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整理7篇)

daniel 0 2024-12-03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1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甜蜜的描写儿童的小说。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的代表作,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阳光灿烂、甜美可爱的小主人公——安妮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令我难以忘怀!

故事是这样的:在爱德华王子岛上生活着一对兄妹马修与玛瑞拉,他们本想从孤儿院里领养一个男孩做帮手,却因为同情鬼使神差地收养了一个名叫安妮的女孩儿,安妮自幼失去父母,但她热爱生活,富有想象。在她的世界里,溪水在欢笑,玫瑰会说话,小树也成为戴着美丽面纱的新娘,连她自己的影子和回声都是能说话的知心朋友。她喜欢给美好的事物起美丽的名字,喜欢探寻所有未知的世界。自从安妮·雪莉来到绿山墙农舍以来就不断地犯错误,但每件错事都让她改掉了一种严重的缺点。在安妮乱动养母的紫晶胸针那件事中她改掉了乱摸乱碰不属于自己东西的毛病;在请朋友吃茶点把应当涂抹的果酱涂成了镇痛剂帮安妮改掉了在烹饪上的粗心大意;在随便购买小贩摊上的染发剂来染头发的事上为她甩去了过多的虚荣心……

于是我也想起了我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有一次做作业时,明明橡皮擦就在手上可找了半天;记得一次,美术课要用的颜料我在前一天就开始准备了,可当我准备好材料时却发现我没有把毛笔放入,找来找去才发现原来被自己丢在笔盒里了。这一点一滴的小事都在诉说着安妮的一句话:在错误中成长。是啊,我要改正这个毛病,不再次犯这个错误,让自己成长起来。

她的相貌并不美貌,一头红色的头发,面颊上生满了雀斑,脾气也不好,可是上天对她是公平的,一次次起伏不平的.事件不仅改变了安妮内心,使她更坚强,也改变了她的性格,不再乱发脾气。随着时光流逝,安妮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成熟,可活泼可爱的本性依然存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乐观的去面对,把快乐带给别人,同时自己也获得快乐。尽管童年是过得并不充满富裕,但在安妮的改变下,变得多姿多彩。安妮的善良和直率使她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因而生活快乐充实、生气蓬勃。

读了《绿山墙的安妮》,我懂得了:不论如何,决不放弃。幸福是靠自己去创造的。每个人都拥有获得幸福的权利,同时,每个人都有创造幸福的能力。让我们向安妮那样,乐观向上,用积极的心态微笑着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在错误中成长,朝着我们美好的梦想奋进吧!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2

原本,我很厌恶读这本书,觉得它的资料枯燥无味,但后也渐渐融入其中,与本书中的主人公——安妮同喜同忧。

安妮是一位长着一头红色头发,脸上有雀斑,眼睛是绿色的。她天天想象自己拥有美丽的、玫瑰花瓣似的皮肤和漂亮的、闪闪发光的紫色眼睛。安妮是一个可怜女孩,在她一岁的时候就遭受了父母双亡的`痛苦,她被马修、马瑞兄妹俩从孤儿院领到了从没住过孩子的绿山墙,但雷切尔、林德太太想领养的是一个小男孩,帮他们做农活儿,他们想把安妮送回孤儿院,但几经波折,还是把她留了下来。

安妮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善良、有同情心、并且富有想象力的小姑娘。她很让我同情,从小就没父没母,在孤儿院里独立生活,最终,她凭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马瑞拉,还是放弃了学业,让人敬佩。再想想自己,有父母的照顾,从不用想安妮那样干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完美生活,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我们要向安妮学习独立的精神。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3

提起加拿大“不朽的艾丽丝”,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令人感动,同时也令人喜爱的孩子——加拿大作家蒙哥玛丽笔下的安妮。这是一位被人收养经历困苦的孤儿,自幼便无依无靠,但老天爷是公平的,安妮同时也是一名天真善良,富有想象,积极乐观的女孩。刚来到绿山墙这个新家庭不久,安妮便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其中包括收养她的马修,玛丽拉兄妹和阿伦太太以及教师斯塔西小姐。如果说卡思伯特兄妹保证了安妮物质上的生活,那么后者便算得上是安妮人生前进道路上的榜样,她们不仅教会了安妮知识,更使安妮懂得了回报与感恩。安妮的身世是不幸的,可幸运的是有许许多多的人爱着她,玛丽拉甚至为了让安妮上大学而变卖她的家产。当时情况不容乐观:马修已经病故,而玛丽拉也患上了眼疾,绿山墙这个美好的'家园即将被变卖。安妮没有丝毫犹豫,她毅然放弃了去大学深造的机会,成为了小时候的安妮——那个令人快乐,令人疼爱的绿山墙的安妮,陪伴在为了她付出了太多心血的玛丽拉身边。

乍一看上去,安妮为回报玛丽拉而舍弃了那么多优越的条件实在是不值得。安妮这样做又能得到什么呢?又为了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一路想到了新年,直到二表哥跟我讲了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二表哥的故事,也是件陈年往事了。那时二表哥才刚初中毕业,可是没钱读高中,只能够出去打工。二表哥是个聪明人打了几年工后,就与人合资办厂,因为二表哥看准了时机,因此厂子的生意也日渐兴荣起来。二表哥变得越来越富有,可同时也渐渐接触了赌博,打牌等恶习,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赌输了去借钱再赌,最终债台高筑,厂子也跟着倒闭了。从此以后二表哥开始了沉沦。由于整日无所事事,便常常酗酒闹事,搞得家里鸡犬不宁,左邻右舍也烦不胜烦。邻近的一位大伯实在看不下去,一天拿着一笔钱交到他手里,并对他说:“年轻人,一次跌倒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要懂得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你的路还长着呢”。二表哥受了教训,重新干起来,一步一步的再次成为了一个老板,而更难得不是二表哥有了越来越多的钱,而是他再也不去赌博了。在高兴之余,他也没有忘记那位大伯的资助,于是想尽办法去报答大伯,让大伯提出要求,只要是能办到的便尽量去办。可大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我资助你并不是让你感激我报答我,只是重新给你一次机会罢了。如今你不但重振旗鼓,还戒掉了赌博,这才是让我最高兴的啊!”二表哥仍是想为大伯做些什么,可大伯坚持不要。二表哥茫然地看着老人的笑容,也就不再多说。这时二表哥告诉我,其实那时老人的笑脸,便是对他最好的答复了。

听到这,我对安妮的行为也有所感悟。看着玛丽拉快乐的神情,我相信安妮也会十分高兴的。快乐是相通的,当看到对方因为你的付出而有所成就,那份满足和喜悦跟自己取得成功是一样的,而这也就是对付出者最好的回报。今后我会一直牢记这个道理,因为这是我和安妮的收获。它足使我一生受用。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4

蝉鸣伴随着夏日的风,吹进了我的书房,我一阵燥热,但它一点都不影响我,我正被书中的人物吸引着,正细细地品味着。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位父母双亡的孤儿,后来被一对好心的兄妹收养,虽然身处逆境,但她乐观好学,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我突然被一个情节深深感动,入迷地坐在那里,渐渐的,我感觉周围正在变得模糊……

一道亮光吸引了我,我猛一抬头,惊奇的发现一个红头发女孩身穿一件无袖的过膝棕色长裙,白色珍珠便鞋,这不是安妮吗?她正饶有兴趣看着我床柜上的饰品,我试探性地问道:“安妮,你是怎么来到我这来的?”安妮望着我的`眼睛,说:“因为你好奇的眼神充满喜爱,我就不由自主的从书里跳了出来!嘻嘻!”

“哦!安妮,我真的好羡慕你和黛安娜的友情!春天,你们在百鸟争鸣,春花竞发的草地上野餐;夏天,你们在你们在满池荷花,清澈见底的小湖旁写生;秋天,你们在开满枫叶,满地金黄的小径上散步;冬天,你们在落花飞絮,满地琼瑶的雪地上捉迷藏,你们相处的很多时光都让我印象深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你治好她的妹妹明尼·梅的喉头炎那个情节,我刚才一直看着,你沉稳又冷静,得到了黛安娜妈妈的信任,当时你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我向安妮投去了迷恋的眼神。

“也没什么啦!我只是帮了黛安娜家一个小忙,而治喉头炎的方法是以前的养母让我带双胞胎时所学会的!”安妮爽快地说,“说到黛安娜,你有你的知心朋友吗?”

“有!就是隔壁家贵州小姐弟,姐姐叫黄鸣鹂,她丰富了我的乡村生活!”我说,“自从认识她以后,我就不再是宅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的小姐,不是总要提着裙子踮着脚尖走在小道上的女孩了!她使我快乐地尽情奔跑。”

“看来这个朋友很不错呢!能使你快乐,黛安娜也能使我快乐,因为我们会玩些刺激的游戏,比如在屋顶的瓦片上行走!”她得意地说。

“鹂鸣也一样,她和弟弟陪我在夜里去找“鬼火”,在田里寻找吸血虫蚂蟥,使我总能高兴、满意地回家,而且每天玩得游戏都不一样。”我美好地回忆着,“而且你知道吗?鹂鸣只有和我们玩的时候是最开心的,她跟她弟弟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弟弟生气,只要弟弟一哭,她妈妈就会骂她,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藏在脸上的小酒窝时不时就会跳出来,洁白的牙齿好像兴奋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安妮向我勾了勾手指,贴着我的耳朵说:“告诉你一个秘密,黛安娜以前可不是这样,除了上学外,从不出门,只言片语,没有一个朋友,当我来了,她不仅和我成了好朋友,还变得阳光开朗,特别爱说笑……”

就这样,我和安妮互相交谈着各自的朋友……。

时间过得真快,夕阳照在安妮的脸上,安妮像收到指令一样,脸色一变,依依不舍地对我说:“我要回去了,小伙伴还在等我呢!再见!”说完,安妮便消失在文字里。

在这午后,我和安妮的遇见,让我真正见识到了这个被养父母多次抛弃,但总是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世界,对待生活的女孩。我也明白了,每个人成长的路上都需要朋友。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5

暑假里,我读了受到世界上无数读者喜爱的一本儿童文学名著——《绿山墙的安妮》,当然,我也不例外的喜欢上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马丽,她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现在的新伦敦),从小就由外祖父母抚养,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参与各种农活的小露西,接受着外祖父母严厉和无情的教育。可幸的是,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对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马修和玛瑞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小安妮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像。在她的想像中,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如果玫瑰会说话,一定会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她还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想像成两个知心朋友,向她们诉说心事……然而,由于酷爱想像以及“爱美之心”,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小孤女安妮渐渐变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

以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想法很片面,我就觉得安妮是个爱说的孩子。玛莉拉一开始不喜欢安妮,而后来渐渐的觉得安妮是个好孩子,慢慢的喜欢上了她。马修是个很害羞的人,不善于和人交际。雷切尔太太是个讲话“尖酸刻薄”的人。但这次阅读下来,我的`想法就改变了。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越是爱说话、爱幻想的人越寂寞,我觉得安妮有点寂寞,她很爱说话,可能是那是因为只要一停下来,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她也很爱幻想,因为没有人和她玩,每个人都觉得她很怪,所以她只能和镜子中的自己、山谷里的回音做朋友,但她还是很乐观啊,还是很爱讲话。雷切尔太太虽然讲话很“尖酸刻薄”,但是,她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很干净利落的,不会拖拖拉拉,这就是她的优点了。

我很喜欢第九章,因为我觉得玛莉拉是从这一章开始慢慢喜欢上安妮的。这张主要讲了:雷切尔太太知道了安妮的事,便过来看看安妮,但却激怒了安妮,安妮生气的上楼了。雷切尔太太想从玛莉拉那里听到些道歉的话,可是玛莉拉却向着安妮,雷切尔太太气坏了。

原本玛莉拉是不能接受安妮的,因为安妮很爱讲话,玛莉拉却很爱安静,所以她会觉得安妮很烦,但是这次,她却主动帮着安妮说话,要是我们平时和家里的客人起了矛盾,妈妈都会向着那个客人,然后训斥我们一顿,但是玛莉拉并没有向着雷切尔太太,却是向着安妮,虽然最后安妮还是被玛莉拉训斥了一顿。

让我们向安妮那样,乐观向上,用积极的心态微笑着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朝着我们美好的梦想奋进吧!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6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与喜悦。——题记

《绿山墙的安妮》讲的是马修一家想让史本塞夫人帮他们从孤儿院中领养一个男孩干活做事,却鬼使神差地接回来了个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安妮满脸雀斑,头发是红色的,长的很不好看,而且她也非常啰嗦。刚到绿山墙时,马修的妹妹玛利亚也很不喜欢安妮,但,很多事情过后,玛利亚改变了对安妮的看法,视安妮如同亲生女儿。

安妮来到绿山墙后,使空寂无聊的马修家变成了热闹、丰富多彩的“乐原”。还和好朋友戴安娜为爱德华岛上的很多事物都取了奇特、好听的名字,譬如“闪亮的湖”“白雪女王”等。几年后,安妮以优异的成绩超过了吉尔巴特,获得了艾普林奖学金。但因为马修的逝世,为了照顾生病的玛利亚,只好放弃学业,留在爱德华岛上当老师。

这个纯洁的女孩使我想到了自己天真无邪的童年,那充满幻想的我,和安妮一样的纯与傻。安妮知恩图报,自己努力了很久的学业,为了玛利亚只好放弃。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安妮,她多么善良、多么单纯啊!安妮的财富说都说不完,那是因为她拥有了善良并且纯洁的心灵。我要向安妮学习,学习她那知恩图报,将来好好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人,老师包括与爸爸妈妈。

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有人说童年是一篮记忆的摇篮,里面装满了快乐与喜悦;童年是一片无遮无拦的蓝天,我们在上面谱写着精彩的画卷;童年是一芳没有污秽,莠草的土地,为我们开辟了幻想的天空。安妮的童年也是如此,但她的童年更多的却是渴望,她渴望有一个家,善良的马修不愿让安妮的希望支离破碎,便收下了她。安妮天性活泼,惹人喜爱。为此戴安娜也乐意当安妮的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嬉戏。但时光走得匆匆,眨眼间安妮已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了。马修的去世给安妮带来了沉重的伤痛——但她很坚强。我好羡慕安妮所处的环境,如果我去绿山墙,必定也会舍不得离——因为那里实在是太美了(我可以想象的出)。安妮所得的到爱与她所付出的.爱是相等的,也许她付出的更多些,因为她为了玛利亚放弃了自己努力了很久的学业,真是太伟大了!安妮的这些一件件趣事,组成了一串永垂不朽的珍珠项链,这其间的每一颗珍珠都串联了一个个美好的回忆。风带走了我的童年,也带走了安妮的童年了。我好怀念,怀念我那美好的童年!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带我们走进了安妮的童年,同时,也让我明白我们已经不是小孩了,等待这我们的是花蕾的初放,我们要好好,好好珍惜每一天,用微笑迎接明天!

莎士比亚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在于为别人而活”……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7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假期,阅读充实了我的生活。在茫茫书海中,我会哈哈大笑,也会难过万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

故事是这样的:在爱德华王子岛上有一对老兄妹,他们本想从孤儿院里收养一个男孩儿帮马修干活,没想到却阴差阳错的收养了一个红发女孩—安妮。她性格开朗、可爱善良、充满活力、乐观向上。她来到绿屋,遭受了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是她用自己的热情开朗改变了养父马修的怯懦和养母玛瑞拉的古板。

安妮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埃布里奖学金,她可以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去雷德蒙德大学上学了。但这个时候,养父马修已经去世了,养母玛瑞拉也老了,她需要安妮的照顾。于是,安妮毅然选择留在绿屋陪伴马瑞拉,放弃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

假如是你,你会选择去实现自己的心愿,走向人生的辉煌,还是留在小小的村庄陪伴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养母呢?后者真是弊大于利。而安妮选择了后者。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亲生母亲需要你,有些人也未必能像安妮那样放弃梦想。读到这里。这个性格开朗、可爱、善良、热情的`女孩深深地感动了我,她的所作所为也深深地震撼了我。

安妮,她的身世多么不幸,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而她却乐观自信,常常沉浸在自己美丽的幻想中,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欢乐。

安妮会为母狗和小狗团聚而开心,为路边的苹果花感到快乐,为大自然每个幸福瞬间高兴无比。安妮让我懂得了:世界不是完美的,但我们可以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去改变生活。只要笑对生活,生活就会笑对你。

安妮·谢利!这个名字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 下一篇:《慈母情深》读后感(整理8篇)
    上一篇:望梅止渴读后感(整理6篇)
    相关文章
    1. 高中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1000字(3篇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1我喜欢漫画书,总认为再没有比漫画书更有趣的书了。这个寒假,老师推荐我们看几本外国名着。《绿山墙的安妮》是其中的一本。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书,准备以完..

      daniel 0 2024-06-11 19:33:49

    2.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800字小学(4篇)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1一个特殊的学期就要过去了,人们还不知道就要到来的新学期是个什么样子,困惑和抱怨也是难免的。可我却没工夫去掺和这些,我有最好的“朋友”陪伴。告诉你..

      daniel 0 2024-05-31 06:50:00

    3.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精选9篇)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1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我感触很多。她和马修,玛瑞拉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一天,马修和玛瑞拉领养了一个孤儿,叫安妮·雪莉,她的想..

      daniel 0 2023-03-11 16:12:00

    4. 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精选5

      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1雷切尔太太绞尽脑汁,苦苦思索了好久,却一无所获,于是她一下午的兴致就这样给一扫而光了。这段话节选自——《绿山墙的安妮》。《绿山墙的安妮》..

      daniel 0 2023-03-01 18:27:39

    5.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1000字篇1这几天,我看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当我轻轻地合上书时脑海里就一直浮现着一个披着红棕色头发,长满雀斑的女孩,她的脸上呈现着灿烂的笑容,那就..

      daniel 0 2023-02-20 06:27:22

    6.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800字(精选4篇)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800字篇1世界上的经典作品,都是沉甸甸的,它们是经过岁月磨砺而沉淀下来的作品,是经过时间检验而存留下来的作品。大浪淘沙,江水滔滔,留下来的就是闪闪发光的..

      daniel 0 2023-02-09 19:48:02

    7.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六百字(精选4篇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六百字整理篇1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儿童文学经典,《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创作的。《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描写儿童生活的小..

      daniel 0 2023-02-09 12:27:30

    8. 高中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4篇)

      高中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1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绿山墙的安妮》。当妈妈买来这本书时,由于没有时间,我就先把她放入了书柜了。但是后来我听见有许多同学..

      daniel 0 2022-09-28 14:48:31

    9.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4-12-03

    10.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400字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读后感400字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内心始终不能平静,这是讲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惊人事迹。 一九四一年,七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