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精选4篇)
第2篇1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主要是面对当时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污蔑与质疑,以及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困惑,做出了对我国国体的解释。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的性质,许多人都会对“专政”一次感到敏感,认为是个贬义词,尤其在中国这个由一党主要领导的国家,可能普通的老百姓就会认为是“***”的意思,其实则不然。“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意思。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许多敌对势力总是拿“专政”“人权”说事儿,攻击中国。而我觉得这些都是无聊的言论,虽然我们许多制度并不完善,有许多不足,但他们总是夸大其词,而我党的一贯宗旨是一切权利属于人们,人大、政协制度正是体现出了人民当家作主,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
读过《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让我更加透彻的理解了“人民”、“民主”、“专政”。同时我也要对那些敌对势力说一句:小心我们的“专政”!(按照列宁的说法,专政是不受限制的、凭借暴力而不是凭借法律的政权)
第4篇2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1000字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1000字
作为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为重要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毛泽东,这以为对现代中国的思想,制度和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伟人,在他那漫长而又富有争议的政治生涯里跨越了近现代中国60年的历史。他不仅是社会活动家,而且是思想家,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扮演了许多角色,褒贬者以其角色描述他,对他们来说,毛泽东或是伟大的舵手,或是冷酷的独裁者,或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的创新者,或是错误地将马列主义作为达到他自己的个人或民族目的工具的庸医,或是无私的领袖,或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兴趣爱好,操纵民众的君主……甚至于他曾经在自己的传记作家和朋友埃斯加。斯诺中表示不想让人把他当作“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来回忆,他说“只剩下‘导师’这个词,就是教员”。
1/
2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然而,这个一代伟人确实有其非凡的个人魅力和人格,而他的思想更是具有将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科学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他的博大精深多少年来一直被人探究不息。读过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后,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思想里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则更为突出。抱着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挈其瑰宝,而绝其淄磷”的态度,毛泽东剔除了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把孟子的“民为贵”思想发扬光大。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毛泽东早期的著作中,特别是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处处体现了他对民主的渴望、追求和歌颂。1
2/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论学读后感
论教养读后感
正义论读后感
《正义论》读后感
第3篇3
>读后感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通过这篇文章,毛泽东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我们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兴亡卓越地探索过,奋斗过,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从帝国主义的角度看,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使中国的资本主义道路走入死胡同。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的先进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到了中国,是蕴藏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中的革命力量爆发出来,是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都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不过在抗日战争方面,毛泽东刻意避开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起到的重大作用,过多的强调了蒋介石依附美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这点论述显然带有严重的政治性。
毛泽东还向我们明确了当前阶段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互相关系。当前阶段,我们要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农工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无产阶级的人民内部,我们要实行民主政策,是人民享受到应该享受到的平等权利。我们当前阶段真正的敌人是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对待真正的敌人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要严厉打击,不给他们任何乱说乱动的机会。而且要强迫性的对他们进行改造,强迫他们劳动,最终消灭中国的主要的剥削阶级-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即垄断资产阶级。中国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强大的力量下不足以兴风作浪,对待这些革命的同志,要用温和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使他们逐渐走向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在国家的建设阶段,我们要利用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优越性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待阶级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阶级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这就是所谓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文章中,毛泽东还提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要跟从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工人阶级是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的阶级。只有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革命才会成功。但是,我不是很理解这个理论。而且以目前的国情来看,中国的工人阶级界限已不明显,其在政治上的优越性也很难体现。毛泽东在文章中明确的指出了我们的对外政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能想墙头草一样两边倒。他用“做生意”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团结国内国际的一切力量击破内外反动派,这样,我们才能“有生意”可做。我们要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待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我们要不讲情面的反对,与之为敌。孙中山先生的经验告诉我们,绝不可以寄希望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帝国主义国家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走向富强,而是想要从中国人民身上榨取财富以供满足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我们与任何国家的外交要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而且要与和自己在同一战线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也许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的特殊性,而且当时中国的国情是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虎视眈眈地盯着,美国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封锁政策,所以毛泽东的态度也极其强硬,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与西方社会脱离了几十年。而且,毛泽东当时过分依赖苏联,将苏联的所有东西都照搬过来,没有考虑中国的国情,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同时,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也对一些人对当初中国的专制与民主之间的疑问提出了解答。“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这就是毛泽东给出的解答。在建国初期,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得到完全的解放,到处都有国民党反动派的间谍,还有一些投机分子想要把国家搞乱,所以,我们需要国家权力的存在,用以稳固国防和人民的利益,只许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许为资产阶级所私有的。对于人民,“专制”只是一种保护工具,而对于敌对的势力,我们必须要有“专制”,否则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无法保障。
毛泽东回顾中国的革命史,总结出来三条革命成功的武器: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正是毛泽东所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就近代历史上的革命而言,武装斗争,即运用枪杆子夺取政权,是一个普遍现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武装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都是经过武装斗争成功的;俄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也是武装革命胜利的结晶。中国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都是武装的革命。孙中山先生一生奋斗,其目的是推翻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枪杆子是取得政权的一种主要方式,是革命取得成功的支柱。孙中山在晚年特别强调了枪杆子对革命的重要性:“大凡建设
一个新国家,革命军是不可的。”“如果没有好的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同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于其拥有庞大的军队;蒋介石也是依靠掌握的武装力量而成为国民党最高统治者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也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取得的。
中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还任重道远。毛泽东在文章中也表达了对中国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写出了中国仍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在经济方面还比较落后,所以我们利用一些有利资源来大力发展经济,所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被完全消灭,只能是被节制也就是教育和改造,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才会强大,在国际上才会有地位而言,决不能让资本主义国家看我们的笑话。
通过读这篇毛主席的这篇文章,我看到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毛主席对革命分析的深刻与透彻令人佩服。这篇文章对于新中国的建立和宪法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篇文章中,也能看到毛主席思想的一些不足和错误,但是进步的道路毕竟是曲折的,革命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错误和挫折给了我们教训,只要我们能够勇于承认并吸取经验及时改正就好,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虽然这篇文章是写在1949年,但是其中有很多道理是值得我们现在学习的。例如:我们决不能依附于其他国家,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否则就没有民主可言。
第1篇4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是在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新中国建立的条件已经成熟,而社会各界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性质是什么,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如何,实行什么样的内政外交政策等等还有不同看法,以及国内外反动分子对新中国的建立指斥诟病声不断的艰难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1949年6月30日,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之际,毛主席以坚定精辟的笔触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它如一股汹涌的清流,有力地一举冲刷掉了那些蛊惑人心的污秽,给人民的心灵重新带来了勇往直前的清明与安定。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历史的马车行至今日,当下的中国所处的国内国际形式与那时相比,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今天,当我们重读《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时,我们要从中学习些什么呢?
首先,之前我一向很反感读党政性的文章,觉得那里面的话总是官腔官调,不切实际。但是读完《论人民民主专政》,我竟没有产生这样的疏离隔膜之感。细想起来,心中竟不由得温暖感动。
现在的官方报告大多要么冷冰冰,没有任何生气;要么过分斟字酌句,只为了让人觉得好看好听。我相信以毛主席的认真和文采,写任何一篇文章时必定都是仔细斟字酌句过的,但为什么读之不觉得虚浮呢?原因大概是因为毛主席的斟字酌句不是为了让文章的表面看起来堂皇华丽,而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听懂他的话,听懂共产党人实实在在决心要为人民服务的承诺,让群众能真正敞开心扉接受共产党、相信共产党的领导吧。
如此将心比心、真情实意、亲切如在耳畔的交流才能得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接受,才能凝聚出最坚实的民族向心力,才能引导中国人民一起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长久以来,中国人民常常被中外许多评论家称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领导这样一群勤劳善良的民众,其实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讨好他们,只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党真真切切的、炽热的、始终不渝的为人民奉献的心,他们就会无怨无悔地甘愿为党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其次,我真的很佩服毛主席的坦诚和勇气,很佩服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的坦诚与勇气。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共产党人面前最严峻的问题就是经济整顿与建设问题。这对于极度缺乏经验的共产党人来说,无疑是又一场高难度的攻坚战。可是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恳切地说道:“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
那个时候共产党人对经济学知识的认识虽然尚浅,但是这种急迫的诚恳的学习的态度却光芒熠熠,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国家元首,能这般坦白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直面尚还弱小的新生政权的重大短处,这份魄力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这样一群“真的猛士”,他们以排山倒海的气势齐心协力克服
一切困难,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所有的政策能否成功实施,关键从来都在于这政策是否能够畅通无碍地上行。如果上行顺利,那必定可以下效。只要中国共产党人能一直保持这样一种坦诚勇敢的气魄,人民群众必然会紧紧团结在他们周围,和他们并肩作战,一起披荆斩棘,勇敢无畏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当今时代下,我们的经济环境与世界经济环境休戚相关,再不是可以单单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年代了。面对如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在惊涛骇浪中同舟同济,更应该以坦诚无畏的心互相信赖,这样我们的船才能航行得更远、更平稳。
最后,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慷慨激昂的气节也让我深深折服。看到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对国内外各种不公正不友好的批评斥责,一一进行了精准有力地反驳指正,我顿时觉得很痛快很解气。
那时的新中国之国力和世界影响力远远不如现在的中国,而且当时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不比现在更安全,但是就外交姿态而言,那个时候的中国是很有扬眉吐气、昂扬勃发的精神气节的,而现在我们的外交姿态往往显得过于温和,有时候甚至有些软弱了。
我们一再地提及民族复兴的伟业,要复兴,首先不是应该有昂首阔步向前进的自信吗?中华民族是一个贵“和”的民族,自古热爱和平,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怯懦畏惧,贪生怕死。
平日开玩笑时,人们常说“不蒸馒头争口气”。从这句笑语深处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向来是很在乎“气”这个东西的。在中国,赞扬一个人有气节,绝对比赞扬这人有学问,要更让他自豪。
宁折不弯、铁骨铮铮的气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啊,中华民族就是秉持着这样一股精神气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下来的。这份气节早已深深地烙印进了我们血脉里,代代燃烧沸腾不熄。
当年,中国共产党人被国内外阶级敌人指斥向社会主义“一边倒”,实行“独裁”,要建立“极权政府”。还有一些民族资产阶级右翼人士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否认工人阶级在中国的领导地位,甚至主张对反动派施“仁政”。更有甚者胆小怯懦,害怕“刺激”到帝国主义,惹怒了他们就拿不到“英美政府的援助”。对于这些污蔑共产党、污蔑新中国、混淆人民视听的错误言论,毛主席用锋利的笔触及时地澄清了事实,雄辩地批驳了那些不怀好意者的虚妄言论。真正是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每一句话都如更大的光亮,一步步逼退了黑暗。
而现在,面对没完没了的国际贸易摩擦、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言行,有形无形的围堵压制,已经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却没了挺直腰杆大声说“不”的志气。我们这些年的埋头努力,拼命追赶,不就是为了在这样的时刻有底气说一个“不”吗?这不正是中国人的“不蒸馒头争口气”吗?
这样的想法也许过于天真,过于激进了,但是,我认为不管我们怎么与世界“和谐”,我们始终不能忘记那一条支撑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昂首挺胸地活下去的“脊梁”!
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科学的、正确的党,我们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们指出了光明的道路,我们愿意跟随中国共产党勇敢前进!我们也坚信中国共产党人仍是那样一群“真的猛士”,不会辜负中国人民这样一群“世界上最好的人民”!
完全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绝不会沦为一句空话,通过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
群众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将最终实现伟大复兴,将挺直身板儿,去呼吸更新鲜的空气。
-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精选8篇)
【篇1近日读了毛主席、写于1949年6月,中共建党二十八周年时的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收获颇多。一、学无止境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政党,只有追求新知识,寻找新方向才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