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电影观后心得体会感悟范文(3篇)
《金刚川》电影观后心得体会篇1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帝国主义派兵入侵朝鲜,并侵占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军集中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并疯狂北犯。
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1日悍然越过三八线,并继续向中朝边境鸭绿江和图们江进犯,同时以空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严重的关头,党中央和毛主席,毅然决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迅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一起,抗击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及其所指挥的南朝鲜军。
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热烈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抗美援朝作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从1950年10月25日起,以运动战为主,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迫使对方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从1951年6月中旬起,以阵地战为主,挫败了对方多次局部进攻,并粉碎了对方绞杀战、细菌战和侧后登陆计划。同时,也主动地举行了多次凌厉的攻势。
至1953年7月,经过金城战役的殊死较量,对方在遭受重创之后,不得不同朝中方面签署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抗美援朝战争是异常激烈而又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终于战胜了敌人,完成了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金刚川》电影观后心得体会篇2
自大幕拉开至歌声散去,我的情感就始终如那金刚川的湍流一样,汹涌澎湃。《金刚川》的故事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决战前的黎明,志愿军战士为了在凌晨到达金城配合主力,志愿军们在敌军的战机的狂轰乱炸之中,一次次用铁一样的意志和火一般的鲜血修补木桥,最终竟创造了神迹一般用躯体搭建人桥护送部队成功渡江!电影分别从渡河士兵-美军飞行员-炮兵战士三个不同视角展现了一天内紧张的战役,故事集中且紧凑。志愿军战士以血肉之躯把自己铸成了像钢铁一般坚不可摧的屏障,他们就像古诗词中描写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不仅阻挡了帝国主义的霸权渗透,也为我们当代人的和平安宁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在最后的英雄赞歌中,心情更加澎湃!抗美援朝战争,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国威,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为亚洲和人类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现在的和平生活,都是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真的要好好守护和珍惜当下的环境,为和平高歌,向英雄致敬!-----------动2003团支部路遥
《金刚川》故事背景发生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大战前夕,志愿军奉命穿过金刚川的一座重桥,与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而美军得知这一情况后,昼夜不停地派飞机轰炸这座桥,前后投入了1000多枚导弹、2500枚炮弹,依旧没能摧毁这座生命之桥。战争是残酷的,不过有时它也是必要的。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在国家领土安全问题上,在我们忍无可忍退无可退时,必定再无优柔寡断,也定有重拳出击。我华夏土地,寸土不让;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战争中,你不知道掩护你前行的人是谁,但是你知道这个人会用他的血肉之躯掩护着你,让你在危险关头化险为夷。舍生取义的关班长是金钢桥上真正的金刚守护神。那被炮弹炸断手脚,以树枝为手足的张排长,在点燃关班长遗留下最后那撮烟草叶时,便已有了赴死的觉悟。薪火相传的意志和永不退缩的决心,让他用尽最后的光华,点亮了渡川大军行进的道路。
红蜻蜓还在飞,红色血液正汩汩流淌。斯人已逝,生者如斯,如今我中国国富兵强,再不必说“射程不足”。英雄,欢迎你们回家!
《金刚川》电影观后心得体会篇3
一部《金刚川》电影展播一首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一次特殊主题教育仪式11月5日晚学校团委举办“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奋进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电影《金刚川》放映活动近千名青年大学生接受了一次难忘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
全场起立合唱《英雄赞歌》的刹那感动、泪目、缅怀、铭记……
永远铭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永远铭记为国家和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大工青年们用这篇文字献给最可爱的人
很荣幸能够在大连理工大学团委的组织下和老师同学一起观看《金刚川》,电影的背景是抗美援朝决胜前夕,导演用了不同的视角来描写志愿军渡江,敌人不断摧毁唯一的一座木桥,而志愿军一次次修补木桥,一直不放弃,为了在指定时间到达战场,艰难地架起人桥,才在最后获得成功。电影从一开始的士兵角度叙述给了我不小的震撼,无论是高排长听从军令誓死修桥还是炮兵为了掩护队友点火吸引敌人。但是也正是这种拍摄让我真切感受到战士不怕死敢于牺牲的精神,同时当“喀秋莎”冲入地方炮地时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强大的自豪、安全感,无比骄傲。团结、信念、爱国爱家等等这些精神都切实的在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这次电影让我哽咽出声感切深刻。
在《金刚川》这部电影中,重复的场景强化塑造了这场战争中每个战士的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伟大形象。而且,用具体的战士的角色,能够刻画出丰满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参加战争的都是活生生的有真情实感的战士。在敌人一轮又一轮的飞机轰炸后,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地冲上桥,迅速把桥修好。最后战士们用自己的身躯做桥梁的场景最触动我,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数不清类似这样的情景,正是由于许许多多战士们的奉献和牺牲,才换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战士们没有钢铁的身躯,却拥有钢铁的心。“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新中国在国际上展示了大国的力量,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们换来了和平的环境,才能有今天的蓬勃发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铭记抗美援朝精神,用实际行动做出我们的贡献抛开剧情设计、战略战术、拍摄手法、呈现方式、演技特效等专业话题,仅谈谈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的观后感,整个电影让我重新理解了两个词句。一是“前仆后继”,牺牲是全片绕不开的一个词,片名的英译也是TheSacrifice,先烈们不畏牺牲、前仆后继,才换来了后辈的和平稳定。二是“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如果不是电影提到,可能我脑海中从来没有想到国歌歌词所描绘的画面是这么直接、震撼。《我的祖国》旋律响起,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令我眼眶湿润。我辈青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守护、传承、发展好前人用生命赢得的局面。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了能在指定时间投入更多的战力,志愿军必须经过一座桥。电影就围绕着美军不断的轰炸,而志愿军不断的在战火纷飞中修桥的主线展开。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火力悬殊的情况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这道桥有多重要?用片中的一句话:通过了,敌人的地狱;被阻挡,我们的地狱。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生命线,轰炸机、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弹轮番上阵。电影通过不同视角,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方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最终这一切又都回归到了桥面。玉米地中的高炮班感动了我,张排长的哨子和吴班长的呼哨,是传递信息,传递情感的方式。在敌机准备炸桥时,他们选择暴露自己,点燃明火,让敌人的凶猛炮火朝着自己攻击,炮位上的每一名战士都目光坚毅……在这场异国他乡的战斗中,无论是回家,还是牺牲,他们都准备好了。吾辈自强,笃定前行,建设更好的中国,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高唱着《英雄赞歌》,向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电影《金刚川》以志愿军战士修补金刚川上至关重要的木桥为主线,从三个角度叙述,逐渐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惨烈残酷,以及战士们以血肉之身无悔许国的无畏与悲壮。“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当电影谢幕、灯光亮起、《英雄赞歌》唱响会场,我才从电影中慢慢缓过神。结尾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冷的江水中、顶着炮火,以血肉之躯搭成通向胜利的最后一战的“人桥”,这一幕令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我忽然想起电影开始前刘鹏飞老师的介绍——他们不是不怕死,是心怀信仰、不怕牺牲。“历史可能比电影更英勇壮烈,铭记就是最好的缅怀!”是啊,铭记就是最好的缅怀!勿忘英雄,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金刚川》电影观后心得体会感悟范文5篇相关文章:
★《金刚川》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
★《金刚川》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观看《金刚川》的个人感悟心得体会5篇
★关于《金刚川》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
★金刚川电影观后感心得五篇
★《金刚川》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
★《金刚川》观后感作文最新5篇
★《金刚川》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
★最新《金刚川》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
初二金刚川观后感600字(3篇)
初二金刚川观后感600字篇1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当听到电影《金刚川》预告片中的这句旁白时,很多人或许会和我们一样想着,这是一座什么桥?它到底..
-
最新小学三年级金刚川观后感(3篇)
最新小学三年级金刚川观后感篇1电影《金刚川》不同于展现“绞肉机”似的战场画面,却把视角聚焦在战场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战士身上,他们的友谊、信仰与牺牲,好像讲述的就是身边..
-
金刚川观后感五百字以上(3篇)
金刚川观后感五百字以上篇1《金刚川》这部电影我很受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那一座人桥,那是志愿军用牺牲精神筑成的最坚固的长桥,志愿军工兵连反复修,以血肉之躯维护着关键..
-
金刚川观后感(精选4篇)
金刚川150字观后感参考篇1《金刚川》这部电影我很受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那一座人桥,那是志愿军用牺牲精神筑成的最坚固的长桥,志愿军工兵连反复修,以血肉之躯维护着关键..
-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