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读后感(精选8篇)

daniel 0 2023-08-06

《鸿门宴》读后感篇1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三本新书,有:《冒险小虎队》,《百科全书》,《鸿门宴》。我最喜欢的是《鸿门宴》。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秦朝末年刘邦攻进了咸阳城,大军进驻在咸阳城外的一个叫霸上的地方。而此时,项羽也率大军赶来,很快就打到离霸上不远的新丰鸿门。可是刘邦一进皇宫,宫中没有一点金银财宝,张良说:“秦宫早在我们打进之前就被人洗劫而空,现在只是一座空城而已。”“哦”刘邦说。因为刘邦霸占咸阳城以后,项羽一直不服,就下令攻打咸阳城,刘邦得知后非常害怕,所以特去鸿门给项羽说几句好话。到了鸿门,刘邦说了几句好话又把咸阳城让给了项羽。这时刘邦找了个借口逃跑了。项羽占领咸阳城以后,到了皇宫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原来这是刘邦设的计。

刘邦是一个很会用计策的人,但是他只为自己想,不以大局为重,最后还是会吃亏的。

《鸿门宴》读后感篇2

谈到楚汉之争,最出名的不外是鸿门宴,《鸿门宴》叙述的是项羽,刘邦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毒霸天下的新,因此举办了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就是著名的《鸿门宴》

项伯—一个被长期忽略然却在鸿门宴起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他通知了张良,项王对他的不满以及起来杀意,才让他有机会逃走。

张良——刘邦的智囊袋,然刘邦却不能给予他足够的信任,连刘邦想独霸天下的目地都不曾告诉过张良,但张良却不记前嫌,是他通知了张良,是他为张良出谋划策,是他在刘邦独自一人逃走时,镇定自若。

项王——唯我独尊,目光短浅,毫无心计,他的智囊袋范增告诉他,刘邦有独霸天下的心,一开始项羽很生气,且对刘邦起来杀意。然而却因为刘邦上门谢罪,而原谅,范增多次示意刘邦,项羽置之不理,项羽的唯我独尊,不善用人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

范增——项羽的智囊袋,他说一个老奸巨猾,洞察敏锐,是他最先察觉到刘邦的霸心,他劝说项羽杀了刘邦,刘邦心软放过刘邦,导致最后被杀。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威风,多么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最终落个自刎乌江的下场,归根结底,都是他唯我独尊,犹豫不决的性格让他在鸿门宴上错失咯刺杀刘邦的绝好机会,就这样,一个错手可得的江山被他拱手送人,多么可悲啊?

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刘邦之所以得江山。都是因为个人性格,项羽的桀骜不驯让他孤注一掷,最后在乌江自刎,刘邦因为他的性格,让他广招贤士,统帅三军。

项羽,我崇拜,只是英雄短命。刘邦,我尊重,他们创造了历史。

《鸿门宴》读后感篇3

项羽又岂料到,竟是刘邦先入秦,却又不甘心就这么把王位拱手相让,项羽想称王,又想名正言顺,从此可以看出他做事不够果断,不够坚决。叙述主要内容,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当范增在鸿门宴多次向项羽示意时,项羽的行为却让我们大跌眼镜,他竟然不理睬,也许这就是错的第一步,导致了后面的事情连连出错,一次次多好的机会,就这么溜走了,俗话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刘邦提前做好的铺垫,在项庄舞剑时发挥了作用,因为项伯,使得项庄无法对刘邦下手,又错失了一次绝佳机会,而这里错在项羽的用人唯亲,他只愿相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不知这个他如此信任的人会因报一已之恩,而不顾全大局,这也是他噩梦的开始。

写出了自己的感想?樊哙闯帐,项羽本应下令处斩,可是,又因为他的妇人之仁,再一次让刘邦有机会逃走,而当刘邦上厕所叫上樊哙之时,他又轻视了刘邦,放心地让他去了,而当张良说刘邦已独自回军中时,他若是派军立刻去追,也许历史就会更改了,可是偏偏,他就是没有,反而神色淡然地接过玉斗放在桌上,要我说,项羽他不仅妇人之仁还特别傻,项伯和刘邦的一番说词,就让他“六神无主”了,原先的怒气也一扫而光了,说好听点,是天真,说难听点,就是傻。若不是他一次次地错失良机,那天下又怎会被刘邦夺去?而面对刘邦的各项性格特点,项羽也确实比较缺乏,刘邦似乎注定了就是取代项羽的。

《鸿门宴》读后感篇4

今天,我读了《二十五史故事》这本书。其中,《鸿门宴》使我感触最深。

话说公元前206年,刘邦攻下咸阳。项羽打败章邯后,也向咸阳进发,但在函谷关被拦了下来。他立刻将其攻破,将军队驻扎于此。刘邦的`左司曹无伤害怕了,派人告诉项羽,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大怒,下令明天犒赏士兵,打败刘邦!谋臣范增提醒道:切不可错过杀刘邦的机会。

刘邦闻知,连夜找到项伯,叫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好话,但项伯提出要刘邦一早去向项羽请罪。

第二天,刘邦来到鸿门,项羽出来迎接,刘邦向他谢罪,项羽把他邀进大账内喝酒。

范增多次向他使眼色,可项羽却置若罔闻。范增便悄悄对项庄说,你去舞剑助兴,趁机杀死刘邦,项庄边舞剑边等待时机杀刘邦。

一旁的项伯十分着急,张良连忙找樊哙帮忙,樊哙二话不说,怒气冲冲地冲入营帐把项羽都惊到了,自认为可以收买人才,还给樊哙酒肉。后来,刘邦趁机找借口逃走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做人不可刚愎自用,有时要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项羽因为太过狂妄自大,自以为是,没有听取范增的意见,放虎归山。其实可以这么说,项羽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如果他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历史的局面将有可能被改写!

《鸿门宴》读后感篇5

在寒假的第二周,我从《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中读到了一个令我刻骨铭心的故事,叫做《鸿门宴》。

《鸿门宴》主要讲了在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各领一支起义军队伍分头向秦国的首都——咸阳城进发。刘邦率领着十万大军奋勇杀敌,很快就打到了咸阳城外,十万大军把城堵得个水泄不通,秦王想逃也逃不掉,只好乖乖的打开城门,出来投降,刘邦进了宫。在张良的刺耳忠言下,刘邦没有像秦王一样昏庸无能,而是正直的与市民约法三章——杀人者偿命,伤人者判刑,偷窃者处罚。而项羽虽然走了远路,可他带着的四十万大军一路上节节胜利,渐渐地逼近了咸阳城,又来到函谷关前,刘邦的大军守在门口,不让项羽进攻,可项羽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不到一天就攻下了函谷关。晚上项羽的谋士对他说:“刘邦是个有义气的人,除了他,才能除后患啊!”于是,第二天,项羽就请刘邦吃宴。刘邦把昨晚张良教他说的甜言蜜语说了一次,项羽听了想放了刘邦而项庄就开始舞剑,想用此机会杀了刘邦。项羽有些生气了,让他们坐下。而此时张良就以刘邦的酒量不好,而借机让刘邦逃掉了。项羽放掉了刘邦,反而让自已的四十万大军就此全军覆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去把握时机,如果没有把握好机会,迎接你的不是成功,而是失败。

记得有一次吧,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写读后感,我本有这样的实力,可是我为了偷懒,放弃了这一次的平台,结果评分一结束,班上许多同学得了奖。而我惟有遗憾!

读了《鸿门宴》之后,我一定要学会把握时机,在学习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所长所能,争取把最优秀的自己展示出来。加油!

《鸿门宴》读后感篇6

楚汉争霸,一段雄伟壮阔的历史故事。时势造英雄!乱世之下,群雄并起,一位位英雄各有千秋。项羽勇猛刚毅,刘邦善于纳谏,张良运筹唯喔,围绕这英雄们有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鸿门宴就是斗智斗勇的经典。

项羽因刘邦欲王关中而愤怒,便叫刘邦到军中谈话,于是有了鸿门宴这一斗智斗勇的故事,项羽本应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杀死刘邦,却因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放走了刘邦。于是一步错,步步错最后项王在乌江自刎失去天下!

我认为项王最后失去天下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鸿门宴中的不杀刘邦。不耍流氓就已经体现出了项羽的优柔寡断,不听他人的建议,忠告。后来项羽进入咸阳宫杀死秦公子英,放火烧掉阿房宫,四处烧杀抢掠,这与刘邦听从张良的谏言而约法三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就是明星的天平偏向了刘邦这一方。后来四年的楚汉争霸刘邦身边的谋臣武将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大;项羽因残暴使自己的亲信越来越少实力也随之消弱最后自刎失去天下假若项羽在鸿门宴中杀死了刘邦,这样项羽会越来越恣意娇纵,失去竞争者,这样项羽原来的雄心壮志也会慢慢消沉,最后变成一位桀纣之君。即使项羽依靠武力征服了全国,也会像暴秦一样二世而亡不会长久留存。所以不管项羽的武力多么强大,天下都不会在一位暴君手上流传百世千世。

读史可以明志,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除了让我们大饱眼福之外更重要的可以学会许多品质。在鸿门宴这一故事中,我学会了如何镇定自若的面对危险,也知道了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做事果断坚决。

《鸿门宴》读后感篇7

前几日,我们学习了《鸿门宴》这一古文,这篇古文向我们讲述了古代“鸿门宴”这一惊心动魄的“天下第一宴”。

学完课文后,难免会引起我们的深思:项羽是因为这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的吗?

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不管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不杀刘邦,他都无法称霸天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课文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项羽这个人,优柔寡断这样的人即使杀了刘邦,他还是无法称霸天下。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项羽不善于采纳他人的好的建议,对于范增的忠言置之不理,反而听取自己的叔父的无稽之谈,这也就了他是无法得到更多优秀的人才,以至于之后发生陈平反叛,范增也弃他而去。我们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其实,在这“得人心”之中更重要的是去得到“人才的心”。而项王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不好。所以即使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他也会由于自己的一意孤行、任人唯亲的性格而使他身败名裂的。

项羽最终被刘邦所灭,并不是因为项羽没有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即使他杀了刘邦,时势造英雄,还是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刘邦来消灭项羽。项羽虽有勇却无谋,只知道用武力来征服天下,却不知道智谋要远远比武力重要。所以,项羽未能称霸天下,未杀刘邦只是客观原因,项羽自己的种种弊端才是导致他乌江自刎的主要原因。

《鸿门宴》读后感篇8

乌骓马一声长嘶,似闪电划破黑暗的时空。身后是四面楚歌,眼前是浩浩乌江。

哦,我的霸王!黑色的虚空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没有千军万马,没有呐喊嘶杀,你孤寂如同深秋的残塔……力拔山河兮气盖世!是的,霸王,你可以拔山,可以扛鼎,可以号令三千铁甲的征战,但此刻,你已无力再拔心头的那缕悲伤。

那些因你在鸿门宴中释了刘邦而唾你为“妇人之仁”的人,焉能知道在狼烟四起的秦王朝中,你一声巨吼,扛起天下苍生凄楚目光的胆量;你披甲上阵,任铁蹄踏遍关山万里的勇猛;长城内外,你挥臂奋斫,在刀光剑影中划出一道血色风景时的豪气万丈。

你是英雄!

你不懂得诡计阴谋未必只是小人伎俩,败为贼寇胜为王!你西楚霸王不是君王,你不会知道,猥琐小亭长也会唱出“大风起兮云飞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的霸王,你是个君子,可是你是否知道,在战场上,没有道义,只有伎俩!在万骑逐鹿年代的君子正如那痴想飞过沧海的蝴蝶,顷刻间,跌落在大海,腐烂或永恒。

在四面楚歌中,那个在主帐翩翩起舞的窈窕身姿微微颤抖。只一瞬,一道银光划过。血如纱一般,杜撰在绝望的空气中。“虞姬,虞姬,奈若何”。虞姬只有以死,来报你的满腔柔情。

而你仍不醒悟么?霸王!

虞姬翩翩起舞,祭你柔情万丈。

宝马凄凄长鸣,泻你一世悲凉。

你的一生中只有这两个知己啊,我的霸王!

江水汩汩,唤你回寂寞的岸边。你拔出长剑,最后一丝亮抖抖过楚歌飘扬的夜空。

在西边的天空,一颗明星渐渐坠落,

分解,崩溃。

直至灰飞烟灭……

霸王,你的出现正如昙花一现,可昙花的美却无法使人忘却,即使只有一瞬间。所以我们忘不了那个拔山的勇士,那个原谅仇敌的君子,那个火烧阿房宫的英雄。

  • 下一篇:唐山大地震电影完整观后感(精选4篇)
    上一篇:小学暑假满分日记(精选3篇)
    相关文章
    1. 四世同堂读后感800字(精选2篇)

      最新《四世同堂》读后感800字左右篇老舍先生写了一本《四世同堂》,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事里的很多人物都是老舍先生笔下虚构的人物。而我今天要讲的却是真实存在..

      daniel 0 2023-08-06 03:12:11

    2. 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精选4篇)

      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篇1花了几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个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写出神韵来了。说看这书能激发出什么爱国热情是假的,我..

      daniel 0 2023-08-06 03:12:00

    3. 红岩500字读后感(精选10篇)

      《红岩》500字读后感【篇1当我听着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升起,我就会想,祖国的山河为什么这美领巾为什么这样红?我们今的日子何而来?但是读了《红岩》这本书我知道了如何的红旗、..

      daniel 0 2023-08-05 23:00:01

    4. 爱的教育读后感500字作文(精选6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500字作文【篇1今天早上阳光灿烂,我在阳台上边喝着水,一边惬意地看《爱的教育》。其中一篇文章令我深有感受。这篇文章主要写孩子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大雪球打中..

      daniel 0 2023-08-05 22:24:24

    5. 爱玛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爱玛》读后感1000字【篇1爱玛也许是简奥斯丁所有着作中最不讨人喜欢的女主角,她张扬而高调,她看待事物非常表面,对自己的情商和智商相当自信,认为自己所想的都是正确的,热衷于..

      daniel 0 2023-08-05 22:24:04

    6. 初中小海蒂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初中《小海蒂》读后感600字(精选篇1我想大家一定吃过阿尔卑斯糖,但是你们知道阿尔卑斯山的女儿是谁吗?她,就是小海蒂。主人公小海蒂自幼失去父母,由姨妈迪蒂抚养。有一天,姨妈迪..

      daniel 0 2023-08-05 20:36:32

    7. 詹天佑高中读后感(精选5篇)

      《詹天佑》高中读后感(篇1在居庸关上曾留下的以身作则,在八达岭旁曾印上的一丝不苟,在青龙桥边曾布下的认真智慧,都深深地刻进我们的心。詹天佑爷爷,我们为您骄傲!1905年,您不怕..

      daniel 0 2023-08-05 20:00:22

    8. 苏东坡传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600字【篇1《苏东坡传》是学者林语堂先生的所作,该书以文献资料为基础讲诉了东坡颠沛流离又充满潇洒传奇的一生。提起东坡,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大多带着亲切..

      daniel 0 2023-08-05 19: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