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daniel 0 2024-01-18

小说《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范文篇1

文化苦旅,文化之苦,苦中之旅。

灯下,桌前,随着文化苦旅走到了尽头,我的思绪也回归现实。合上书页,情感仍在不断酝酿,脑海中、心中感触良多,久久不能平复。不禁提笔……心中一感,是那漫长的旅行和沿岸风光。童年·牌坊·寺庙,朦胧如梦,旅行,就此启程。前半段,是中国。在这个近千万平方千米的国度上行走,拜见都江堰,礼观莫高窟,踏雪阳关外,品韵苏浙杭,体悟宁古塔,静心天一阁,所闻所见皆风景。一步步彳亍,一次次止步,余秋雨没有一丝顾虑。此时,它只是一位游人只是一位迷醉于东方神画的文化旅人,正欣赏美轮美奂的古国气韵。走到旅行的后半程,是世界。广而无边,宽而无界的地球,却完整地囊括在余秋雨的脚步中。无垠碧蓝中的漂泊,雪峰冰原中的遐思,北欧寒夜里的静谧,佛祖圣地中的哲韵,旅人的脚步,从中国走向了世界。漫游之中,体味人生,世界与天地都仿佛停滞,这便是最深的感触。

心中又感,是那悠远的历史和无穷哲理。无源无宿的历史长河不断在时间中流淌。战场的硝烟与号角,已烟消云散,盛极一时的恢宏帝国,终化为尘埃,令人惊诧的伟大文明,早没于黄土,原始祖先的动魄回忆,也湮于风沙。历史,永远只向前走。但余秋雨,用脚步,用思绪,用毅力,逆流了历史,去探寻那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唐朝的繁荣盛世,还近在眼前,金戈铁马的锣鼓,还响于耳畔,古国的智慧与哲思,还在心中激荡。追根溯源,似乎这每一段历史都在说明:一切皆应寻究,一切也皆应回归本真。在历史中,体悟人生,着实令人感动。

心中再感,是那神秘的文化和深刻启示。文化苦旅,重中之重,在于文化。放眼亘古现今,自人类拥有文字,文化便出现。从奴隶,到争霸,到封建,到共和,这只是表面;从愚昧,到自我,到专制,到平等,这才是深层内涵。随着社会的变化,这就是文化随之变幻的真实写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学说一枝独秀;君主专制延续千年;民主科学深入人心,尽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文化之美,但是,文化之苦又有谁去思虑?文明战争的苦痛,文化革命的创伤,宗教之间的矛盾,同样值得关注。这场旅行中,最令我感动之处,不在于风景,也不是历史,而是余秋雨对文化的顿悟,饱含深情的一笔:“文化苦旅”!

无论文化美丽或怖陋,旅行是苦是甜,心中对《文化苦旅》的那份感动,必将永驻心间。

小说《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范文篇2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心头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读者常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深思便会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这无非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余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

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读者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小说《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范文篇3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 下一篇:我的母亲作文最新(3篇)
    上一篇:我的母亲400字作文三年级(3篇)
    相关文章
    1. 关于《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大

      关于《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大全篇1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

      daniel 0 2024-01-18 07:24:00

    2. 关于《老人与海》的读后感1000字范

      关于《老人与海》的读后感1000字范文篇1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因为书所有的“灵魂”不同,自然..

      daniel 0 2024-01-18 06:38:00

    3. 关于《老人与海》的读后感600字以

      关于《老人与海》的读后感600字以上篇1海,是这个伟大的老人奋斗了一生的地方。他在这里流过血、流过汗,虽苦,却乐在其中。乐观、坚韧、自信,是老人身上的高贵品质,更是他的代言..

      daniel 0 2024-01-18 05:52:00

    4. 爱的教育读后感悟5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悟篇1《爱的教育》是英国作家德.亚米契斯写的,里面生动讲述了许多感人的爱心故事。读了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其中最感兴趣的是《遇难的船》这篇文章。文中,男孩..

      daniel 0 2024-01-17 10:54:28

    5. 简爱读后感小学生(3篇)

      简爱读后感小学生篇1在着火后的第一个早晨,罗切斯特先生对大家隐瞒了这件事,简·爱想要见到他,又害怕与他的目光相遇,这一天早上,佣人们都在帮忙整理罗切斯特先生的房间,包括前一..

      daniel 1 2024-01-17 08:30:33

    6. 最新傅雷家书读后感12篇(9篇)

      最新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他说的“做人”是那种意思,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样的人,是在意义上做一个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家书》不过是用文字概括了我从小在父亲身边..

      daniel 0 2024-01-17 05:29:53

    7. 年论语读后感600字范文(3篇)

      2024年论语读后感600字范文篇1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受《论语》影响的社会中长大,从学习到生活,我们的行为处事的标准无一不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读了论语,更觉得是如此。孔子是一..

      daniel 0 2024-01-17 04:42:47

    8. 年论语读后感初中600字(3篇)

      2024年论语读后感初中600字篇1这几天我读了《论语》,觉得这句话不错,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的..

      daniel 0 2024-01-17 03:50:41

    9.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