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主题的征文(精选5篇)
清明节为主题的征文篇1
我的家乡在雄村,每年清明节,父亲都要带我去老家扫墓,今年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全家早早就到了雄村的姑婆家。
“该要上山了”,父亲叫道,我和父亲、爷爷、奶奶一起走在上山的崎岖小道上。在路上,我看见山路两过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杜鹃花。它们一朵连着一朵,竞相开放着,它们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摘了几朵,仔细一看,像一个小喇叭,在枝头上拥抱着,非常漂亮,于是我采了一大把杜鹃花,想献给我亲爱的太奶奶。
到了墓地,我看到父亲把坟墓上的野草用刀除去,然后又从篮子里拿出了几个盘子,盘子里有长寿面、鸡蛋、红烧肉……,小盘子里还有糕点,还有几只杯子装了一些酒。我看见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情不自禁地把手伸了过去,父亲连忙阻拦说:“这是给太奶奶的'贡品,不能吃。”我赶紧把手缩了回去,心里嘀咕着:“为什么不能吃?”爷爷笑着说:“就你嘴馋,来,帮爷爷把纸钱挂上去。”我爬到坟墓的顶上,找了一根又长又粗的竹子插在坟头的中央,把纸钱绕在竹子上。纸钱在微风中随风飘荡,接着我们点了香,磕了头,烧了纸钱,最后父亲拿出鞭炮开始燃放,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一个令人留意、令人悲叹的节日。
清明节为主题的征文篇2
还下着如丝如毛的细雨,新生的叶上像抹了层油,使叶片晶莹透亮。
又是清明,又是小雨,看着那雨,从天而降。尝尝,好像还略带咸味,难道这是先人们的感动之泪?
我带着疑惑跟随着长辈们走着,不久就来到了奶奶的坟前。新生的树木围绕在她身边,那又是年轻的一代。四周静静的,只剩下细雨的沙沙。
带着思念,我们与长眠于地下的先人进行心灵对话数秒,随后伯伯说话了:“我们都来看您了,给您扫墓来了!”伯伯很激动,好像真见到了奶奶,又听到了那曾经最动听的声音——母亲的呼唤。
他慢慢地蹲下,眼角露出了一滴浊泪。他点燃了三炷香,轻轻的,缓缓地插进了泥土。无言的泪无声地划过他的脸颊,它送去了思念,祝福,折射着曾经的一幕幕普通的回影。
捡完了春天的残叶,我们汇在一起点燃了火种。爷爷,伯伯、姑姑、爸爸,我们拿着天国的钞票,捎进火里,捎去祝福与思念。
那一份份糊包上的.名字,曾经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生苦短,生死之别。那曾经岁月中的一幕幕被我们看的太过平常,不懂得体会其中的真情,待到失去才懊悔。
望望上面的树叶,再过些日子也会长大、成熟、飘落;人也经过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人一代代的延续,最后化作的只是一把泥土。走过一生,平凡一生,错过一生。但人仅此一生,似乎该为这世界留下些什么。是得,不仅是为世间留下一块墓碑,更该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火灭了,人散了,又只留下一块冰冷的墓碑。而墓里的灵魂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知道,日后我也会化为一把泥土,一块墓碑。而我的灵魂,我的思想,我的品质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么,这一生!我就不枉走过!
清明节为主题的征文篇3
清明,印象最深的是儿时外出扫墓,那一天,家里基本上也不怎么开伙。因为在头一天,奶奶就会蒸一锅馒头,再煮上一些鸡蛋,这就是清明这一天的主食。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天要吃这些东西,后来,奶奶告诉我,清明也称寒食节,在这一天,不宜动火。
年年清明,年年都要给亲人扫墓,年年清明,年年都会和家人一起外出踏青。我长大一点后,到了清明这一天,竟有着些许的期盼,可以一家人外出走走,不仅只是为了扫墓。常常是在扫墓归来,爷爷便会陪着我在草地上放一会儿风筝,而奶奶总是笑眯眯地坐在不远处看着我。
一年又一年,这样的情形,似乎从没有变过。儿时的我,从未曾想过,若干年后,疼我爱我的`爷爷奶奶也会长眠于地下,而我也要在这一天,带着孩子去看望他们。儿时的一切,都让人很是怀念,有时也曾想,如果时间能够停留,能够回到儿时,该多好啊!
只是时间一年一年地从身边流走,当二老相继离开我之后,我才知道,有些人,走了就不会再回来。曾经的一切,都只是留在回忆当中。而每一年的清明,我再也吃不到奶奶蒸的馒头了,再也听不到奶奶说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了,再也无法和爷爷一起放风筝。
如今已为人母的我,也总会在这一天,带着女儿去扫墓。我会对她说关于我小时候的事情,告诉她清明节的来历,告诉她要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一切。当然,我也一再告诫自己,珍惜和善待身边的人,因为,有些人一旦离去,便注定再也无法相见。
清明节为主题的征文篇4
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民间祭祀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吧。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非常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丰富有趣的风俗体育活动。
大家都读过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清明》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给我们勾画出了古代清明节的情景。
今年清明节,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垦利的烈士陵园为革命烈士扫墓了。在烈士的墓碑前,我们庄重的鞠躬、行少先队礼,并献上了自己做的白花,听妈妈讲革命先烈们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我们都非常感动。扫完墓,我们又来到黄河大坝上快乐地玩起来,沐浴着暖洋洋的春风,你追我赶,玩得可高兴了。
我们的清明节过得很有意义吧?
清明节为主题的征文篇5
清明时节前夕,我们全校师生来到岱山公园门前,开展了“承传民族精神,争做车城主人”清明时节主题大队会活动。
主题大队会开始了,经过出旗后,一位大哥哥向我们讲述了陈岱山同志的事迹。大家都知道,清明时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亲人所设立的节日,而我们来到岱山公园,也正是为了纪念在熊熊烈火中为抢救国家财产而英勇牺牲的青年陈岱山。听了这位大哥哥的介绍,更让我们懂得了岱山公园的纪念意义和汽车工业对人类的重要性。听着大哥哥的诉说,眼前仿佛呈现出了一片火海,隆隆的声音在耳边轰鸣,火光在眼前跳动,年仅二十几岁的陈岱山同志拎着油桶在火海中倒下了………想着想着,一种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也为国家少了这么一位好同志而感到惋惜。
接着同学们表演了各种各样的节目,如:跳舞、诗朗诵………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一、二年级小同学们跳的舞蹈。看得出来,那些小同学跳得特别卖力,舞姿是那么优美。她们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的富有童真,而又不乏成熟的气息。然后,就轮到一年级入队仪式了,他们是继我们之后的又一代,承接着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应了大队会的标题“承传民族精神,争做车城主人!”
最后,我们游览了岱山公园,祭奠了陈岱山烈士,天空是那么苍凉,仿佛也在悼念陈岱山烈士,崇敬之情再一次涌上我的`心头……
这次清明祭扫,给我的心灵留下了莫名的震憾。我们是汽车城的下一代,我们要“承传民族精神,争做车城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