书,为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硕果累累。为此,20xx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直到前几天,古稀之年的钟樑先生,还在指导青年教师。

我们常欣慰于钟樑先生的康健,敬重于钟樑先生的执着,钦佩于钟樑先生的渊博,感念于钟樑先生的乐观,我们以为,钟樑先生还将陪伴我们许久。然而,就在三天之前,钟樑先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公元20xx年1月5日上午10点25分与世长辞。他的家人痛失了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一位好爷爷);我们痛失了一位好同事,一位好师长;我国语文教育界痛失了一位好老师,一位好战士!

钟樑先生是一位求索者,他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又十分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因而,无论在实践探索还是理论建构上,他都有突出的贡献。

钟樑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认为20世纪的中国,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20世纪初,从“文学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十多年,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他进而指出:“人们没有理由不期待着语文教育的第三次更为壮观的转变,转变为‘语言——人的发展’,以此设计语文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教法与学法、测试与评价等等方面,促使语文教育全方位的改革。”他的题为《期待:语文教育的第三次转变》的文章虽然不长,但是闪烁着求索者耀眼的思想火花。

钟樑先生是一位播种者。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用自己整个生命留下了一座师魂的无字碑。

他用自己的心血作灯油,点亮过多少在蒙昧中摸索探路者的明灯;他用他那个并不伟岸的身躯作柱樑,为多少学生撑起了一方明净蔚蓝的天空。他数十年如一日,无论作为教师还是教研员,始终不忘三尺讲台,不忘春风化雨,启迪心智;51年教师路,风雨兼程,培育桃李,他描绘了一段精彩人生。

钟樑先生是一位引领者。他始终关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在青年教师眼中,他是一位声名卓著的学者,是一位心静如水的老人,还是一位纯真俏皮的老顽童,他以他的睿智与博学,和蔼与低调,诙谐与真实,引领并陪伴着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东方教育中心副主任、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华中师大、四川师大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研究员,众多的“头衔”正是人们对他作为引领者的认可与信任。

“死者长已矣,托体同山阿。”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将是一种不朽的精神。那就是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情系民族教育的需求、孜孜不倦求学上进的职业精神,是诚心待人、热情助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他既做授业的经师,又做处世的人师。正像人们常常感慨,我们没有办法把握生命的长度,但是,钟樑先生却用自己的努力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安息吧,钟樑先生,愿一路走好!

教师追悼会悼词篇2

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此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我镇教书育人的模范,辛勤耕耘的园丁,我们敬爱的退休教师刘书安同志。在此,我谨代表厚坡中心学校暨全体师生,对刘书安同志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问候。

刘书安同志于1920年2月29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勤奋上进,品学兼优。1953年参加教育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先后在岗西、闫寨、王沟、杨营寨、唐湾等学校任教或担任校长职务。1981年光荣退休。20xx年12月25日下午3时30分因病逝世,享年94岁。

刘书安同志的一生是献身教育的一生。他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学生,他把炽热的爱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以他一生的实践,谱写了一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

在近30年的工作生涯中,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刘书安同志踏踏实实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他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他用亲切的话语,去温暖学生,用严谨的行为,去感化学生,用阳光般的关爱照耀学生。几十年来,他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到学生家中家访、补课,为渴求知识的学生送去甘霖。几十年来,他"一片丹心为学子,勤勤恳恳育英才"虽担任校长但仍耕耘在教学一线。总之,刘书安老师以他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幼小的心灵,培育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祖国的建设输送了成千上万的栋梁之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担任校长期间,刘书安同志清正廉洁,为了给学校节省经费,他亲自制作教具、修理器材;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多方奔走、任劳任怨,筹措资金,建设校园,终于使学校面貌大为改观。为学校、刘书安老师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青春岁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不愧是一名辛勤的园丁,不愧是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象蜡烛,燃烧尽自己,照亮了别人;他象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刘书安同志的一生是以德为重、关爱他人的一生。他心胸宽广、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在同事面前,他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好教师。在朋友面前,他是一位心胸开朗、乐于助人的好伙伴。

刘书安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严格要求,管教规范,子女遵纪守法,好学上进。他的6位子女已继承父志,成长为多行业工作的有用之材。

刘书安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长辈,好老师,好同志,儿女们也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刘书安老师虽然离去了,但他崇高的师德,谦和的人品,执着追求的精神,严于律己的胸怀,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刘书安老师虽然走了,但我们会继承他的遗志,像他样勤恳工作,踏实做人,为厚坡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刘书安老师安息吧!

教师追悼会悼词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友、所有左邻右舍:

半百人生情同义,一世辛苦何须愧。三十功名尘与土,两袖清风不为悔。

今天,疾风哀鸣,天地含悲,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光荣的人民教师——黄全富同志举行追悼会,隆重悼念这位德高望重、深受师生好评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好战友——黄老师。首先,我代表前光小学全体师生,对黄老师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地哀悼(鞠躬)。对黄老师的家属表示亲切地慰问,并请节哀顺变!(鞠躬)

黄老师于19xx年2月xx日出生在前光村一个贫寒家庭,因兄弟多达5人,家庭人多,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又因病离开人间,更是雪上加霜,大哥又在读大学,身为老二的他高中毕业就早早地放弃了学业和美好的前程,小小年纪就帮助父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其内心的煎熬有谁能知,那深重的压力谁能知晓?直到19xx年8月才开始从事民办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民办教师,从此扎根前光教育。从参加民师工作以来,黄老师坚持边工作边自学,吃够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受尽了他人难以承受的累。于19xx考入xx师范民师班,19xx年7月完成学业,成为一名真真的人民教师,毕业后在xx小学、xx小学学校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

黄老师一生热爱教育,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积极钻研业务,以强烈的爱心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赢得了同行及前光光老百姓的好评,受到了学生的爱戴。他爱文学自己喜欢写作,在19xx年8月写的论文《作文教学中的引和导》和全国三等奖、19xx-20xx年有4篇论文荣获石柱县优秀奖、《需要时小学生的作文源泉》荣获国家级二等奖、20xx—20xx年间有4篇论文荣获重庆市级奖、他指导学生参加重庆市第二届教育杯小学生新课程作文大赛活动中有3名学生荣获二等奖,他自己也荣获指导二等奖。他所教的学科语文,在县教委的每次质量抽测中都是名列前茅。因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黄老师曾多次被评为石柱县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这样一位人民的好教师,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一位德高望重、倍受尊重的同志,没有来得及放下肩上沉重的担子,不幸于20xx年2月11日23时58分,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xx岁。

培育桃李三十载,鞠躬尽瘁五十春。黄老师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生前的事迹却令我们追念不己。在他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一直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特别是对学习困难、调皮捣蛋的后进学生,他更是关怀备至,用自己亲切的话语和灿烂的笑容温暖他们的心灵,用自己阳光雨露般、公正无私的关爱照耀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转变为积极上进的好学生,帮助他们认真完成了学业,走上了成才之路。

对一些年轻的教师,他总是以宽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感化他们;对业务能力有限的新教师,他给予切实的帮助和鼓励。他人缘好,作风踏实;古道热肠,有求必应。同事们都说,与黄老师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黄老师交往,醍醐灌顶,如坐春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为前光小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可以说,黄老师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

他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两个女儿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又不失和蔼慈祥,使女儿健康成长,成为了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的好青年。他默默地承担起了很多的家务事,为妻子的干好农活解除后顾之忧。

杜鹃泣血,百灵哀鸣,晴空一声霹雳,噩耗猛然当头,黄全富老师溘然长辞,撒手西去。想当年,中流砥柱耀前光;值此日,星沉月落尽哀音。黄老师带着对渴盼他早日康复、回到学校的全校师生的不舍,带着对自己白发苍苍的父亲的深深歉疚和牵挂,带着对刚刚成家立业的女儿关心、祝福和牵念,带着对失伴孤雁般的妻子空余血泪、肝肠寸断的不忍和难舍,带着对学校、同事、学生的依恋与热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孔子风范,万世流芳,黄老师的形像,永不泯灭,黄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那语重心长、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风范依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他即使两鬓染霜、仍不遗余力地在学校教学岗位上的认真负责之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扎实工作。在病情严重之时,他仍然心系学校,心念他人。但是,我们没有回天之术,也无再生之能,黄老师终究走了,永远地走了。从此以后,黄府失去了一位好儿子、好兄长、好丈夫、好父亲,前光小学校少了一名好老师,同志们少了一位好同事,乡亲们少了一位好邻居。

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在这凉风瑟瑟、人竟云亡的日子,青山不语,流水呜咽,苍天含悲,泪飞倾盆。这位心系前光教育的男儿,马上就要还身尘土;而前光的山水泥土铸就的师魂,还将屹立在前光小学乃至所有人的心中。我们无法忘记,你在工作上岗位,各门知识了然于胸;煤油灯下,夜深人静精心备课;三尺讲台,谈笑风生兢兢业业;批改作业,圈圈点点扎扎实实;传道授业,讲解疑难苦口婆心;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待人真诚,政治风雨同心同德;平易近人,老少交往有情有义;年事渐高,分配工作在所不辞;情性豁达,教育教学工作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养老抚幼邻里皆知;只是此刻,晚辈同事心有缺憾:平日前来探望不周,忙于事务关心不到;今日灵前,特致此意,你若地下知,谨请见谅!

人奔西土,音容宛在。纯净一生,桃李满天下;群贤毕至,松竹拔昆仑。黄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将长留我们心中,他的宽厚美德,他的勤劳,他的敬业风范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成为我们精神的动力。

疾风劲吹,山水含悲。黄老师,明天,您将和青山相伴,与黄土相依,与日月共存。我们请您在西区的路上慢慢行,一路走好!

黄老师永垂不朽,师魂永垂不朽!

黄老师,请安息吧!(举哀)

教师追悼会悼词篇4

家属、生前好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的好老师,好同事,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此,让我们对X老师的英年早逝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希望他的家人节哀顺变。

20xx年10月2日凌晨2点,在遵义医学院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42岁。

20xx年的9月25日晚,这是一个令龙坪中学七(3)班的同学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晚上7点,照例是班主任的第一节晚自习,同学们也像往常一样静静的聆听着江老师的教诲。可她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节晚自习竟是他们与江老师的永别。就在这曾经令江老师无限眷恋的讲台上,就在这曾经陪伴江老师17年的讲台上,江老师,倒下了……

出生于遵义县龙坪镇后村,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南白师范学习,1988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龙坪镇原大兴中学、龙坪镇中、龙坪中学任教。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一级教师。任教17年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

工作中,始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她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团结同志、爱生如子、忘我工作,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同事的好评。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94-95年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96-97年度教学成绩显著,受到上级表彰,98-99年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xx年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作品《女性之路》获征文优秀奖,20xx年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xx年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获县级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20xx年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并获"妇女标兵"称号。20xx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xx年度被评为先进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并获县级先进班主任光荣称号。在年度考核中,1999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评为优秀等次。

去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我们的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她的离去是我们龙坪中学的重大损失,同时也是我们龙坪镇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

她虽离我们而去,但她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记龋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进一步精诚团结,求实创新,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表达我们的悼念之情,以慰在天之灵。

老师,您一路走好!

教师追悼会悼词篇5

各位来宾、各位亲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人们喜爱的教育前辈——祝世厚老师。在此,我代表我镇教育战线上的全体同志对祝老师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其家属和亲友表示诚挚的问候!祝老师体质虚弱,患肺病多年,去年冬旧病加重,几经住院,医治无效,于20xx年古历五月初五在岳西县医院病逝,享年70岁。

教师追悼会悼词篇6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我们的一位好老师——原xx市xx学校退休教师xx。在此,我谨代表xx市第十八xx小学全体师生,对xx老师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

xx老师19xx年2月24日生于湖南省xx县xx。19xx年开始在xx小学学习,19xx年9月任教于xx学校。19xx年7月光荣退休。20xx年1月25日23时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5岁。

和同时代的所有人一样,石老师的一生,经历了时代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石老师出身农家,家道贫苦清白。父亲读过私塾,是旧社会的小职员,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体弱多病,于19xx年病亡。父亲亡故时,她年仅21,下有年幼的弟弟。母亲是一个勤俭的旧女子,生育3女1男,石老师排行老三。于19xx年病亡。家门不顺,人亡相继,家境堪忧。石老师在求学期间,曾因经济及家庭变故三度失学在家。但她努力学习,虚心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历次运动中,思想觉悟高,立场坚定,学习积极,她工作踏实,待人诚恳,热爱本职工作,曾四次评为先进生产者。转为教师后,事业心强,钻研业务刻苦,教学认真,作业批改认真,教态亲切,笑容可掬,爱生如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补习,大爱无声。

于她工作一贯踏实肯干,能任劳任怨,待人诚恳,表里如一,群众关系好,坚持做好人好事,跟同事亲如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退休期间,发挥余热,仍然关心学校发展变化。石老师从教多年,始终如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尽职尽责,为教好学想尽一切办法,为培养后代作出了一定贡献。如迎接市委夜教检查组,教研组要她准备一堂公开课,她试教都试教了四次,教案反复修改五、六次,因此教学效果良好,得到好评。经历了人生考验的石老师,为人谦和,工作踏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单位颇受领导和师生们的好评;在家里,她孝敬公婆,关爱伯叔,和睦姑嫂,亲近邻里,相夫教子,堪称贤妻良母。在街坊邻居中,她尊老爱幼,仗义疏财,抑恶扬善,扶危济困,口碑颇佳。巍巍苏仙岭作证,人生处处留下了她美好的足迹;泱泱湘江水作证,滔滔河水诉不尽她的伟绩丰功。

石老师的一生,就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的一生,又象蜜蜂一样,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美好的东西。

现在,石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的辞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师生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也使她的儿女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慈母,亲友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是整个家族的重大损失。但我们坚信,她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将与天地同寿,和日月共辉,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大家奋勇向前,自强不息。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石老师的一女二子已经成家立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是社会的栋梁。我们相信,她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想见风范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石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石老师虽然走了,但更多的人已经从她的为人处世中受到了很深的人生启迪和教益。石老师虽然走了,但她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女们一定会牢记母亲的教诲,踏实做人,好好生活,服务社会。

石老师的生命虽然逝去,但她的精神将永存世间。为人师表,勤奋好学,忠于职守,自强不息,甘于奉献是她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让我们牢记石老师的精神,像她那样勤恳工作,像她那样踏实做人,在各自的人生岗位上成就无悔于自己人生的事业。

愿石老师在地下安息!

教师追悼会悼词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友、同志们:

半百人生情同义,一世辛苦何须愧。三十功名尘与土,两袖清风不为悔。

今天,秋风哀鸣,天地含悲,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光荣的人民教师——xx举行追悼会,隆重悼念这位德高望重、深受师生好评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好战友——xx老师。首先,我代表田庄中学全体师生,对蒋老师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地哀悼(鞠躬)。对蒋老师的家属表示亲切地慰问,并请节哀顺变!(鞠躬)

xx老师于1957年7月15日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因兄弟姐妹多达8人,其父亲被无辜打成“右派”后,身为长兄的他高中毕业就早早地放弃了学业和美好的前程,小小年纪就帮助父母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其内心的煎熬有谁能知,那深重的压力谁能知晓?直到1980年8月才开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此扎根田庄教育。从参加工作以来,蒋老师坚持边工作边自学,吃够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受尽了他人难以承受的累。先后在教育局基建队,陇塘学校、永乐学校、牛上学校、杨泥田学校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1998年,因工作需要,调入田庄中学担任后勤工作。

xx老师一生热爱教育,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积极钻研业务,以强烈的爱心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赢得了教育界的好评,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因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蒋老师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这样一位人民的好教师,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一位德高望重、倍受尊重的同志,没有来得及放下肩上沉重的担子,不幸于20xx年10月13日23时52分,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闰年闰月55岁。

培育桃李三十载,鞠躬尽瘁五十春。xx老师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生前的事迹却令我们追念不己。在他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一直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特别是对学习困难、调皮捣蛋的后进学生,他更是关怀备至,用自己亲切的话语和灿烂的笑容温暖他们的心灵,用自己阳光雨露般、公正无私的关爱照耀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转变为积极上进的好学生,帮助他们认真完成了学业,走上了成才之路。

对一些年轻的教师,他总是以宽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感化他们;对业务能力有限的新教师,他给予切实的帮助和鼓励。他人缘好,作风踏实;古道热肠,有求必应。同事们都说,与蒋老师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蒋老师交往,醍醐灌顶,如坐春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为田庄中心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可以说,蒋老师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

他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两个女儿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又不失和蔼慈祥,使女儿健康成长,成为了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的好青年。他默默地承担起了很多的家务事,为妻子的教育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杜鹃泣血,百灵哀鸣,晴空一声霹雳,噩耗猛然当头,xx老师溘然长辞,撒手西去。想当年,中流砥柱耀杏坛;值此日,星沉月落尽哀音。xx老师带着对渴盼他早日康复、回到学校的全校师生的不舍,带着对自己白发苍苍的双亲的深深歉疚和牵挂,带着对尚未成家的女儿健康快乐、一生平安的祝福和牵念,带着对失伴孤雁般的妻子空余血泪、肝肠寸断的不忍和难舍,带着对学校、同事、学生的依恋与热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孔子风范,万世流芳,蒋老师的形像,永不泯灭,xx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那语重心长、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风范依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他即使两鬓染霜、仍不遗余力地在学校后勤岗位上的认真负责之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扎实工作。在病情严重之时,他仍然心系学校,心念他人。但是,我们没有回天之术,也无再生之能,xx老师终究走了,永远地走了。从此以后,蒋府失去了一位好儿子、好兄长、好丈夫、好父亲,田庄中心校少了一名好老师,同志们少了一位好同事,乡亲们少了一位好邻居。

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在这秋风瑟瑟、人竟云亡的日子,青山不语,流水呜咽,苍天含悲,泪飞倾盆。这位心系田庄教育的男儿,马上就要还身尘土;而田庄的山水泥土铸就的师魂,还将屹立在田庄中学乃至所有人的心中。我们无法忘记,安化师范,三年学习中专毕业;走上岗位,各门知识了然于胸;煤油灯下,夜深人静精心备课;三尺讲台,谈笑风生兢兢业业;批改作业,圈圈点点扎扎实实;传道授业,讲解疑难苦口婆心;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待人真诚,政治风雨同心同德;平易近人,老少交往有情有义;年事渐高,分配工作在所不辞;情性豁达,后勤工作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养老抚幼邻里皆知;只是此刻,晚辈同事心有缺憾:平日前来探望不周,忙于事务关心不到;今日灵前,特致此意,前辈若知,谨请见谅!

人奔西土,音容宛在。纯净一生,桃李满天下;群贤毕至,松竹拔昆仑。蒋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将长留我们心中,他的宽厚美德,他的勤劳,他的敬业风范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成为我们精神的动力。

疾风劲吹,山水含悲。xx老师,明天,您将和青山相伴,与黄土相依,与日月共存。我们请您一路上务必慢行,一路走好!

xx老师永垂不朽,师魂永垂不朽!

xx老师,请安息吧!(举哀)

教师追悼会悼词篇8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为上海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市教委教研室原副主任、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XXX先生送行。在此,我谨代表市教委教研室,对XX先生的离去表示深切的悼念,对XX先生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顺请节哀顺变!同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所有领导、来宾和XX先生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我相信,XX先生地下有知,也一定会为大家的到来感到欣慰!

XXX先生祖籍广东番禺,XXXX年XX月XX日生于上海,1959年大学毕业走上教育岗位,曾担任上海市光明中学语文教师,黄浦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上海市光明中学副校长,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

几十年来,XX先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努力进取,以他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精湛的专业能力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他所在单位、他的同事、他的无数弟子、学生的高度评价。为此,XX先生于XXXX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人民教师,XXXX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20xx年,XX先生退休了,但实际上是退而不休,始终奔走于大江南北,沉浸于学校课堂。上课,评课,讲座,指导,撰文,著书,为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硕果累累。为此,20xx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直到前几天,古稀之年的XX先生,还在指导青年教师。

我们常欣慰于XX先生的康健,敬重于XX先生的执着,钦佩于XX先生的渊博,感念于XX先生的乐观,我们以为,XX先生还将陪伴我们许久。然而,就在三天之前,XX先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公元20xx年1月5日上午10点25分与世长辞。他的家人痛失了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一位好爷爷);我们痛失了一位好同事,一位好师长;我国语文教育界痛失了一位好老师,一位好战士!

XX先生是一位求索者,他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又十分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因而,无论在实践探索还是理论建构上,他都有突出的贡献。

XX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认为20世纪的中国,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20世纪初,从“文学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十多年,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他进而指出:“人们没有理由不期待着语文教育的第三次更为壮观的转变,转变为‘语言——人的发展’,以此设计语文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教法与学法、测试与评价等等方面,促使语文教育全方位的改革。”他的题为《期待:语文教育的第三次转变》的文章虽然不长,但是闪烁着求索者耀眼的思想火花。

XX先生是一位播种者。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用自己整个生命留下了一座师魂的无字碑。

他用自己的心血作灯油,点亮过多少在蒙昧中摸索探路者的明灯;他用他那个并不伟岸的身躯作柱樑,为多少学生撑起了一方明净蔚蓝的天空。他数十年如一日,无论作为教师还是教研员,始终不忘三尺讲台,不忘春风化雨,启迪心智;51年教师路,风雨兼程,培育桃李,他描绘了一段精彩人生。

XX先生是一位引领者。他始终关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在青年教师眼中,他是一位声名卓著的学者,是一位心静如水的老人,还是一位纯真俏皮的老顽童,他以他的睿智与博学,和蔼与低调,诙谐与真实,引领并陪伴着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东方教育中心副主任、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华中师大、四川师大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研究员,众多的“头衔”正是人们对他作为引领者的认可与信任。

“死者长已矣,托体同山阿。”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将是一种不朽的精神。那就是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情系民族教育的需求、孜孜不倦求学上进的职业精神,是诚心待人、热情助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他既做授业的经师,又做处世的人师。正像人们常常感慨,我们没有办法把握生命的长度,但是,XX先生却用自己的努力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安息吧,XX先生,愿一路走好!



最新教师追悼会悼词范文通用

退休教师追悼会悼词

追悼会悼词

退休教师追悼会悼词范文大纲

女儿追悼会悼词

  • 下一篇:母亲寿宴答谢词()(精选8篇)
    上一篇:县域工业经济范例(3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