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真伟大作文(精选19篇)

daniel 0 2023-11-08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

空留一腔悲愤,放弃宝贵的生命,长眠于滔滔江水之下,你甘心吗?!——题记

传统的端午节又到了,大街上四处弥漫着淡淡的棕香,很纯,不似脂粉那么令人作呕的香,不似贵族香水那么假惺惺的香,不似桂花香那么令人陶醉,不似……

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让我想到了你!

两千多年前,你独乘小舟,渐渐远离了国都。楚怀王冷嘲的目光还在脑中回荡。江水,冰凉的让人心寒,你早已无所留恋。站在江边,你看见了百姓们竭力挽留的神情,也看见国家即将面临的苦难,受辱不如归去,这是生命最后的告别。你在笑,笑庸君,笑奸臣,你抛弃了一世功名,你放弃了宝贵的生命,你不屈的灵魂最终得到了永恒。

大家都为你的忠节,为你不屈的精神,哀悼落泪,伤心不已,而你,仿佛是一个完成任务的战士,把生命定格在那一瞬间!但我又不明白,既然你那么英勇、那么忧国忧民,为什么要选择逃避?难到你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

你最终去了!但仍然留下万世英名!人们对你永远无法忘怀。为了不让鱼儿、虾儿吞噬你的躯体,那圣洁的灵魂,大家用有着清香的棕叶包了白糯米,蒸熟后丢入江中,让鱼儿食用,而使你的身体不会遭到吞食。

我想,你在九泉之下,应该会感到一丝欣慰,因为你那瞬间的选择,让后人永远的记住了你!

又是一年端午节到了,我潮动的眼睛仿佛看到了那缓缓流淌的汩罗江……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2

端午时节忆屈原又到端午,我看着面前散发着清香的粽子,不禁陷入对千年前这一天的遐想……想到屈原跳江的那一幕,我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除了跳江自杀,他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屈原爱国,多次上谏,直到被流放,最后因不忍看楚国灭亡,悲愤交加地跳江自杀。我认为,这种精神可敬,但做法不可取。他为什么不学学项燕呢?项燕也是楚国大臣,忠心,爱国,在他被秦军团团包围之时,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他仍然坚持战斗,最后一刻,他身负重伤,但仍未放弃,用最后的力量喊出了那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誓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几十年后,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打的全是‘楚’的旗号!秦被灭,是被楚而灭,被项燕而灭!

项燕只是一武将,便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屈原呢?以他的才华,定能把爱国之情根植在人民心中,把反抗之火燃烧在人民心中吧。可惜,屈原死了,只留下了一世清名和那篇[离骚]。被世人所怀念,却没能真正地挽救楚国。屈原是如何爱国的?说到底,只有两个字,上谏。是的,上谏。面对楚王,他做的,只是不停地上谏,但这样昏庸的楚王,会听他的吗?所以,他注定了要被流放。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救国呢?楚国上层已经没有指望了,能不能从下层入手呢?

孔子和孟子周游列国失败,他们没有灰心,著书立说,广传弟子,数百年后他们的弟子成就了他们的理想。项燕不也是发动群众,把反抗的思想传递到民间,虽然他反秦失败,但他的子孙却成功了,‘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才是一种真正的方法。用自己一死去唤醒世人,尤其是上层,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可惜,屈原死了,带着他满腹的才华和满腔的爱国情一起沉入江底,被世人所叹息。其实,自杀是一种逃避,但逃避并没有用,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世界才是关键。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3

屈原冥思苦想了八八六十四天,终于想到了一个一举两得的方法:卖粽子。

屈原的第一位顾客是只小虾,小虾见粽子绿油油的,便买了一个,咬一口,咦?牙齿怎么不见了?原来粽子放久了会变成石头一样硬,把牙齿磕掉了,于是小虾咧着嘴去上诉。这事一路传到东海龙王的耳朵里,东海龙王大发雷霆,命令虾兵蟹将把屈原抓来。

屈原被押送到龙宫,东海龙王厉声喝道“大胆屈原,居然在东海里卖劣质粽子,未经许可,犯了海洋法第9999条,应当封黑店,主人砍头!”屈原吓得面如土色,对东海龙王说:“我上没老,下没小,就可怜可怜我形单影只吧。”说完连磕了9999个响头。龙王(早就对新鲜粽子垂涎三尺)冷笑了一下,说“好,我给你十天期限,上交9999个新鲜肉粽,如期不交,灭你十族!”屈原本想再啰嗦几句,但被卫士拖进了牢房实验室。

可怜的屈原向来只会吃粽子,可不会做粽子,怎么办?

屈原在牢房里想起他爷爷的爷爷教他的一句话:凡是都不要轻易放弃。于是他看看海底光滑的鹅卵石,没想到好办法;看看美丽的珊瑚礁,没想到好方法;看看类似降落伞的水母,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屈原搭起支架,织出细网,把细网固定在支架中,捕捉水母。好不容易捉来水母,把水母风干,他取下水母,把米和肉仍进去,和上口子,粽子包好了。

粽子在冰冷的海水中会变成石头一样硬,东海龙王的牙要是被磕掉了,屈原那就遭殃了,没关系,屈原坐火箭到天上向火神讨火苗。他把火苗放进水母里,粽子马上热乎乎的,保证很新鲜。

剩下的几天里,屈原废寝忘食地包粽子,终于成功交差了。东海龙王觉得粽子超好吃,既放了屈原又赏了他好些宝贝,还派卫士送他回家。

“这倒是一个好方法呢!我可以自己包粽子卖,多开几家店,努力卖到南海去……”屈原在回家的路上美滋滋地想着。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4

历史的长河滚滚前进,冲刷着无数的灵魂,该留下的,永垂青史;不该留下的,永生不现……

听?是谁在低低吟唱?只见屈子披头散发,眼神充满了无助与无奈。他,这是怎么了?

原来,楚怀王听信小人之言,疏远了屈子,“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后又遭顷襄王流放,这一代代国君可真是糊涂啊!“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屈原出生高贵,生辰吉祥而美好,先人赐予了尊贵非凡的名字,表现了屈原高度的自尊自爱。注重自我修养以及辅佐君王的责任感,时刻不忘振兴楚国,直至生命的终章!文中多次出现的芷草、秋兰等香草更是反映出他高洁的情怀,不同的情趣。他完善自我的目的在于引导君王,趁年轻奋发有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他终究还是错了……昏聩的君王,可恶奸诈的小人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屈原被流放在外,仍心系楚国,仍不忘振兴楚国。直到楚国灭亡的消息传来,他的心,也就跟着死了。

他不愿苟活于世,他不愿自己被肮脏世俗所玷污,于是,他选择了死。

他的死,不是懦弱,不是妥协,更不是逃避。他要以死明志,宁愿葬身鱼腹,也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他的死,是自洁,是自爱,是自保,是值得尊敬的,更是伟大的!

屈原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时代的缩影。怀王三次被秦所骗,一“任”一“疏”,反复无常,践踏人才。上有昏君,下有佞臣,楚国政治的腐败黑暗可想而知。《离骚》正是屈原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控诉!面对种种邪恶,屈原矢志如一,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的品德。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他抱着石头,纵身一跃,跳入汨罗江自杀了。这位伟大的历史巨人终于倒下了。他累了,就让他好好休息吧……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担心江中的鱼虾会吃屈原的身体,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时,包粽子扔入江中。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便由此而来。

为了追求光和热,追求真理,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屈原虽与世长辞,但他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5

翻开泛着油墨香的书卷,静静地看,细细的想,似穿越了两千年的阳光,阳光下有你。

你一袭白衣,任乌发垂在胸前,似有无尽哀怨。你抬眼,望了望依旧清澈如洗的天,纯净的眼眸无法承担太多的悲戚,只好化作两行清泪。

他们不懂呵,不懂你为何如此执着,不懂你为何不肯去沾染酒污。而你,也只好空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我想,那一刻,你是否在想朝堂上,你那高高在上的王,为何不肯听你言?你本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三闾大夫不该是你。

抱着一块冷石,你毅然决然走到汨罗江畔。他们说你极端,他们说你消极避世,他们说你心胸狭隘。他们不懂呵,不懂,你只是不忍让家园变成荒芜,你只是不忍看到那个败迹,你只是不忍走向注定了的结局。

那为何,不随波追流呢?

我似乎看到你用哀怜的目光看我,是啊,该怎么让凡人们懂得呢。你不是不懂那官场生存之道,只是不愿看那宿命风干美好。

近似疯癫的伪装,只是不忍清醒着看这世界。

你笑,甘心沉于汨罗。早已分不出你的泪,只因爱得太过深沉。你也知道,只要你回头,有那么多的选择:做一个隐士也好,周游列国也罢,没有人非要你死。但,你又怎肯呢。

你叹,你恨,你泣。叹他们不肯挺起脊梁,恨自己已无力回天,泣国破之日已可待。楚,你一个人的楚,已风雨满楼。仿佛,只要轻轻一推,便已化为废墟。

就这么沉沉的安睡吧,屈原。历经沧海桑田,你已得到永恒。历史,会一直记得你。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6

空气凝固,风欲起而未能。屈原,你最终还是来到了边。你脸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无理的诽谤、不公的流放、坎坷的人生,你最终选择了纵身投进的这条大江。用尽了力气,拂不去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徒,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当年,你是多么的精明能干,你是多么的擅长言辞,又是多么的明于治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主张抗秦,却遭受到楚国佞臣们的迫害。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技蔽君子之才。

于是,你渐渐被君王疏远了,被流放了,直至看到你心爱的祖国灭亡了!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灵,你赋《离骚》。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遭到受尽诽谤的后果!你竭忠尽智,但终日被谤,你的心里又怎能无怨无恨呢?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汨罗江为长眠之地。这一天,你出现在汨罗江边。憔悴枯槁的身心,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那沉重的心。你宁愿赴江流而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尘世之污浊。这就是你,华夏大地上坚挺而自豪的脊梁。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你也要与楚国永在一起,永不分离!这时,在那一段沉沦历史的长夜中,熠熠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的一颗不屈的心!啊,屈原!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7

诗人纵深一跃

在汨罗江

定格成

一道恒久悲壮的风景

粽子的清香

年年

如期浸透五月的民间

一个高洁的灵魂

历经两千年龙舟划来划去

仍坚守贞洁

漂泊清透的江上不改初衷

穿透潇湘灵性的血脉

花瓣开在初夏的枝上

糯米与花生做成的粽子

朴素之极

喂远古喂现代

喂风风雨雨的阴历阳历

我相信

无论多少年过后

粽子飘香的地方

定有诗人泱泱的诗句

哺育华夏文明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8

汨罗江畔,一位散发披肩的老者蹒跚的来回踱步。

他口中吟唱着《离骚》,眼神中充满了悲伤失望。

慢慢地,坐在一块大石上,他两眼呆呆的望着东去的江水,又抬眼望望耸立的高山。自问:高山与流水,那个才是正直的哪?

“大王,”他的耳边响起了子兰和靳尚的谗言,“屈原在背后经常说您的坏话,说您昏庸至极,楚国的最后一个国君就是您。”唉!小人得志,全靠奸诈,油滑与灵动,顺从君主的意愿,如那蜿蜒的流水一般;而君子正直,以理服人,沉稳与坚定,似大山般巍峨。

“这不是屈大官人吗?”一位渔夫飘然而至,“您怎么在这里呀?”

“哎,我编撰楚辞却引来小人嫉妒,”他的面前出现了他们进谗言时奸笑的脸,“小人的谗言,使我失去了官职;君主的不明,使我我多次被流放呀。”他削瘦、苍苍的脸上涕泗流。

“那为什么不学学他们哪?学学他们的灵活、多变。”

“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他无奈,悲伤地但坚定地说。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9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相信全体党员干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回去和家人团聚,品尝可口的粽子。新鲜美味的“三德”牌粽子已包好,望全体党员干部及时品尝。

第一款粽子“明大德”,包含了爱国为民情怀。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弘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将人民群众装在心里、记在脑里,时刻想百姓之所难,解百姓之所困,努力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二款粽子“守公德”,融入了为民服务宗旨。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基本公德要求,守公德就要强化宗旨意识,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俯下身子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对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才能把自己的根扎进群众的土壤里,才能在一言一行中守好公德,建立不可动摇的根基。

第三款粽子“严私德”,蕴含了律己修身的习惯。一轮明月挂长空,万家灯火印心尖。每一位执政者都想干成事、不出事。看似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要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年轻公务员从一开始就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有些党员干部,看着身边的朋友一夜暴富,看着工程老板豪车往来,心里边就不平衡、不自在。纵观各地查处的贪官,很多都是心里边的不平衡在作祟,在朋友交往中抵制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在工作往来中坚守不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没有管住自己的手、家人的手、下属的手,手乱伸、事乱做、人乱为,最终只会锒铛入狱丧失自由。因此,保守清廉、严守私德是每一位年轻公务员的紧箍咒,只有常念叨、常提醒、常敲打,才能走对正路、少走歪路、正气直行,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0

以前

只知道端午节

是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到底为了什么

从未深究

今天

需写端午节

从资料里

才知其中的缘由

爱国诗人

这个词曾感觉多么神圣

属于它的人

必是

五官端正谈吐自如

如鱼得水生活幸福

万万没想到

还有一个投江而去的生命

时隔千年

依然让人如此悲痛

后来

此日举行的各种活动

无不表达世人对您的热爱与怀念

时空如果可以倒流

一定

聆听您的心声

感受您的情愫

排除您的苦闷

消解您的忧愁

劝解您珍惜宝贵的生命

可这一切已被风干

只留感人的故事流传

我泪眼婆娑

朦胧中

似乎看见您披着哀怨的衣衫

在走

却走不出社会的腐朽

斯人已去

我所能做的

就是把您的精神

一代代传颂

让您的形象

鲜活不朽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1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题记

拂去历史的粒粒尘埃,走进那漫漫历史长河。拾取这历史沙滩中的粒粒贝壳。诶,这一颗竟是如此的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原来这是一颗闪光的珍珠。楚人的珍珠,亦是世人的珍珠,这就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屈子,灵均。

曾几何时,你也是性格之奇特,品性之高雅。你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曾几何时,你也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曾几何时,你也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无奈地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声声哀叹。曾几何时,你也是忠君爱国,视君为美人。

你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也曾声明显赫,贵为左徒。你推崇改革,实施美政。可终究还是触及到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置百姓民族的利益于身后。他们嫉贤妒能,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把你粉身碎骨。这就是你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吧!而此时你所朝思暮想的"美人"确还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不分善恶,不辨忠奸,察纳雅言。对你是避之唯恐不及。

面对如此打击你并没有气馁,因为你还有"举长矢兮射天狼"壮志未酬,又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于是在秦国正准备打击楚国之时,你便力求合纵抗秦,然而,怒张仪之狡诈,哀楚王之愚笨。便为张仪的商於六百地所欺骗,从而使齐楚两国从此断交。致使楚国遭受偷袭,而无一国援救,楚国亦是屡战屡败,合纵抗秦之术也早已名存实亡了。最后楚王也死于秦国,你也被不知觉醒的顷襄王所放逐。

面对山河的支离破碎,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虽然你已清楚的明白楚国已经病入膏肓,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但是这泱泱楚国的命运岂是以你一人之力可以改变的。于是你沉沦了,你绝望了。那天,你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独自一人失魂落魄地走在这汩罗江畔,你深深地感慨道:"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有人问:那你为什么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呢?但你任然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漫蠖乎?"来维护自己的高洁志向。

你如出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绽放在我心田里;亦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盛开在世人的思想里。你就是楚国的"泪,亦是楚国的魂,你的诗也随汩汩江水流入我的心里,在我的心里荡起阵阵涟漪。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2

当你纵身跃入汨罗江的那一刹那,我想你的心境一定是宁静如水的。静静流淌的汨罗江就这样默默地收留了你,你感到了江水的温暖,你有一种被融化了的感觉。

在被放逐的最初日子里,你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衣衫褴褛,在荒凉的泽畔慢无目的地流浪,山是狰狞的山,水是险恶的水,你感到整个天空向你压来,你胸中的愤怒一触即发。你失去了所有的尊荣和显赫,你在空旷的荒野中咆哮着,远山近水回荡着你困兽一样的声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涿谓余以善淫”。对于正直而清白的心灵,还有比这更恶毒的吗?国家之忧,民族之虑肩于一身,该是怎样的沉重。何苦世人皆睡,唯你独醒啊,三闾大夫!如今落得个放逐蛮荒,流离失所,浪迹天涯……

然而,思想是可以放逐的吗?心灵是可以放逐的吗?

那一刻,你走向汨罗江。

死亡,没有比这更绝望的拒绝,没有比这更彻底的捍卫了。

我猜想,那个你准备告别尘世的时刻,你一定冷笑了。

两千多年前的那一刻,世界突然变得出奇的静,没有鸟啼,没有虫鸣,甚至没有一丝风声,你踏着初夏泽畔野花的芬芳和野草的清香,走向一个庄严的时刻,一个永恒的瞬间。

在忧伤绝望的时候,你一定常常回想起儿时一些琐碎的往事吧,想起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或者,更多地想起你所爱过的女人?那种世俗的温情和陶醉总是让人刻骨铭心。

然而无论如何你没有想到你会享受那么高的身后哀荣。

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奇妙的民族,能把两千多年前一个诗人的自杀和一种吃食联系起来的民族无疑是聪明绝顶的民族。据说那吃食还花样繁多,美不胜收。然而,每当端阳,在一缕缕粽子的香味中,当你的名字连同爱国诗人的桂冠被你的同胞炫耀时,我分明看到了你眼中的泪。那种酸楚的滋味实在无法诉说……

那时,你沉默着,腰佩长剑,徘徊在兰蕙丛生的湘江之滨。沉默永远是最彻底的鄙视,你的沉默穿越时空,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年逼四十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沉默,我分明又看见了你擦干泪水冷笑如初了。在那些孤独寂寞的日子里,你一定常常躺在草丛中,凝视着古老的蓝天和白云,和鸟们聊天,和虫们嬉戏,和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娓娓而谈。那是怎样美妙的境界呀,心灵的透明让万物有了呼应,有了灵气,有了神韵。这就是诗──最具本源意义的艺术。

你有了被江水融化了的感觉,你成了江水的一部分。就这样,屈原──你的名字昭示着一种决裂和捍卫的开始,自此,这一脉心灵的清流汩汩流淌,从汨罗江到太平湖,流过漫长的岁月,流到今天。就这样,你如炬的目光逼视千年,多少苟且者的肮脏灵魂在你的逼视下瑟瑟发抖,渐渐渺小成史册上的一个污点,令后人不屑一顾。

宗国早已烟消云散,人世间的浮名终将随风飘逝。而心灵的怀念和祭奠却永远也不会泯灭。你思想的碎片早已洒遍每一颗多情而高贵的心。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3

赏端午十里画廊:

蓝天丽日,祥云柔波

绿树青草,行人缀花

宁静天、地、人和的轴

袅绕一缕过往的云烟……

分秒的别样呐

她搭一件蕾丝白衫

流连溟溟时光河岸

寻找夫子遗失的鞋子

皱褶里别样呐

她采一把古代艾草

拨开那些芳香的字眼

插在一部诗集的峰巅

生生的别样呐

她家乡别有一湾海港

万人划“神十”的龙舟

巧答昨日《天问》回响

将养的别样呐

她心的果核依然坚挺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4

端午这一天

艾草,已挂在门前

佩带香包的孩子,满街奔跑

站在岁月的岸边

大人们将雄黄酒缓缓倒下

剥开粽子

剥开那延绵千年的历史

五月的天空,风轻云淡

楚国的往事,随风铺展

一个生命

渗入了一条长江

深情的牧笛

汨罗的滩歌

在生命的长河里久久荡漾

心系离骚长悠悠

怎能平你胸中的愤恨

情寄天涯冷凄凄

怎能知你茫茫天愁寄何处

歌不完长江流水意

诉不尽涛涛岁月情

托起沉甸甸的敬意

我见证了诗魂的永生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5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是开始,“午”是最热的时段,端午节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开始的节日。这个时期,“五毒”最活跃,人们为了去除毒性,保持身体健康,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民间有很多习俗:吃粽子、扎五彩绳、赛龙舟、挂艾蒿、喝雄黄酒,因此这个节日又叫除病节。这些民俗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秦国大举进犯楚国,楚国士大夫屈原给楚王提出很多保家卫国的建议,但楚王听信谗言,不采纳屈原的建议,还将屈原打入牢狱中。后来屈原被流放,流放期间,当他看到楚国的江山被秦军占领时,他悲痛欲绝,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爱国精神深深的感动着老百姓,老百姓为了使鱼虾不吃屈原的尸体,就向江里投米团,当时屈原投江的那天正是端午节,后来演变成人们吃粽子的习俗,以此来怀念屈原。

扎五彩绳是为了驱走疾病。传说端午节时人们把五彩绳戴在手上,把疾病吸走,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就要把五彩绳扔掉。这些常识大家一定要记住哟。

挂艾蒿是为了驱赶蚊虫。天热容易滋生蚊虫,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认识到艾蒿能驱走蚊虫,于是大家纷纷在自家挂满艾蒿。现在驱赶蚊虫虽然不再用艾蒿,但人们仍然以这个形式来传承这个习俗。

端午节是有意义的节日,我们要传承发扬光大。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请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6

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和箬叶等,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裹粽子。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除了大嚼粽子之软糯香甜外,也应体会裹粽子过程中蕴含着的人生三味。

我们要学习“浸糯米”精神,注重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裹粽子需先浸糯米,只有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这样在煮粽子的时候里面的糯米才不会因为膨胀而爆裂出来。这就好比我们在工作中,必先强化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沉浸式”强化理论学习,充分吸取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坚持落细落小,制定学习教育计划表,通过自主学、集中学、研讨学、实地学等方式,做到原原本本学、延伸拓展学、结合实际学,确保研深学透,切实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我们要学习“洗粽叶”精神,捋清工作脉络,做到实干担当。裹粽子前必先清洗粽叶,粽叶需一张一张地洗,拿干净的布条沿着一张一张的粽叶纹路轻轻擦,从粽叶的头清洗到尾,这个过程需要十分耐心细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众多困难挑战。值此关键时刻,我们要响应国家号召,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干实事,从“洗粽叶”做起,捋清工作脉络,掌握基本规律,在大事上泾渭分明,小节上从严把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担当精神,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当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关键因素。

我们要学习“裹粽子”精神,从严自我要求,绷劲纪律之弦。在裹粽子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用粽叶包裹住糯米后,要用粽绳缠绕几圈,最后打个结,确保包好的粽子不漏米,这样在煮粽子的时候才不会散开。用“裹粽子”精神指导工作,就是要求我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强化纪律意识,做到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勤政为民,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7

江水兮梦悠悠,吹梦兮郢州。

楚风兮知我意,君愁兮国忧。

五月初五,江水初暖,正是凉风初改旧面。葱翠绿茵,岸芷汀兰间,一醉鬼颤颤而来,原以为不过是一糟蹋老鬼,却没想到他倒是“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一袭青衫,一尘不染,一派名士风流,却又不显过于不羁。

只见他手持着一酒壶,似醉似醒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自顾自的叹了口气,就这样摇头晃脑一翻。时不时的带着疑惑和不解盯着他手中的酒壶,神情莫名,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踱步江边,望尽瑟瑟江水。

他热爱着这片土地,可是,被小人挤兑的他如何能够回去报效祖国,攘除奸凶呢!奸臣当道,他似乎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即将迎来的腥风血雨。

他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让他与汨罗江化为一体,守护着他的国度,他的家。

屈原的身体缓缓沉入江中,一睡千年。

再一次睁开眼的时候,已是20xx年农历5月5日。

在这天,伟大的屈原同学成功复活!

话说屈原复活后很疑惑地揉了揉双眼,惊异地看着周围的高楼大厦象一个个怪物一样将他包围,面目狰狞。

“楚国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是哪个奸臣又当道,把楚国弄地如此……”屈原一阵愤怒,习惯性地想捶捶桌子,却忽然发现他现在正如同一片叶子漂浮在江中,而一个巨型怪物——轮渡,正向他飞速驶来。

“快看,快看,那里有人!”

自然而然,屈原被成功获救。无数的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围着他问一些他有些听不懂的问题,迷迷糊糊之下他只好问了句

“鄙人屈原,可否告知,此处……楚国?”

他的这一句话引爆众人的话题,无数的现代人开始拉扯着他的衣服,更有胜者开始揪他的胡子,并且乐此不疲。

“他的胡子是真的耶!”

“他看起来不象我们耶!”

“你们看他一脸迷惑的样子……”

“说不定他就是屈原……”

人群蜂拥着围着他,拉扯着他。而政府得知消息后,派了一辆豪华汽车将他光荣地解救出重围,然后却将他永久封存在了科学研究所。

人们不会允许一个例外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就这样,屈原失去了他的自由,失去了他的一切,在人们的摧残下象一只小白鼠一样,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8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

——庄子

你因怒而飞,你的精魂飞入湘水。

你的灵魂顺随你的信仰漂流,让人们看到你的正义与气节、你的哀丽与豪壮。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刚毅的脸上写满了无畏,大风吹开了你的三千愁丝,你腾舞飞扬的衣衫宛若一面坚韧不拔的旗帜。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脚下翻滚,你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剑,万千感慨澎湃胸头。

曾经,你在一首诗中把风、雨、雪、电、云、月作为自己的侍从,让凤凰和龙为你拉车,在太空中任意驰骋,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梦想全都已破灭,冥冥之中,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许自己本不该踏出茅庐;或许平静稳定的生活才最适合自己,而自己也应该守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人们、为历史创作精华,繁衍文化。

贼兵的呼喊声由远及近,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一江乌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后时刻的空虚与充实、肮脏与华丽。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牺牲,那么我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实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却裹满了虱子。

于是,你就把自己作为一个高洁的化身呈现给世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状况,正义与气节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去维护的。

贼兵的呼喊声到了近前,你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国破下的山河,而后高呼:“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纵身跳入了为你而愤怒的江水中,瞬间,一江乌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冤缠荇藻怎能洗涤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而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溅起,汀芷蒲兰流芳到现今。

我想,你本来就是一条鱼,一条心胸宽阔、志向无边的鲲鱼,后来化为大鹏鸟,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旧宏伟无边。而现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来就属于你的位置上去,成为灵台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人们树立高尚的信仰。

于是到了后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里、风里、水里——梦逍遥。

屈原真伟大作文篇19

今天风和日丽。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白的云。我拉着爸爸的手,来到鸟语花香的水上公园玩儿。“爸爸,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为了纪念2300多年前的一位大诗人。”“叫什么名字?”“姓屈名原。”“他写了什么诗?”“《离骚》。”“爸爸,你能背两句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搞不懂,什么意思?”“人生的路很漫长、很艰难,我要不断追求、不断探索。”“屈原真伟大。”我抬头看了看天,天上的那一朵白云还在,也许屈原就站在上面呢。

  • 下一篇:咱俩坐在一起 我们俩坐在一起
    上一篇:三只狗作文(精选6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