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核心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15

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篇1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核心竞争力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美国着名管理学者Hamel和Prahalad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两种能力:一是企业获取信息、知志、技术及相关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并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使各环节、各系统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其实质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价值性。价值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特点。核心竞争力必须和公司未来战略相吻合,能为股东和顾客创造价值。(2)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必须独特,区别于竞争对手。企业独有的资源,如品牌、专利、特有的企业文化等,这些都可以构成难以被他人模仿的核心竞争力。(3)动态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竞争优势,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积累而成的,总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管理模式以及企业资源等要素息息相关。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企业技术基础不坚固,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创新意志和能力较差。多数行业、企业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从国外引进,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

(二)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人力资源匾乏

我国的企业大部分是金字塔式的管理层次,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制度不健全,实施力度不够。同时,一些企业领导人缺乏核心竞争力意志,没有把建设核心竞争力当作一项基本任务长抓不懈,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难于应对激烈竞争;或是对核心竞争力的认志产生错位,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不够。

(三)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价值体系,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骨架。然而多数企业领导人不了解企业文化及其作用,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应该是独特的,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还要选择适合本企业核心技术开发应用的模式,如加大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和专利技术等。培养技术创新能力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的人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首先要注重企业家素质的培养,企业家作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直接参与企业的高层决策和管理,制定企业战略,领导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同时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作用。

(三)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内在精神,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把企业理念灌输到全体员工中去,取得全体员工的认同,这样就可以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真正地融合起来,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Prahaldck,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8(3):79-91.

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生物杂交育种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需求多样化的时代,要求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便利化、专业化,企业就必须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资源、能力方面超过竞争对手或与竞争对手有差别,并对这些资源、能力的整合管理方面较强,能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只有具备某些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应用生物杂交育种理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一、生物杂交育种理论

1.杂交育种原理

运用生物杂交方法利用其杂种优势培育优良品种称为杂交育种。杂交可以使生物的优良遗传性状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群体,它是提高生物性状的一个重要方法。不同遗传个体间的杂交可使其性状发生重组,杂交后代表现出双亲优良性状组合,甚至出现超亲代的优良性状。杂交育种过程就是要在杂交后代众多类型中选留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一步培育,直至获得优良性状稳定的新品种。杂交可以使杂种后代增加变异性和异质性,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产生某些双亲所没有的优良新性状,使后代获得较大的遗传改良,出现可利用的杂种优势。

2.杂种优势的形成和利用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杂种优势是许多性状综合地表现突出,杂种优势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相对差异和相互补充。一般而言,生态类型和生理特性上差异越大的,双亲间相对性状的优缺点能彼此互补的,其杂种优势越强,双亲的纯合程度越高,越能获得整齐一致的杂种优势。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从本质上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它是企业发展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实际上它是隐含在核心产品里的经验、知识等的集成,需要管理理念、企业战略、核心技术、关键资源、营销创新等多种条件支撑,是企业实现从核心资源到核心价值转化的综合能力。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给用户带来实用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用户看重的并为用户带来根本性的利益;二是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领域延伸;三是统领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于核心地位、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种或多种核心竞争力的组合,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核心竞争力之争。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理论界的前沿问题之一,它代表了战略管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企业发展理论、创新理论等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不断探索,体现了各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要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判断企业资源和能力是否是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标准,是看其能否产生持久性竞争优势,而要使企业产生持久性竞争优势,它应符合四项具体标准,即它具有有价值的能力、能力的独特性、能力的难以模仿性、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只有符合以上四方面标准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三、应用生物杂交育种理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步骤

1.应用SWOT分析方法识别企业外部环境、自身状况,找出自身优势和弱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配置企业资源来匹配环境机会和需求的一种能力体系。也就是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离开其发挥作用的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来源于这些方面,一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上,企业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它对企业的作用也不容质疑,关键是如何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二是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包括专利技术、技术秘密,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变化频繁,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时刻保持产品的价值性、独特性、适应性。因此,在产品同质化和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如何长期获得开发核心技术并制造出核心产品的能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三是企业的品牌。品牌是企业长期积累并由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引导了消费者的行为,为企业增加了内在价值。四是营销网络。网络就是企业的财富,企业具有一定营销网络作为支撑,才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产品也才有一定销量,没有销量品牌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产品一旦在消费者中形成了一定信誉,将为后来竞争者形成较大的进入壁垒,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合理的利润,后来竞争者只有花费大量的投入与先入企业进行广告和销售网络的争夺战,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五是管理整合能力。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技术、人才、市场、企业家,而是通过管理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从而形成独特能力。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不在于大鱼吃小鱼,而在于强鱼吃弱鱼,快鱼吃慢鱼,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整合能力,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整理能力和快速决策的能力,管理整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源,提高经营质量,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六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员工的总系统动力,它是基于共同价值观之上,企业全体员工遵循的目标、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称,它是企业经营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企业应从物质、精神、行为、制度方面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赢利能力、市场地位、品牌形象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需从企业所处环境和企业内部分析入手。企业做优劣势分析时须从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将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作比较,定期检查在生产、财务、营销、采购、人力、管理等资源和能力,每一要素要按照特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划分等级,特别是要对该行业企业具备的关键成功的要素作重点详细的分析,对于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和能力,要注意从内部培育或从外部引进获得,使其能够持续不断地比主要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向市场提品和服务,并获得合理利润,企业得到永续发展的动力。

2.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的各种要因,逐步剔除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对企业自身、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后,对照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和定位,找出自身的差距,利用生物培育品系的方法,生物培育品系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品系培育方法,即在组建的基础群中,只在群体内个体间杂交,只在自身群体不断选择优秀个体,逐步剔出性状表现差的个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可采取这种方法,企业可以先在数量上有支撑核心竞争力的要素,然后不断培育其能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逐步淘汰阻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培育的方法主要靠企业内部,比如依靠企业自身拓展主营业务,培育核心市场,形成核心技术,培养核心人才,构建企业核心文化。另一种方法是开放式品系培育法,即在品系培育中可以引进外部优良的个体,与群体内个体杂交,选育优良性状的个体,这种方法对于品系性状能力的提高速度较快,但性状在品系内稳定性较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可采取这种方式,对于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可以从外部环境中去获取,比如对企业关键人才可从外部“空降”快速获得,但要注意这些要素的稳定性问题。

3.测定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间的配合力,使其达到有效配置,产生杂交优势,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生物学中的配合力就是物种通过杂交能够获得杂种优势程度,即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由于各物种间的配合力是很不一样的,生物学上的配合力是指不同生物种群通过杂交所获得杂种优势的程度,配合力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两种,一般配合力是一个生物种群与其它生物种群杂交所获得的平均效果,特殊配合力是两个特定生物种群之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获得通过杂交试验进行配合力测定是选择杂交组合的必要方法。我们在培育企业团队时,注意培育他们的团队意识,提高其协作能力,知识技能的增强,使其一般配合力高,即团队内所有的员工间共同工作的团队工作绩效要好。同时在各部门之间、各团队之间乃至团队内两个个体之间,我们可以分别着重从不同方面培育其特殊能力,它们间的特殊配合力高,使其他们在共同工作时产生超额绩效。这就要建立精英团队,在团队内成员在性格、能力、自我表现等有关IQ、EQ、AQ因素都要求高,优势互补,使其团队间、团队成员间的配合力较高。

4.获得的核心竞争力固定并不断得到延续

企业获得资源、能力并取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就应建立一种机制使其持续、稳定地固定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固定化,首先要以人才为本,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根据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价值可以把人力资本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一般人才、辅助人才。企业的营运也好、战略也好,都要人去完成,成功企业之所以成功,失败企业之所以失败往往是人才的问题,企业要不断吸引、保留、使用人才,特别是核心关键人才,在人才获取方式上,可从内外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在人才的培育上可以是内部组织的相互学习、现场指导、外部培训,使企业人才适合于其岗位,人职匹配。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说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选择好接班人,经营层如此,各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也是这样,使企业的政令畅通,执行力或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提高。二是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通用公司CEO韦尔其说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使资源不要浪费在行政官僚体系上。这就要求企业资源也好、能力也好,要运用在企业的技术研发、品牌塑造上,着力提升企业的执行力,相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强化。三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应变化。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企业的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而相应变化,企业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能力都要根据企业战略的变化而作适当调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的抗环境力要强,比如人只有IQ、EQ高,AQ不高,这个人在挫折面前屈服,这个人最终也不会取得成功的。企业发展是在适应环境中通过核心竞争力演变而不断进化的过程,企业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核心能力的演变而体现的,核心竞争力因环境而演变,是企业适应环境的本质,也是企业发展的本质。

综上所述,根据生物杂交育种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步骤可按以下步骤完成,识别企业资源(资源的优势与劣势的甄别,特别是影响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资源)和企业能力(比如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资源、能力的培育或获取企业资源、能力(特别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资源、能力)间配合力的测定并有效配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固并提高进入下一循环。

四、运用杂交育种理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须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1.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培育时间的长期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它们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它是企业整体实力的逐步增强,不仅依靠资源、能力的量的增加、质的改善,还需要它们配置最优,协调更好。其次,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更多要依靠经验和知识的不断积累,而不是某项技术发明导致企业暂时的竞争优势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很难压缩或突击,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再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比如品牌的塑造,精品团队的培育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在较长时间内,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工作上力求完美。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涉及到多个业务领域、多个职能部门、多种资源及能力的长期协同整合,必须用明确的战略目标和严密的战略规划来作保证。

2.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时,注意外部与内部的获取途径

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时,我们要象开放式育种法一样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当企业缺乏某种资源、能力时,特别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时,靠自身慢慢培育时间太长,并且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最快的办法就是从外部引进,并结合企业内部具体情况,根据木桶理论,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从外部引入,使木桶短缺部分补上,企业整体优势就会得到增强。而不要象以前封闭式育种法,在育种过程中根本不从外部引进优良基因。可通过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进行联盟的形式,知识联盟有助于企业学习其它企业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企业的专业能力互补,创新新的交叉知识。同时企业还可通过企业间的兼并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它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内部资源,构造新的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兼并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途径。再次就是要培育更多更忠诚的顾客群,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越强大。我们应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宣传等营销的各方面入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条路径,企业还应从自身内部培育核心竞争力。首先是种种公司资源在某一专业领域做好,形成良好的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在管理、技术、营销、服务等诸多方面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在发展自己与别人在上述差异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可以构成企业今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其次是进行制度创新,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障,做到企业产权明晰、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管理科学,改革和改造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加强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是否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分解和整合,也就是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整合,搞清哪些是一般技术,哪些是通用技术,哪些是专有技术,哪些是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企业的人财物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公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外还应在企业内部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了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无形中形成了对员工的激励,并为之奋斗,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3.个体、团队、部门、企业能力间的配合力高低的测定和评估

为了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无论是建立企业学习型组织也好,培育优秀团队,还是增强企业能力也好,都要注意组织或个体它们的各自能力、性格等,如果能充分利用各自的优良基因,把各自的弱点逐渐淘汰掉,正确测定和评估它们间的配合力。在企业实践中,“拉郎配”实际上是没有分析各自企业的优劣势,在生物学上是杂交乱配,它们的配合力较差,“拉郎配”的后果可想而知。个体间也好,团队也好,还是企业间,如果它们配合力高,那么这个团队、部门、企业是富有战斗力的,它们绩效也高,达到其战略目标就非常容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不断得到增强。

4.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稳定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稳定对企业非常重要,企业要得到长远发展,需要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稳定,这要求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无论是企业的资源、能力,还是思维观念,都要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间不仅要协调一致,而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要不断与外部环境保持一致,并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动态稳定。

参考文献:

[1]刘庆昌: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P207~213

[2]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93~94

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核心力量;竞技跆拳道

AnalysisofApplicationofCoreStrengthTraininginCompetitiveTaekwondo

WANGWen

【Abstract】Withthemethodsofliteraturematerialandlogicanalysis,thisarticlemainlystudiesanddiscusses“corestrengthtraining”,andtheapplicationof“corestrengthtraining”oncompetitivetaekwondoisanalyzedcombinedwiththetechniquecharacteristicsofcompetitivetaekwondo.Conclusion:Corestrengthtraininghascertainguidingsignificancetoimprovethelevelofcompetitivetaekwondo,whichshouldbeboldlyattemptedinthetaekwondotraining.Corestrengthtrainingincompetitivetaekwondotraininghasnotyetformedacompletesetoftrainingsystem,whichneedstobegropedfurther.Weshouldsyndromedifferentiate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traditionaltaekwondospecialtrainingandthecorestrengthtrainingandfullyconsider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differentiatetheirqualitysituationandavoidblindimitation.

【Keywords】corestrength;athleticstaekwondo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王稳(1986―),男,江苏铜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

跆拳道运动于1994年传入我国,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女子运动员陈中获得一枚金牌之后,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达到了高潮。2001年跆拳道被列入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各省市也开始重视跆拳道项目,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专业队。全国各地的跆拳道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跆拳道在中国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运动项目,由于发展迅速,跆拳道项目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女子项目,被列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

“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概念是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由中外教练员及体能训练专家互相交流而逐渐被认识到的。由于其先进的理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渐被国家、省专业队采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竞技跆拳道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对跆拳道项目专项特征的分析,可以借鉴“核心力量训练”的先进理念,有针对性地实施跆拳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与效益,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完善和提高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并最终获得高水平竞技能力的目的。

1核心力量训练相关概念释义

1􀆰1核心力量概念

核心力量概念一词是伴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的提出而出现的,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核心力量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国内外学者对核心力量的概念认识有一定差别,我国学者王卫星教授认为:核心力量是指核心肌群(肌肉)在稳定人体重心、产生和传递力量的基础上,以发展神经支配与控制能力、功能与协调性能力以及本体感受性能力等为主要目的而表现出来的力量能力。

1􀆰2核心力量训练概念

核心力量训练源于英语单词corestrengthtraining,指躯干及髋关节周围的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最初应用于医疗和康复领域的训练理念与方法,随着其在运动员体能训练实践中的引入、应用、创新与发展,无论其训练理念、训练内容还是方法均变得渐为成熟、丰富与完善。因其先进的训练理念,现已被国家田径、游泳、皮划艇、武术、拳击等所采用。

1􀆰3核心力量训练实质

核心力量训练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两部分。核心稳定性训练是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有静态稳定性训练、动态稳定性训练及关节养护性训练,动态稳定性又有屈伸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包括核心功能性力量训练和核心协调性力量训练。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应在稳定性和关节养护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专项技术动作的特殊需求,重点加强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加强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的衔接与转化,为专项技术动作水平的发挥提供专门性的支撑和保护。

2竞技跆拳道特点分析

2􀆰1技术特点分析

跆拳道项目隶属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竞技跆拳道主要是以腿法为得分手段的比赛项目,属于速度力量型,跆拳道项目的制胜因素是“快、高、变、控、准、稳、狠、难、连”〔1〕,高水平跆拳道比赛中,技战术的表现形式和得分手段趋于简单、精练、实用和有效,快速的攻防转换、灵活的技战术运用和频繁的步法调整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持续性肌肉爆发能力。

2􀆰2竞技跆拳道核心力量特点分析

2􀆰2􀆰1竞技跆拳道核心力量生理学因素

竞技跆拳道技术以腿为主,以手为辅,腿法需要“起于脚、转于腰、发于脚”,可见腰、髋关节、骨盆是跆拳道力量核心部位,它是上下肢衔接的纽带和运动发力的起点,也被称为“动力源”,而腰、髋关节、骨盆包括的29对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跆拳道项目是以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通过分析跆拳道的生理学因素,技术的有效得分是建立在一个协调的、整体的肌肉组织群并使其形成完整的链条并发挥其巨大能效。所以,在对竞技跆拳道有效训练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哪些肌肉在做功,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上下肢的肌肉是怎样的一种配合状态,力量输出的效果如何,同时还必须考虑人体“核心力量”位置。

2􀆰2􀆰2竞技跆拳道需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能力

腿法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高难度技术,还是连续进攻能力,甚至到最大的击打效果,都需要运动员具有快速启动速度、动作速度和准确把握空间感的移动速度,同时还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动作反应速度,只有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能力才能在瞬间实施有效一击。

2􀆰2􀆰3竞技跆拳道需具备充足的力量耐力

竞技跆拳道比赛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无氧代谢供能占主导的对抗性项目。其供能特点主要是磷酸原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为辅的方式。从竞技跆拳道的供能特点来看,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力量耐力,同时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力量。

2􀆰2􀆰4竞技跆拳道需具有较好灵敏协调性力量

竞技跆拳道中主要得分腿法有横踢、下劈、后旋踢、后踢、双飞、侧踢等,腿法技术中有的需要在稳固支撑下进行连续击打(如:横踢),有的是在无稳固支撑下完成连续踢击技术(如:后旋踢、双飞踢),尤其是在多变、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多回合的攻防转换,这就对运动员协调性力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项目的运动都是由多个运动关节和肌肉群参与的全身运动。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及腿法是跆拳道技战术及制胜因素的载体,在这种运动中,如何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整合成与跆拳道专项技术动作相适应的“运动链”,使力量的产生和传递在专项运动环节中表达得更为顺畅和高效,来不断提高竞技跆拳道水平。

3􀆰1有效增强竞技跆拳道核心专门性力量分析

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突破的关键,核心专门性力量分为功能性力量和协调稳定性力量两类,在功能性力量中有效提高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协调性力量有效提高专项协调性力量和整体协调性力量,根据核心专门性力量的划分,利用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即可有效提高竞技跆拳道制胜因素。

3􀆰2核心功能性力量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

核心功能性力量是在神经肌肉协调配合以及在多肌群间的协同配合作用下产生的力量,是介于核心稳定性(力量)和专项力量之间的桥梁,通过核心协调性力量的改造与整合,高效地向专项力量转化,从而实现和解决了以往在训练过程中无法将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专项力量相结合与转化的关键问题。

竞技跆拳道的核心功能性力量体现在腿法的启动力量(速度)、腿部的爆发力、身体的制动力量和反应力量(速度),同时还应具备强大的耐力,根据核心功能性力量的理论,可以找准切入点,利用核心力量训练中“闭锁式自由力量”练习法,提高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爆发力,具体方法:运动员利用杠铃,以腰部为中轴,在稳定情况下做起腿动作,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再进一步追求速度,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备极高的核心力量。也可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爆发力训练,在结合不稳定器械的基础上运用弹力带、滑轮、哑铃、杠铃等,使所练的力量接近竞技跆拳道各种腿法、拳法技术。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要器械颤动或抖动,这样既可以发展竞技跆拳道核心部位的爆发力,还可以发展核心部位的稳定性。

3􀆰3核心协调稳定性与控制能力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

竞技跆拳道中,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表现在赛场的灵活运用上,而不是表现在训练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比赛中,运动员在对抗状态下,要依靠步法的移动来控制自身重心,同时又要抓住时机来进行有效踢击,在很多情况下,运动员踢击得分是在重心不稳,甚至失去重心的情况下完成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自己摔倒的情况。运动员的重心不稳定,很多情况下会影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发挥,这就要求在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与控制能力,以确保在重心失去的时候同样可以进行有效踢击。

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徒手不利用任何器械辅助的练习,如:压低重心后蹬伸练习、单腿支持下行进间中高位变线练习、原地旋转后控制平衡练习等;再增加难度的话可以进行器械练习,如平衡盘行走中快速踢击练习,持瑞士球抗多方面击打力量练习、绳梯的练习等。

4结论

4􀆰1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跆拳道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核心力量训练作为比较先进的训练手段,在竞技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应大胆采用,但要注意不能够简单移植训练方法,要紧密结合跆拳道专项技术特点,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指导竞技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

4􀆰2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跆拳道训练中已开始应用,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4􀆰3要辩证地处理传统专项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其优劣形势进行合理区分,切忌盲目模仿,全盘照搬。

参考文献

〔1〕李兰忠􀆰跆拳道运动员专项快速力量训练的研究

〔D〕􀆰北京体育大学􀆰2012:14-20.

〔2〕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20.

〔3〕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宋绍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9):112-116.

〔4〕张舒洁􀆰武汉体院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指标评

价体系构建〔D〕􀆰武汉体育学院􀆰2012:10-31.

〔5〕黄宝宏,王卫星􀆰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421.

〔6〕付宇超􀆰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12):168.

〔7〕李宁􀆰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核心力量训练

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9):46.

〔8〕龚循磊,龚循谦􀆰谈谈跆拳道训练中力量训练容易忽视的几个方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6):92.

  • 下一篇:建筑科学研究范例(3篇)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范例(3篇)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范文[例一]某中学一初一年级男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讲话不多。一天,他拿了一个空啤酒瓶,进教室后突然举瓶向旁桌一男生的头上砸去,接着又用手中的破瓶扎那位男..

      daniel 0 2024-05-15 14:01:28

    2. 对证券市场的认识和理解范例(3篇)

      对证券市场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篇1「关键词证券法、适用范围、证券市场、经济发展、政府干预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仅有四年多实践的《证券法》率先列入今年的修法时间表,足以说明对..

      daniel 0 2024-05-15 14:00:13

    3. 国际商务辅导范例(3篇)

      国际商务辅导范文篇1应该说,这些伦理守则为协助台湾辅导专业人员辨别自己的专业责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提供了依据,并在辅导与咨商实务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南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台..

      daniel 0 2024-05-15 13:28:59

    4. 电工基础入门教程范例(3篇)

      电工基础入门教程范文篇1关键词:模拟与数字电路;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实验园地;虚拟仪器实验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51-03一、背景以模拟与数字电路..

      daniel 0 2024-05-15 13:28:13

    5. 兽医自学入门知识范例(3篇)

      兽医自学入门知识范文篇11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1基层防疫系统不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限制,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

      daniel 0 2024-05-15 12:57:24

    6. 环境设计的三大要素范例(3篇)

      环境设计的三大要素范文篇1[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传统元素应用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45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基于审美及雕塑、园林、建筑、设计的新兴行业,在..

      daniel 0 2024-05-15 12:56:13

    7. 发明专利申报材料范例(3篇)

      发明专利申报材料范文二、区专利奖每两年评奖一次,每次不超过15项,奖励经费由区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列支。三、区专利奖的申报、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

      daniel 0 2024-05-15 12:25:26

    8. 教育心理学的各种理论范例(3篇)

      教育心理学的各种理论范文论文摘要:归纳和分析了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范式、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和对教育心理学..

      daniel 0 2024-05-15 12: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