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的读书笔记(4篇)
阅读名著的读书笔记范文篇1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每个孩子都很好奇,都想拥有有一个神奇美妙的旅行,当然我也不例外。整天幻想着,幻想着自己一个人站在轮船的最前端,迎着朝阳,向浩瀚的大海勇敢前进,去见识那些奇特、有趣的事。因此我读了江奈生·斯威夫特写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他不仅给我带来了趣事,也让我看清了那个时代的英国社会。
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是英国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父母都是英国人。斯威夫特早年生活十分贫苦,因为父母过世早,他很早就寄居于伯父家中。他从小就喜爱学习历史和诗歌,岁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后来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他的很多小说都把矛头指向教会,同时对当时的学术的贫乏和社会的腐朽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格列佛游记》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故事,描述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格列佛来到了小人国的那一段。利立浦特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候选人必须冒着跌断脖子的危险来表演绳技,以达到爬上去的目的。爬上去以后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就可想而知了。朝廷官员也时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按照技术高低获得各种丝线,小人国里的官员腰上没有不缠丝线的,他们全都是奸佞献媚,贪婪无耻,丑陋的小人,难怪国人名字都带着小人二字,他们在绳子上跳舞是为了荣华富贵,因此变得丑劣不堪。当然这也不全是他们的错,社会本来就如此变态,人们又会好到那里去呢?斯威夫特借此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的讽刺了高官侯爵的阿谀奉承丑恶的嘴脸。
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与笛福的《罗宾逊漂流记》是截然不同,格列佛每漂流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的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如果说笛福通过笔下罗宾逊最终承认英国现存文明的话,那么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通过主人公形象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从而表达了对现实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其实,我觉得《格列佛游记》所反映的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阅读名著的读书笔记范文篇2
开学初,我从学校借了一本非常吸引人的书,那就是《鲁滨逊漂流记》。每当我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忙着捧起它翻阅起来,然后在妈妈的催促下,极不情愿地放下书去做作业。这本故事书的情节时刻牵引着我,没多久我就看完了《鲁滨逊漂流记》,看完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震动。
我想如果我是鲁滨逊我会怎么样,我会害怕吗?我会想爸爸妈妈吗?我在孤岛上会干什么呢?我是不是会在岛上饿死?
当船失事时,鲁滨逊被海浪冲到一个孤岛上,那里荒无人烟,既没有食物,也没有住所,但鲁滨逊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我想换作我,我根本没有这份自信和勇气,在孤岛上,我会惊慌失措,然后嚎啕大哭,口里呼唤着爸爸妈妈快救救我,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鲁滨逊独自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他面临着各种困难,但他并没有向困难屈服,而是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没有食物,他自己制作钓鱼杆钓鱼,为了改善伙食,他还自制标枪打猎小动物,他的能干和聪明使他免于被饿死;没有住所,他自己搭建帐蓬;在孤岛上,鲁滨逊生活得非常充实。如果我是鲁滨逊,因为我什么事也不会做,平时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面对这些困难,我将手足无措,也许我会被野兽吃掉,或者活活饿死在孤岛上。
在孤岛上,当鲁滨逊看到自己的同类白种人被土著人抓住了,他便奋不顾身地与土著人作战,去营救他们。如果我是他,我只会躲在一边,不管这件事,并乞求上帝别让土著人抓住我。
与鲁滨逊相比,我显得多么懦弱啊。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要向鲁滨逊学习,学习他的自强自立,学习他与困难顽强作斗争的精神,以及学习他对生活的乐观精神。
阅读名著的读书笔记范文篇3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一起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阅读名著的读书笔记范文篇4
其实,当我们捧起《红楼梦》时,对此进行细读品味,就会发现“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只是一个空泛而美好的愿望。归根到底,惟其艰难,主人公的受难,更能凸显宝黛二人爱情的价值感。我们并不能偏激的说谁对谁错。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比名利,比金钱,比青春都要重要一点点,不多,就一点点。
袭人可以说是里面最可怜的一个角色,袭人是宝玉的通房丫头,日后宝玉成婚了,她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林黛玉有时还会笑称袭人是嫂子,可见黛玉对这事也是有看法的。当我看到袭人开始在人前搬弄是非,想让黛玉搬出去的时候,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凡人容易犯的毛病,自私,软弱,首鼠两端。可她应该得到谅解,因为不是不同情他人,就是不怜悯自己。
等我们看到了红楼的结局:黛玉的惨剧,宝玉的悲剧,宝钗的闹剧。
故事就会发现能够受伤也是一种福气,即使是像黛玉那样失恋了,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场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抱着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和对宝玉的爱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种人生归宿可以选择,那么,死于伤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发芽的灰暗生活里,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种“碧云天,黄花地”的哀愁,并不是空泛无由的,好的感情总是最接近人类美的本质。女子对此的追求要更偏执些,注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宝黛二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感情是一种如此稀缺的资源,除了珍惜,我们别无它法。
-
暑假读书笔记800字(4篇)
暑假读书笔记800字模板篇1我仰慕高尔基的《童年》很久了,暑假里,在三味书店的开业之时,坐在全新的咖啡吧里,我终于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一口..
-
四大名著西游记读后感(4篇)
西游记的读后感篇1如果有人问我:从小到大伴你成长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想到诸如友谊、亲情、母爱……,这些人类美好的情感的确值得我们深深铭记,毕生珍藏。可我脑海中闪..
-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1、《平凡的世界》好词摘抄(1)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2)欢声笑语:欢乐的说笑声。(3)奋发向上:精神振作,情绪高昂。(4)茁壮成长:健康地成长。(5)三五成群:几个人、几个人在一..
-
童年读书笔记(6篇)
童年读书笔记范文篇1我读过《绿野仙踪》、《格林童话》、《骆驼祥子》……可我更喜欢看的书还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所写的《童年》。这本书主要讲了小主人公阿廖莎的故事。阿..
-
小草和大树读书笔记(5篇)
小草和大树读书笔记篇1《小草和大树》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荡气回肠的气势,但文章的内容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久久回味。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从小出生于贫困..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7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篇1十二岁,本应该是幸福快乐的童年,本应该是在父母膝下玩乐,尽情享受的。但是保尔却过早的走进了社会,过早的认识到了世态炎凉,人心冷暖,但也练就了他那..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外国名著读后感(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外国名著读后感篇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各有千秋。有人忙忙碌碌一生,到头一事无成,只留下无尽悔恨;有人虽然历经磨难,甚至处在..
-
城南旧事读后感读书笔记700字(7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读书笔记700字篇1童年是一朵美丽芬芳的花朵,增长一岁,花瓣就掉落一片,等花瓣掉光了,我们的童年也就过完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是林海音这位台湾女作家写的一本..
-
有你在我身后作文1000字
有你在我身后有你在我身后,我将不再畏惧任何挑战。题记今天是你十一岁的生日,从今天晚上开始你要自己睡觉了。妈妈郑重其事地对我宣
-
陪伴,让岁月更温暖作文700字
陪伴,让岁月更温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陪伴,亲人的陪伴,让我们感到温暖;朋友的陪伴,让我们感到快乐;好书的陪伴,让我们获得满足记
-
生命中多了一个你作文800字
生命中多了一个你第二天早上,我发现眼角有两条泪水的痕迹,眼睛干干瑟瑟的又红又肿,好似鱼眼睛似的因为一个陌生又曾相识的她总浮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