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艺分析范例(3篇)
包装工艺分析范文
【关键词】HAZOP周期性PHA迪那2气田可扩展性
1引言
HAZOP(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有条理有组织地研究工艺各种参数偏离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整个工艺系统的影响。此项研究的结果可用来辨识哪些标准操作条件的偏离可能造成危害事件。HAZOP同时也辨识防护措施。HAZOP分析是由各专业人员组织的PHA小组以一系列会议的形式对装置工艺过程的危险和可操作性问题进行分析,有一套系统的程序和技术文件[3],是PHA(工艺安全分析)众多方法中的一种。
迪那2凝析气田隶属于塔里木油田,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在气田产能建设的不同阶段分别开展了工艺安全分析。在项目批准前(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筛选性工艺安全评审,评审在项目范围或设计内容上有何变更,确认所有工艺危害均已辨识,并确定当前的项目范围是否能控制所有的危害,在项目批准前完成,并加以文件化和授权批准。在设计单位给出设计图后(初设阶段),进行设计评审以评审前期的PHA(包括安全预评价报告),系统地和深入地分析工艺,辨识所有工艺危害和危害事件,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工艺危害的建议,初设PHA在项目实施前完成,并加以文件化和授权批准。在装置“投运前安全审查”前完成最终工艺安全报告,该报告作为所有详细工艺安全分析、项目批准前工艺安全分析、筛选性工艺安全评审,以及所有在项目工程阶段其它有关工艺安全议题文件的汇编,作为迪那2凝析气田永久PHA档案的一部份。2009年6月28日,迪那投产,投产近一年后,于2010年4月完成迪那2凝析气田基准PHA。
按照规范,周期性的PHA至少5年进行一次,迪那2气田于2012年12月启动周期性PHA,于2013年2月完成。在分析过程中,针对分析对象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了HAZOP、FMEA(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4]、人为因素检查表、故障树等多种方法,本文重点介绍HAZOP在本次周期性PHA中的应用创新,并展现HAZOP的系统性特点和可扩展性特点。
2周期性PHA简介
基准PHA之后,需要定期进行周期性PHA。周期性的PHA至少5年进行一次,对于炼化装置等高危害工艺周期性的PHA评审间隔不得超过3年;对于发生多次工艺安全事故、有极大的危害或经常进行重大变更的工艺,评审间隔不得超过3年。周期性PHA可以采用有效性评估的形式来更新,有效性评估首先应确定先前的PHA是否符合基准PHA的要求,然后,检查自从上次PHA以来已实施的所有变更,确认是否对这些变更相关的危害控制进行了适当充分的分析。有效性评估和更新的结果应当是一个新的、准确反映了装置当前操作状况的基准PHA。
有效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对危险源和危害事件清单的复核。是否包括了所有的危险源?所有的危险源的定义和特征描述是否仍旧合适?
PHA分析中那些广泛接受的PHA方法的运用情况。先前PHA中分析方法是否得到正确运用?结论是否正确?
自先前的评价后发现的、任何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事件。
预防或减轻灾难性后果的工程和管理控制措施。所有的控制措施是否仍然落实有效?自上次PHA分析以来是否做过修正?
人为因素。有没有会影响到先前PHA结论的控制措施或人员的变动?
本质安全的工艺。是否有一些新的考虑/建议能提高工艺的本质安全性?
对先前的PHA后所有的工艺改动进行复核。每一个改动对安全有什么影响?改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会、并如何产生新的危险源?
通过在基准PHA基础上的评估和补充完善,形成新的PHA报告以准确反映当前装置运行状况和风险控制效果,即完成周期性PHA。
3HAZOP在迪那2凝析气田周期性PHA中的创新
3.1全面评估周期内工艺设备变更
装置的工艺设备变更主要包括:工艺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技术的变化;设备的改变或改进;工艺控制参数的改变(如报警设定值);工艺控制系统逻辑的改变;操作规程的改变;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等。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所有的变更按照国家及油田相关设计标准进行审查,并且防止在变更时将新的、没有加以控制的危险引入工作场所。它关系到企业工艺安全管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更关系着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变更管理缺失都会给装置带来潜在的危害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5]。比如英国Flixborouth泄露爆炸事故就是由于工艺系统的临时变更没有经过详细审查就实施而引
起的[6]。
由于周期性PHA的周期一般在3至5年,期间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操作条件、增加安全性能或达到其他目的,需要不断的改变工艺技术或设施。这些改变不仅带来好处,也可能引入新的危害。即便是日常管理中执行了较为完善的变更管理制度,在周期性PHA时,对周期内所有工艺设备变更进行梳理也很有必要。因而在迪那2凝析气田周期性PHA中重点增加了变更分析和统计,具体是在HAZOP的每个分析节点内,增加一个分析要素,具体如表1橙色区域所示。
在最后的周期性PHA报告中,共计划分HAZOP节点65个,所有节点内统计自基准PHA以来的工艺设备变更(包含微小变更、重大变更、紧急变更)及大型项目改造共计84项。HAZOP记录表中记录了每一项变更的内容、变更原因、变更后运行效果、引入哪些新的风险及风险等级、根据使用效果和风险等级是否提出新的建议等等。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将迪那2气田自投产以来的装置运行经验做了很好的总结,有利于摸清装置运行规律。同时,也是一项有价值的基础性工作,便于新员工全面了解工艺过程和设备运行情况,是很好的经验传承。
3.2深入总结周期内工艺问题和事故事件
除了主动性的工艺变更外,装置运行中还有被动性设备故障以及生产事件、设备事件、人员伤害事件等各类事件发生,每一起事件或故障都是一种或多种根源导致的结果,这些根源往往是管理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发掘这些导致事件或故障发生的根源并及时改进管理系统,不但可以预防类似的事件,还有助于预防这些管理系统缺陷可能导致的其他事件。因此,落实事件的闭环管理即开展事件原因调查、安全经验分享、落实整改措施等,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工作。所以在周期性PHA中对事件故障进行系统完整地梳理,可以发现管理上的共性问题、装置的共性问题,也可以检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所以在迪那2气田周期性PHA中,每个HAZOP节点增加了节点内的事件及工艺问题要素,如表1中的蓝色区域所示。该要素包含事件描述、原因分析、当时制定的整改措施、措施落实情况以及现阶段还有哪些建议等。通过梳理,有利于完善气田的管理系统,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3.3增加节点内管线设备技术参数和介质物性参数
由于迪那2凝析气田投产后,气田产量以及凝析气的组分、温度等参数与设计不符,导致气田集输管线和处理装置的负荷较大,由此造成管线腐蚀现象严重,并发生过多次管线刺漏穿孔事件。由于对部分管线(主要是地下管线)材质、管径等参数掌握得不是很熟悉,给应急抢险带来阻滞和不可靠的参考信息,因而掌握一手可以迅速查看和准确的数据对现阶段气田运行来时尤为重要。根据这一实际需求,在周期性PHA中,每个HAZOP节点中除了原有的节点描述之外,增加了“节点内管线设备参数”和“节点内介质物性参数”两个要素,如表1中的绿色区域所示,分别把节点内的管线管径、材质、防腐措施等信息准确完整的记录下来。虽然工作量较大,但意义非凡。
4结论
(1)通过对迪那2凝析气田周期性PHA中HAZOP记录表的三个创新点的介绍,展示了HAZOP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系统的风险分析评价工具,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使用者可以在已有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对象的特点或所在单位的管理需求,增加新的要素。
(2)通过对HAZOP的创新性应用,迪那2凝析气田周期性PHA更加准确和完善,成为展示气田装置运行现状和历史的宝贵的指导手册。工艺变更、事件故障、管线设备技术参数、介质物性等信息的补充是值得广泛推广的创新案例。
(3)创新性的要素记录也是一项有价值的基础性工作,便于新员工全面了解工艺过程和设备运行情况,是很好的经验传承。
参考文献
[1]梁爽,孙文勇,姜拥军.HAZOP分析方法在石油工业上游业务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6):152-157
[2]浦鸿春.HAZOP分析在塔中卸气站的应用与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28(11):59-60
[3]赵文芳,姜春明,李奇.HAZOP技术实施程序[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5,5(1):15-17
[4]张悦,石超,方来华.基于FMEA和HAZOP的综合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146-150
包装工艺分析范文篇2
1研究目标和主要考核指标
1.1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对通讯用L波段环行器批生产技术研究,突破批量生产管理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容差设计技术,完善环行器批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使产品一次装配合格率达到99.73%,产品生产能力达到每天300只/人。
1.2研究内容
“L波段环行器”批生产技术研究内容如下:(1)容差设计技术;(2)一致性装配工艺技术;(3)批生产管理技术;(4)统计过程控制技术。
1.3主要考核指标
批生产能力主要考核指标:(1)产品一次装配合格率达到99.73%;(2)产品生产能力达到每天300只/人。
2技术可行性分析
2.1研究方案
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样品阶段、小批量试制阶段和批生产阶段。样品阶段包括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解决容差设计问题,进行三批次生产,每批不小于10只,一次装配合格率大于95%。小批量试制阶段包括PID(过程识别文件)编制,工艺文件细化为操作文件,过程检测规范制订,工装夹具设计及制作;解决产品一致性问题,进行三个批次生产,每批不小于100只,一次装配合格率不低于99.73%。效率达到每天150只/人。批生产验证阶段包括质量保证大纲、生产过程控制文件编制,工艺优化,SPC,缺陷分析及其纠正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建立批生产体系;解决批生产工艺及管理问题,进行三个批次生产,每批不小于1000只,一次装配合格率不低于99.73%。效率达到每天300只/人。
2.2技术途径
2.2.1容差设计技术
容差设计包含结构及电路的尺寸容差设计和材料性能的容差设计,尺寸容差主要有永磁体、中心导体、铁氧体基片的尺寸误差。材料性能主要指铁氧体基片的电磁性能和永磁体的磁性能。采用以下方法开展容差设计技术研究:(1)确定永磁体、中心导体、铁氧体基片的尺寸误差和铁氧体基片的电磁性能及永磁体的磁性能偏差的一般水平;(2)采用仿真分析方法,找出关键尺寸偏差和材料关键参数偏差;(3)建立环行器的参数化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找出关键尺寸偏差和材料关键参数偏差。
2.2.2一致性装配工艺技术
一致性装配工艺技术包含装配工艺技术和装配一致性控制技术。“L波段环行器”结构相对简单,中心导体通过器件端口引脚固定。本项目的装配工艺技术主要是引脚的装配和盖板的装配。引脚装配包括介质套与腔体装配,引脚与介质套的装配,引脚、介质套、腔体均为紧配合。通过研究装配的方法,设计适宜的工装夹具,保证引脚、介质套、腔体过孔同心,引脚底面与腔体底面之间平整,保证引脚装配一致性。盖板装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旋拧盖板时,中心导体受力,产生转动;其二是永磁体已经充磁,盖板是良好导磁体,装配时盖板与永磁体相吸,导致盖板螺纹与腔体螺纹难以正确卡合而失效。轻微时,盖板不正,严重时损坏螺纹。为了解决盖板装配问题,采取以下措施:(1)在结构设计中,增加防转片,防止中心导体随盖板装配转动;(2)设计工装夹具,确保盖板螺纹与腔体螺纹正确卡合。
2.2.3批生产管理技术
批生产管理技术包含物料管理、工装夹具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产品批次管理、各工位工时分配、生产进度管理、不合格品管理、外包管理等内容。本文结合“L波段环行器”开展批生产管理技术研究,建立批生产管理体系,实现生产高效有序、过程可控、产品可追溯。为此采取以下措施:(1)编制PID文件、工艺操作文件、过程检测规范、过程控制文件等,细化生产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2)提取过程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
2.2.4统计过程控制技术
结合“L波段环行器”开展统计过程控制研究,采用以下途径:(1)确定关键工序节点和关键工艺参数;(2)确定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量;(3)确定已确定的工艺参数的采集、检测、统计方法(计数、计量);(4)确定采用的控制技术;(5)根据统计数据,利用控制图进行受控状态分析;(6)对失控状态运用直方图、因果图等方式分析失控原因;(7)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优化工艺参数;(8)再确认工艺参数的控制量,达到过程统计受控,维持过程的稳定和减少过程的波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9)计算Cpk,并进行分析;(10)修订工艺和操作文件。
3应用方向及成果形式
3.1应用方向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通信产业有望突破万亿,而环行器直接用于基台(站)和移动台系统中,需求量巨大,预计未来10年环行器年需求量至少在上亿万只。L波段环行器批生产技术攻关后,所得到的过程管理方法可应用于其它民用铁氧体器件的生产,军用铁氧体器件的批生产也可借鉴该技术。
3.2最终成果形式
(1)PID文件(2)工艺操作文件(3)过程检测规范(4)质量保证大纲(5)生产过程控制文件4结束语环行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容量大、可靠性高等系列优点,是通讯微波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器件之一,市场需求量巨大,如何控制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环行器生产厂商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通过对环行器批生产技术研究,使得我们在容差设计技术、装配工艺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可得到较大提升。
作者:徐榆鸿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沈维福.带线环行器_隔离器生产技术[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9,40(4):4-19.
包装工艺分析范文
[关键词]无锡酱排骨;工艺研究;进展
无锡酱排骨是当地特色馔馐,历史悠久,工艺复杂,风味独特。目前,当地有百余家酱排骨生产企业,部分企业已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无锡酱排骨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通过整理分析无锡酱排骨加工工艺、保鲜贮存工艺的研究文献,对改进工艺、改善风味、提高生产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一、餐饮行业对无锡酱排骨的菜谱工艺研究
(一)概述
无锡酱排骨之所以出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选料精细,用料讲究,火候掌握到位,有着一套考究的制作方法。有关无锡酱排骨的做法各种各样,目前行业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过去,无锡地区各肉店制作肉骨头的方法大体有两种,被成为北派、南派。北派用木接口,宽汤烧制,俗称“汆汤熟肉”,须用菱粉收汤。南派则用笼圈锅垫,紧汤烧煮。后来王云清在三凤桥附近开设慎余肉庄(三凤桥前身),聘请了两派名师,融合两派长处,研究烧制技术。他们在工具上把老式的木接口改用笼圈(以便于起锅,在锅底里衬竹制镬垫,以免烧焦),在火力方面,采用“文火”与“武火’相配合,这样取两派之长,烧制出来的酱排骨就日臻完美了。程勉中对当时的无锡酱排骨的制作工艺进行总结和整理:其制作工艺是选用上等三夹精的猪肋排斩成方块。先用食盐拌匀放入缸内腌约12h,然后取出入大铁锅旺火烧沸,捞出洗净后,再以竹蓖垫好锅底,将排骨整齐放入,加绍酒、葱姜、八角、桂皮、丁香、肉桂及其它调料,舀入清水,盖紧后旺火烧沸;再加黄豆酱油、绵白糖等调料,盖严后中火煨煮。
(二)餐饮行业中无锡酱排骨的工艺研究
赵改名认为无锡酱排骨的工艺流程为:原料选择与整理一腌制一烧煮一制卤一成品。制作过程为选择前夹心肋排斩成大方块,将硝酸钠、食盐用水溶解,与排骨一起置于缸内腌制24h,清水冲洗,放入锅内加清水烧煮1h,取出坯料,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将坯料再放入锅垫内,加入调味料和汤,用旺火烧煮30min左右,改用小火焖煮2h。焖至骨肉酥透时加入白糖,再用旺火烧10min,待汤汁变浓稠,即退火出锅。最后从锅内取出部分原汁加糖,用文火熬10~15min,使汤汁浓缩成卤汁。浇在烧煮过的排骨上,即成酱排骨。
冀方新等总结了酱排骨的加工流程为:排骨用精盐和少许已溶解的色素腌制,晾放24h后进行煮制。烧制过程中用旺火烧煮2h左右,改用文火烧10~20min,待汤汁变浓时即熄火出锅摊于大盘中,放通风处冷却从锅内取出部分原汁加糖,用文火熬10~15min,使汤汁浓缩成卤汁,浇在烧煮过的排骨上即成酱排骨。徐桥猛等对制作无锡酱排骨所用的主料、辅料及制法进行了介绍,关于无锡酱排骨的制作方法和程序中描述的方法一致。邹静所述制作酱排骨的过程: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接着把排骨下锅用热水焯一下,把排骨捞出后盛盘中,淋上生抽、料酒、黄酒、精盐搅拌均匀腌制15min。炒锅内加花生油,下蒜瓣、姜片煸炒,把腌制好的排骨倒入锅内翻炒,把排骨炒到六成熟后下泡好的红枣同时加入高汤,并加入党参、大料、桂皮一起煮约20min,最后加点鲜鸡精翻匀即成。
二、食品企业对无锡酱排骨的生产工艺研究
(一)速冻酱排骨工艺研究
中国食品报对企业速冻酱排骨生产工艺总结为:原料选择和处理一腌制一漂洗一烧煮一速冻一包装。具体操作过程为选择猪前夹心的排骨为原料,洗净,切成长方块,然后腌制8h,用清水将腌制好的排骨冲洗干净,之后将其放入夹层锅内煮开,煮后捞出用冷水冷却。将各种香辛料先用水浸泡5min后用纱布包好,往夹层锅里加水,大火煮开后中火熬制半小时,加入酱油、黄酒、白糖等,将排骨放入不锈钢筐中,连筐放入锅内,大火烧开20min,改用小火煮至排骨软烂即可捞出冷却。锅内的汤汁加入适量的糖,用大火熬煮收汁10~20min,便可制成酱汁使-用。将冷却好的排骨放入-30℃中速冻30min。酱汁分装,做成-酱包与速冻好的排骨一起装盒密封,放置在18℃下冻藏。刘学浩等总结的速冻酱排骨的制作工艺流程为:原辅料配方及处理一上硝盐一漂洗烧煮一速冻。用盐和1×10-6的硝调制的硝水腌制排骨,其他程序与中国食品报的基本相同。
(二)软包装酱排骨工艺研究
蒋立凤等总结了软包装酱排骨加工工艺:原料选择解冻斩块腌制烧煮预冷计量装袋真空封口检查、装笼杀菌清洗检查保温试验外包装成品入库。许伟芳、艾永才等认为酱排骨的加工工艺为原料选择清洗切配调味烧煮冷却装袋、抽真空二次杀菌(121℃/40min)保温试验检查包装袋外包装成品。另外,关于酱肉制品的工艺流程,陈广芹、郭永昌等总结为:原料整理预煮酱煮调味上色出锅挂汁冷却入库。着色方法有添加着色剂法,焦糖上色法,饴糖上色法,添加着色性香辛料等。对风味的形成及操作关键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酱肉制品的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三)酱排骨保鲜工艺研究
蒋立风、叶扣贯等对BACCP在软包装酱排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软包装酱排骨生产、销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跟踪分析之后,依照HACCP系统工作原理,对生产加工各环节进行危害分析,从而提出软包装酱排骨生产加工中的关健质量控制点(CCP)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蒋立风、叶扣贯对无锡酱排骨的原料肉的检疫、规格、卫生、包装及运输提出了统一标准,便于保证无锡酱排骨的质量。许伟芳、艾永才等以HACCP理论应用于真空酱排骨系列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建立了原辅料、包装材料、加工工艺、操作人员和环境条件5个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实施前后产品的合格率由92%提高至98%。
三、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酱卤肉制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无锡酱排骨是著名地方风味菜肴,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工业化生产、真空包装的无锡酱排骨因其风味独特、方便卫生、富有营养,深受人们青睐,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调查,目前市场上的无锡酱排骨制作工艺各异,质量和风味差异大,部分产品口味偏甜、肉质不烂、口感油腻。整理分析已有研究,探究无锡酱排骨的优化配方和工艺,对无锡酱排骨生产企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工业化生产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无锡市商业局志,无锡商业经济学会,2009(10):113。
[2]程勉中,无锡的肉品佳肴―酱排骨[J].肉品卫生,2000(8)。
[3]程勉中,美味的无锡酱排骨[J].中国食品,2000(15)。
[4]赵改名,特色酱排骨的加工[J].农产品加工,2009(9)。
[5]排骨七种制作方法,农村实用科技信息[J].2008(11)。
[6]冀方新,教你做排骨菜,中国保健营养,1998(5)。
[7]徐桥猛,王力行,无锡菜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18。
[8]邹静,自制酱排骨[J],烹调知识,2006(4)。
[9]速冻酱排骨[N].中国食品报,2009-9-15第004版。
[10]刘学浩,孙德洋,张玉华,速冻食品及肉类制品的速冻技术[J].农产品加工,2007(2)。
[11]蒋立风,叶扣贯,高锋,HACCP在软包装酱排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J].肉品卫生,2002(8)。
-
包装工程范例(3篇)
包装工程范文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发展到今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再是难点。重点在于如何结合学校特色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开展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实现素质教育..
-
对双碳的看法和感受范例(12篇)
对双碳的看法和感受范文1篇1对于已经取得成功的品类领导品牌而言,他们虽然已经固守成功,但却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方面是新进入者造成的品类内品牌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其他品类..
-
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范例(3篇)
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范文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基于它本身的特点,与..
-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例(12篇)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笪桥镇沙田小学积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后服务,让“双减”工作掷地有声,让教育理性回归校园。一、凝心聚力理念先行我校迅速成立..
-
气象灾害预防措施范例(12篇)
气象灾害预防措施范文为进一步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
-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的危害范例(12篇)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的危害范文1篇1新车车内甲醛、苯、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前不久,有关部门对使用半年内的50辆新购轿车进行了一次车内空气污染状况的检测、调查研究活动。检测标..
-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范例(12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范文篇1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无论从装备水平、作业水平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经济环境变化和技术..
-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例(12篇)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篇1(一)抗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是人才的集散地,高校培养人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