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生物技术范例(3篇)

daniel 0 2024-11-28

大学专业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物理电子;现状分析;对策;改革

1.前言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进步。当然我国的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等问题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尤其是近几年,党和国家带领我们对教育系统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为了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我们的教育改革在高等教育方面不断重视,很多的学科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些改革有效的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但是国内仍然有些学科在教学和发展方面任然存在一些问题,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就是这样一个专业,由于该专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造成很多学校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2.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现状分析

2.1专业设置还不够系统完善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学科,目前国内设置改专业的高等院校还是不是很多,最初设置改专业的学校有华北的北京(清华大学)、华东的南京(东南大学)和杭州(浙江大学)、西北的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的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及西南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置该专业的高校都是国内一流的高校,由此可见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局限性和设置难度。随着教育的发展除了这些高校外又有很多的高校也在逐渐的设置物理电子技术专业中相关的子专业,但是由于该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的限制、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尚不成熟,专业的设置还是不够完善和科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2.2专业的创新性、前沿性有待提高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其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是我们无法描述的,尤其是该专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问题和挑战。由于该专业涉及到的知识有很多仍然处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的阶段,而且这些技术都是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因,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涉及到科技前沿的方面比较多,我国在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方面还缺乏相应的创新性、前沿性研究。

2.3高校对该专业发展的重视和引导还不够

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党和国家进行了很多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的引导下,大家更多的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在高校的改革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高校更多的注重自己学校的财政问题,更注重发展那些低成本、高回报的学科,对于物理电子技术专业这样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很多高校缺乏资金上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没有发现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重要意义。

2.4教学的方式还存在问题

由于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和学科性很强的专业,其内容复杂而且一直处于知识的革命阶段,因此,我国高校在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教师水平无法适应一直更新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最后,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和条件严重缺乏,造成学生只能纸上谈兵。

3.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对策

3.1优化完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

教育部门要充分的认识目前我国高校中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相关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目前我国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进行有效的重塑,要实现真空物理、薄膜物理与技术、阴极电子学、气体放电与物理、表面物理与科学、电子光学与仪器、微波器件、光电显示器件、声学物理与器件、电光源等技术领域的全面覆盖,而且要实现物理电子技术专业设置的广泛化,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我国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3.2提高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创新性、前沿性

改革创新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总结出来的促进我国发展的基本经验。同样学科或者专业的发展也需要改革创新作为支撑其进步的不懈动力。因此,我们在进行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探索中要注重改革的力量,要重视创新思维,我们只有运用创新思维打开禁锢我们思想的绳索,不断的对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进行探索,不断的去揭示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沿,保持一种对于新知识的渴望才能实现我国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不断完善。

3.3高校要重视对于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的引导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依赖高校的引导和重视,相关的高校应该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以此来促进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完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科设置。只有高校对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有了足够的重视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发展方式来促进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不断进步。

3.4改革现有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需要依赖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推动其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现阶段的教学现状。首先,高校应该充分的重视物理电子技术专业优秀教师队伍的打造,提高其整体素质;其次,高校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逐步优化;最后,高校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完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场地和基础设施,以此来满足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

4.结论

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社会的发展对其有很大的依赖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的重视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本文在对我国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该学科发展的对策,希望对于该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大学专业生物技术范文篇2

目前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韶关学院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自2000年9月开办以来,已招收11届学生,期间尽管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并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在2009级的学生之前,每个年级学生分两个教学班,一个是不分方向的生物技术专业班,另一个是大二以后的生物医药方向分流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课时数变动的随意性较大;二是课程的开课顺序不尽合理,并且有些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讲授;三是有些课程特别是一些选修课程的设置不是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为依据,而是以在岗的教师所能讲授的课程为依据,出现因人设课和设人情课等现象,结果造成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课时数在减少,而与专业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选修课程却在增加,开设这些选修课的初衷也许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尽量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也就是宽口径,但是如果学生连必修的专业课程都没学好,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宽口径.这样的后果只有一个: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广但很浅,许多专业课程没有学好最终导致不足以支撑新知识的获取,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吃不准生物技术专业内涵,对该专业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不是很明确,因而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师资的缺乏,造成一些课程无法开设或只能凑合着开设,或因人设课———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面对这样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学生抱怨所学课程不知道有什么用,不知道到底该学好哪些课程,造成学生对自身专业的怀疑和对未来就业的迷惘.有的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脱节,让学生觉得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内容不关联,觉得学了没有用,甚至有取消所开设的其中一些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的要求.

细分专业方向,优化课程设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开始之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与生物产业的相关企业,广泛征求行业意见,牢牢抓住企业需求,并进行充分论证,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生物产业的对接,为设置合理专业方向寻找可靠依据.首先就毕业生就业情况、专业大类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考研等几个方面在省内外同类院校,特别是在粤北地区以及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的珠三角地区进行教学专题调研,通过收集以上各方面的调研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主动邀请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教学计划,以解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特色性、开放性、前瞻性”的原则,建立一种面向实际、专业方向明确、集中体现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坚决删减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不相符的课程,坚决杜绝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选修课是相对必修课而言的,开设选修课程的目的,一是为了精深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二是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选修课应该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从专业方向去延伸开课,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的办学特色.

1确定专业方向

在确定专业方向时,应紧紧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使之与地方院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相适应、与教师的特长与发展目标相适应、与所在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粤北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时,应首先明确师资情况、硬件条件及周边环境,明确生物技术专业到底应该侧重于哪些专业方向,或者说先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然后参照教育部1998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有关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在近几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规范》所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必须给学生以明确的专业方向感,要能体现办学的专业特色,同时要能兼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确定按大专业招生,分窄专业方向培养,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把生物技术专业分为生物制药、生化工程、微生物技术三个方向培养.

2面向专业方向划分课程模块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专业课程设置中课程类别重新进行了划分,具体划分为5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并对这5类课程模块所涵盖的课程、开课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旨在建立一种专业方向明确、集中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2].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所有学生都要修读的必修课程,是同类大学生的共性课程.例如,政治类、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等课程.专业基础课:是体现专业共性的课程,一定程度上是为学习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程打基础.这类课程的设置一般依据教育部的有关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规范等相关文件,在全国的同一专业中是大体一致的,为必修课.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其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为学校教务处根据不同的一级学科给出统一的课时,在其它的专业基础课中,除生物化学是在一学年内开设课时为90学时外,其它课程的理论课均为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自主学习6学时),并另外单独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实验课时数一般为与理论课的课时相等或接近理论课的课时三分之二.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相似,也有一个共同参照,是区别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其它生物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为必修课.例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或称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或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工程设备、生物技术大实验.除生物技术大实验为108学时外,其余课程的课时分配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2学时,自主学习4学时).另外,还有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课程.专业方向课:主要面向社会就业需求、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师资条件等而开设的建立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上的集中体现本专业的特色课程,各专业方向之间有3~5门课程的差别,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在其中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是为限选课.例如,生物制药方向: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药剂学、生物制品学、药物生物检测技术;生化工程方向:高级生物化学、生化工艺学、生化药物提取技术、生化技术大实验;微生物技术方向:微生物生理学、工业微生物育种学、微生物检测技术、微生物技术大实验.以上课程中的理论课程讲授一般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2学时,自主学习4学时),实验课程根据课程性质给出54学时或72学时不等.专业任选课:是专业课的适当补充和加深,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而选择,可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而开设,是为任选课.例如,生物专业英语、病毒学、免疫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检测技术、仪器分析、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科技论文写作.课时分配一般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自主学习6学时).5类课程的开课顺序:大一阶段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和少数专业基础课,大二阶段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阶段主要以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习为主;大四阶段主要以专业任选课为主.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应立足生产实际,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构建以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及专业任选课开设必要的实验课外,另外还有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创新学分、社会调查、生物野外实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类课程.实验课程中的实验项目的设置,除了专业基础课有一定比例的基础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外,其余的课程的实验项目主要为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以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学校最近两年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每个学生均需获得6个必修的创新学分.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创新性实验,学会利用网络信息及图书馆的期刊数据库资源,查阅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自由选择实验内容,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以此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思想和能力,为今后科研奠定基础.并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校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专业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中央财政专业群作物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0-0240-01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自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建设以来,大力辐射植物保护专业建设,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以作物为共同的工作对象,且技术领域相互渗透,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和技能基础。因此,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构建。

“平台”是根据专业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特征要求而设置的,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

“模块”则根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分别设置,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成。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选修的方式更加细化深入的掌握种植技术、种子生产与营销、农产品加工三个职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而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农业无公害生产与管理、农药两个职业方向的课程进行学习与实践。

借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构建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教学课件、试题库,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等。

学院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投入5万元加强植物保护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6名;学院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投入15万元加强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分别对各课程进行现场调研,并联合制定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集成了职业技能训练题库多套。

二、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围绕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中心,按专业群分类定位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实训基地按功能定位为四类:(1)专业群内各专业学生共同的实践教学基地;(2)各项专门技能训练基地;(3)本地区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基地;(4)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基地。

把“学生全程参与式生产基地”建成专业群实践基地,除满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掌握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和产品收获销售的技能外,也能同时让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全面参与掌握大春、小春作物的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

对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如省种子管理站、邑邦农业、种都种业、上海大地、利尔化学、国光农化等进行分类建设,以分别满足作物专业、植保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共同实践项目和专门技能项目实习的需要。

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共享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室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础上,完善植物病虫害标本室,完善植物病理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共投入经费41万元,其中项目建设资金10万元,学院自筹31万元购买了昆虫标本:蝗虫消化系统、蓟马缨翅玻片、蓟马玻片、昆虫分类标本(白蚁标本、长蝽科标本、网蝽科标本、盲蝽科、茎蜂科、姬蜂科、茧蜂科、泥蜂科、胡锋科、龙虱科、吉丁虫科、萤火虫)、地下害虫标本(大地老虎、黄地老虎、东方蝼蛄、华北蝼蛄、暗黑腮金龟成虫和幼虫、种蝇)、各类作物害虫标本(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蓟马、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电光叶蝉、白翅叶蝉、黑尾叶蝉。稻纵卷叶螟、稻瘿蚊、玉米螟成虫和幼虫、黏虫成虫和幼虫、高梁条螟成虫和幼虫、棉铃虫、茶黄螨、朱砂叶螨、棉卷叶野螟)、果树害虫标本(柑橘矢尖介、吹绵蚧、柑橘瘤螨、柑橘锈螨、柑橘潜叶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银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瓜绢螟、豆荚螟)、薯类害虫标本(马铃薯块茎蛾、28星瓢虫、麦蛾、甘薯小象甲、甘薯大象甲、甘薯叶甲、豆天蛾、油菜潜叶蝇、大豆卷叶螟)、仓库害虫标本(绿豆象、豌豆象、玉米象、赤拟谷盗、蚕豆象)、园林害虫标本(美国毒蛾、大袋蛾、蓝目天蛾、尺蛾、红腹灯蛾、蚧类、蚜虫、褐天牛、螟蛾、木蠹蛾)。此外,还购买了大量的病害标本:(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黄矮病、小麦锈(病叶锈、条锈、秆锈);(2)水稻病害:稻瘟病(叶瘟、苗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稻曲病、水稻纹枯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稻粒黑粉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绵腐病、立枯病;(3)玉米病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散黑腥病、玉米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4)棉花病害:棉花立枯病、棉花炭疽病、棉花红腐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棉花角斑病、棉花黑星病;(5):大豆病害:大豆灰斑病及大豆胞囊线虫病;(6)油菜病害标本:油菜病毒病及油菜菌核病症状、油菜霜霉病、白锈病和病毒病;(7)马铃薯晚疫病及甘薯黑斑病、马铃薯环腐病;(8)茄类病害:番茄病毒病、番茄晚疫病、番茄灰霉病、茄子褐纹病、茄子黄萎病、辣椒疫病;(9)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白菜软腐病、菌核病、黑斑病;(10)葫芦科蔬菜病害黄瓜枯萎病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11)果树病害:果树腐烂病、苹果褐斑病、梨锈病、梨黑星病、柑橘炭疽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疮痂病、葡萄褐斑病、葡萄黑痘病、桃缩叶病;(12)观赏植物病害:月季白粉病、杜鹃饼病、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枝干腐烂病、病毒病、疮痂病、枝枯病、枯黄萎病、细菌性病害。建立了植物病害标本贮藏和展示室(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标本柜),并对有害生物实训室进行改建,对原有的实验台进行改造,增加部分实验设备。

三、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

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为共享平台,加强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分别再培养、引进骨干教师3名,行业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兼职教师2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与作物生产技术重点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共享,培养和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四、专业群课程建设

借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构建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教学课件、试题库,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等(目前均已完成)。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学院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高职学院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专业群建设不能脱离高职学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具体条件。一所学校不可能把所有专业都办成特色专业,必须发展比较优势,努力在几个专业群上办出特色,提升学院的品牌优势。要从学院所处的行业背景、区位优势出发,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办学基础条件,逐步建立起若干个专业群,特别是将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作为建设的重点,将这些核心专业建设成为精品专业,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1]。同时,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要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院拓展新专业的可能性,逐步推出新的专业方向或相近相关的新专业,构建起一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独具特色的专业体系。

  • 下一篇:个人学习生活总结(收集11篇)
    上一篇: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范例(3篇)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范文1科学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的情绪效益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并可以影响和调节认识过程,情绪情感体验可以构成恒常心..

      daniel 0 2024-11-28 13:32:12

    2. 网络课程的建议范例(3篇)

      网络课程的建议范文篇1关键词:课程设置;网络安全;网络工程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68-04中图分类号:G6420引言网络工程专业是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在我国高校开设..

      daniel 0 2024-11-28 10:57:12

    3. 对人才培养的与重视范例(3篇)

      对人才培养的与重视范文摘要:基于“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对地方本科高校与部属高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应突出高创新型和..

      daniel 0 2024-11-28 08:22:12

    4.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例(3篇)

      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建筑工;园林设计;概念我国目前对建筑园林设计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

      daniel 0 2024-11-28 05:47:12

    5. 农村经济与技术范例(3篇)

      农村经济与技术范文篇1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民对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型农民要求能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是培育新型农..

      daniel 0 2024-11-28 03:12:13

    6. 网络安全紧急预案范例(3篇)

      网络安全紧急预案范文【关键词】电网;应急体系;事故处理;管理1大屯电网简介大屯电网始建于1970年3月,由一座发电厂、一座矸石热电厂、一个供电部组成。现有8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

      daniel 0 2024-11-27 21:17:12

    7.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范例(3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范文一、为什么选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我们学习的专业,不禁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思考,之后的篇幅便是介绍本专业的未来发展路线:..

      daniel 0 2024-11-27 18:42:13

    8. 环境设计基本概念范例(3篇)

      环境设计基本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由来及作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若干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

      daniel 0 2024-11-27 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