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花园小学读后感(7篇)

daniel 0 2025-07-20

秘密花园小学读后感篇1

我,坐在阳台上,手捧《秘密花园》,专心致志地读着。暖融融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也照在我的心房。此时的我,似乎也与主人公玛丽一起进入了那神秘的花园……

在一场瘟疫中,性情乖戾的玛丽成了孤儿,被送往英国的姑父克雷文先生家。克雷文姑父在妻子死之后,性格变得古怪、消沉,玛丽来到庄园后,发现有一个秘密花园,而且她意外地发现了这个花园的大门钥匙,偷偷进入秘密花园。不久后,连被认为离死亡不远的庄园小主人科林都参与了进来。美丽的大自然的力量改变了一切,姑父终于走出阴影,而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的科林在玛丽的帮助下也变得乐观、健康了。

不是吗?只有乐观,微笑,我们才会快乐,同样,有了快乐,我们心中的阳光就一定会驱散绝望之云的!

海伦凯勒,大家都熟悉吧,一个盲、聋、哑的女性,在她的人生路上,处处都是艰难险阻,可她并没有悲观消沉,低下头来面对自己悲惨的人生,而是乐观的看待自己的一生,并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这一切,竟然从哈佛大学毕业了,她还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同样,张海迪,大家也不陌生吧,她五岁的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跟父母去了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是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是啊,正如汪国真所说的“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接着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好像凯伦凯勒、张海迪以及那些乐观向上、身残志不残一样,微笑着面对一切,战胜自己,战胜生活……

秘密花园小学读后感篇2

《秘密花园》是由美国著名作家伯内特写的。这本书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经过了古往今来的历史……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父母双亡的玛丽在姑父家马慢慢的从一个性格怪异的小女孩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结交了一位叫迪肯的男孩,两人共同开发与探索秘密花园,与表哥科林交流最终让科林重获自信,变得活泼起来……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只有沟通交流才能使每一个人改变。正如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玛丽与科林一样,都是因为与身边的每一个人沟通交流才改正了自己不好的习惯。沟通可以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沟通可以使人更加了解你,沟通可以使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加以努力改变这些恶习。在日常生活中也只有与别人多多沟通,才能知道与了解一些你生变正在发生的事情与成年往事。

看着玛丽从怪脾气女孩走向快乐小精灵的我可是有着亲身经历的。回忆起小时候的我总认为自己是最棒的,更本听不进任何人批评的话语,然而后来我慢慢长大,通过与别人的一次次沟通,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然后就经常向别人讨教一些方法,不停的努力,不停的改变,然后经常用休息时间与同学交流,汲取别人的好方法,一步步向前走,改变了曾经那个高傲的“小公主”。

交流是一种轻松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美好的交际方法。

秘密花园小学读后感1篇3

秘密花园,一个女孩成长时,认为是自己的快乐天堂;一个男孩成长时,认为自己是在这里找回了信心;我在这里成长时,认为自己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叫玛丽的英国女孩,从小跟着父母生活在印度,家里生活条件富裕,衣食无忧,由于疏于父母的管教(都是由印度奶妈管教),使她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但是因为一场霍乱失去了父母亲,从而玛丽变成一个孤儿。于是被人从印度带回了英国,她便和舅舅一起生活。

在舅舅的画眉庄园里,玛丽经常能听到一个男孩子的哭声。一天,玛丽终于忍不住内心的好奇,便沿着哭声寻去,发现了舅舅的儿子——克林。克林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因为医生认为他的爸爸是个驼子,他也可能是个驼子,每天就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所以脾气变得特别暴躁。玛丽和迪肯(玛丽贴身女仆人的弟弟)通过许多方法让克林站了起来,并学会了走路,帮助克林找回了信心,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最后,他们三人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克林长大后变成了画眉庄园的继承人。

通过读本书,我了解到,书中的主人公玛丽从小原本是一个娇蛮任性,不会自理,不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乖孩子,这一大转变,使我感到非常吃惊,让我懂得友情是多么重要,当然,还有亲情,没有这些,就等于没有七情六欲,那就不算一个“完整的人”。

《秘密花园》不愧是一本世界名著,小朋友们,让我们都去读一读它吧!感受一下名著的魅力吧!

秘密花园小学读后感篇4

翻开《秘密花园》的第一页,我带着一个一个的问号。是什么改变了性格暴躁的玛丽小姐?是什么改变了脾气古怪的柯林少爷?当我合上最后一页,这一个一个问号都变成了句号。

有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玛丽,她生活在印度。但是在一次霍乱中,玛丽的父母的去世了。玛丽只好投奔英国的舅舅克莱蒙从小被父母疏远,一直放任自流、任性而自私的小玛丽,在神秘、古怪、阴沉的大房子里被无助包围了。多亏知更鸟引路,玛丽闯入了一个禁闭已久的花园。当被痛苦、绝望折磨的舅舅听从早已经去世的妻子的神秘召唤,重回花园的时候,他也找到了开启从前的钥匙。也因为玛丽改变了柯林。

有些人,总认为快乐非常遥远,即使有再丰富的物质,也整天愁眉苦脸,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已失去了信心:有些人,却总是沉浸在快乐的海洋中,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生活的魅力,用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面对生活,面对挫折。譬如桌子上只有半杯牛奶了,悲观的人,可能会唉声叹气地说:“太不幸了,只剩下半杯牛奶了!”乐观的人,则可能微笑地说:“太好了,我还有半杯牛奶呢!”

打开记忆的匣子——记得一次我给报社投稿,可是没有成功。一股苦涩的味道从心底滚滚而来,偷偷地哭泣着。妈妈见了,她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温和地说:“一次小小的失败就把你吓到了?成长的路途中,布满着无数的坎坷,只有用乐观、快乐的心态才能够跨过它。鼓起勇气来,相信你一定能够克服它!争取下次考个好成绩吧!”我抬起头,用湿润的眼眸看着妈妈,她坚定的眼神让我再次充满了信心,心中的熊熊烈火再次燃烧了起来。

读完《秘密花园》我懂得了:快乐,是给予,而不是索取;那是执着,而不是轻言放弃;那是勇气,而不是胆怯;那是春日温暖的阳光,而不是秋天枯黄的落叶。

秘密花园小学读后感篇5

《秘密花园》这本书里的主角之一——玛丽·伦诺克斯出生在印度,一年到头毛病不断,而且她的脾气很坏,每天都要仆人照顾。她看上去的确很令人讨厌:一张黄瘦的小脸,一头又细又轻的头发,单薄的身材,还有一副整天都是气鼓鼓的表情。她的爸爸、妈妈很是不在乎她这个女儿。玛丽也就对爸爸妈妈产生不了感情。

一天,玛丽远远地看到妈妈和一位年轻的军官在说话,两人都显的非常不安。玛丽大约听清楚了他们的谈话,意思差不多就是那个军官叫玛丽的妈妈去山里躲一躲,玛丽的妈妈说她还要去赴一个晚宴。最后瘟疫以最致命的的方式在佣人住处爆发。玛丽躲在儿童房间里,哭了又睡,睡了又哭。没有任何人想起她。就是这种特别的方式,玛丽变成了孤儿。她被送往了一个贫困的英国牧师家里。牧师家中有五个差不多大的孩子。玛丽与孩子们格格不入,孩子们马上就不理她了,开始捉弄她,叫她“倔强小姐玛丽”。后来玛丽要被送往她的姑父家。她的姑父是一个性格古怪的驼背。

她在她姑父的那个庄园里认识了玛莎,迪肯,花匠本,还有她姑父一直不愿提起的儿子—柯林。柯林老是说一些“自己要死了”“我活不长了”的话,不肯站起来。最后是玛丽、迪肯发现了一座荒废的花园(玛丽姑父死去的妻子,生前最喜欢的花园,因为妻子的死去,玛丽姑父就把那座花园锁起来了十年),玛丽他们用轮椅把柯林带到了这里,让柯林自信,慢慢地站了起来。他们还在秘密花园里种了很多东西,让快要“死去”的花园又活了过来。当她的姑父再次推开那扇花园的们时,发现了站起来的柯林。他兴奋极了,牵着柯林向庄园里走来。

秘密花园小学读后感篇6

《秘密花园》讲的是主人公玛丽亚脾气古怪、任性、蛮横、冷漠,在一场瘟疫中失去了父母,去了姑父的庄园,在这里她通过知更鸟发现了一个被尘封了十年的秘密花园,也找到了一直卧病在床的表哥克林。克林生活在孤独、愤怒和痛苦的折磨中,总担心自己快要死了。玛丽亚和克林简直就是小魔鬼,成天拿人不当人。他们进入秘密花园后,与朋友笛卡尔一起走进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伴随着花草的生长,他们也改掉了自己身上的种种坏习惯,成为了漂亮的小姑娘和强壮帅气的大男孩。

这本书告诉我人要溶入大自然当中。玛丽亚和克林原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去外面,不玩耍,身体十分瘦弱,而克林竟然是十年不下床,结果是真的病了。而当他们亲近大自然后,伴随着旷野的寒风、芳香的泥土、草木的生长,他们的身体也慢慢地变好了。我们也应当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锻炼成长。

这本书还告诉我得广交朋友,朋友能让自己获得友情,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玛丽亚和克林原来都是在仆人成堆的环境中长大的,周围的人对他们百依百顺,他们简直就是小公主和小王爷,可他们并不快乐,因为他们没有朋友。但是最后都是在朋友的帮助下,长成了健康的、正常的孩子,克林成功地扔掉了轮椅,简直是脱胎换骨啊!

秘密花园里的秘密武器简直太神奇了!

秘密花园小学读后感篇7

我,坐在阳台上,手捧《秘密花园》,专心致志地读着。暖融融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也照在我的心房。此时的我,似乎也与主人公玛丽一起进入了那神秘的花园……

在一场瘟疫中,性情乖戾的玛丽成了孤儿,被送往英国的姑父克雷文先生家。克雷文姑父在妻子死后,性格变得古怪、消沉,玛丽来到庄园后,发现有一个秘密花园,而且她意外地发现了这个花园的大门钥匙,偷偷进入秘密花园。不久之后,连被认为离死亡不远的庄园小主人科林都参与了进来。美丽的大自然的力量改变了一切,姑父终于走出阴影,而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的科林在玛丽的帮助下也变得乐观、健康了。

不是吗?只有乐观,微笑,我们才会快乐,同样,有了快乐,我们心中的阳光就一定会驱散绝望之云的!

海伦凯勒,大家都熟悉吧,一个盲、聋、哑的女性,在她的人生路上,处处都是艰难险阻,可她并没悲观消沉,低下头来面对自己悲惨的人生,而是乐观的看待自己的一生,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这一切,竟然从哈佛大学毕业了,她还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同样,张海迪,大家也不陌生吧,她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与乐观的精神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与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跟父母去了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是啊,正如汪国真所说的“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如凯伦凯勒、张海迪以及那些乐观向上、身残志不残一样,微笑着面对一切,战胜自己,战胜生活……

  • 下一篇: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满分作文350字(整理49篇)
    上一篇:皇帝的新装读后感800字(3篇)
    相关文章
    1. 《小太阳》读后感(9篇)

      《小太阳》读后感篇1曾经的中国被其他国家侵略,其他国家的嚣张并没有让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屈服。经过了次次战争,部队决定长征,长征中的中国人发生的事情,让我时时落下眼泪,有感而..

      daniel 1 2025-08-20 21:21:25

    2.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9篇)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1篇1我是个艺术生,我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想做一个好的演奏家。站在舞台上,灯光闪耀,那个时候的我,才是一个成功的我。当然,这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有人会说,这是..

      daniel 1 2025-07-31 20:11:00

    3. 金银岛读后感(8篇)

      金银岛读后感篇1这个寒假妈妈告诉我男孩子要坚强勇敢,遇到困难不退缩,所以向我推荐了一本关于冒险的书——金银岛。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吉姆的男孩子克服重重困难去一个叫金银..

      daniel 2 2025-07-31 20:11:00

    4.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16篇)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篇1浩瀚无垠的大海是一个纯净而美丽的地方,蓝鲸是大海的象征,它的眼睛是大海的心!一个失明的小女孩安静地坐在海边。突然,从海中漂来一只蓝鲸的眼睛,据说蓝..

      daniel 1 2025-07-31 20:09:00

    5. 《青春》读后感(7篇)

      《青春》读后感篇1想看刘同的这本书已经很久了,里面的内容或许和我预期的有些不同,但整体还是没有让我失望。书里写的刘同太多愁善感,太爱哭。不知道中文系的学生是不是都这般..

      daniel 1 2025-07-31 20:09:00

    6.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11篇)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篇1我觉得幸福很容易来,就像电影里帮助残疾母亲的姐姐。得到幸福并不难,只要你多做善事,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就能得到幸福。相反,如果你不礼貌,你就不会快乐。开学..

      daniel 1 2025-07-31 20:09:00

    7. 大学读后感(9篇)

      大学读后感篇1《大学》里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我最赞同的是“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它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要不断进步,必须弃旧图新。试想,我们的社会不做到日日新,我们的生活怎..

      daniel 1 2025-07-31 20:08:00

    8. 郑人买履读后感(5篇)

      郑人买履读后感篇1郑人买履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战国时期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郑国有一个人赶很远的路去集市买鞋,他宁愿赶回去取量脚的绳子也不愿直接用自己的脚试穿鞋..

      daniel 0 2025-07-31 20:08:00

    9. 《论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记录著名思想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开始面对古文我感觉晦涩难懂,但是看了翻译,理解了其中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5-07-20

    10.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400字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读后感400字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内心始终不能平静,这是讲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惊人事迹。 一九四一年,七

      栏目名称:读后感 0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