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萧红《生死场》有感
读萧红《生死场》有感
最近阅读了萧红的《生死场》,这位民国的才女曾经说,她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那么,在这个作品中,她用细腻的笔法写出了女人的悲哀与不幸;写出了他们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进行着生的倔强与死的挣扎。全书围绕着王婆一家,麻姑婆一家和金枝一家的命运展开。
王婆是全书的核心主线。她在哈尔滨的一座小城里倔强的生活着。她命运悲催,曾经跟过一个丈夫,不知道疼惜她,甚至于她还死了儿子。她助人为乐,帮助麻姑婆接生,帮瘫痪的月英清理卫生。她很有骨气,支持丈夫“闹革命”。她爱她的孩子,她以为她的儿子死了,就喝药自杀,到最后还是坚强的活过来了。她也怜惜她的女儿。她是这座小城里最坚强的存在。
麻姑婆是一个有点智障的婆娘,她也是文中的一个可爱的存在。丈夫丢了羊,她倔强的到柴堆里去找羊。“她为着要做出一点奇迹,为着从这奇迹,今后有人看中他。表明他不傻,表明她的智慧是在必要的时节出现。”“她意外的感觉自己的聪明不够,她意外的向自己失望。”丈夫骂她,她委屈的受着。“她像是一摊蜡消融下来。她的性情不好反抗,不好斗争,她的心像永远贮藏着悲哀似的,她的心永远像一块衰弱的白棉。”她耍小聪的的偷别人家的瓜,让孩子抱回家去弄出了乌龙。她年龄大了,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生孩子。最后,也是命丧于日本人之手。她是懵懂的,是糊涂的,她迷惑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要证明自己是最棒的。
年轻的金枝对爱情是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她期待着别人对她的疼惜与爱怜。她和情人到小河边约会,最后怀孕生女,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婚后的生活与她的期盼是大相径庭的。他们要为自己的生计发愁,还经常和丈夫吵架。以至于最后丈夫竟然摔死了可爱的女儿。最后,日本人来小城后,她乔装打扮到镇里去挣钱,没想到最终也是上当受骗,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挣了钱回家让母亲开心。
文中还写到了月英,这个曾经是小镇里最美的女子,却在婚后瘫痪了。丈夫刚开始想尽办法想要治好她,最终无果,两人形同陌路。她瘫痪在床,身子下都生蛆了也没人管。最后年纪轻轻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还有五姑娘的姐妹,为了所谓的吉利,生孩子非得到草堆里去,“压柴,压柴,不能发财。”她光着身子,像一条与似的,爬在草堆里。最后,也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女人,在萧红的笔下是凄婉的,是值得怜惜的,是一个悲伤的生命体。我们纵观她作品中的人物。金枝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多么像我们美好的初恋啊,那是一段单纯而美好的时光,但是情人对她的仅仅是身体上的一种渴望,他们不知道为何要在一起,仅仅是一种本能,这就是作为女子最落寞的地方。我们不能判断男子的真正意图,只有结婚生子,柴米油盐才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婚后的生活与所期望的大相径庭,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如果不幸身染疾病,那最终的后果便如月英一般;如果对婚姻不满,那便会向王婆一般。我们最好向麻姑婆一样,傻傻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心只想着对自己的家人好,对自己的家好。
女人的悲哀不仅表现在结婚上,更多的表现在生孩子上。他们不知道为何生,甚至不知道怎样生。他们犹如动物一般,忙着生,忙着死。有的甚至为了生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性命。五姑娘的姐姐生孩子在草堆上,生不出来还要接受丈夫的毒打,以至于失去了生命。麻姑婆,李家大嫂年龄大了,也要生。大家在小城里忙着生,忙着死,不知为何,不明所以。
这就是女性的悲哀。《生死场》如果说是写小城的人民,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萧红对女性命运的一个思考。在闭塞的小城里,人们的生活麻木而迷惑,不明白自己的所想所要。只是忙着生,忙着死而已。
相关文章
-
生死有命——读萧红《生死场》有感
生死有命——读萧红《生死场》有感一年五班 姚已晨
“死人死了,活人计算着怎样活下去。”
在男权世界的“场”里,女人无数的苦痛织成多云的夜。二里半与麻面婆、赵三与王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