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3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篇1
曹雪芹用细腻的笔调刻画出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无不跃然纸上,个个栩栩如生。它以宝黛爱情为线索,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它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大观园是这个封闭王国的缩影。
书中的林黛玉给人的感觉是爱妒和娇痴的;而贾宝玉却是近傻与真诚,特别是对人性的尊重,他和丫头们之间并不全是主仆关系,而是大家可以作朋友,有什么好东西可以一起分享,他曾特意为爱喝酸奶的袭人留着酸奶。还有王熙凤的机灵和奸狠,薛宝钗的沉着冷静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人生,这段人生中有酸甜苦辣,有许多事都是无法预料,然而,面对不同的遭遇,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态度。譬如说,林黛玉的人生观应该是比较灰暗的,因为她寄宿外婆家,本来是一位千金小姐,可她总喜欢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看低自己,猜疑别人,她那爱妒的性格常常对别人说话不留余地。黛玉遇到伤心事,也总喜欢用眼泪去麻醉自己,用多疑的心眼去猜疑别人,喜欢盯着自己的伤口,而不是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有一次,她去找宝玉,因为丫头正在吵架而没有给她开门而猜疑宝玉是否不把她放在眼里,自此常常独自落泪,悲叹自己。
我觉得黛玉这种性格不是很好,面对不愉快的事情应该先了解清楚,再下结论,而不是凭自己的单面猜想而过分地苛求别人,我想只有这样,不愉快才会消失。
人生短暂,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许许多多的意外出现,譬如:四大家族从兴盛到衰败,黛玉的死,宝玉的出家当和尚等等,都是我们所料想不到的,对这突然而来的变故,我们是持逆来顺受呢,还是乐观,积极的态度呢林黛玉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抱怨自己,多愁善感,可她的命运终结又是如何而宝玉为了黛玉的死而四大皆空,对人生悲观失望,采取出家当和尚的解决方法。也许,在当时,这是唯一乐观地解决办法吧,我们无从考证,但从某一角度上说,宝玉是反对当时封建婚姻的。
人生就像一扁小舟,而茫茫的大海就像世界一样宽大,不着边际。在这大海上,自己驾驶的小舟应该怎样度过大海上的一风一浪,我想只有积极地迎接风浪的冲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使自己的小舟变成大船,经得起更大的风浪。
有一句名言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如果我们心情豁达,乐观,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这就是《红楼梦》向我娓娓讲述的人生哲理。
刚开始时,对林妹妹的哭哭啼啼和抽咽感到不可理喻,多少也算个大家闺秀,何必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伤心流泪呢真是太小家子气了,与宝钗相比更是没了大家闺秀应有的风度和气质。见到她,总让人觉得压抑和沉闷。难道这就是她所谓的抑郁美吗?
慢慢的,我被她出色的才华而吃惊。她满腹的才华,吟诗作对无人能及;她的身世和她顽强的性子,更有她的天真,纯洁。
她的身世也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红楼梦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篇2
每次看《红楼梦》,总也看不到结尾,原因无他,只是觉得林黛玉的生世可怜本就可怜,可为什么结局也那么的凄惨,为何要让她知道宝玉成亲,最后气结而亡。这个结局知道就够了,没必要去一遍遍的温习那种心痛。
我知道很多人写了红楼梦的续篇,以前对于这种书,我总是排斥的。觉得那些人搞出一个个大团圆,或死而复生或仙境重逢之类的结局,实在是没有意义。这么粗劣的改续,无聊的紧。不过这次去图书馆,见到书架上好几个版本的这种书,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却使我萌动了重读红楼结尾几章的想法。
读至尾章,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对于黛玉的遭遇,我依然惋惜哀叹不已,但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
以前,我一直是不喜欢薛宝钗的,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悲剧也许比林的更令人叹惋。
薛家也是大家族之一,薛宝钗从小就家境富足,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桥下陷害林的一段。现在想来,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恶毒举动。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在封建社会的礼教中,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身不由己的。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却认为这些淫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高潮。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与黛玉相比,宝钗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黛玉至少曾得到过那虚无缥缈的爱情,且她没有看到家族没落的悲惨下场,而是一死解脱了时间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
本应是一个敢爱敢恨,个性洒脱,恣意生活的宝钗,却成了红楼数场悲剧中的一个。“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对于她的一生,曹雪芹先生应该也是叹惋的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篇3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颗世外仙珠;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做黛玉的女子。她那纤细曼妙、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蕴含着超越脂粉的不凡脱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精致婉转的别样情怀,在那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样的不合谐。
她是大观园里才华横溢的潇湘妃子,也是年幼痛失双亲的林姑娘。黛玉初入贾府,贾母一句“心肝肉儿”就表现出对这个娇弱多病的外孙女的疼爱。她起初也小心翼翼、谨言慎行地寄人篱下,也怕一个不小心说错做错了什么而丢了脸面。但在贾母和贾宝玉的疼爱下,她卸下戒备,俨然成为了待遇甚至高于贾府三春的林妹妹。
她会因为王夫人家的周瑞给她送了最后一朵宫花冷嘲热讽地说“原来是挑剩了给我”,哪怕贾府上下都尊称她一声“周姐姐”,她会因为宝玉和史湘云有说有笑亲亲热热就当众拂了宝玉的面子。她偶尔说话也尖酸刻薄,偶尔处事为人撒娇使小性子,但这正是她不同于宝钗的珍贵之处。
我喜欢曹公笔下每一位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女孩子,但深爱于黛玉。初识黛玉,也觉得怎会有这样哭哭啼啼伤春悲秋的女子。再遇黛玉时,我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情深不寿,爱而不得,慧极必伤。能写出“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般绝句的女孩,一定是满腹诗书,通透到可以看清世间丑恶的吧!女孩子不就应该如黛玉般干净,敢爱敢恨吗?
在贾母说出那句“咱们只管玩咱们的去”,当宝玉嬉嬉笑笑道“短了谁也不会短了咱的”时,黛玉却清醒地知道贾府早已入不敷出。谁能想到平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林妹妹会有“如今若不省俭,必至后手不接”的远见呢?她清清醒醒地活在大观园里,却始终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年幼丧母年少丧父,造就黛玉的敏感多疑、伤春悲秋。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黛玉葬花这章节。许多人认为黛玉葬花是无病呻吟,有些人挣扎着温饱没法解决,有些人拼了命还客死他乡。但黛玉不同,她生活在人人都醉生梦死富贵乡的大观园。难能可贵的是人人日日笙歌夜夜歌舞的时候,她悄然为落下的桃花悲伤,她为世间所有逝去的美好黯然落泪。
她不想看见那些曾经烂漫明媚的花儿顺着窄小的小溪汇入肮脏的江河,她不愿看着它们被人踩踏,被人来人往的世间玷污。所以黛玉拾起每一片花,再把它们永远安置在桃花树下。这样,是不是所有世间美好都能不被辜负?
你看,这样纯澈干净的女孩子,也会被宝玉和贾府辜负啊。
若你说宝玉不爱黛玉,那他如何说得出“什么劳什子金玉良缘,我只要木石前盟。”不幸的是,黛玉之死也因这荒唐的金玉良缘而起。
纸短情长,诉不尽两世苍茫。“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只是一眼,便是心动;只是一句,便定了终身。这是宝玉与黛玉的遇见,宝玉一声林妹妹,荡起了她心中的`涟漪。宝黛初见,原以为是一段佳话的开始,不曾想却是孽缘的伏笔。
宝玉前生为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曾经灌溉了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于是今生黛玉便用眼泪偿还前世甘霖之惠。直至宝玉和他心心念念的“林妹妹”的洞房花烛夜,黛玉伤心欲绝焚尽所有诗信和宝玉赠她的那条手绢。她躺在床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出,“宝玉,你好。”无情也好,绝情也罢。
读者永远不会知道黛玉用尽全力想说的是什么了。至此,那个通透干净多愁善感的女孩子永远定格在那里了。你看啊,我床前那束自月光永远地离去了。
终究是红楼一场梦为空啊!
-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800字范文(3篇)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800字范文篇1记得小时候我就开始读《红楼梦》,但一直没有读进去,体会不了当时的社会。在这个假期里,我又一次的翻开了《红楼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
-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范文年(3篇)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范文篇1“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文学巨匠海明威的文学巨著《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至理名言,这条格言陪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
-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600字以上(3篇)
2024儒林外史读书笔记600字以上篇1在一篇篇辛辣的讽刺话语中,我仿佛看到了旧时被科举毒害的怀才不遇的人们对封建顽固礼教的不满、愤怒的呐喊。《儒林外史》,中的周进令我印..
-
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800字大
名著《傅雷家书》读书笔记800字大全篇1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那一封封白纸黑字的信封又该将何去何从?初翻开《傅雷家书》,就被它别具一格的文体所吸引住。这是一本由一封封..
-
西游记读书笔记1000字上下(3篇)
2024西游记读书笔记1000字上下篇1在阅读课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很有趣又刺激的《西游记》他的作者是吴承恩,虽然我从电视上看了很多次,但是我还是觉得很有趣,里面的故事讲了在海外..
-
初中《西游记》读书笔记600字范文(
初中《西游记》读书笔记600字范文篇1“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它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书是海洋,我们是小鱼,在海里快乐地游玩;书是天空,我们是雄鹰,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
学生《童年》读书笔记大全(3篇)
学生《童年》读书笔记大全篇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其诸多重要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本书。这本书不仅艺术结构严谨,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完美..
-
学生童年读书笔记范文(3篇)
学生童年读书笔记范文篇1我读了《童年》这本书后,受益匪浅。《童年》讲述了五岁的阿廖沙因父亲去世,跟随外祖母、母亲投靠外祖父。在那里,阿廖沙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外祖父蛮..
-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