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祥子算笔账
我替祥子算笔账
赵嘉凯(一)
祥子买车用了三年进行攒钱
故共攒了大约365*3=1095天(第一章)
西苑到清华大约3千米路程,3千米“平常只是二三毛钱的事儿”(第二章)
故此我们可以得出,人力车价格约为0.25/3≈0.08元/千米
虎妞出租人力车“两辆车一天进上三毛钱”(第十一章)
故“车份儿”约为0.3/2=0.15元/天
所以在保证上交“车份儿”的情况下,祥子每天至少要拉0.15/0.08=1.875千米,也就是大约2千米
祥子卖骆驼得到了35元,用了2.2元换了一身行头,而后吃了两碗豆花,最后交到刘四爷手上时,还有30元
假设他留下零头的0.8元钱,我们可以得出一碗豆花价格约为(35-2.2-0.8-30)/2=1元(第三、四章)
2020年,一碗豆花的价格仍在1元左右,故可知近百年来的经济水平变化对对食品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涨幅
假设祥子日常食物烧饼0.5元一个,则他每天的“嚼谷”约为1元到1.5元,以及0.08元的茶叶(第一章)
为了“嚼谷”,每天又至少要拉1/0.08=12.5千米
则祥子在保持正常生活、拉车的情况下,每天至少要拉12.5+2=14.5千米的车相当于从西安南二环到北二环的距离
在这一千多天里他共拉了1000*14.5=14500千米相当于绕了三分之一的地球
而将他车抢走的开端,也就是为了西苑到清华2元的报酬(第二章)也就是他拉车2/0.08=25千米的所得,也就是25/3≈833.3%的暴利、两天不吃不喝的收入导致了车被抢走
车被抢走也是祥子悲惨命运的开端
(二)
我们不妨设祥子买车的“双寿”那一天为时间起点:
此后半年内,他拉着自己的车生活,即每天少交约0.15元的车份
半年内应多得约180*0.15=27元,加上每月照常剩下的1元(大约)(第一章)此时他大约有存款27+1*6≈30元
据第二章环境描写我们可知,祥子被抓时是初春时节(这是的时节已经到了妙峰山开庙进香的时候,但是夜里的寒气可还不是一件单衫所能挡得住的)而此时他的存款清零
祥子从军营逃出时骆驼一开始换毛,骆驼换毛期约在5、6月(来自“百度百科”),那么祥子在军营度过了2到3个月,距开始计时已过去大约9个月,此时的祥子全部家当如下:一身本色粗布裤褂、一双青布鞋、一双袜子、一顶草帽、一个铺盖卷以及30元钱(第四章)
一直到这时为止,祥子所谓“一起一落”才算结束。
直到距离第一次买车三年之后,所谓“三起三落”结束
祥子的物质条件回到了最开始的情况
(三)
用了六年时间,在世上绕了一个大圈子,兜兜转转回到起点,但已经没有了那份斗志,究其根底,竟是因为最初的两元钱。
世道固然险恶,但更险恶的是人心……
本书的导读训练中有一个错误的选项:“祥子拉车时为了寻找侥幸的更多收益”。但是,这句话真的错了吗?
第一章第九自然段:“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间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祥子终究是怀着对小概率幸运事件的憧憬,选择了拉车这一行业。
而他拼命去挣钱买车,目的则是一辆拉成两辆,两辆拉成三辆,三辆拉成下一个人和厂,祥子要成为下一个刘四爷……
为什么我要用八百多个字去分析祥子第一次起落的经过呢?
因为彻底从精神上摧残祥子的生活,就是从他冒险拉车,结果人车两空开始的。其后的“两起两落”,只是这一次恶果的延续(本应奔向小康的他一瞬回到买车前)
祥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是明显的冒险主义。而冒险主义无非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所谓“富贵险中求”。然而祥子本是一个老实本分之人,是什么原因让他铤而走险呢?
原因有二。其一,舒先生要这么写,咱谁也管不着;其二,只说书中人物。前面说过,这一次冒险的结果是“两天不吃不喝的收入”,对于一个苦命人来说,这无疑是很大的诱惑。姑且认为他情有可原吧。但此后在拉车途中对于路上没有一辆车的情况已然感到不安,是什么让这个老实人鼓起这样的勇气的呢?答曰:“孔方兄”
于是乎,近三万个小时的省吃俭用,辛苦劳作换得的成果,在一瞬间付诸东流……
在那个利益至上的时代(当然,也不排除现在也是的可能性),没有任何人可以假装清高,超然世外。哪怕是“像一棵树”的祥子,也免不了想去亲吻那“灰臭”,但是“生长洋钱”的土地。
或许吧,只有竹子是宁折不弯的,哪怕“树”,在畸形的环境下,也会变得畸形……
是欲望,让他成为了车夫,成为了高等车夫;也是欲望,让他堕落成了“野兽”,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四)
人,可以与环境顽强抗争,但难防内心中小小的欲望。
-
沉默的大多数——《骆驼祥子》书评
沉默的大多数——《骆驼祥子》书评楚博文
一个老实巴交的田间汉子,怀惴着满心希望在北平的大街上,他欣赏自己像树一样坚壮的身体,也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身体去创造未来。带着对城.. -
《骆驼祥子》的悲剧探源
《骆驼祥子》的悲剧探源夏雅萱
“这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悲剧之美,在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种种错位的事件和悲剧性的艺术感,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共情和心理震.. -
读《骆驼祥子》有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王文莉
闪烁的光芒即使再微弱,也无法被无际的黑暗埋没。
这句话即使再富有哲理,在这本书中也只是空前的谈论罢了。祥子始终扮演着他那固定的角色,如果书中的.. -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韩佳轩
一身简朴的布衣,一双黑色的布鞋,加上一条沾满汗水的白毛巾,大概就是多数人们脑海中那个人力车夫的形象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基层,每一天的工作无非是拉.. -
《骆驼祥子》读后感 800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 800字陈海军
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 -
读《骆驼祥子》有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读《骆驼祥子》有感
陈晓松
巴尔扎克说得好:“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骆驼.. -
读《骆驼祥子》有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张雪
在祥子生活这个年代,战乱,压迫,金钱,人力车夫构成了他生活的一切。
祥子他来自农村,离开一无所有的家,十八岁就到城里来,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抗日期间,老舍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利用各种文艺形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