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4-29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混合型高密度居住区与商业中心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发展也日臻成熟。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二、三线城市也都兴起了一股建设城市综合体的热潮。城市综合体的蓬勃发展正是因为它满足了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对建筑的新要求。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及其设计特点

1.1关于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HOPSCA)是出于城市土地资源高度集约需要而产生的,是将城市中酒店(Hotel)、办公(Office)、停车(Parking)、商业(Shoppingmall)、集会(Convention)、公寓(Apartment)的功能空间中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补充的能动关系,形成一个多功能、多元复合而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落。综合体在城市化过程中起着营造城市新的商务、商业中心区,打造城市新地标的作用。同时,在避免城市中心空洞化,减少城市通勤交通压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综合体可分为三类:城市CBD型城市综合体、城市副中心型城市综合体和城市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

1.2城市综合体设计特点

1.2.1多功能的城市开发

城市综合体给城市带来土地的多功能开发。传统城市的开发项目主要集中在某些单一功能的开发上,其它功能只作为附属配套,如住宅开发、商业开发等。城市综合体将酒店、办公、城市广场、商业、会议、公寓等功能空间中的三种以上功能进行综合集中开发,形成一个多功能复合城市微缩体。大型商业中心和商业街区是城市活力之源,现代化的写字楼使城市充满了时代气息,星级酒店的进驻提升了消费的档次,高档公寓及住宅区充满了生机,城市广场聚集了城市的能量与人气。通过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城市综合体催发了冲动性购物和目的性购物混合消费行为,将更多的间接顾客转化为直接顾客,在为商家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引导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模式。城市综合体必将成为城市中心区的一种主要的商业模式,其综合程度和方式也将不断演化发展。当城市功能需求发生变化时,项目整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自给自足”,各种功能相互协调,形成“城中之城”的经营方式。

1.2.2开放式的城市空间

城市综合体是以高容积率和高密度的设计手法将多种功能的建筑空间集中布置,这种集约布局的规划手法使得项目中能够设置大型的市民广场等公共开放式空间。开放的广场不但有效联系了综合体内各个功能空间,而且与城市空间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综合体内部空间向城市开放,城市空间变成了综合体内部空间的外延;城市空间渗透到综合体内部,综合体成为城市的内涵。这种空间一体化的过程也是综合体城市化的过程,构成了集约化城市的基础。

1.2.3街坊式的街区布局

城市综合体的街坊式布局很好的保留了城市的骨架-道路和历史文脉。街坊式的布局使综合体建筑群与原有的城市机理形成呼应,将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不会对城市原有的机理造成伤害,割裂人们原有的城市记忆。

1.2.4地标式的城市建筑

综合体的多功能、大体量的设计,主流开发商的实力打造,大批品牌商家的引入,因此,城市综合体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区域性地标建筑,甚至成为这个城市的新名片。

湖北黄石市市建村城市综合体项目规划策略

项目鸟瞰图(图1)

2.1项目背景与概况

2.1.1项目背景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江南长江中游沿岸。是继武汉之后湖北省建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副中心城市。黄石港区是黄石市中心区域,面积42.4平方公里,人口22万。近几年,黄石港区的财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等主要指标年均以12%以上的速度递增,总量居全市城区第一。黄石港中心区不仅聚集了黄石税务、、财政、、民政、、交通、港务、等政府职能部门,更涵盖了卫生、电信、中小学校、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等市政配套工程。随着黄石大道十几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中心的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必然汇聚大量居住、商务、商业、休闲等复合型消费群体。

2.1.2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黄石港区,地块东侧为城市主轴线—黄石大道,西临滨湖大道,地块南面的天津路是联系城市旧区中心和新区的主要干道,地理位置优越。地块自然条件优越,位于长江和城市核心景观区——慈湖风景区之间,景观资源丰富。项目主要涉及商务、商业、居住三种功能性质。用地335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容积率5.49,建筑密度48%,建筑高度110米。项目包括一栋110m高29层的星级商务酒店、一栋99m高29层高级服务式公寓、七栋30层高档住宅、大型综合性商业中心,及大型地下停车库。

2.2设计理念及规划特点

2.2.1项目设计理念

项目设计紧紧围绕着“LifestyleShoppingCenter”的规划理念:一条步行休闲购物主街、三条次要街道以及中心下沉广场组合形成。这种理念强调商业场所具有开放的空间结构、人性化的空间尺度,及公共空间的生活场景化、城市化。

项目总平面图(图2)

2.2.2项目规划特点

项目地块沿西南至东北方向倾斜,与流经此地的长江水流方向一致,倾斜的地块为错落的建筑布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建筑错落布置,争取到了更多的阳光和无遮挡的景观。建筑群体布局由南往北依次规划了七栋高档住宅,一栋星级商务酒店,一栋高级服务式公寓。住宅、酒店、公寓沿用地边界均匀布置,建筑单体通过底层商业联系起来,形成了500米长的“U型”步行内街。建筑组群形成了混合型的高密度居住区和商业中心布局,既满足了居住功能采光、日照和通风的要求,又实现了商业功能的最大化。简洁大方的单体建筑经过精心的排布组合,形成了震撼的现代建筑群体,具有国际大都市的风范,成为区域标志性的地标。与传统的购物中心相比,本项目的商业中心以蓝天白云代替天花板,自然清风代替了空调管道新风,简洁清新又不失绚烂的建筑,宽窄适宜的街道,没有人潮拥挤的逼迫感,为消费者创造出了一个舒适宜人、富有亲和力的开放式购物环境,让消费者从拥挤的江边小城来到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国际大都市。

2.2.3交通流线

项目用地周围的城市道路状况为:东侧为黄石大道,北侧为芜湖路,南侧为天津路,西侧道路为规划路,主要人流方向为黄石大道。据此分析,项目商业主要入口设置在场地的东侧,西侧道路为住宅区入口,南北两侧为地下车库出入口,实现了地面人行系统与地下车行系统的分流。商业主要步行入口位于地块东北侧芜湖路与黄石大道交界处,及东南侧黄石大道与天津路交界处,在地块西南侧、西北侧靠近芜湖路和天津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商业次入口。综合体在东北侧入口通过一条弧形走廊进入商业步行街内部,到达街区的中心下沉广场。广场周围分布了通往四个方向的商业街,通过景观电梯、自动扶梯、景观楼梯和人行坡道,将不同层面的商业空间有机的串联起来。中心广场直径达40米,上下联通5层商业空间(地上4层,地下1层),不仅消除了建筑地下空间的封闭感,而且提升地下商业空间的附加价值。

2.2.4景观绿化

景观以硬质景观为主,采用规则的树阵、灌木、草坪等景观植物。在步行街主入口设置开放的市民广场,以标志性的演艺电子屏幕为引导,吸引城市道路上的行人驻足、停留,将人流有效的引入商业内街。步行街通过精心设计的铺地、小品,使得景观更加生活化、情景化。同时,对商业的屋顶进行了绿化种植,形成了立体的绿化,实现项目整体设计界面的景观化。

2.3酒店、公寓与居住功能

住宅区由七栋塔楼组成,沿地块西侧的四栋塔楼可以俯瞰慈湖景区的优美景色。良好的景观,提升了住宅的品质。住宅户型为四居室和三居室户型,顶层设计有豪华观景套房。住宅户型设计方正,动静分区合理,采光通风效果良好。建筑主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满足了底部商业大空间的需求,使住宅单体和商业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位于地块北侧的高级服务公寓,入口位于芜湖路。公寓立面采用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轻盈的脱开,凸显公寓的高档气息。公寓裙房屋面设置屋顶花园,为居住在公寓内人士提供了便捷的室外活动场所,提升的公寓的居住品质。星级商务酒店高110米,是本综合体项目中最高的建筑,也是进入商业步行街的标志物。酒店裙房屋面设有露天咖啡座和观景平台,裙房还与商业街的精品店结合一起,居住在酒店中的客人可以方便的进入商业步行街购物,融入到体验式购物的乐趣中。

2.4新的辅助设计手段

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建筑技术、材料的更新,现代建筑越盖越高,建筑群体之间的日照间距的处理要求也更高了。本项目规划中,建筑日照设计软件在方案设计初期就参与其中。通过日照软件的计算,在保证建筑日照间距符合国家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区域内高密度的建筑群体规划。

日照分析图(图3)

商业规划策略

3.1新的购物中心理念

生活方式购物中心(LifestyleShoppingCenter)起源于美国,在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得到蓬勃发展。它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新颖多样的购物休闲方式,更有传统商业无法比拟的开放的体验消费环境。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对LifestyleShoppingCenter的定义“位于密度较高的住宅区域,迎合本商圈中消费顾客对零售的需求及对休闲方式的追求,具有露天开放及良好的环境的特征。主要有高端的全国性连锁专卖店,或以时装为主的百货主力店,多业态集合,以休闲为目的,包括餐饮、娱乐、书店、影院等设施,通过环境、建筑及装饰的风格营造出别致的休闲消费场所。”

3.2商业功能

本项目商业区总建筑面积为73500平方米,包含16000平方米超市、57500平方米综合商业中心(含17000平方米公寓、13000平方米酒店、2500平方米电影院)和商业步行街,形成了合理的区域商业中心的业态组合。商业主力店凭借着品牌吸引力,吸引人流前来消费,成为整个项目聚集人气的“吸收器”。商业步行街依托主力店旺盛的人流,经营与主力商家互补的商品,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3.3商业动线

商业动线设计在商业建筑的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商业项目必然有着合理的动线设计。商业街的动线设计主要从人流引导和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两方面来考虑,最佳的商业动线应该是“通而不畅”、“畅而不漏”。“通而不畅”的做法是,商业内街连接各个街面的店铺,让消费者方便的到达,避免出现商业死角。内街设计疏密结合,避免出现长直的“铅笔路”,在的街内尽量多的提供“兴奋点”。通过空中连廊和商业广场,将商铺有机的串联起来,让置身其中的顾客能够获得愉快的购物体验。“畅而不漏”,是交通动线从总体上考虑商业各业态的平衡,使得所有商铺的人流通行量趋于最大化。通过商铺的组合以及各种手法引导顾客在商业街内流动,形成“内循环”的模式。增加顾客的逗留时间,促进顾客在其中进行消费,达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中心下沉广场设置于商业街交汇的中心,是人流活动最频繁处。音乐灯光喷泉广场、儿童活动专区、精美花车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多种休闲方式的提供,使消费者在愉悦中提高消费兴趣,实现“消费—疲劳—休息—再消费”的良性循环。

结语

席卷全球的LifestyleShoppingCenter重视消费体验这一趋势,将顾客从Shoppingmall的大盒子中释放出来,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完成消费。作为项目区域首个LifestyleShoppingPark的市建村城市综合体项目,不仅保留了LifestyleShoppingCenter的种种优势,而且更加贴合了消费者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多元的体验式消费购物环境。项目区域内配套设施完善,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文化、商业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区域的氛围。随着周边高档社区的不断发展,未来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市建村城市综合体项目建成后会对本区域内的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引擎作用。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商业街步行街是城市商业经济和来往人流最为集中的繁华场所,它承担着表达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和人文内涵的任务。经过历史的沿袭和文化的积淀,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发展必然与地域文化变迁息息相关,融入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文化习俗特征,形成了当今商业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作为设计师来说,在进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时,既要关注自然条件及地域文化的集合,又注重现代技术和当地材料结合运用的具体表现,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现代商业步行街景观。

1目前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地域文化缺失

受到现代商业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的商业步行街设计缺乏对地域文脉延续的重视,其整体设计注重追求商业效益,缺乏各城市所特有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如空间的处理手法单一粗糙、景观设施缺乏人性化设计、景观特色塑造欠缺无新意等。大量仅仅注重商业目的、忽视地域文化特征的商业街道,充斥在城镇的最繁华的中心地带,形成“千城一面”城市形象特色缺失的现象。究其本质,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才是导致问题的关键。

1.2地域特征的生搬硬套

在国内现阶段规划设计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不符合地域特征的步行商业街,现代中掺杂传统,中式融合欧式,肆意掺杂称之为地域性设计。不同地域背景下,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同质化严重,过于崇洋,过度模仿抄袭是根本原因;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本身就不是一个工业标准化的产物,每一条商业步行街都不应摒弃自身特有的地域风格。

2地域文化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写道,“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1]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须注重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和利用,加强区域的“归属感”和”亲切感”。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会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体现城市特色,成为外地人了解城市的名片。

3地域文化在商业街环境与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1利用自然条件

从开天辟地起,自然界就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任何景观空间都必然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它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共生的关系。孕育在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是商业街区等城市环境地域性差异的重要根源。如苏州园林将江南地区独特的阴雨连绵的朦胧意境,太湖石那“皱、漏、瘦、透、”的峻美,结合亭台楼榭、春花秋月的婉约,从而才能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任何城市在进行商业步行街景观规划时,都应该综合考虑并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尊重自然规律,规范组织步行街的景观空间序列,形成自身的特色。

3.2对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运用

商业步行街景观和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紧紧相连,便形成了商业步行街的地域化特征。以南京夫子庙商业步行街区为例,秦淮河畔滨河绿廊体现出传统江南水景之美,秦淮小游园内的诗碑小品、传统风格的灯具、名人雕塑、传统过街楼桥、亭、阁及各种画舫游船,与疏浚后的秦淮河将附近的乌衣巷、中华门城堡等景观串联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魅力,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步行街区景观。承载着历史文脉的现代步行商业街,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赋予城市的灵魂,表达着城市特有的语言和符号,指引我们用心去领悟历史文脉的意义所在。

4结语

作为现代城市风貌的窗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是塑造城市形象内涵的重要手段。设计师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须综合分析地域特征,遵循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延续地域文化连绵发展的脉络,实现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地域价值,创造出个性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满足环境中的人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直长运.史学民:地域文化在老城更新中的延续与生长[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

2王晓.商业步行街地域性设计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石冰.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0(1)

景区商业街区规划设计范文篇3

1.1公共场所的景观规划城市的公共场所是指城市的公园、广场等地。这些地方是城市的一个休闲场所,是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会成为一座城市的象征,比如天安门广场。这些地方通常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因此对于这些地方的景观规划也会对城市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1.2社区的景观设计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居住的地方,对社区的景观规划不仅影响城市的形象,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城市社区的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居民的生理需要,还要满足居民的精神需要。

2.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2.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城市景观规划的最重要原则。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景观规划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景观规划和人类活动联系起来。人是城市的主体,一切对环境的改造必须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否则只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

2.2尊重环境城市的景观规划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环境中的水、土地、资源等都是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自然,在城市景观规划中,不能对环境进行破坏,要努力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3.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规划

3.1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在城市的景观规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城市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经济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景观规划可以将城市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统筹规划,将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和景观规划有效结合。这样既能够开发出更加合理的旅游资源,也能够给城市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2商业街的合理规划商业街是城市中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中心。商业街的规划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商业街的规划时一定要综合分析考虑。商业街要建设在城市中心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流量多的地方。在商业街的规划中,还要考虑环境的因素,即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一般来说,商业街的建设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商业街还要进行一定的环境美化。

3.3社区的养生业发展城市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居民住宅区的规划。住宅区是居民居住的地方,具有固定的消费人群,可以在社区发展养生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养生所是居民进行身体放松、促进养生的场所,这对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保证生活健康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养生不一定非要去养生会所,也可以提供一些养生场地供人们进行身体锻炼。养生业的发展能够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4.结语

  • 下一篇:节约每一滴水演讲稿(精选6篇)
    上一篇:景区宣传工作总结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景区宣传工作总结范例(3篇)

      景区宣传工作总结范文(一)树立旅游产业意识。3月份,围绕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市旅游局领导带队分赴七个县市区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剖析我市旅游发展..

      daniel 0 2024-04-29 12:24:13

    2. 电工的实习周记范例(3篇)

      电工的实习周记范文篇1普通车工实习生实习周记第1周实习周记时间过的很快,一个星期就过去了,在这里,我们一行的同学一起先进行了为期3天的上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是:1.公司的基本..

      daniel 0 2024-04-29 11:52:45

    3. 景区交通管理方案范例(3篇)

      景区交通管理方案范文篇1一年来,景区加大了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签约旅行社达798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左右;强化了规划建设工作,完成了三湾入口处、大道门楼配套改造工程..

      daniel 0 2024-04-29 11:52:13

    4. 概念教学法范例(3篇)

      概念教学法范文篇1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65-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40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本..

      daniel 0 2024-04-29 11:26:25

    5. 概念教学的定义范例(3篇)

      概念教学的定义范文篇1一、什么是数学概念概念,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

      daniel 0 2024-04-29 11:25:43

    6. 概念分析论文范例(3篇)

      概念分析论文范文关键词:工程设计,概念设计,创造性思维,创新1工程领域中的概念设计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电子、信息、新材料及集成技术的进展,使产品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

      daniel 0 2024-04-29 05:29:36

    7. 概念性规划内容范例(3篇)

      概念性规划内容范文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而风景园林也得到了长足的建设。植物作..

      daniel 0 2024-04-29 05:28:13

    8. 城市建设成果范例(3篇)

      城市建设成果范文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管理新方法一、前言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快,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提高环境质量..

      daniel 0 2024-04-29 04: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