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日记(精选4篇)
红楼梦读后感日记精选篇1
一样花开到底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是九月,秋意渐浓。
有风从墙外自由的天空吹入贾府,那四角的天空,终被风慢慢吹成了秋天。
风从竹篱吹过,浸入即将盛开的菊花的经脉中,唤醒了枝头上贮藏了一春一夏的蓓蕾,以常人看不懂、也看不清的方式缓缓张开慵懒的蕊,清凉的香气,不知不觉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只可是,会有人看懂,只可是,时间未到罢了。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棵世外仙姝;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作黛玉的女子。她那照水姣花、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蕴藏着超越脂粉的不凡禀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精致婉转的别样情怀,还有那深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叛逆情怀,在那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样的不和谐。又该怎样同那冰冷森严的封建制度相融合呢?
只好格格不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那是个怎样的女子啊。如冰雪般晶莹剔透,如玉般纯净无暇。从小寄人篱下,“风刀霜剑严相逼”,而她只是想与心爱的人在一齐罢了。她那样的孤标傲世,可又有几人懂她?人们常把女子比作花,却很少把女子比作菊花。
的确,那淡泊疏野、那孤标傲世、那顽强清高的菊,怎会和纤弱的女子联系在一齐呢?千年之前,有一个叫陶渊明的男人,把菊花的魂升华到了百花之外;千年之后,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用她纤纤玉手摘下了菊花沉睡千年的魂。花的魂魄和她的灵魂就这样契合在了一齐。因为她本是这样的人啊!
有人说黛玉不如宝钗稳重、宽厚,可宝钗那样老成、圆滑处世的富贵花,又怎能和林黛玉这瓣瓣傲骨的世外仙姝相提并论呢?
不禁想起爷爷的大书柜。从那里,我翻出了多少书?犹记得那四本《红楼梦》啊,浅青色的书面、老式的线装本,微微泛黄的纸,连“梦”字都还是繁体。旧旧的样貌,犹如一位在岁月里模糊了背影的女子。
然而,那金陵十二钗却活灵活现地在纸上浮动了。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哀伤,让我一时不禁莞尔,一时不禁落泪。在别人大叫读不下去时,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红楼梦》,和那个,孤傲脱俗的女子。
会忍不住想象,她在一百多年前某个睡不着的夜晚,怎样的落寞,怎样的黯然神伤。口齿噙香对月吟。无人懂。
那样的孤独无助,让人不禁隐隐地心疼。在秋后的某个午后,徘徊在满园清香中,听伶人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偶抬头,迎风一笑,那样的林黛玉必须冷到了极点,孤到了极致,犹如一枝秋菊俯视那早已成为春泥的落红。那一刻的清香,逍遥了整个秋天,逍遥了她的一生。
想,潇湘馆那里的竹篱是否日日被黛玉那沉静悠然的喃喃细语所敲打?黛玉又是否常坐在那石上,看着书,轻念一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还是,如后人所道,潇湘妃,枉凝眉,千古红楼梦一回。还是如往常一样,不悲不喜。
或,应对那菊花,轻拢水袖,漫展柔荑,轻捻一朵菊,念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庭院深深,没有回答,仅有回音
红楼梦读后感日记精选篇2
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四大名著,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通过阅读,感觉四大名著不愧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瑰宝。它代表了古典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家史和《红楼梦》中所写的贾家一样,是个“钟鸣鼎食”之家,曹雪芹身经荣华富贵到贫困潦倒的起落悲欢,促使他对社会和人生有着清醒透彻的理解。
本书中讲述了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因为家庭原因投奔来贾府,与贾宝玉一见钟情,本来是一段完美的姻缘,却又因为王熙凤从中使计,让贾宝玉娶了薛宝钗,以至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看到此处,我为他们感到痛心
曹雪芹从真实出发,通过《红楼梦》把贾家在当时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败,经济上的崩溃一一展现出来,它预示了旧制度必将走向没落的趋势。
在书中我看到,曹雪芹通过刻画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形象,写出人物的真实性,复杂性,每个人物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且都有着鲜明的个性。
我非常喜欢《红楼梦》这本书,它使我对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红楼梦读后感日记精选篇3
花儿开了又落,相顾无言。千古红楼,悠悠一梦。一场《红楼梦》,记载了多少人的爱恨离愁,又葬送了多少人的青春韶华。
——引子
难忘《红楼梦》中病榻前黛玉清瘦憔悴的面容,凛冽的寒风中颤抖的身躯,还有那飘动的素衣。就这样,她在轻唤一声“宝玉”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一如葬花般平静、安详。她是朵生性纯洁的芙蓉,幽幽芬芳留下的是无尽的凄美。她美丽的容颜尽管被泥土覆盖,但她的倔强、她的尊严已永远凝固成墓碑边久饶不散的轻烟。斯人已去,却非去;门前芙蓉凋零,却犹存暗香。
难忘《红楼梦》中窗纱前宝钗面带愁意的笑容,那抹笑容中透露出无尽的悲凉。她自是如愿地嫁与了宝玉,但宝玉心中对黛玉的思念她又如何不知?她得到了“宝二奶奶”的名号,却独守空房。她是朵艳冠群芳的牡丹,浓艳的颜色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泪水。她那绝美的容颜后,又藏了多少哀愁?斯人已去,却非去;门前牡丹凋零,却犹存暗香。
难忘《红楼梦》中绿荫下湘云金光灿烂的双手,那只麒麟在她的手中熠熠生辉。她那豪爽大气如须眉般的品格,是大观园中最洒脱的风景。冬日里她扑出的那个雪印子,承载着她多年来美好的回忆,随着来年春日的阳光和煦,消逝在茫茫天地间。她是朵娇柔怒放的海棠,怒放过后,却仍是“湘江边逝楚云飞”的悲惨。斯人已去,却非去;门前海棠凋零,却犹存暗香。
难忘《红楼梦》中秋风中探春满纸墨香的花笺,秋爽斋内的海棠诗社,记载了大观园鼎盛之时的繁华。高雅奇清的诗句,是她闺中的慰藉。她是朵杏花,淡淡花蕊中散发出清幽的芳香。清婉温和却又非她的本性。她的结局纵是远在海外,却也是保住了一世的平安。可一世平安过后,她会在思念亲人的痛苦中逝去吗?斯人已去,却非去;门前杏花凋零,却犹存暗香。
再绮丽的梦,终究也是梦醒。红楼就是一场梦,梦醒时分,才意识到,那些风花雪月、富贵荣华,不过只是虚幻,悲剧的结局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红楼梦读后感日记精选篇4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怀才不遇的曹雪芹写出了自己,写出了世态炎凉,四大家族从繁盛到没落,最后以悲剧收场,不禁让人叹息。
这本书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即是赞颂又是悲剧,家族的衰败,爱情的没落,最终创造了一个悲剧式的收场。全书总共九百多个人物,大部分都是描写女性,情节主要就是围绕着林黛玉、薛宝钗和贾宝玉等来发展的,书中的很多女性人物都没有好的下场,有的被强盗抓走,有的跳井而死,有的撞墙而死,有的含冤而死,有的被远嫁。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没能和宝玉走到一块,怀着对宝玉深深的思恋最终抱憾而死。她是我小说里面最喜欢的角色,聪慧恬静,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也就是因为它的性格,多愁善感导致她体弱多病,让人十分怜惜和同情,林黛玉的死是《红楼梦》里面悲剧中最深刻的一段。读完整本书让人觉得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悲剧式的收场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多见的。这些都是曹雪芹对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痛诉,也看出他对世事不公的一种忿忿,他用这种犀利的笔锋描绘出心灵最深处的伤感。
对比现在生活的美好,我更懂得知足,我们民主,自由,我们有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们需要定下心来,好好思考人生,珍惜生活。
-
夏洛的网个人读后感(精选6篇)
《夏洛的网》个人读后感篇1通过卢老师的推荐,我知道了《夏洛的网》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小猪和蜘蛛的故事,激起了我心中无尽的爱和温情。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弗恩爱威尔伯胜过一..
-
俗世奇人读后感(精选8篇)
俗世奇人读后感范文600字篇1寒假中,我读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我从每个人身上都学到了一些道理,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身手敏捷,神出鬼没,飞檐走壁的燕子..
-
二年级童年300字读后感(精选5篇)
二年级童年300字读后感(精选篇1“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听着这首歌,让我知道了童年是我们一生中珍贵的宝藏,每个人都有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而高尔基的童年..
-
童年四百字个人读后感(精选5篇)
童年四百字个人读后感【篇1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记忆里,童年是美妙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值得回忆的……但是高尔基笔下的童年却迥然不同,恐怖、悲惨、阴暗的气氛始终弥漫在他的..
-
詹天佑读后感的作文(精选4篇)
詹天佑读后感的作文精选篇1《詹天佑》中讲了,清朝末年,中国科技落后,缺少技术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他要求工作人员,工作一定要精密,不能有..
-
初二桃花源记读后感100字(精选5篇)
初二桃花源记读后感100字【篇1怀着小小的激动心境,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
-
丑小鸭的读后感五百字左右(精选2篇
丑小鸭的读后感五百字左右篇1当你也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你是否胸怀梦想而执著追求?当你也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你是否在追求梦想而出现的苦难面前而昂首屹立?当你也是一只丑小..
-
笑猫日记的400字读后感(精选5篇)
笑猫日记的400字读后感(篇1《笑猫日记》是杨红樱的经典着作之一,本文的主人公是一只会笑的猫,只要读过《淘气包马小跳》的人差不多应当明白这只猫是马小跳的表妹杜真子最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