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精选7篇)

daniel 0 2024-03-16

第3篇1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小枣树春天来了也没有长出嫩叶,但是到了秋天它就长出又大又红的枣子。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有一首写柳树的诗谁知道?谁愿意把《咏柳》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诗,教师随机在黑板上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

2、补齐课题,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枣”是平舌音

3、交流:你最喜欢黑板上的哪种树?说说喜欢的理由

二、初读课文

要求: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0课,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在课文中给生字注上正确的拼音,把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1、记生字的音:

A、这些生字大家都圈出来读了吗?谁来领读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指名领读)

B、现在自由地读读这些生字,想一想哪些生字的读音,你觉得很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的?(生提醒并领读)谢谢这几位同学的提醒,其实周老师也有一个字要提醒大家,那就是多音字“曲”(师领读一遍)C、你们掌握得很快,但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谁来读一读?你学得很快!那现在我来指大家来读吧(指名读;师指生读)

三、再读课文

学会了生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一定要把生字的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边读边在课文中画出词语,再将每个词语读两遍。(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开火车读)

四、三读课文

1、代入词语分段读课文:

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现在请同学们将词语送回课文中,两人一小组读课文,一人读一段,请认真倾听对方的朗读,读得不对的地方,提醒他/她,并标出课文自然段

问:同学们,这篇课文共有多少自然段?(8段)周老师也特别喜欢这篇课文,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课文,可以吗?

五、再读课文,突出重点,比较两者外形特点(有时间就讲)

1、自由默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描写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比较两种树的外形有何不同。

2、感悟小柳树的美。

A、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课件出示句子,抽生读,评议。指导怎样读好这句话。)

B、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它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自由度,交流:你觉得哪个词写的特别美?谁还觉得哪个词特别美?你也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3)、出示穿着浅绿色外衣、刚刚吐芽的小柳树图片。让学生对小柳树说一句赞美的话,可以用书本里的语言。(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4)、过渡提问:多了些日子,小柳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呢?A、出示: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读句子,用“又细又长”说话。)

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感受小柳树的美,齐读这三句话。

3、小柳树长得这么美,可是小枣树呢?(指导看图说话)(1)、找一找课文是怎么写小枣树的?(自由读1——4自然段)(2)、交流:

A、小柳树看着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B、他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3)、提问:这两句话的哪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枣树的特点?把他们划出来。分男女生把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六、学写两个全包围结构的字:思怎,两个语气助词:啊啦

刚才我会认的字里面,有一个也是要求会写的字,是什么字啊?(思),我会写的字里还有一个和他相同的结构和部首,你找到了吗?我们也一起来写一写。

第6篇2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蕴涵了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对于这组课文的教学,要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在让学生不离开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同时进行自然的思想教育,使生动的教材显得更加鲜活。授以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用不同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教法学法:在多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中感悟课文内容教前准备:自画小柳树和小枣树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读中识字;指导写字。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

一、谈话入题,学习1——2自然段。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新伙伴,她们是(读课题),这节课老师也想和她们交朋友。老师想知道她们长什么样?指读

1、2自然段。

2、学生发言:

生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生2: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3、欣赏图片,指导读出小柳树的美。

我听出来了,我好像看出小柳树的腰好细啊,枝好绿啊。你一定喜欢小柳树,那你把喜欢它的感觉读出来。

4、读中感知小柳树的骄傲。

(1)看到枣树弯弯曲曲的树枝,小柳树说些什么?

1生:“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2)从小柳树的话里你听出了什么?(瞧不起、神气、骄傲)(3)谁能比她读得更神气?范读。加上动作表情读。

二、学习3自然段。

1、春天到了,你看到小柳树和小枣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吗?看图片

2、课文中那几句话写出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在春天的变化呢?指读:

生1:春天,小柳树发芽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生2: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3、指导读出小柳树春天里的美丽。

(1)老师觉得他读得很美,如果能读得仔细一点就能读得更好,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感觉来试试。

(2)这个地方跟老师读一下“小柳树的芽„„”

(3)谁能把小柳树的美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可以加上动作。

4、感悟小柳树更加瞧不起小枣树。

(1)这一次小柳树又对小枣树说了些什么?你又听出了什么?

更加得意骄傲了,外表比原来还漂亮的她,和光秃秃的小枣树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

(2)对比两次说的话,要读出小柳树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加骄傲得意的表情和语气来。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更加骄傲,瞧不起小枣树,语速放慢,语调上扬。做出动作,范读,指导。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小柳树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骄傲。难道小枣树一直就光秃秃的没有任何变化吗?看课件观察。

(2)从哪个词最能看出此时小柳树的心情?(得意)进行换词练习。(3)指导学生表演朗读出小柳树在风中舞蹈的美丽姿态,和得意的心情。

四、学习第5自然段。

秋天不知不觉来临了,关注一下小枣树什么样了?看动画,读课文。

五、学习6——8自然段。

1、看到小枣树结了满树枣子,又受到人们的喜爱,小柳树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想象:如果你是小柳树,你认为此时小枣树会说她什么?

3、指读6——8自然段,2(1)小枣树说她什么?

生1:春天小柳树发芽长叶早;秋天落叶晚;虽然不会结枣子,但长大了可以让人们在树阴下乘凉。

(2)从小枣树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师帮助总结出小枣树宽容大度,谦虚,发现小柳树的长处夸奖她。(3)分角色读对话,感悟小柳树态度的转变。

师读小柳树的话,生读小枣树的话。体会低下头的心情和感受。生读小柳树的话,师读小枣树的话。反复教读,强调低着头。(4)齐读小枣树的话,体会枣树的为人。(5)填空:

六、剖析总结。

(1)你喜欢小柳树和小枣树吗?为什么?

小结: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但是,老师也喜欢小柳树,因为小柳树长得很美,老师喜欢一切美的事物。同时,小柳树还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2)夸夸我的好同学?用几句话来夸奖他身上的闪光点。

(3)教师总结:同学们,无论什么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人,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也要向小枣树学习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诚地赞美他夸奖他。对别人真诚地微笑,真心地赞扬,会让你、我、他心中充满阳光、充满自信!愿每个同学都学会多看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他人。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图片图片

春天

绿绿的弯弯曲曲

发芽长叶光秃秃

又细又长才长叶秋天

不结果结果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组内公开课教案关五景

第2篇3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第三稿

说明:■第一稿

■第二稿修改■第三稿修改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小枣树春天来了也没有长出嫩叶,但是到了秋天它就长出又大又红的枣子。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用不同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活动:和学生一起做《找朋友》的课前操。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看,春天把小柳树带来了,还带来了她的朋友小枣树呢!(配乐出示图片:柳树图,枣树图)。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童话故事(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

相机教学生字“枣”,(1)一棵小枣树,树枝伸展开,到了秋天,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枣子。有两颗枣子从树上落了下来。(2)出示课件:“枣”字的演变

师:“枣”这个字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这是篆文中的“枣”字,后来简化成这种楷书,为了书写方便,现在下面简写成两点。

指名学生读“枣”音,正音,提醒学生是平舌音。齐读课题。

在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大家一起读课题。[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喜欢的图片、音乐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学习生字词。

1、读书时,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生说)

师概括: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别忘了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还要注意读书的姿势。师引读书姿势小儿歌,师:读书时

生:要记清,身正肩平脚并拢,书本稳稳拿手中。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自由认读,指名领读。强调重点读音“不好意思”的“思”,读轻声,“呗”轻声,(2)去掉拼音认读。

(4)识记生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预设:

1、加一加的办法记住“思秃呗虽”

2、生活识字:乘

3、换一换的办法:浅

4、图画记忆:忍

5、谜语记忆:秃(5)齐读。

3、写字“思浅”

课件出示田字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结构,关键笔画。师板书。

学生练写,师巡视。展示。

学生改正自己的书写,再写一个。[设计意图]

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回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感受小柳树的得意。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小柳树和小枣树他们都长得什么样啊?出示柳树、枣树图。

板书:真好看不好看

3、小柳树长得什么样,读一读课文里的句子。

指名读,出示:(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你觉得小柳树长的怎么样啊?板书:真好看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细细的绿绿的)指导学生美读师范读生再读比赛度

3、小枣树呢?和小柳树一样好看吗?

指名读,出示:(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理解“弯弯曲曲”。

拓展说话:弯弯曲曲的()弯弯曲曲的小枣树美吗?体会小枣树的不好看。板书:不好看

4、小柳树看到弯弯曲曲的小枣树是怎么说的?指名读,出示“小柳树说„„多漂亮”你从小柳树的话里听出她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得意是什么样子?你能做一做吗?你能带着得意的样子读一读吗?男女生比赛读。指导朗读。[设计意图]

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小柳树和小枣树样子的不同特点,在读中引导学生对比,从而体会小柳树内心的得意,指导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

三、四自然段

春天来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什么样?

1、自己读一读

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柳树的样子;用波浪线画出小枣树的样子;用双横线画出小柳树得意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

2、汇报:春天,小柳树长得什么样?指名读。练读,指导读。

3、小枣树呢?指名读。

4、哪些句子写了小柳树很得意?指名读

5、小柳树为什么这么得意?欣赏小柳树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小柳树很美)

出示句子:

1、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2、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指导朗读。[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句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学基础上集体交流,通过对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样子,以及小柳树的变化体会小柳树更加得意的心情,并读出自己的感受。五.学习5-7段。

1、转眼间,秋天到了,(出示图2)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变化吗?(小枣树结枣子了,小柳树什么也没结。)板书:结红枣不结果

3、小枣树结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却不会结果,这下小枣树该好好嘲笑一下小柳树了吧?

如果小枣树和小柳树一样得意,你觉得此时小枣树会说他什么?生想像说话。出示课件。

4、小枣树说小柳树了吗?

5、小枣树是怎么说的?理解“温和”

练习用“温和”说句子。平时谁对你说话很温和?

你能用温和的语气读一读小枣树的话吗?指导读小枣树的话。

6、读了小枣树的话,你有什么想法?生说。

7、听了小枣树的话,小柳树有什么反应?不好意思地笑了。

现在,小柳树心里会怎么想?体会小柳树的心理变化。[设计意图]

在朗读中体会小柳树的心理变化,进而对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逐渐感悟小枣树谦虚、礼貌,懂得欣赏他人长处的性格特点,从而受到启发感悟寓意。

六.读完这个故事,你喜欢他们俩中的哪一个?生说。

师指板书,概括(老师喜欢小枣树,因为虽然她春天的时候不好看,可是到了秋天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老师也喜欢小柳树,因为他虽然不会结果子,可是长得好看还能给人们乘凉。这就像识字四里学习的一句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板书。我们还要像小枣树一样懂得欣赏别人,能够看到她的朋友小柳树身上的优点。你的朋友有哪些优点呢?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板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设计意图]

抓住文中的发散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到现实的每个人的身上,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七.夸夸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师总结[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课文,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懂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八、课后作业:

读一读语文书上《骆驼和羊》的故事,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真好看不好看不结果结红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第4篇4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极富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是本课的立意所在。课文用生动形象的对话向孩子们展示了两种树生长情况不同,性格特点也不同,希望孩子们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道理!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爱朗读,活泼好动。对于字词,在一年级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由于年龄较小,鉴别能力较差。设计理念:

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课我紧紧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进行教学,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说一说,想一想,演一演,创设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明白生活的道理,做一个谦虚、睿智、包容的人。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巩固认读“枣、浅”等8个字,会写“思、比”2个字。(2)发展朗读能力,能用不同的语言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课前准备:词卡、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参赛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参考)

一、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看——(出示小枣树和小柳树图片)

2、咱们要学的课文讲的就是她们的故事,一起来写课题吧。(教学“枣”字)

3、课件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知识介绍。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标好小节。

2、学习生字词。

光秃秃(白花花绿油油„„)又细又长(又„„又„„)行呗(好啊走啦来呀„„)

弯弯曲曲

结果子得意(多音字)浅绿色穿衣服忍不住

漂亮怎么虽然

乘凉

意思

A、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B、你发现了什么:(1)教学多音字:曲、结、得(2)又„„又„„(3)学习语气词;呗,拓展学习啊、啦(4)回忆“ABB”类型的字。C、去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D、你觉得最难记得字?哪些字容易写错?

(随机教写生字:怎、穿、弯、服、浅、漂、啦、啊。拓展组词。)

三、亲近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

2、小柳树和小枣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教师小结:是啊,小柳树长得很美丽,小枣树却不好看。那到底是美丽的小柳树惹人喜爱还是平凡的小枣树受人欢迎?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推荐阅读:《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参赛课时)

一、复习导入,以旧引新

1、谈话交流: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大声叫叫他们的名字吧!(教师在黑板上贴柳树和枣树的图片,并板书课题)

2、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谁能说说?(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小结过渡:说得真不错,老师把这些小词卡送给你们(开火车读词卡:漂亮、难看、温和、得意、光秃秃、又细又长、弯弯曲曲、)

4、词语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老师要邀请你们一起做游戏了。我要请读课文最快的孩子参加,翻开书本66页大声读起来吧!

5、读得真认真啊!我请这几位最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来把这些词语送到黑板上,要贴在合适的位置哦?

6、总结过渡:小朋友真聪明,是啊,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咱们已经知道了小柳树长的——很美,小枣树却——不好看。[设计意图]借助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课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回忆课文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一)默读课文1-4段,想想春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之处

1、找句子,用横直线和波浪线标明。

2、交流反馈,感受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貌特点,重点感知小柳树的骄傲自满。

A、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小柳树美在哪儿?细细的、绿绿的小柳树真是太美了,我们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吧!小枣树的树枝弯弯曲曲,就像驼背的老公公,一点儿也不美!)

B、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了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

美!

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小小的,浅绿色的叶子好看吗?穿上这样一件衣服的小柳树真是美极了!“光秃秃”什么意思?这样的小枣树美不美?)

3、学习对话:同学们,这么美丽的小柳树看着身边难看的小枣树,说了什么?谁想读读这对话?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4、这时候的小柳树可-----神气了,咱们书上说: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小朋友们可一定要读出小柳树这种骄傲的心理哦。)

5、朗读质疑:小朋友,你认为小柳树这样说小枣树对吗?

6、重点感悟:是啊,小柳树仗着自己长得漂亮这个优点跟长相平凡的小枣树比较,看不起她,这是非常不好的。我们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跟别人的短处比,那样太不谦虚了。小枣树虽然长得不好看,可她的品质却很值得称赞(引导学生发现小枣树宽容、温和的性格。)

7、小结过渡:时间慢慢过去了,故事里的小柳树能改正错误吗?一起去看看秋天发生的事情吧!

(二)学习秋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之处(5---8段),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1、出示春、秋季课文插图,让学生小组合作说说秋季的小柳树、小枣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枣树结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懒洋洋的。)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5----8段,边读边感受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变化。

3、强调重点,点明小枣树的话:

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哪有多好啊!

A、小枣树说这话的语气是——温和的,你理解“温和”什么意思吗?谁能用上它说一句话?

B、聪明的孩子,从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小枣树很会看别人的优点,很宽容,4

不骄傲。(随机板书:谦虚宽容)

C、板书揭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春天的小柳树,她因自己长得漂亮而洋洋得意,看不起长相普通的小枣树,三番两次说她难看。小枣树却没有因为长相比不过小柳树而泄气,在秋天结出人们喜爱的大枣子时也没有骄傲自大,相反还安慰夸奖小柳树呢!(帮助学生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懂得小柳树的得意、骄傲、不懂礼貌是要不得的,要用谦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优点。提倡学生学习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好品质。)D、听了小枣树的话,小柳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板书:知错就改)E、故事已经结束了,你比较喜欢谁呢?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我喜欢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运用对比教学,分析重点词句,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多谈自己的感悟,在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将抽象的文字与具体的情感有机结合,在最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我是书写小能手

1、同学们各抒己见,很有自己的想法。老师采访一下全班同学,喜欢小柳树的请举手?喜欢小枣树的同学呢?

2、统计总结:喜欢小枣树的同学比较多,看小枣树给我们送来了这个“比”字,我们一起写一写,要把它写的像小柳树一样美美的哦。(观察“比”的左右部分相似不相同,组词:比方、比如、对比)

3、其实呀,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小枣树希望同学们学会认真思考,成为一个能干的人!(学写“思”,组词:思考、思想、思念)[设计意图]

由故事中的小枣树给学生带来生字“比”和“思”,让学生想学,乐写。提出要求:要把字写得像小柳树一样美美的,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在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生字。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开一个家庭会议,每人都谈谈自己的优缺点,把谈话的心得写在日记里。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发散点,联系生活实际与家长一起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漂亮

又细又长得意

骄傲(知错就改)

(尺有难看所短弯弯曲曲,寸光秃秃有所温和长)(谦虚宽容)6

第7篇5

《小柳树和小枣树》

课前准备:背诵古诗《咏柳》

一、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师:刚才小朋友们背了一首优美的古诗,这首诗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朋友是------生答:柳树。

师:对,是小柳树。(课件播放)瞧,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小枣树。想不想认识这两位朋友?生答: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15小柳树和小枣树

(板书时:1.柳是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我们一起说。2.枣下面是两个点,像是结的两个枣子。)

师:我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师:再来一遍。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咱们都预习课文了,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迅速地、轻轻地翻开课本66页,大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刚才读的声音真洪亮,这些词语你能准确响亮的读出来吗?(课件出示词语)先自己试着读一遍。生自由读。师:谁愿意读?指名读,一人一行,共四人。有读的不准确的找其他小朋友帮忙。读完后,带着全班读刚才读得不好的。

师:这里面有一个字是多音字,你找到了吗?生找到曲。师:对,曲是个多音字,读作什么?生回答。你能给它组个词吗?生组词。齐读。

师:词语都会读了,生字单独跟你见面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生字)。谁愿意读?指名师:都读对了,声音还很洪亮。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小老师领读,师评价:你是个合格的小老师。

师:你们读得这么好,肯定有好办法记住这些词。老师这里有两个字感觉不好记,你能帮帮老师吗?

板书“浅”。生举手回答: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浅。钱的金字旁换成三点水。浅浅浅色的浅

师:你还能给它组个词吗?生答:深浅,浅红,浅淡,浅显,浅海。

师:这个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字。课件呈现浅,演示浅的笔顺,生书空。师:浅这个字我们不仅会认了,也会写了。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板书“乘”生交流组词:乘法,乘船,乘坐,乘飞机,乘风破浪。过渡:师:小朋友们积累的词语还真不少。我们用了多种方法记住了生字的音形义,可真能干。现在再来读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

2.师:打开课本,我们找几个小朋友分段读一下课文。其余小朋友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读课文,1~4,5、6,7、8共三人。

生读完后,课件呈现问题: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师:课文读完了,你有答案了吗?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生1答。师:谁还有补充?生2答。师评价:你说得很好,说明你认真读书了。

过渡:哦,我听出来了,原来啊,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板书:小柳树、小枣树)他俩长得一样吗?生答:不一样。

三、朗读感悟,入情入境1.2~4:

(1)师:下面就请小朋友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生自由读课文。生读完画好后交流。

师:你画了哪里?生答:我画了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多媒体出示小柳树的图片和相关句子。

师:看,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美不美?生答:美。

师:谁能美美地读一读?指名一个学生。读后:他读出来柳树的美了吗?指生评价读。

师:你的小柳树真好看!那站在他旁边的小枣树长什么样子呢?生答,读: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多媒体出示小枣树的图片和相关句子。

师:小枣树和小柳树可大不一样了!我们女生做小柳树,男生做小枣树来读一读。

师:站在旁边的小柳树看到了,对小枣树说了什么?生读: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师:小柳树说这句话是什么语气?生答:骄傲。

师:你能读出他的骄傲吗?生读。师:你觉得是什么语气?生答:炫耀。

师:那你能对小枣树炫耀一下吗?生读。

师:小柳树多骄傲啊,可比小枣树漂亮!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

(2)师:春天到了,小柳树长成什么样子了?指名。生读: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师:你们觉得美不美?生答:美。师:那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齐读。师:这时候的小枣树是什么样子的?

生读: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多媒体出示小枣树图片和该句话。

师:光秃秃的是什么样子?

生答:不长样子,只有枝条,什么也没有。

师:小柳树已经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而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一旁的小柳树有疑问了------指名,生说: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

师:是呀,春暖花开的季节,各种植物都换上了绿色的新衣,你小枣树怎么不长叶子呀?小柳树是什么语气?生答:嘲笑他。

师:那你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生读。师:我们女生做小柳树来读一读。女生读。师:我们男生做小柳树来读一读。男生读。(3)师: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生读: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师:而此时的小柳树------生读: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师:什么是得意?生:骄傲。师:那你来骄傲地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真不错。我们学着他的样子骄傲地读一读。师:这小柳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答:美,漂亮。板书:漂亮

生答:骄傲。板书:骄傲。

师:小枣树呢?他漂亮吗?生答:不漂亮、丑、难看。板书:难看。2.5~8:

师:春去秋来,小柳树和小枣树又发生了变化。我们分角色读5~8段。老师当旁白,女生当小柳树,男生当小枣树。师生共读。

师:小枣树长得不好看,是不是就没一点用处,就什么也比不上小柳树呢?生: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读第五段。

师:小枣树虽然长得难看,但是他能结枣子,人们吃到又红又大的枣子会很-------(生答:开心)师:小柳树呢?

生: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师:男生读小枣树,女生读小柳树。

师:以前小柳树总说小枣树,这下他以为小枣树该嘲笑他了:喂,小柳树,你怎么不结果子啊?你看我,结的果子多红多大呀!

师:小枣树这样说他了吗?生:没有。师:小枣树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小枣树说的话,师:自己读一读小枣树说的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生汇报:(1)小枣树很温和,他没有嘲笑小柳树不会结果子,他谦虚宽容。板书:谦虚包容

(2)小枣树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3)小枣树虽然长得丑,但是他没有泄气。

师:听了小枣树的一番话,小柳树——(不好意思地笑了)师:他为什么不好意思地笑了?生答: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师:知错能改是很好的。板书:知错能改

师:小柳树和小枣树你愿意和谁做朋友?为什么?生答。

师:小朋友们说的多好啊!小柳树漂亮这是他的长处,但是他不会结果子,这是他的短处。小枣树长得丑,这是他的短处,但是他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供人们享用,这是他的长处。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短处,这叫尺有多短,寸有所长。每个人要像枣树那样既看到长处又要看到短处,不要看不起人,也不要太骄傲,更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

师:课下请小朋友们选一个你身边的人,对他说说他的长处。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语文二年级上《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小红帽》教学设计

小蝴蝶花教学设计

第1篇6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连山区钢屯镇钢屯小学李爽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

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想知道它们在春天、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问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竟争意识。]

2、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设计意图:抓住事情的过程,体会重点人物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注重展示从对内容的理解到对人物品质的认识过程。]

(2)略读分析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几句话?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感情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学生自选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

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色的研读,力求突出重点,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4)读了课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表现出来呢?

[设计意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拔、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观察插图,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对比,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朗读并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情感。]

三、拓展与巩固

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巧用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至现实的每个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实处。]

2、巩固会认的字

游戏:听音出示字卡。(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3、总结谈话: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业设计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第5篇7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在课文中理解“浅绿、光秃秃”等词语的意思,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3.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对待这些长处和短处。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情引趣

1、谈话:你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今天老师又把他们请来了,他们是谁呢?(出示图片。(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颜色写吗?(因为他们不同)

二、整体感知

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小柳树和小枣树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感悟

你发现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了吗?(出示图片,板书:好看难看)

(一)细读词句,体会小柳树的美丽。

1、生汇报描写柳树美丽的句子。课件出示:“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件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2、这些句子里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小柳树很漂亮?抓住“细细的、绿绿的、浅绿色、又细又长”等词语引导学生感悟柳树的美丽。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展现小柳树的美丽。

4、欣赏柳树图片。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它的美丽吧!几句话连起来读。

(二)、对比感知,小枣树与小柳树在春天里的不同。

师:春天的小柳树在你们的赞美中越来越美丽了,而它的邻居小枣树是什么样子呢?

1、生汇报描写小枣树难看的句子。

课件出示:

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

2、抓住“弯弯曲曲光秃秃才长叶”感知小枣树的特点。

3、在对比中指导朗读。

三、研读对话,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1、春天里的小枣树在小柳树的眼里是多么难看呀,于是它开始说小枣树了,它说了些什么呢?

2、读小柳树说的话,抓住“喂、得意”两个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骄傲,指导对话朗读。

课件出示:“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师:你打算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两句话呢?(神气、骄傲、讥笑)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最能体现小柳树的骄傲:得意。读句子

师小结:多么得意,多么骄傲的小柳树啊!那我们的小柳树到底能骄傲多久呢?很快秋天到了,小枣树和小柳树有什么不同呢?

3、看到小枣树结了满树枣子,小柳树看到小枣树结果子,又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自己却什么也没结,小柳树想些什么?它认为,此时小枣树会对它说什么?

4、小枣树此时是怎样对待小柳树的呢?同桌分角色读5—8自然段小柳树和小枣树在秋天里的对话,体会小枣树的谦虚。

课件出示对话,指名分角色读对话: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

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5、(1)课件出示:“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2)给温和换个词语。这体现了小枣树的什么?(谦虚)指导朗读出“温和”的语气。

6、思考:从小枣树这番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听了小枣树的话,小柳树有什么心情?小柳树想对小枣树说什么?

四、拓展练习,明理导行。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小柳树和小枣树,那么你喜欢和谁交朋友呢?为什么?用以下的句式练习:

小柳树虽然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

小枣树虽然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

师小结:其实老师也喜欢和他们交朋友,因为她们虽然有自己的短处,可是也有自己的长处呀。正像我们刚学过的两个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只有像小枣树一样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2、夸一夸身边同学的优点,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不足。【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漂亮

难看

不结果

结果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时,比较满意的教学环节如下:

在指导学生精读(1~4)自然段时,我要求孩子划出写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样子的句子,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课件以课文第一幅插图为背景,随答出示写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样子的两组句子。)之后便质疑:读读这两组句子,你发现了这分别是一棵()的小柳树,()的小枣树。(板书)最后是品读写小柳树的句子,欣赏她的美丽。以不同的方式:同桌对读,指名赛读来比一比谁读的小柳树最美丽!本环节的设计中,我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童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动笔划一划的基础上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课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指导得也比较成功。如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生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树美的3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悟。学生在文字中体会到美后,我及时提供柳树的图片予以欣赏,然后又回归到文字,将三句话整合成一段读一读!即由抽象到想像再到抽象的过程。学生们在合作中一起探讨,探究,受到美的情感熏陶。

而在演读感悟(5~8)自然段的时候,我以口述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如:转眼,秋天到了,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果子,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而小柳树呢?什么也没有结。这回,小枣树是不是有机会说小柳树了,她们是怎么说的?(课件:以课文的第二幅插图为背景,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之后组织学生朗读对话,感悟小枣树的宽宏大量。朗读过程中以同桌练读、指名同桌读、男女生分读,并由师生及时评价的方式展开。

在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也有落实不当的地方。我事先设想引领学生借助“读”来促进“悟”。在教学(5~8)自然段的时候,预设中我想将“读”落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每一环节的朗读事先提出要求,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有方向地读。二是力争朗读有层次。想给学生初读之后抓住小柳树,小枣树的对话及小柳树心理描写的话,一些典型词句,引导细读揣摩,力图使优美的文字诉诸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使朗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三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精读感悟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小柳树从“得意”到“不好意思”的心理变化以及小枣树“温和、善良”的待人态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中悟出“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多看别人的长处”这一道理。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促使学生进一步挖掘出文章更深层次的内涵“要善于和有缺点的人交朋友,用自己的言行和真诚帮助对方认识缺点,改正错误。”但是由于本课时我设计的教学内容太过充实,使之第二部分的教学过程匆忙而未落实到实处。最为可惜的是朗读练习走过场。其实(5~8)自然段中对话较多,但由于时间限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着实可惜了!而拓展延伸的部分也是在下课后匆忙完成的。

总的来说,本堂课的教学预设和教学实况,都有安排不够合理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避免。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一定要合理,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学过程才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王焕蓉

  • 下一篇: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范例(3篇)
    上一篇:游山西村作文优秀范文(精选8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