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400字(14篇)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1
《边城》这部作品是沈从文于1943年所作。这部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的“牧歌”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人性的淳朴。此作也是沈从文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
主人公翠翠有着水晶一般的眸子,黝黑的皮肤,从小因父母有着一段不道德的爱情而相继辞世。从小受苦的她身边只有船,一条黄狗和年过半百的爷爷。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翠翠竟时不时的帮爷爷拉渡船。
作者开篇就用淳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淳朴的湘西图景。“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庄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小说同时也为我们展开了一段翠翠与大老、二老但毫无结局的`爱情悲剧。作者一平和的语调包容的心境静静地为我们述说《边城》这部小说悲伤但略带希望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会回来!”
作者将小说人物、主题、背景融合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湘西淳朴的民风,又写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悯与无奈。
沈从文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朴素、平淡、抒情,静默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乡土的深情,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2
不知道为什么,初三了,反而更没“正事儿”了,这篇文章,就是我“没正事儿”的结果之一。
读苏北的文章,引出了他的老师汪曾祺先生,了解了汪曾祺先生的生活,又提到了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由此,我翻开了《边城》的第一页。
翻开扉页,就见到一座塔,一座孤房,一条渡河,一条渡船。冷清中夹杂这淳朴,宁静中有略显悲哀。那是一座边城,见城如见人,那么善良,那么简单。
摆渡的老者,七十多岁了,和他相依为命的孙女不大,叫翠翠,父母早年因责任、使命不忍私奔,便双双殉情于这座小城,却忍心留下了老人和孩子独自生活。
老人兢兢业业地守着渡船,一生从未离开——那是国家的责任,民众的'信任。
日子虽苦,可却有滋有味,我这身在福中亦知福的人也有点向往。
翠翠在听爷爷唱曲儿的日子里长大了,船总的哥俩儿都见了欢喜,那更出息的岳云宁愿为“渡船”舍弃了“磨坊”,老人为孙女的幸福想尽办法,却不经意间被二老家的岳云误会害死了失意而下江的天保大老,岳云内心痛苦地也到下游打拼。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3
读完《边城》,我被那些质朴却不乏俗世人性的人们所震撼,美丽的风景,水上的生活,不是一个小村该有的,在这之中,掺了许多社会的影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边城给我们的启示,对于生活的理解。
这篇文章是以翠翠的成长和她曲折的情感为线索而写成。写出了边城人那朴实的民风,没有对利益的`追逐,更没有那个年代战争的喧嚣。有的只是更有人性,更近人情,更为平凡的感情。这种简单的感情更加容易感动人。“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模棱两可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这种纯朴的感情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憨厚的本性,与那善良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脆竹白日喧嚣夜晚静谧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童话。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4
生活是活动的,图画是静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图画供以人欣赏。
农村山城是一幅静止的图画。千年万年不变。生活里面的人叫画中人。他们在社会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画中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
《边城》里那一种沉重古老静止的边城风景,以及边城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如画。而画中的'人物呢?
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生活无形中就够成了一幅图画,有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意象与味道。
它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
遇到过渡的是新娘。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拉,翠翠必战在小山头,目送这些远去,方回转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边。独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5
沈从文是本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还是个谜:学历高小,行伍出身,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时间证明,他许多作品今天依然显出极强的生命力。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6
爷爷知道翠翠心中所想,想要帮助翠翠。在大佬那里,其实爷爷说的并没有错啊,要么主动上门提亲要么对着翠翠唱歌表达爱意,他并没有说翠翠究竟唉不爱他。天保自己也可以去向翠翠问清楚,她是否喜欢他?为什么后来傩送和船总都把天保的死怪在他头上?“那老头不干脆,天保是他弄死的!”傩送的这句话真的很过分,天保自己有主动权啊,为什么非得依靠老人去追求翠翠呢?爷爷在起初确实没有明确的告诉天保究竟他与翠翠的婚事可不可能,因为爷爷不知道到底傩送是不是也那么喜欢翠翠。爷爷得要让翠翠自己选择啊。
后来爷爷多次到船总家里,他不好意思直说,只能拐弯抹角的打听,可是傩送和顺顺的态度让老人家情何以堪?怪罪爷爷“不干脆”,他们自己呢?爷爷是女方家的代表啊!已经很主动了!
翠翠毕竟是女孩子,情窦初开又怎会知道怎么处理自己和傩送天保之间的事情呢?傩送喊渡船的一次,翠翠见是他腼腆地躲开了。可傩送竟然生了气。
好多人说傩送出去以后不会再回来了,不过我还是相信他和翠翠是能修成正果的`。爷爷死后,顺顺已经主动让翠翠住到他们家里去了,当作是傩送未过门的媳妇。说明他已经同意翠翠和傩送的婚事了。茶峒毕竟是傩送的家,他必定会回来。
希望翠翠和傩送都可以勇敢一点。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7
曾经无数次想象自己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情景,但我们总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原本以为,这是一寸人间净土,是爱情最初开始的地方,踏上了这片土地后,我发现其实这片净土景色依旧,只是早已物是人非。
街边已经有了很多现代娱乐场所,当酒吧鳞次栉比地在街边排列时,我觉得原本那些淡淡真挚的感情在时间的流逝里变成了极速消费的感情。我还清晰地记得我在出发之前别人问我为什么如此执著于凤凰古城,我当时的回答是遇见爱情最初的样子,回归最简单的生活。那个朋友当时就和我说,我的希望太过于美好,要是不说,她还以为我是要去开发一段艳遇的呢她跟我说,现在的凤凰因为太过出名,全是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爱情圣地早已演变成了艳遇开始的地方。
说起边城,就不得不想起故事中的女主角——翠翠。文中翠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那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以及她清澈纯净的性格。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不管他何时回来,也不管他能不能回来。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8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之一,短篇小说集,命名用了开头第一篇小说。
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名字叫翠翠。他的父亲在这出生前便服毒自杀,她的.母亲也在她出生后故意多喝冷水死了。从此他便由老船夫抚养,转眼翠翠就13岁了。
在翠翠16岁那一年。他们一起去看端午节赛龙舟,被码头掌管顺顺的两个儿子喜欢上了,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
后来,在一个雨夜,暴风雨下的非常大。屋子外面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吵的翠翠和老船夫睡不着,一直到凌晨他们才昏昏睡去,翠翠第二天醒来,跑出屋去,发现屋后的白塔塌了。便想叫醒爷爷(老船夫),这才发现爷爷死了,便痛哭起来。
哭声吵醒了别的人,其他人赶忙过来安慰她。还叫人来埋葬爷爷的尸体。
爷爷被装在白木棺材里,葬礼当天,码头掌管顺顺也来了,他们一块儿将爷爷埋下土去。
在这以后,顺顺就接了翠翠回家当2儿子傩送的妻子。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9
沈从文说:“这世界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段话我是不太懂,不过透过作者淡淡的饱含生活文笔,对优美、健康、自然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是不太喜欢这些“大家”的文章,文笔总是淡淡的,要静下心来才能好好的品味,而且文的中心也不是一下子便能明白,是在读的过程中一点点渗透给你的,只看其中的一段,是不大能有什么感受的。好在边城不长,耐着性子也看完了。里面的人物用一句话概括“那是相当具有淳朴的本色美”极度符合老一辈的审美观……(这段跳过)都说什么样的环境孕育什么样的人,在这青山绿水间,善良纯洁的`少女的诞生。人的一生总是会经过坎坷和波折。文中,翠翠在雷夜里失去了挚爱的亲人,又在孤独中守护心中美好的情感,等待二老的归来。也很讨厌这样的文笔,就这么淡淡的,让人看不出作者的情感,也摸不透故事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而在大老溺水,爷爷死亡的情节上也没有用特别多的笔墨,特别是翠翠对听说大老去世时的片断,仅用一句话概括,读起来让人感觉情感扼在心里宣泄不出来。但正是在这种淡淡的氛围中给文章加上了另一层奇妙的色彩。
《边城》带给我无尽的遐想,那城,那山,那水,那人……最最真实的情感,最最古朴的画卷。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10
《边城》以朴素流畅的文笔描写了世外桃源一样的边城。这里自然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分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而沈从文先生却并没有以为我们展现这样的场景为目的,而是以此来对比衬托他对金钱主义浮夸奢侈和现实的腐败堕落的不屑,希望以这部书来重塑人们已经消失的人格与道德。
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最后真切地感受到了沈从文先生说的“《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或梦里,相应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年轻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边城》不仅表达了对乡下人的关注,也延伸到了对民族生存方式的关注。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蕴藏了对民族品德,民族文化重造的思考,值得我们一读。沈从文的很多书都值得一读。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11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中,借了同学的课外书来缓解学习的疲劳,原本浮躁的心竟也平静下来。再次读来又有不同的感受。
沈从文说过: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在那个民风淳朴单纯明了的边陲小城里,没有纷扰繁杂的感情,爱与不爱一句话就说得清。因为不爱,所以从容面对大老的上门提亲;而听着对面悬崖上二老要为她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歌声却在睡梦中都感到甜蜜。那样的世界,在素淡中自有明澈的光辉,质朴中自有蕴藉隽永之致,却只能存在于过往,存在于梦中,存在于记忆,一去便永不再得。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个结局,而我但愿傩送“明天”真的回来。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12
——也许明天那个人就会回来,也许他永远不会回来。
阅读《边城》这本书已经是很多年以前,书中描绘的美丽图景已随着时间逝去而风化。唯一还印象深刻的只有文章最后这句话,也许明天那个人就会回来,也许他永远不会回来。
通过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你几乎能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竹楼在烟雨朦胧的大背景下显得更为瞄下,而始终占据这张画布最重要的一个身影,一个女孩怀着希望凭栏远眺,等着那个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的人平安归来。
文章女主人公翠翠在遭受亲人离开的痛苦后仍然在等待,等的'东西是什么,是她心爱的男孩子,亦或是一种希望。我更相信是后者。人生本就是一个渐渐习惯分别的过程,再亲的人,再爱的人,都会有和我们分手的一天。与其一直在低靡,不如尝试着去等待。
等待遥遥无期,多年以后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当初的模样?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13
故事到底发生在我的国,讲故事的到底是我的语言,所以这故事读起来就是亲切,就是舒服。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如湘西夜晚的月光般空明,又如渡口前那条溪水般清澈。小说里所有的感情和冲突,都如流水般缓缓地进行,缓缓地就像小说里茶峒人的生活,又缓又稳,在那个年代,这种平静安详似乎不那么真实。
然而我却相信这缓和稳是真实的,在那样一个时代,在那样偏安一隅的县城,除了岁月,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撬动美好到一层不变的生活。小说里的小城几乎被世界所遗忘,那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和谐,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贵的贱的,都是如此的亲切可爱,让人怀疑这只是作者理想中的世界。
然而我却相信这是个现实中的世界,在被兵乱、鸦片糟蹋之前,那些僻静的乡村,那些被高山碧水环抱的县城,那些只有勤快勇敢的行脚商人来去的地方,必然会有些与岁月同行的美好道德,任生老病死,人事代谢,牢牢把持着生在其中的一代代人的行事规则。
边城读后感400字篇14
边城就像一首歌,有高音也有低音;边城就像一首歌,有赞美也有讴歌;边城就像一首歌,有旋律也有节奏。
边城——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城。
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妙龄少女——翠翠,唱出了对祖父的深切依恋;唱出了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本书把一个沉浸在对爱情的美好幻想中的女孩的.形象勾勒出来了。我们的眼前也许没有这个女孩的相貌特征,但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她一定有一双清澈透明的眸子,一定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心。都市里有太多纷扰复杂的情感了,就像河水,再好的水质也免不了搀杂泥沙和石块。而在《边城》里,一切都是简简单单的。爱,或者不爱,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
翠翠与祖父的祖孙情,唱出了亲情的无限;翠翠与天保兄弟的爱情,唱出了爱的美好与心的纯洁;天保与傩送的手足情,唱出了心的选择。
边城,唱出了人们淳朴的人情美。
一首首情歌唱出了爱的心;一把把虎儿草,唱出了情的真;一个个人唱出了世间的真情!
沈从文,一个赤诚的游子。用他灵性的思维,假设了一个硝烟里的童话,却只用了一座边城,论证了人生命题的真伪。
现实里的童话,不可期待够浪漫,我喜欢。
-
童年读后感400字(整理11篇)
童年读后感400字篇1高尔基笔下的《童年》从。悲惨而充满苦难让人无不动容。故事一开始充满了故事一开始便充满了灰色格调:4岁的阿蔓莎幼年丧父。于是跟着母亲来到了外祖父家..
-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范文(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范文5篇如果让你写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你知道怎么写吗?《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其所描绘每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笔法令我敬佩,抓住人物个性,突出人物的特点..
-
秘密花园优秀读后感400字(2篇)
秘密花园就像一只生命与自然的秘密的花篮,将读者神秘地带到心灵应当去的地方。经历了读书活动,你一定得到了许多的感悟,与我们分享你的秘密花园读后感。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
-
分享5篇《秘密花园》读后感400字心
分享5篇《秘密花园》读后感400字心得体会《秘密花园》中的小主人公叫玛丽,是个相貌平庸。脾气暴躁。人见人厌的小姑娘,在一次瘟疫中,她的爸爸妈妈被夺取了生命是她成为了孤儿。..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400字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400字范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部童话讲述了一个14岁的小男孩尼尔斯骑鹅周游瑞典各地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00字范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00字范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00字”,欢迎阅..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00字优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00字优秀范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的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00字”,欢..
-
小学生《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0
小学生《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00字《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下面小..
-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
-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400字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读后感400字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内心始终不能平静,这是讲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惊人事迹。 一九四一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