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精选2篇)

daniel 0 2024-04-05

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篇1

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相对原子量:H——1,C——12,O——16,N——14,Cl——35.5,K——39,Cu——64

1.从宏观角度来说,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A.有气体产生B.发光、发热C.颜色发生变化D.有新物质产生

2.从微观角度来说,物理变化的实质是()

A.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原子的个数发生变化

C.分子的个数发生变化D.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3.下列古代诗句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B.“千锤万凿出深山”

C.“烈火焚身浑不怕”D.“蜡炬成灰泪始干”

4.固定装有粉末药品的试管时,通常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部,这是因为()

A.防止气体不易导出,因为氧气比空气重

B.防止湿存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为了方便酒精灯加热

D.为了使药品均匀平铺在试管底部

5.下列提纯方法中,可用来分离KClO3制O2反应后MnO2和KCl的是()

A.过滤B.蒸发C.蒸馏D.重结晶

6.某同学欲配置10%的NaCl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则最终得到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A.等于10%B.大于10%C.小于10%D.无法确定

7.实验室里,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为()

A.圆底烧瓶B.烧杯C.燃烧匙D.锥形瓶

8.“Li”不能表示()

A.单质锂B.一个锂分子C.一个锂原子D.锂元素

9.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A.SiB.FeOC.ZnCl2D.H2O2

10.对于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元素的化合价为+1B.该分子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

C.式量为122.5g/molD.含有氧元素

11.下列物质,不是自来水厂用来净水的物质()

A.Cl2B.胆矾C.明矾D.活性炭

1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B.SO2与SO3C.氧气与臭氧D.红磷与白磷

13.下列哪项措施一定能够增加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

A.搅拌B.升温C.增加溶剂D.将物质研碎

14.制备下列气体时,可以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的是()

A.COB.O2C.NH3D.H2

1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

B.MnO2可作H2O2分解制O2过程的催化剂

C.催化剂都加快反应速率

D.催化剂实际上也参加到反应过程之中

16.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过程的是()

A.煤气燃烧B.食物变质C.钢铁生锈D.人体变老

17.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石蕊鉴别开来的是()

A.NaCl溶液和蒸馏水B.稀盐酸和澄清石灰石

C.Na2CO3溶液和NH4Cl溶液D.稀硫酸和KCl溶液

18.下列固体物质发生变化的前后,质量不变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B.铁丝生锈C.石灰石焙烧D.矿石粉碎

19.下列对各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B.硫粉在O2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C.碳粉在O2中燃烧:发出白光D.红磷在O2中燃烧:大量白雾

20.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aCO3↓+H2OA.CO2+Ca(OH)2

B.S+O2→SO2点燃

→Cu(OH)2↓+Na2SO4C.CuSO4+2NaOH

D.CaCO3→CaO+CO2↑

二、填空题(共25分)

2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结构和性质的自然科学。(1分)

2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温度最高的为_______,

原因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化学式)接触最充分。(2分)

23.某同学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固体时,将药品和砝码的次序放反,结果称出的质量为5.3g,

已知1.0g以下为游码读数,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

24.已知一定量的H2O和H2O2中所含的H原子个数相同,则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25.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有_________,正确化学式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NH4NO3B.Na2OHC.FeSO4D.HCO3E.H2PO4F.K2CO3焙烧

26.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得到的气体为_____(化学式),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

27.(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2分)

→_____Fe+_____CO2(1)_____CO+_____Fe2O3

→_____Al(NO3)3+_____AgCl(沉淀)(2)_____AlCl3+_____AgNO3

29.护肤品中一般都含有一种物质叫作“甘油”,它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已知该物质的分子

式为C3H8O3,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C和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46g甘油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分)

30.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1.已知CuSO4·5H2O中H2O的质量分数为36%。某温度下,将10gCuSO4·5H2O投入

到6.4g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形成溶液,则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2.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

溶解_____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3)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3.根据分散质的溶解性和状态,分散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实验题(15分,第34题11分,第35题4分)

34.右图为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哪些?(2分)

(2)该实验过程体现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3)A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物中,氧化剂是_________。(2分)

C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物中,还原剂是______。(2分)

(4)实验结束后,B处试管增重2.2g。求A处生成的Cu的质量。(3分)

35.某温度下,将150gKNO3溶液蒸发掉50g水,有10g晶体析出;再蒸发掉20g水,析出5g晶体。求(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S;(2)剩余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ω。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

DDBBACCBADBBCBCAADDB

二、填空题

21.变化、组成22.外焰、内焰、焰心外焰O223.4.7g24.1:2

25.ACF硝酸铵、硫酸亚铁、碳酸钾26.H21:2

→K2MnO4+MnO2+O2↑27.(1)3Fe+2O2→Fe3O4(2)2KMnO4

28.(1)3123(2)131329.3种3:492g/mol0.5mol

30.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31.25:16

32.(1)10g(2)甲>乙(3)重结晶33.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三、实验题

34.(1)铁架台、硬质玻璃管、酒精灯、试管、导管

(2)还原性可燃性点燃

→Cu+CO2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的铜CuO(3)CO+CuO2CO+O2→2CO2CO

(4)【提示:B处试管中的增重就是生成CO2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

解:Ar(CO2)=12+16*2=44n(CO2)=2.2÷44=0.05(mol)

设生成的Cu为xmol。点燃→Cu+CO2CO+CuO

1:1

x0.05

35.解:(1)【提示:第二次蒸发的才是KNO3的饱和溶液】

(2)【提示:剩余溶液为饱和溶液】11=x0.05解得:x=0.05(mol)m(Cu)=0.05*64=3.2(g)S5=10020解得:S=25(g/100水)ω=S25100%=100%=20%100+S100+25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七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篇2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关于酚酞鉴别的题目学习。

酚酞鉴别

下列各组四种无色溶液,只用酚酞就能鉴别的是:()

A.KNO3KClHClK2SO4B.MgCl2NaOHHClNaCl

C.Na2SO4NaClNaOHHClD.NaOHKOHNaClH2SO4

答案:B

相信上面对酚酞鉴别的题目练习,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后面我们进行更多题目的练习学习吧。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简答题)

关于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知识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练习知识。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简答题

36.用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新生成的铜由红色又变为黑色,正确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37.如右图所示,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

38.暴露在空气中较长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①

39.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某同学收集一试管氢气,按右图所示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检验氢气的纯度,结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简答题:

36.⑴先熄灭酒精灯;⑵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37.⑴CO2不支持燃烧;⑵CO2本身不燃烧;⑶CO2比空气重(密度比空气大)

38.⑴2NaOH+CO2→Na2CO3+H2O;⑵Na2CO3+2HCl→2NaCl+H2O+CO2↑

39.⑴O2有助燃性;⑵O2比空气重(密度比空气大)

40.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试管口向上时,移开拇指,氢气很快逃逸(或氢气纯度过低)

通过上面对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对此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学习化学知识熟练每个化学实验。

  • 下一篇:二年级试题语文测试题(精选8篇)
    上一篇:碳排放造成的危害范例(12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