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高中读后感800字(3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高中读后感800字篇1
本周看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今天又把电影版的小说也看了一遍,选择这部小说,还是因为它是财经主持人芮成钢在一档节目中提及的,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小说。今天看完后,果真不假。
这部原着小说被选入美国高中语文教材。所以在美国,但凡受过中学教育的人,没有不熟悉这个故事的。作者菲茨杰拉德(简称菲氏)创造了尼克。卡拉韦这一角色,他既是叙事者,又是故事中的人物。有了这样一个“身兼二职”的人物,也使作品具大的客观性,效果更集中。
1922年春天,尼克离开中西部来到东部,偶然住在了富豪盖茨比的隔壁。他发现盖茨比的巨型豪宅中日夜欢歌纵饮,而他本人却心事满腹,总隔水凝望对岸住所夜里闪耀的绿光。因为那里住着他初恋的爱人黛西。盖茨比走过漫长的道路才站在这豪宅的草坪上,他第一次认出黛西家的绿光时,觉得自己的梦似乎近在咫尺,几乎不可能抓不到。他没想到,其实那个梦早已离他远去,把他抛在后面,抛在这个城市后面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中……
在故事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尼克只记事,而不作评论,他对盖茨比本人及其生活态度一直抱着矛盾的心态,既吸引又反感。但是在故事结束时,他又站到了盖茨比这一边。他赞美他,认为汤姆等等一伙人都比不上他。盖茨比所迷恋的黛西根本无力担任起和盖茨比一样的梦想,她不过是一个以享乐为人生最高目标的资产阶级小姐,没有思想,没有情操,浅薄虚假,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她绝不可能为实现盖茨比的梦想去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
盖茨比本人也是咎由自取,也许他并不是什么上帝之子,有的只是某种了不起的品质,即为自己误导的梦想顽强拼搏的意志。他和黛西的丈夫汤姆。布坎南都拥有财富,两人的不同之处是他至少用他的财富去追求一种“美”,并竭尽全力得到它,然而并没有赢得它。最后,乔治。威尔逊,也就是汤姆情妇的丈夫在黛西夫妇的合谋和挑唆下杀死了盖茨比。多么可悲啊!盖茨比一心向往的未来已经不复存在,他那个在农业社会培育的梦想?-美国梦-已经烟销去散。
虽然这部小说的结局带有怀旧伤感的情调,但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菲氏所在的美国当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完成,原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准则都必须改变。不管他的梦想如何高尚,带有“美国梦”的特色,但它是荒诞的,城市中无美可言,而出自盖茨比的柏拉图式自我观念中的美也是不可企及的。
以前,我对美国梦都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直到看到《了不起的盖茨比》葬礼上,盖茨比的父亲小心保管的那张少年盖茨比认真执行的日程表,我突然领悟到,所谓美国梦,就是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过得更好。自诩为上帝之子的盖茨比,坚信自己命里有非凡的安排。他是愚者中的愚者,也是勇士中的勇士。他是真正以梦为马一路披荆斩棘的人,他当然了不起。
其实我个人认为,盖茨比的思想很适合当今社会,给自己制定时间作息表,这是为了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可能在当时那个年代并不适用。
刚刚也看完了改编的电影,对比后你就可以在电影中随处捕捉到渐行渐远最终骨肉分离的差异之处。小说中很多内容包括人的心理特征都没有在电影中体现,所以还是看原着小说更有体会,更能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了不起的盖茨比高中读后感800字篇2
盛夏八月,闲来无事,不如手捧一本书细细品读。
最近在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个霸权建立破晓时分的故事。那是百余年前的北美大陆,经济发展的火车疾驶向前;机器的摩擦轰鸣,却也过多地掩饰了一时的人心。这本书,便是那段历史点滴的印记。
究其然是一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也许并不重要。酒天花地的派对,奢靡豪华的住处,五彩绚丽的衣衫,只是为了他心中挚爱的黛茜。回想初见之时,年轻美丽,一段草样的年华;荏苒而逝,奈何命运弄人,心中的挚爱已然他人的红颜知己。爱得愈深,伤得愈切;不干现实,沉浸于夙愿的美好,却模糊了前行的视野。无力的枪声,所有的梦想与美好,不堪一击地破灭,散于风中,了无踪迹。
盖茨比,他了不起,因为他因时度势的魄力,更因为他追寻美好的情愫。他没有做错什么,却也只得这人去楼空。一个梦想,如何极尽,唾手可得,却也如何之远,难以达到。在人人追求物质的时代,真实的情感那般一触即溃。浮华众生,沾染了铜臭气味,失却了是一颗至真纯净的内心。不留一片净土,那个时代,注定要湮没无畏的追梦者。
文中最后一句写道:“我们继续奋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后推,直至回到往昔的那段岁月。”
心中不禁一搐。习惯了争权夺势,习惯了勾心斗角,人们,究竟幸福吗?浮躁的世界,寸步难行的时代,掩饰了流俗,口口声声追忆似水般的年华。这,难道就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吗?
“日复一日,兴奋之情被渐渐吞噬。”现实,抹杀了太多如真似幻的意象。那些似空中楼阁一般的美好,与空洞的人群已然渐行渐远。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
盖茨比的选择是前者。纵然现实残酷,命运无常,他的形象依然伟大;单纯的难以阻挡的爱,左右了他的是是非非,也使之以一种壮美的势态划过一个过往时代的苍穹。悄然而逝,少有人注视其光芒。穿越了百年,正是这缕光,给那个昏暗的时代留下了一个值得留忆的故事。
即使逆水行舟,在现实的洪流中,依然印记一个追梦无悔的背影。那个值得悲悯的时代,这些动人的文字,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了不起的盖茨比高中读后感800字篇3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象征,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文小说之一。在莱昂纳多主演的同名电影上映之前,这本书并不被中国读者所熟知,而我买这本书,也是源于村上春树的推崇。在翻开后才被其细腻华美的文笔深深吸引,一口气读完,叹服这是一本好书。
该书通过叙述者尼克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盖茨比的一段虚无缥缈的爱情故事。年轻的盖茨比,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在肯塔基州一个军训营里当少尉时,遇见了上流社会的女子黛西,对她一见钟情,把她当作完美的理想追求着,至死不渝。他隐瞒自己的身世,凭着自己的英俊、聪明和敏感赢得了黛西的爱情,热恋一个月后被派遣到法国作战,一去就是五年。黛西在他走后的第二年便嫁给富家子弟汤姆。贪图财富和享乐的生活使她失去了少女的纯真,变得玩世不恭。五年后,盖茨比从国外回来,他仍然热烈地爱着他心中的黛茜,追踪着她的足迹。他坚信是金钱让黛茜背叛了心灵的贞洁,于是立志要成为富翁。几年以后,盖茨比终于成功了,他在黛茜府邸的对面建造起了一栋豪宅。盖茨比挥金如土,彻夜笙箫,一心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爱情。通过尼克的牵线两人终于重新相见,黛茜挑逗盖茨比说:“我爱你”。但,那早已不是真情,而是她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寻找的一种刺激。所以当她驾驶着盖茨比的汽车撞死了她丈夫的情妇时,竟毫不犹豫地将罪责推到盖茨比身上。而当盖茨比被威尔逊枪杀后,她依然毫不为之所动。盖茨比最终把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编织的美丽幻想,至死都没有发现黛茜脸上嘲弄的微笑。
作者以这样一个悲情的故事,向世人揭示了爱情的另一种真相——爱是幻想。爱情中的人们往往一厢情愿地生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渴望与心目中那个完美的她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无形中虚构了一个完美不变的形象,而不愿正视伴随着了解而来的缺憾与冲突。兴许,这正是大多数恋爱和婚姻中争吵的由来。凄美的爱情虽缠绵悱恻,但若是不从虚空中出来,正视并不梦幻的现实,那梦幻终究会落空。
爱是幻想,当爱情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让她走吧。爱亦不是幻想,是真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若是奈何得了最为琐碎的生活,那爱方能长长久久。
-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50字(精选7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350字精选篇1一个人,如果他生前广为人知,死后却无人参加他的葬礼,如果此人在天之灵知道的话,是什么感觉?F·S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用他的语言,向..
-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