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作文550字(整理2篇)

daniel 0 2025-07-13

管宁割席作文550字(通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管宁割席作文55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宁割席作文550字篇1

管宁和华歆皆为魏晋之际人,且少时为同学,但二人在性格、志趣方面差别很大。

管宁志趣高尚,一心向学,无意仕宦。在汉末兵荒马乱的时代,避乱辽悔,聚徒讲学达三十七年久。魏文帝和魏明帝都召他做官,但他坚辞不就,以讲学终其身。

华歆却不同,对世俗的财、权看得很重,不讲节义,汉末做到尚书令。当时曹操以外戚身份执掌朝政,势力庞大,华歆就投靠曹操,并成为曹操的可靠爪牙,曾带人杀了献帝的伏皇后。华歆的卖身投靠换得了丰厚的回报:曹丕称帝建魏后,他官至司徒;至明帝时,做到太尉,并被封侯,权势显赫一时。

管宁与华歆的.这种差别在早年就很明显了,华歆的品德和行为为管宁所不耻。

一次,他们二人在园中锄菜,碰巧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像没有看到一样,只顾锄地,视金子如泥土;而华歆却不同,看到金子后立即停了下来,拾起金子并珍藏起来。

终于,管宁无法忍受华歆庸俗的行为,并主动与他严格分清界限。他们曾共同读书,坐在一块席子上。这时门外有乘车的达官贵人路过,管宁读书如故,而华歆立即放下书出门去看,羡慕不已。管宁忍无可忍,拿出刀来把席子割成两半,分开而坐,对他说:“你实在够不上我的朋友。”

后来,“管宁割席”这一典故,用来指志趣不同,不能共事。

管宁割席作文550字篇2

管宁是三国时期人,他从小做事就认真专注,从不分心。有一次,管宁和朋友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管宁十分认真,专心致志地阅读,可是华歆却不那么专注。忽然门外的大街上人声嘈杂,议论纷纷,说是一个有名的大官经过这里。华歆再也坐不住了,心想:出去看看也许可以交一个朋友。于是放下书本看热闹去了。管宁对这种三心二意不认真读书的态度很生气,于是拿出刀子,割断了坐在身下的席子,表示自己绝不和华歆一样,要和这种人绝交。

古人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现在的家长一定要有敏感度,不能什么地方都让孩子去。有一个大酒店的老板,他的孩子4岁读幼儿园,有一天,幼儿园的很多老师都来到他父亲的酒店。父亲一问才知道,这4岁孩子打电话邀请这些老师到酒店来吃饭,居然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是他父母的意思。他的父亲很惊讶,4岁孩子学的都是社会上的行为。后来父亲把他从海口转到北京某个幼儿园去了。

对于身心没有帮助的环境不可进去,同时也不要交德性不好的朋友,而且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再用德性去感化周围的`人,自己首先应该做到五勿:

1.勿交无益身心之友;

2.勿入无益身心之境;

3.勿展无益身心之心;

4.勿言无益身心之语;

5.勿做无益身心之事。所以我们的言语行为和所接触的环境书籍,都应该不要造成自己内心的污染,防止污染相当重要。寺庙一入门是“四大天王”,他们都是表法的,“北方多闻天王”手里拿着伞,用伞挡住外来一切污染。就是告诫我们一定要防止污染,成人要有警觉性,对自己的小孩要保护好,每个父母应该是孩子的一把大伞,能够遮挡住一切的风风雨雨,使孩子不受污染,等到他德行的根基扎稳,再接触这复杂的社会,你才能放心。因为他已经能分辨是非、好坏、善恶了。

我们要了解,一杯清水滴了一滴墨进去,可能几秒钟就扩散开了,但是我们要想把这一滴墨汁从这杯水里提炼出来,需要多少时间?是这几秒钟的几十倍,几百倍不止,甚至根本做不到像滴墨前的水一样洁净。古人说:“宁可终年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所以污染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要广结善缘,让这些亲朋好友,都是懂得教育的,要互相联系,互相帮忙,也可以达到“易子而教”的效力。可能家长自己跟孩子讲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听多了就有些不耐烦,但是这些道理要是从你的好朋友的口中出来,你的小孩会认为,噢!连陈叔叔、李阿姨都这么说,那我父母讲的话应该有道理,所以这些亲朋好友可能在“临门一脚”都可以帮助我们。因此经营好的环境,就可以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孩子就会茁壮成长!

  •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零度作文850字(整理5篇)
    相关文章
    1.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5-07-13

    2.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400字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读后感400字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内心始终不能平静,这是讲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惊人事迹。 一九四一年,七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