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家》有感(精选2篇)
读《老家》有感篇1
无意中翻出一本老旧的杂志,题目是《寄个西瓜回老家》。
内容是“前几天邮局寄贺卡,在排队的时候听见有一个西北口音很重的声音,问邮局的工作人员:同志能寄个西瓜吗?所有在场的人都笑了,那个问话的小伙顿时很惶惑地望着大家,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看样子他好像是外地民工。邮局的同志说那是禁寄品!小伙子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还在追问怎么寄西瓜。因为排队的人太多,工作人员不在理会小伙子了。”我告诉小伙子:他意思是说西瓜是不让寄的物品,小伙子有点怅然地“哦”了一声。我问他你要往哪儿寄呀?他说往山西老家寄。山西会没有西瓜吗?我问他。小伙子说大山里哪有西瓜呀?
走出邮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想着大山里还有人没吃过西瓜,有点儿让人心酸,想着大山里走出的儿子,还惦记在家的老父母,千里迢迢还念念不忘让父母尝尝没吃过的西瓜,心中又有说不出的感动。这让我想起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老话:生在福中不知福。其实这不知福,原本是身边缺了一种参照,觉得自己得到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也就不懂得珍惜了。
看到小伙子对家里父母的念念不忘,还惦记着父母没有吃过西瓜,想要寄个西瓜回老家,他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到很感动。想想现在我们身边的小朋友,什么东西没有吃过?却从来没想过父母什么东西没有吃过。他这种对父母的孝心,让我感到心里暖暖的。
读《神秘岛》有感
读《地藏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范文
读《游子吟》有感
读《老家》有感篇2
“没有什么比曾经共同生长,如今分道而行,更令人感伤又充满希望。”
正在读刘汀的《老家》,原因是我对我的老家爱的越来越深,我也好奇的想探一探别人的老家是何样,又是怀着何种心情和情感来写他的老家的。
至写出这篇文章时,《老家》这本书我才读了头3篇,讲述了他老家的人物,有父亲,舅爷,四叔。文笔朴素而真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夸大其词不符合环境的描述,字里行间将一个个老家至亲的人带到我面前,那么亲切,仿佛是我的老家人。读着读着勾起了心中对老家的回忆,一串串,一簇簇,蜂拥而来,直到眼前变得模糊…
又一年的春暖花开,想象着老家漫山遍野的绿,心中升起无限希望和美好的憧憬,也勾起许许多多在老家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发生过的点点滴滴的事儿。人物的朴素和大爱,风物的清秀与自然美,每每使心中充满既思念惆怅又无限想往回归的情愫。
新家已装修完毕,过完春节,爸妈又回到了山西,后来又因为我生病住院,妈和爸又相继回来照顾我,住过一段时间。一家人欢乐团聚的日子,总也抵不过分别的日子那么长。如今他们又回到了山西,仿佛那里才是他们的家,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哦,不!因为有爷爷奶奶在,山西那个满山黄土的高原土地变得可亲了许多。一个原本想远离的地方,反倒成了一个日夜思念牵挂的地方。往年许多回忆常在眼前浮现,而每一分记忆中总少不了爷爷奶奶的影子,那对伴我成长的温柔的老人。
因为他们的不幸离世,使内心的记忆变得像陈年老酒一般浓烈,那些年过于自私地只活在自己的破世界里,对最爱的爷爷奶奶不闻不问,如今靠着回忆和深深的遗憾活着,自责和思念撕扯着心,很痛很痛,却也无处言说。
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爷爷奶奶于我的爱和恩情又岂止滴水呢?在我迷失在大城市里时,我不仅仅丢失了我自己,更失去了此生宝贵的人。再也没有机会吃他们做的饭,亲切呼喊他们了。
原以为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后,已经忘记了家乡的人和事。可是即使记性再怎么不好,关于家乡,关于求学,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回忆,依旧能够浮现在眼前。
那么清晰地看见背着书包走过的上学放学路;那么清晰地记得那栋老房子的每一间屋子的结构布局;记得奶奶放在衣柜里舍不得穿的白底蓝色碎花的.衬衫,记得和奶奶一起背着竹篓在温暖的春光里采摘清明茶,记得奶奶永远温柔平和的笑脸,记得她一生勤恳坚强,任劳任怨,记得她对孙女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仍记得爷爷在院子前面种的吃不完的蔬菜,记得爷爷在三伏天将我扛在脖子上去打针;记得爷爷搂起裤腿把我背过涨水的河,那时候我已经上初中了,个头到他肩膀了。趴在爷爷的背上,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探着河滩里的石子,趟过湍急的河水。我的心,像翻腾的浪花一样欢乐而温暖;也还记得他用零花钱买零食给我吃;记得他在告知奶奶去世的消息时,那泪眼婆娑的脸;记得他逢人炫耀我给他买的棉靴子和围巾。后来,由于年纪大了的缘故,他总是说眼睛干痒,耳朵也听不清了,走路也慢了很多,我知道爷爷真的老了,那个曾挑大担的健壮的爷爷,他老了。
现世有许多无奈,你不可能事事那么随心所欲。你最爱的人们,你会因他们而幸福快乐,也同时必须承受着无法左右的那份牵绊。比如传统习俗和某种固有的观念。年龄和经历在时间的流逝中使人沉淀曾经那颗浮躁的心,越来越冷静,越来越看清生活的本质,人生的轨迹基本相同。我们都逃不过生命前进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使命。
以前我不相信母亲口中的宿命论,可后来,有时候你明明清晰的看见来时路,我们本来没有的,后来拥有了,也有本来拥有的,后来却丢失了。再后来,你活明白了。人活着时要好好珍惜,以免死后徒留憾恨。曾经和现在的每一个选择,将注定未来的方向以及终点。可“好好珍惜”只是一个意识层面的认知,行动呢?结果呢?
老家,有深痛亦有微光,撑持漂泊异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