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
《寄生虫》观后感作文精选篇1
去年刚上映的《寄生虫》是一部看似平凡而富有深意的巨作,豆瓣评分也非常高。这是韩国电影首次拿下金棕榈奖。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寄生虫》获得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国际影片奖,并且创造历史成为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片。
电影主要讲述社会问题、贫富问题和人性问题,生活比较困难的基宇他们一家四口住在阴暗的地下室里,然而贫穷却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缘巧合的一家人靠着作假在朴社长家工作,通过行骗从底层爬进上流社会的故事。
其实基宇一家人其实都很有才华,基宇基静不用说了,都很聪明也很孝顺,基宇的爸爸开车技术很稳,基宇的妈妈还是链球运动员拿过奖项。所以这一家四口人根本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委屈在地下室,还依靠作假在朴社长家工作。这里的逻辑,应该是想表达在这个靠“关系”的社会里,穷人比富人机会少。即使有才华在身,也因为没有优质的人脉圈而被迫埋没。
令我觉得神奇的是,在剧中多次描述到气味,一家人去到朴社长家工作后,从富豪家的小儿子闻出基宇一家的味道开始,后面就不断提到气味。连最后基宇爸爸杀人都是因为看到富豪朴社长捂住鼻子的情景而失去理智彻底爆发。气味,在这部电影里精准表达出了上层对底层的偏见,以及底层的自卑心理。
另外,地下室的窗户和别墅的落地窗户不断的出现在电影中,形成强烈反差。上层和底层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导演用夸张的手法不断凸显这一点:地下室的窗户和别墅的落地窗户,下雨时对于底层的灾难和上层人的情趣等等。通过这些窗户以及窗户内外的故事,基本把上层和底层人的生活状态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结尾设计的很巧妙,基宇发现父亲在别墅地下室后暗下决心买下别墅,且导演真的把基宇的计划实现了似的拍出来,但醒来后基宇依旧在地下室里,然后电影结束。这个结尾大概是想告诉所有人,每个人都值得拥有目标,而是否可以实现只能靠自己。
看完这部电影,只希望每个人都卸下偏见,任何岗位都值得被尊敬。另外,也希望这个社会不要有寄生虫,舍掉贪心,学会满足。只要努力,谁都可以靠自己获得稳定的生活。贫穷能暴露人性之恶,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婪,而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否则最终都会被自己的贪欲所害。
《寄生虫》观后感作文精选篇2
在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其实是一步步被带入进去的,因为前面一部分的家教经历和我的家教经历有点儿相似,一样是一个贫民窟家的孩子进入到那栋楼的最高层。所以有些感触。
后面有一位聊的来的网友知道我在看这部电影,他发出来这样的感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是其实后面,我不知道为什么,对那位可怜之人恨不起来。一个人要被愤怒或者其他的情绪激活,首先必须是共鸣,比如愤怒,他会让我感觉到愤怒嘛?如果单单从他诬陷别人抢了人家的工作害他没有饭吃,或者是杀了那个养活了她们一堆人的生命的朴社长,我有点儿恨不起来,只会觉得有点儿心疼,他为什么会抢人家的工作,因为贫穷,他为什么杀社长?因为阶级。
他们一家人本性坏嘛?其实并不坏,他们一家人“入驻”了富裕之家后,原本并没有干啥伤天害理的事情,当他们得知了原本锁在半个地下室后的男人其实是原女仆的欠了债的丈夫,她们起初并没有杀害之心,只想要自保,稳住目前想要的生活,并且在后来的宴会上,那位女人还想把自己做好的蛋糕给他们送过去,充充饥。
真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阶级。原电影这样的画面,那位社长,捏住鼻子准备拿走车钥匙,这反而激化了另一位男人的自尊,他无法忍受阶级给他们所带来的痛苦与奢望,所以他被激怒了,所以他选择了杀戮。而原电影中一直强调的气味,那是富人对贫穷的敏锐,是贫富差距的隔阂,也正是阶级的化身。
阶级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跨越的,却又是最永恒的,想起关雎尔的一句话:人生来是平等的,但是社会是有阶级的,一个人,得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无视这些阶级。
《寄生虫》观后感作文精选篇3
20__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寄生虫》,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人性,关于阶级固化,关于贫富差距的故事。基宇和父母、妹妹基婷生活在逼仄阴暗的半地下室里,一家四口都没有工作,只有靠帮披萨店折外卖盒做临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因为偶然的机缘,基宇进入了一户有钱人家里给他们的女儿做家教,享受着优厚的薪酬,但他的野心并没有因此而止,而是设计让一家人都在富人家里找到了工作,开始了寄生上流的生活……
看到这里才明白,所谓寄生虫所指的却并不是“虫”而是指寄生在富人家庭下生活的穷人,也是指不想付出只想轻易获取令他人艳羡的一切的人。
影片中用味道来表现贫富人之间的矛盾,无论剧中主人公如何包装,好像都冲刷不掉自己身上的味道——穷人的味道。因为是穷人,所以比一般人更看重尊严,更因这味道而敏感而自卑。
富人夫妇对基婷倒地的无视和有意无意的捂鼻,像是出于本能反应表现出的厌恶,终于击垮了穷人父亲的最后的尊严,迎来了影片的高潮。
在电影的最后,基宇幻想通过努力买下了那栋房子,让父亲从地下走了上来。这是一个梦,一个美好的对未来的设想,但他是否付出行动却是未知,充满了讽刺意味。或许“像寄生虫一样依附于一个美好的愿景,而不去付出努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寄生虫。”可是在当今大的社会背景下,努力奋斗的人也未必会有跨越阶级的运气。富不是富人的错,但太富一定是整个社会的错。
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穷人只能在富人的庇佑下生存,这是阶级的桎梏。导演用黑色幽默的讽刺把这样的现实讲得赤裸,淋漓尽致的放在我们眼前。
艺术来自生活,发现聚焦社会特殊人群与底层阶级矛盾的故事更容易出佳片。
电影中有很多有趣对比,比如善良的有钱夫妇其实私底下也会有不为人知的恶趣味;看似是影片中恶的一方的穷人父亲明明自顾不暇,却也会担心因他们而离职的司机的去向;同样一场大雨,穷人一家的生活能被雨轻易打乱而富人一家却感谢雨带来的惬意。
《寄生虫》观后感作文精选篇4
刚刚看完了《寄生虫》。个人觉得拿奥斯卡奖是实至名归的。
跟常见的韩式催泪弹套路下的好电影不一样。也刚好印证了那句话,看电影不是哭电影,好电影不应当以是否煽动观众情绪为评价标准。
电影开头就直奔主题。看到那间地下室就能明白是讲韩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地底的人羡慕阳光下的生活,豪宅里的人却不明白什么是爱。
原本都是善良的人啊,是因为有钱所以善良吗?因为没钱所以选择不善良吗?
电影直奔贫富差距主题而又不断外延,包罗了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
叙事手法也很特别,让观影者不断地去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断地思考为什么这样。明暗的交替让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不同人群好像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寄生虫》观后感作文精选篇5
一所豪宅,一个庭院,两个病态家庭,不禁想起早年间看过的一部很小众的电影。相比欧美,亚洲导演还算是文明拍戏了
何谓寄生?何谓虫?阶级,让同样直立行走的人类进化成截然不同的生物。女儿酒后的一句真言吐露了导演的心声:我们就管我们自己吧,我们别去管他们。这,是一个阶级的呼声!一个不择手段生存下去的阶级,一个每天为温饱发愁的阶级,一个在温饱面前没有权利选择善良的阶级。而怒杀老板,也是一种阶级仇恨,而非两个个体那么简单。一部电影,一个画面,让同一影院里的不同阶级的观众们同时产生理解、仇恨两种情绪,可谓登峰造极!
-
张桂梅思政大讲堂观后感(精选10篇)
《张桂梅思政大讲堂》观后感及作文(精选篇1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张桂梅,但对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张桂梅却是改变她们命运的人。2008年,张桂梅创办华坪县..
-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精选5篇)
观看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作文模板【篇1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在这激情与梦想并存的盛会上,我被运动员精彩的表演所折服,被志愿者优质的服务所打动。不过紧接着向我们走来的是北..
-
朗读者母亲观后感作文(精选4篇)
朗读者母亲观后感作文收获篇1前不久,董卿让观众见识了她慧心如兰、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而《朗读者》则会让人们看到她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
-
春晚节目观后感650字(精选6篇)
春晚节目观后感650字左右(篇1今年春晚是央视第__届春晚,春晚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观众真的没有看到植入广告,取而代之是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年的春晚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随和..
-
长征电视剧22集过草地观后感(精选6
长征电视剧22集过草地观后感(精选篇1我眼中的长征是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他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被敌人前后夹击、围追堵截,他们还是刻服..
-
阳台春晚观后感(精选5篇)
阳台春晚观后感参考【篇1一如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端坐在电视前,在心里默念着倒计时之后,8点准时整,一年一度荡涤灵魂的神圣时刻终于到来了,我的双眼随着电视屏幕一同放光。开..
-
秋季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0
秋季央视开学第一课经典观后感大全篇1转眼间我们迎来了美好的新学期,每当在新学期里,《开学第一课》这个让人期待的节目也与全国中小学生见面了,2022年是非凡的一年,,对此的今年..
-
央视开学第一课奋斗成就梦想观后感
央视开学第一课《奋斗成就梦想》观后感及心得作文汇总(精选篇1快乐的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给我们带来开心快乐的暑假生活,就这么结束了,在这天,我们又要踏入知识的海洋,因为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