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邶风·击鼓》有感
读《诗经·邶风·击鼓》有感
卢心怡《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说起《诗经·邶风·击鼓》,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没有听过。但是说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说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此,便能够显而易见地感受到这句词作的巨大魅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完全不了解这句词前后的语句和背后的故事,都能感受到那种爱情的美好。两个人,相知相守、一起老去,这样平平淡淡的感情,却正是我一直以来向往的。而顺着这句话,搜索到了全诗,再仔细了解和品读这首作品,又让我有了更多的感触。全诗的内容主要是写一位卫国兵士远戍陈宋,久役不得归,回忆起新婚时与妻子的誓言而残酷的现实却使誓言落空。作品中的主人公因为战争远走他乡,久久不得归家,他的怨恨、愤懑、孤独和茫然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而在这样的情绪之中,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以及无法兑现诺言的自责和遗憾也就显得更加深刻。这样一个战争的背景,与其中所描绘的爱情互相成就。在残酷的战争中,这样真挚的爱情显得更加的可贵与刻骨铭心;而这样的感情,更加深刻地表达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也更能够打动读者的心,引发共鸣与共情。那种遗憾令人感慨唏嘘,也引发了我们自己的思考。既然我们现在有机会,为什么不好好珍惜身边人呢?这篇作品,有大的格局,也有细腻的情感,能传诵千古,自然也不足为奇了。
-
总有一盏灯,照亮过整个世界——读《
总有一盏灯,照亮过整个世界——读《灯笼》有感吴宣逸
“真的,灯笼的缘结的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句话是来自吴伯萧《灯笼》里的一句话,作者也正是通过灯笼.. -
五年级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五年级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五(2)班 谭煜琪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条小船,在生命黄河中遨游,会历经数不尽的风风雨雨,也会享受到万里晴空。” 《鲁滨逊漂流记.. -
暗与亮——读《悲惨世界》有感
暗与亮——读《悲惨世界》有感王可欣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与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题记
黑夜沉沉.. -
读《桃花源记》有感
读《桃花源记》有感董心欣
你可曾去过这样一个地方?
那里环境优雅,景色秀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主平等,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令人神往,在陶渊.. -
读《安塞腰鼓》有感
读《安塞腰鼓》有感李 上
前几天,我读了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读后是我为之震撼,也为之赞叹不已。
文中安塞腰鼓的表演,使我沉浸在了一种黄土高原那样的氛围中,让.. -
罹难之忧歌——读《离骚》有感
罹难之忧歌——读《离骚》有感
如有明月,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的夜晚掩住大半面容,只露一道弯眉望见汨罗河的流水,她是否会留意已然入水沉眠的诗人,或许不会,毕竟战国乱世,.. -
读《阿房宫赋》有感
读《阿房宫赋》有感王珍琦
自古以来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更何况阿房宫的建造只是秦始皇一人心中的所想,而非造福百姓的工程,怎么能不失去民心?怎么能不使王朝走.. -
读《石灰吟》有感
读《石灰吟》有感左皓辉
《石灰吟》一诗出自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之手。相传有一天,于谦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