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收集3篇)

daniel 0 2025-10-26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篇1

这里的“整理”实际上是“理整”的意思,即由梳理知识到整合知识的动态过程,具体说来可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梳理与归纳

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概念,提高语文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对语言的感受体验,需要沉浸于文本世界的含英咀华。然而身处毕业年级的学子日程紧、压力大,要想多、快、好、省的完成复习任务,还得从细处做起。认真落实考点、扎实梳理课本基础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梳理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要做到善分类,多比较,勤归纳。

分类是梳理知识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按照不同标准把知识系统条理化的过程。比如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常常遇到一些有关官职变动的词语,我们作了以下分类:①表授给官职的,拜、除、赏、征;②表升职的,擢、升、迁、陟、转;③表降职与免官的,谪、左迁、出、放、黜、罢、夺;④表兼任的,领、行、兼、判。通过分类,我们明确这类词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人物形象的经历,从而领会文章主旨。

比较,也是梳理知识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一些易混的知识点,我们通过比较,区分出其中细微的差别,做到正确地把握语法规则和言语内涵。在词类活用中,有的同学容易把名词作状语和名词活用为动词混淆,如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②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苏轼《赤壁赋》)①中方位词是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北”。②中方位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攻占”,“向东进军”。同是方位词,为何用法不同,通过对比它们直接修饰、限制的成分可以看出,前者后跟的是动词,后者跟的是名词;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当两个名词连用时,前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的结论。

有的同学对分号的用法有时搞不清楚。比如2011年学情调研题第6题B、D两项:

B.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D.科学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同学们对B项容易把握,将句子中第三、第五个逗号改为分号,把第一个逗号改冒号。D项不也是对举的两种情况,为何不在“工具”处改成分号?原来分号多用在对举的分句中,并且前一分句内部有逗号隔开的情况下。像我们做过的一个题:“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中间的分号应改用逗号,否则,就越级使用了。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对分号的用法又多了一层理解。

梳理不是机械的操作,必然伴随另一种思维过程――归纳。通过对知识的感性梳理,我们会自然地概括出这一类现象的共性,然后在这一共性的指导下进一步搜集信息,不断强化,从而领悟到语言运用之妙及其审美价值。比如我们在大量品读鉴赏诗歌的基础上,梳理出了一些常见意象,如“绿窗”――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温庭筠《菩萨蛮》)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韦庄《菩萨蛮》)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苏轼《王昭君》)

由此我们归纳出“绿窗”多隐含一种温暖家庭气氛,或是怡人的闺阁气。

由此,我们可以体味出原指水流分支的地方的“南浦”,在诗歌中已染上了离愁别绪的色彩。诗歌意象纷繁,蕴藏着丰厚的民族情结和文化信息,只要我们细心梳理,机智归纳,就会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

二、追忆和联想

追忆和联想是我们在整理知识过程中必然伴随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否有意识的运用追忆和联想,直接决定着复习效率的高低。

追忆是对已学知识或情景的有意识回忆并使之清晰地再现出来,从而建立与当前信息的联系的过程。语文复习我们可以单元或话题为线索,在训练中尝试回忆,在回忆中了解自己掌握的程度,确定知识难点,以便有目的的复习。如何引发学生追忆知识的热情,与我们设计的训练材料是息息相关的。像文言文的复习,在细心整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实词,虚词,四种文言特殊句式的基础上,我们精选了历年学情调研文段进行分析研究,不是盲目地去做题考查学生得多少分,而是用这些材料引领学生回忆所学课文,调动积累,丰富对文言词句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把握学情调研的命题规律。

在复习整理中,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联想,建立知识间的内部联系。一张学情调研试卷不但容纳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一些知性因素,还包括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体系,后者更集中地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整理中,树立一个整体的语文观。反思阅读训练,不要把目光仅仅盯在文后的几道训练题上,小到句中标点,大到文本主题的建构,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整理成语、熟语的运用,不但明晰词语的意义、色彩、使用对象和范围,更要联系其具体语境,强化对语言的反复体验,努力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把握词语的涵义。只有做到了一材多用,融会贯通,才能事半功倍,切实地提高语文复习效率。

三、迁移与整合

整理知识的目的,不是教学生做“材料员”,而应成为“建筑师”。可是在复习当中发现不少同学知识梳理的滴水不漏、井井有条,而运用起来就另一番光景了。其原因是忽略了整理过程中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要做好这一环节,应首先明确复习材料的特点。老师们编写的学案大致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内知识锤炼,再是课外训练拓展。前者帮助学生梳理巩固知识,后者重在训练技能,锻炼能力,有很强的迁移性。如我们在复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重点梳理了“相”“更”等几个实词,然后又选了2012年的学情调研题,文中有“崔杼相之”“其始相助,后必相恶”“庄公死,更立景公”,并且都是重点考查的实词。通过对阅读训练的整理,进一步巩固了迁移知识的成果,为全面透彻的理解文段奠定了一个物质基础。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三梳双问”教学模式;现状;问题和对策

一、小学语文“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1.“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中思维能力提升的现状。“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思维能力发展;教学方法新颖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受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增加了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给课堂氛围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且十分的重视学习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加大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2.“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的师生互动意识转变的现状。“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就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平等对待”观念进一步增强,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重视差生或帮助差生提升,促进了差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地学习知识。学生的天性被激发,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习语文知识,如此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效果当然就是水到渠成。

3.“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意识的现状。在小学语文“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多时候是由教师导引的,教师的课堂“双问”,直接指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双问”为抓手,深入研究课堂提问与导答,有效指导学生课堂学习,从而达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中以问题来组织教学是教师最喜欢采用的教学方式。而且力求做到师生互相提问的互动氛围的形成。在“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在“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提问不仅仅面对优等生,很多情况下更多的是关注了学困生,提问面对全体学生。

4.“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语言能力提升的现状。“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表达意愿比较强,口头表达意愿比较强烈强烈,能够调动师生的课堂交流气氛。“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均衡发展。“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表达形式创设了很好的环境。在新课改背景下,“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强,但是互动的频率、质量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小学语文“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和对策

1.学生在“三梳双问”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表现和解决对策。(1)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表达意愿不强。口头表达意愿不够强烈,课堂交流气氛并没有充分调动。有时候出现学生并没有充分了解知识背景,进入课程情景的情况下,教师过早的抛出问题。甚至出现提出问题后,无人表达的现象。第二,学生表达能力不均。各个层面的学生由于个性特征、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等因素,口头表达的机会不均等,教师没有关注孩子表达能力的差异性。第三,学生表达形式不优。口头表达的问题设计简单或者复杂,或问题的答案固定,无法进行恰如其分地课堂讨论。或者课堂上气氛活跃,过分热闹,但是无法达成最终的小组结论。课堂教学模式,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2)小学生“三梳双问”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强的对策。首先,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其次,培养的学生语言表达习惯是重点,有层次的制定目标:低年级段着重练习说话、写话习惯,中年级段着重练习说几句话、写片段能力,高年级段着重练习说大段话、写整篇文字能力。再次,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机是关键,消除小学生恐惧、焦虑的表达。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最高目怂嘉和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现,思维是借助语言体现的从听和说的心理过程看,思维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2.学生在“三梳双问”课堂上师生互动能力不足的表现和解决对策。(1)学生在“三梳双问”课堂上师生互动能力不足。第一,教师互动意识淡薄。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师生互动的工具性价值远远比它本身的教育价值更加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第二,只注重生生互动,忽视了课堂监控。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把握水平不够,甚至曲解了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相互关系,结果是忽视了师生互动的价值和必要性,学生的小组活动在缺乏教师干预和指导的情况下,质量难以保障。第三,过于依赖生生互动,指导不到位。是指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或进入全班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及时适当的给予指导或未能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第四,师生互动时机的把握不到位。如在小组讨论阶段,学生正积极交流讨论,教师这时候就不能武断的打断、盲目参与到学生小组中。(2)学生在“三梳双问”课堂上师生互动能力不足的策略。首先,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师生、生生之间就要建立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师生共同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其次,小组合作,成立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互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再次,精心设计互动情节,把握互动时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互动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的兴趣时,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抓住时机进行互动。最后,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发言。教师对学生做出多元、及时的评价,有利于促进课堂互动的深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互动的实效性。

三、结语

“三梳”“双问”课堂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很高,无论是“三梳”还是“双问”都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语言交流,无论是“三梳”还是“双问”都离不开师生,生生的:“互动”,所以本文从语言交流能力和互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层级性很强的长期任务,需要语文教师系统培养。小学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要求课堂中要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堂互动。这就要求师生、生生间要加强互动与交流,让小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培养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这也是“三梳双问”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郝玉科.“三梳双问”课堂模式探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6).

[2]贾晓娜.谈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运用[J].学周刊2015(06).

[3]刘明欣.小学语文课堂互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

[4]周思思.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中的话轮转换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

[5]胡艳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2(09).

[6]于秋月.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

[7]高扣扣.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09).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篇3

关键词:趣味;知识;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新教材在学制(学段)设置上由传统的结构模式分成了“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必修教材内容又改成了“阅读鉴赏”“表达交际”“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大部分,加强了指导学生拓展探究方面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的要求。

一、提前布置,重视交流

“梳理探究”课和常规课不太一样,它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外搜集资料,展开调查,深入研究。“梳理探究”的专题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课外的收集、整理资料而获取知识与能力,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在上课之前,就需要一些精力让学生分组,然后安排他们回去查不同的资料,收获不同的成果。以《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为例,十人一组,分为七组,每个小组一个问题。七个问题分别是:A.亲属称谓;B.社交称谓;C.职衔称谓;D.谦敬称谓(二组同学完成);E.特殊称谓(二组同学完成)。这样,每个小组目标明确,搜寻的资料更具目的性。

二、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巧设导语,激情引入。每一节课的导语都显得特别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的兴趣中学生会产生求知的渴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以《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为例,我的导语就是一段马志明和黄族民的相声《称谓》,这段相声十声搞笑,把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那么接下来就可以问,大家听了相声,笑过之后,大脑中有什么想法呢?不掌握称谓语常识会闹笑话,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有人一句话却把人说跳。交际语言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婚姻乃至前途、命运,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话得体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高考就专门在“语言运用”中设立了“得体”这一考点的。一方面是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是考试的需要,学生又如何能拒绝对它的兴趣呢?

三、提高趣味,积极参与

“梳理探究”课本来就是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师不再是主体,而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示自己的成果。但需要一个能充分引起学生兴趣的引导方式。比如,讲亲属称谓时,让学生们结合《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图,来讲二个人之间的称谓问题。一方面,学生刚刚学过《红楼梦》;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个称谓问题。所以,对问题的回答十分积极。如幻灯片打出:贾敬是贾宝玉的________;刑夫人是贾宝玉的________。大家回答后,再请做这组问题的同学来为大家总结并展示他们的成果。学生自己便能总结出谦敬词当中的规律:“家大舍小令外人”。

另外,可以加上一些课外趣味的小知识,会让学生们的兴致再一次提高。如乾隆下江南时,在途中遇到一位141岁高龄的老人,当即赠一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随行的纪昀立刻对一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花甲为六十岁,“重开”即过了两个六十岁了,上联是乘法与加法的混合算式:60*2+3*7=141;古稀为七十岁,“双庆”即过了两个七十岁了,也是乘法与加法的混合算式:70*2+1=141。此联文、理结合,包含着对这位老人的美好祝福。这样的小故事,会让同学们的兴致立即提高许多,不仅记住了今天学的小知识,也热爱上语文。

四、注重实践,发展探究

知识的接受总是愉悦,但良好的课堂气氛有时会迷惑我们的双眼。因为我们所学的知识,要会运用到生活和考题中去,那才是真正地接受。所以在梳理探究课中,要安排适当的习题来检测他们的接受程度。梳理探究部分的内容通常都出现在高考考题的语言运用当中,所以选择一些与此相关的运用题,可以让他们提前触摸到高考的脉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第五个方面就是“发现・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知识的接受并非只能枯燥进行,我们可以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知识的传输。在梳理探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杜秉庄.从一位考生答题引起的思考.语文学习,1991(3):7.

2.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

3.温立三.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4.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 下一篇:小学老师德育工作计划(收集3篇)
    上一篇:海洋环境特征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初中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文本精选

      作初三毕业感言,此时此刻思绪万千。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初三学生向老师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全心付出,感谢你们的辛勤耕耘。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毕业典..

      daniel 1 2025-05-04 22:31:33

    2.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精选4篇)

      班级管理措施与方法 一、班级概况本班有学生62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1人,学生结构较小,有利于管理。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弱,一时还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

      daniel 2 2025-05-01 21:30:23

    3. 让我感动的作文(精选3篇)

      让我感动的作文篇1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人,也的许多让我感动的事。有一件小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照在我的.心头,让我永远也不能忘记。那天,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在学校..

      daniel 1 2024-07-08 08:54:17

    4. 学校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方案范文(精

      学校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方案篇1为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全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生命安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校园安全稳定工..

      daniel 2 2024-07-08 08:53:50

    5. 一个陌生人的作文(精选2篇)

      一个陌生人的作文篇1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学校的公交终于缓缓地进站了。我每次上车的时候都会看一看司机叔叔,与他目光相遇,眼神交流或微笑着打招呼的同时,我的心里总暖暖的。记..

      daniel 2 2024-07-08 08:53:45

    6. 物资储备方案范文(精选2篇)

      物资储备方案篇1为确保全体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

      daniel 2 2024-07-08 08:53:43

    7. 有关工程师辞职报告六(精选3篇)

      有关工程师辞职报告六篇在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程师辞职报告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daniel 4 2024-07-08 08:53:35

    8. 我的舅舅作文精华(精选8篇)

      我的舅舅作文篇1我有一个爱钓鱼的舅舅,他有点肥,身材不高,声音有点沙哑,对人很亲切,他喜欢抽烟,也非常喜欢钓鱼,钓鱼技术也很高,还经常到一些地方钓鱼。而我也是很喜欢钓鱼,所以,每次..

      daniel 3 2024-07-08 08:53:09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26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