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作文(精选12篇)

daniel 0 2023-11-19

独行作文篇1

鲁迅先生有言:“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的确,真正的勇士敢于成为真正的自己,而不轻易跟在别人身后。

林语堂曾说过:“我要有能做我的自由和敢做我的胆量。”跟在别人后面,效仿他人的做法,以求得一时的心理归属感和众人的普遍认同感,真难以获得勇气来成为独立之我。一味的追寻别人的脚步,日渐失去自我认识与判断,便会被平庸同化而迷失自我,本身的个性也淡去,流于普通,从前的棱角被磨平殆尽,如此何以成自己?等于跳出跟从别人的怪圈,用足够的勇气和自信,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掌控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盘。

古有山水画家马远、夏圭勇于和前人叫板,开创留白的先例,被后世尊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并未遵循之前的法则,开辟不凡的途径,亦能享誉后世,发扬了个性创新,不让独立的个性被传统泯灭摧毁。“竹林七贤”任达不拘,狂放不羁,高亮纵情,不走寻常为官逐利之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山中饮酒作诗、弹琴论道,做真实的自我逍遥洒脱,即真性情为人惊羡。我们每一个人身为独立的个体,应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不盲目听从亦不随意仿效追随别人的人生,才不至于在尘世的洪流中迷失自我,在亦步亦趋中丢失了个性与本真。

诚然,一位盲目不经独立思考地跟从大众是不可取的。但适时地参照别人的做法,模仿跟随,有时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以前车之鉴警示自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而不用重蹈覆辙,跟在别人后面,并辅以理性的沉思体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便能使事半功倍。前提是运用自己的理智去甄别,权衡别人的途径,而非随意追随,用主观自控客观,以免落得东施效颦的闹剧。正如洛克所说:“我们如果不运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就好像在运用别人的眼睛去看世界。”我们需要基于自身状况,理性清醒地选择跟从别人或开辟孤独之路。

如若是有选择地跟从,同时不抛弃自己的个性和初心,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仍有自由和胆量,成为心目中想成为的自己,不做他人的奴隶,不被平庸同化。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火把,照亮漫漫前程。

独行作文篇2

要想走得快,请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请一群人走。

对于这一说法,我认为,人生漫长,好好走路,还是结伴而行为妙。

其实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很少有机会真正一个人走过。你无时无刻不处在一个集体中,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你不可能脱离群体独自生存。你读书时,学校、班级、老师、同学,这都是一个个集体。生活上,你又有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也许你真的没有机会一个人走。步入社会,意味着你将来到一个更加庞大的集体。所以,不能一个人自由地走,那就一群人踏踏实实地过吧。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只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会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虽然路途遥远,过程艰难,但只有这样才能成佛。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可到达西天,但是佛祖什么也不会给他,只有回去随唐僧一块到达西天。所以这样看来,一个人并不一定真的比一群人快。而一群人到最后得到的,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望尘莫及的。

电影《战狼》中,冷锋刚入战狼中队时,她的队长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强不是真的强,团结起来像群狼。一头狼什么也干不了,一群狼就可以天下无敌。如果战狼中队在最后执行任务时只靠一人的力量,是很难打败强大的雇佣军的。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你找到了你的团队,那么以后想要走多快,走多远,都是由你所掌控。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支队伍。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队友?当然不是。我们应该找到真正的战友。那些可以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有能力又愿意帮助我们的人,才能够成为我们托付生死的朋友。

所以,人生路漫漫,还是请大家学会怎么结伴而行。

独行作文篇3

一起吧,面对黑暗来袭,面对山高水长。

分开吧,独自吟鞭东指,独自挥洒青春。

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危险重重,困难重重,而我们就像一棵树,躲不了生活,胜不了生活。一棵傲立的树又怎么能不在飓风面前俯首称臣?但是你看,那片森林为何屹立不倒,让飓风望而却步?因为有你,有我,有我们。

李安凭借一人之力如何能指导出我们啧啧称叹的少年派;刘邦没有张良等英勇谋士如何能一平天下;马克思没有恩格斯为伴如何能完成世上最伟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遥想古今中外之圣贤,凡有成就者,谁是独自一人?只有结伴同行,才能集众之所长于一身,谁敢不承认中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不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结伴,百舸争流?

人生是一场登高远足,山顶是你的终极目标。山高路险,你可曾想过放弃?但你最终没有放弃,是谁给了你巨大的勇气来面对艰苦险恶?的确,信念使然,但又是谁提醒你时刻保持坚强的信念勇攀高峰?此刻你会发现你并不孤独,有人与你同行,因为你也曾在他失意的时候对他说要坚持不要放弃。只有结伴,才会有人在你跌倒的时候将你搀起,默默拭去你眼角的泪水、脸颊的汗珠。于是你会继续远行,永不停息。

也许你在遇到困难时会想过:“没关系,我有同伴,他会帮我的?”这是孩子般最无知的想法,如果有,那么是该说分手了。成长的路上,应该有你自己的空间。你的成长自己才是主角,别人只是群众演员。人生路上,我们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定位。有时候,自己一人轻装远行,说不定能够步履如飞,走得更远。

是该说分手了。生活是自己的,路是自己的,归根结底还需要自己来闯。我们都需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于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唯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够有勇气独自生活;唯有吃得了苦中苦,才能够一次次坚持,成为人上人。独自远行,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拭去眼角的泪水,自己告诉自己不要放弃,自己成为自己的同伴……自己依赖自己。独自远行,没有了羁绊和束缚,安于寂寞,感知别人无法感知的热情,你的山顶就已经触手可得了。

结伴是为了完美和超越,独行是为了证明和炫耀。结伴是个体弱点的相互弥补和优势的共同发挥;独行是个体的完美展现和创新的驱动力。乔布斯选择独行,创立了苹果的最初;而正是因为他选择结伴,才有了苹果今日的巅峰之作。而facebook的创立也是如此。它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谓一代天才,在创业之初,最终信奉单打独斗的他却举步维艰,只因他纵然是天才程序设计者,可是他在商业运作方面却难当大任,后来正是他与伙伴的合作同行,才缔造了如今鼎盛的社交网络。

由此想起非洲的一条古谚:想要走得更快,请选择独行;想要走得更远,请选择结伴。

独行作文篇4

国华纪念中学高二(1)班石义双

春秋,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一个流血漂橹的时代,一个动乱频仍,杀人盈野的时代,这样一位学者,却倔强的踽踽独行在这条泥泞血腥的路上,迎着风,直到倾尽生命的最后一滴,然后无声但有力地倒下了。

是时代注定了他的孤独。

的确是有“时势造人”这种说法,但却没有哪一个哲学家说过‘士是可以改变时代“,我们不能,强烈渴望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不能,幻想恢复美国南方奴隶制的旧奴隶主们也不能,满腹才华执着坚定的孔子固然还是不能。所以当孔子激情洋溢去大肆宣传周礼,仁义道德的时候,大多是遭冷落,漠视,他的主张在当时已是落伍的了,各诸侯国已经等不及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富国强兵,是称霸,是兼并小国,那样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要让诸侯王等着孔子花费三年五载教育子民学习繁文缛节,恐怕小小的王国领土早已被瓜分完毕了吧。更为致命的是,孔子所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而在当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真正可以引领历史潮流的时新兴地主阶级,也就是说孔子是背历史潮流而行,即使再执著,也不可能你这股飓风走向成功。

争霸的时代,必然少不了勾心斗角,正因为孔子他太有才,招致了更多人的妒和恐,前行的道路才又多了障碍。

若不是晏婴竭力劝阻,齐景公可能会以季氏那样高的待遇来对孔子,陈,蔡两国因惧怕楚国聘用孔子,力量更加强大危及自身而派一些小政客采取最卑劣的手段围困他,眼看孔子又要大展宏图之际,尹子西又从中作梗,那孔子及其弟子的才德高深来提醒楚昭王以免养虎为患,孔子辗转于卫,齐,楚等六国,每每不得志,等又回鲁国,已值迟暮,心灰意冷,不再求仕。

其实孔子唯一一次辉煌的是做到打司寇,然而这不过仅仅做了一年的时间罢了。

尽管如此,老年的孔子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欣赏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也不赞叹”虞中,夷逸隐居放言行中清,废中权“他却”异于是”,认为无可无不可,因此,他成为这乱世里的独行者。

出生在这样的年代,是孔子的悲哀。

这个时代冷落了孔子,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当时的时代,孔子是被埋没了的,千百年之后,孔子却受到了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盛赞,圣人之仁,圣人之智,仁爱,博智,尚思,修德,敛行,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样一个大家,愿望也算是在他的来生之年实现了吧。

时代也许只会阻碍他的脚步,也许只是抹平留下的痕迹,但绝对掩盖不了闪耀着的倔强的光芒!

孔子,这位独行者无声地倒在了春秋战国的乱世里,但其力量却传送了千秋万代!

独行作文篇5

不止一次独行。

这次,是奔跑而至,随风。

从老家门口出发,就一直狂奔到村头那一大片稻田地。一路唯风,唯我。残冬的冰雪正在融化。将消未消时分,还能容得我过去。田地被冰,或者说融冰覆盖着,不露一丝土痕,亦没有一丝皱纹,不论风多么猖狂。

远望是不够的,只想过到稻田那边去。我站在一片高坡上,和那残冰仅一沟之隔。只是沟虽浅,仍覆着一层薄冰,有的地方有裂痕,就露出深褐色的土地来。或许,大地竟靠着这些裂痕呼吸的吧。咬咬牙,闭闭眼,就三脚两脚踏了过去。

冰竟纹丝未动。我的心却怦怦乱跳,就这样,到达了那离浅冰,离厚土,离云天最近的地方。这才是自然呀!

到了这边才知道,那冰的近处便是天,而天的尽头,竟似这片冰之土。怪不得,怪不得那冰是那么透亮,无痕无印。它是天的延伸啊!这片云天的深处,也许竟是一方无痕无印的净土。

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有了这样的天,地才叫地;有了这样的地,天才叫天。”这儿也不过如此吧。

稻田那边有树,确切说是枯枝。残冬未尽,落光了叶子的树仍是光秃秃的,枝杈随风摇曳着,那是树的语言。

想起了鸟。往常,这儿总是有鸟的,群群的麻雀,有时有喜鹊——轻唱着歌儿的。这时,树就有了常开的花朵,我也有了伙伴。鸟是沉默的朋友,此刻竟没有。

这儿只有我——除了地除了天除了冰除了树除了风除了远处的老屋——又不只是我。这儿那么静谧,又似乎那么热闹。是啊,这儿本来就潜隐着两番神貌,两种境界。自然,我。

我在自然中,是这样吗?在这儿,我似乎是多余的。一切都安排得那么精心,那么完满。我想融入自然,却不知不觉中走出来了,成了外面人。

这儿,终不是我停留之地。这儿可以是驿站,可以是停靠点,却终成不了我的终点站。这儿是父辈们的家园,却以最陌生的形态,面对我,和我们这一代人。

我还要离开的,向前方。我会奔跑,奔跑,一路向前。明年,我会再次造访这片土地的,独行。

独行作文篇6

不甘平庸,屈居山脚;不追名逐利,只顾攀登;自在独行,漫步而上的同时欣赏沿路的风景。

若人的一生只蜷缩在山脚的方寸之地,难免成为井底之蛙,虚无打发此生;若只顾登顶,又怎知道不会被“浮云”遮望眼,失其本心。真正恰当的是自在独行,随时可走,随处可栖。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我认为生活也是如此,不追求登峰造极,也不要碌碌无为,跟随自己的步伐节奏,生活处处美好。

这并非是投机者圆滑的处世方式。芸芸众生往往只企图获得物质方面的不匮乏来彰显对生活的满意,实则反被生活束缚。相反,真正能够自在独行的人是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充分享受生活,领悟了自由快乐的真谛。陶渊明虽粗茶淡饭,衣舍简陋,却深得“悠然见南山”的趣味。明代的陈继儒也说过:“读书随处净土。”红尘滚滚,看似不可抗拒,殊不知闭户即是深山,其奈我何?当代文学奇才贾平凹的生活追求“唯独处淡饭著述而已”,然而,正是这份淡然的心境酝酿出如酒般醇厚绵长,如溪水清纯透明的作品,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道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自在”是一种淡泊功利的心态。盲目眼红别人的生活,一味崇拜,羡慕追随,难免会“愤世嫉俗”。被嫉妒心蒙蔽了双眼的人,除了日渐膨胀的野心和虚荣感,不会收获一点满足。而“独行”则是一种重视自我的处世方式。不随意纵容自己,也不逼迫自己与他人齐头并进。只跟随自我的心,漫步于喧嚣的尘世,欣赏半路的风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曾写道:“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人生当有这份自在独行,填补空虚的一生,喂饱饥饿的灵魂,才能真正享受半山腰怡人的景致,感悟生活真正的美好。

当然,要想能够自在独行,我们需要一点对自己生活的认同感。不窥视他人的财富,不艳羡他人的脱俗。看见傍晚夕阳染红天边,路边的野花也在争艳,发现躲藏在日常琐事中的美好,享受一份专属的自在。同时,也不放纵宠溺自己无所作为,虚度光阴,即使漫步依然需得前行。

不问世殊途,权且自在独行,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独行作文篇7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想要走得快,请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请一群人走。我认为不管走得远还是要走得快,单纯用一种方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到底选择一个人走还是一群人走的方式,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

很多时候我是比较喜欢一群人一起走的。但这有一个前提——我不讨厌你,并且你这个人很优秀,值得让人去信赖。反之如果这个人让我讨厌反感,我是坚决反对与这个人同行的。大概,人性都是如此。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讨厌的人,你总是只能看到他的缺点,即使他把某件事做的很好,你也总可以挑出各种毛病,有时甚至故意与他对着干。那么,一起走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想要走得远也许只能是天方夜谭了。所以,选择合适的人一起走,才是走得远的前提。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反对一群人走。每一种走路的方式,都有其优点。我之所以说一群人走与一个人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原因也正在于此。和一群优秀的人同行,才能发现一群人走的好处;一个人走时,又可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然而,一个人走固然很自由自在,可再一想,你能忍受的了漫漫旅途之中的孤独与寂寞吗?你又能保证在这条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你一个人可以应付得了吗?这时候是不是又想起了一群人走的好处?

事物往往都有它的两面性。一群人走与一个人走的观点也许是不分对错的。有时候,是一个人走还是一群人走,又由不得你去选择。毕竟人这一生有些路注定只能你一个人走;有时因为需要,你又不得不与别人结伴而行。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因。

说来说去,这两种方式其实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而我们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应该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走路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各取所需,对号入座,才会走出更快更远的路和更精彩的人生。

独行作文篇8

雾笼夜中城,灯斜寒枝影。

莫道人寂寞,独为君留情。

独行作文篇9

夜幕降临,刚上完补习班的我拎着装满书的布袋准备回家。

今天爸爸有事不能来接我,走到街头,深秋的寒风让我打了个寒颤。我叹了口气,环顾四周,街上灯火通明,与小区里稀疏的照明灯截然不同,然而,这满街的灯火却也没有带给我丝毫温暖的感觉。我匆匆地走,想快一点到家。

走进小区,黑夜一下向我袭来,风似乎更冷了,吹得我整个人瑟瑟发抖……我向手心呼出一口热气,搓了搓手,下意识地裹紧了衣服,把手插进口袋,望着身旁一栋栋高楼每家每户的灯光各不相同,我不觉加快了步伐。

突然传来几声野猫的叫唤——"喵……喵……"我一惊,听邻居奶奶说过,晚上听到猫叫可不是好兆头。我满腹狐疑小心翼翼的绕着草坪走。可是,猫不再叫后,这一路上静得出奇,前面小径的岔口忽然出现一个黑影,着实把我吓一跳!尖叫声就在嗓子口了,到眼前一看,就是一个路人而已,我自己都要骂自己胆小了!只听见"嗒嗒"的脚步声和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我抬起头,天空漆黑,树影婆娑,不知不觉中手心已经出汗了,黑夜静谧的深渊里藏着多少恐惧啊!

走到电梯口,灯火敞亮,一室温馨,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赶上刚关了门的电梯,“叮——”电梯门一开,就看见一个老奶奶推着一辆电瓶车,电梯里已经没啥位置了,我刚跨进电梯里的一只脚又缩了回来,本想搭另一间电梯的,只听见老奶奶温暖的声音响起:"小姑娘,挤挤吧,你还得回去写作业,别耽误了时候呀!"本是冰冷的身子忽然生出一片暖意,手也变热乎了,我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嗯,好,谢谢奶奶!"我找了个空,挤了进去,按下楼层键,小小的空间,让我感到无比温暖!这与之前独行那漫长的夜路相比,确实美好安全了许多!

每个人遇到害怕的东西,都会想要远离;看见美好的东西才会想要靠近。今天这次独行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勇气和世界的温暖,真好!

独行作文篇10

独是一种境界,有时并不完美,有着“独孤求败”的孤寂,有着“世人皆浊我独醒”的无奈,然而踽踽独行,或许背影萧条,可谁又能否认独行者自有一番心景?

独是一种境界,独行者可以为其承受寂寞。

独行者跋山涉水,迢迢千里而行,只为实现心中的抱负。

徐霞客自小“玄对山水”,志愿访遍祖国河山。他独行山水间,凌绝壁,冒丛擎,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十卷《徐霞客游记》集徐毕生心血,详尽地记叙了他大部分行履所至、观察所得,当为古今游记之最。徐霞客终其一生,尽历九边阨塞;经纬分合,皆了如指掌;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如数家珍。他独行于山水,唯清风明月为伴,然已尽其志,又有什么寂寥呢?

独是一种境界,独行者可以为其承受痛苦。

独行者道路险阻,命运本欲迫使他屈服,却反被其扼住咽喉。

二十二岁的音乐天才一朝患上耳疾,命运便开始施行了。这位伟大而可怜的音乐家——贝多芬避免与人见面,保持缄默,一个人在耳鸣的暗日里踽踽前行。那段日子里只有音乐伴着他,命运予他苦楚,他予命运欢悦。独自一人在维也纳遭难的辰光,贝多芬便隐遁在故园的忆念里,创造出《七重奏》、《第一交响曲》等欢乐慵闲的名作。命运剥夺他的听力,却磨灭不了他的才华,他用乐章作为武器反抗这可悲的命运!

独是一种境界,独行者可以为其抛却名利。

独行者内心澎湃,外界的喧嚣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不能动起本心。

己亥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时人们才惊呼:“写了三十余部作品,获得无数大奖的小说家,竟然只有那么少的访谈!”这是真的,莫迪亚诺一直过着文艺界的“教士生活”。他拒绝名气,专注写作,认为写作是他唯一会做的事,所以他抛开尘世,只为在作品中寻找到宣泄内心澎湃的情感与回忆的出口。

谁说独行者就是独行的旅人呢?他们目光坚定、内心坚强,志向兴趣无不不是他们的良伴,一如我们与书卷同行,为了心中那座神圣的学府,在穿花拂叶间,即使有泪可落,也不觉得悲寂,如此,独行又何妨?

独行作文篇11

感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从而领悟到某种道理、某种哲思、某种诗化的思想。作文篇(*)

有时候,我也想当个独行者,不管身边的白眼与讽刺,还是巫女的诅咒与预言。就一个人走过山川,走过黑夜,走过那蔚蓝的大海。

我想穿上一条白色的纱裙,拿上一把纯白的雨伞,以我最好的容颜,出发。漫无目的的,没有任何包袱的旅行。就像一只神话中的海鸟,不停地在海上飞,永不停息,而它落脚时,便是它的死期。而我也许又一丝的不同,当我真正在一个地方停留,并且爱上这里是,那么,也许是我找到了一个新的人生的信仰,并且忠贞的去执行它。一个新的开始,又有新的心情。

如果一个很不幸的假设,我没有找到我的。那么,在我来到走不动的时候,不得不停下了的时候,我也会像普通的老人那样,懒洋洋地躺在藤椅上,享受着下午那倾泻的日光,舒适的洒在我的脸上,染了我那枯草般的白发。我会带着一副沉重的老花镜,细细的,轻柔的,用我的眼睛去抚摸我旅行时拍的照片,及时它的边缘也已泛黄,但回忆却依旧如初。

我会高举着我的伞,从拥挤的人群中走出,我要撑着这把伞,在缠绵的江南夜雨,看灯华初上,红鲤绿荷,看柔美的水乡好背影,看那生了苔藓的青石板,听那悱恻的雨声,听那江南女子清澈的唱腔,那婉转的琵琶,那小孩手上的仃伶,我要在那雨夜站上以往,细细地品那雨夜声敲打再伞上的旋律,穿上旗袍回想民国年代。

我要做一个独行者,去做我想做的事,看我想看的风景,遇到一段令人回味的记忆,再去探索,一个四季都不冷的乌托邦。

独行作文篇12

人生漫漫,路途遥远。很多人结伴而行,走走停停,争争吵吵,分分合合。与其一路上与别人争吵不断,倒不如远离喧嚣,一个人行走更为自在。

虽说一人行走的途中,避免不了孤独,但沿途的风景却仿佛比往日看得更加清晰。一个人行走,或许困难会接踵而来。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指引,小麻烦也许就成了大麻烦,小困难成了大困难。心中的烦躁急迫和不知所措也许会愈来愈重,但是,当你真正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心里的承受能力和遇事的处理能力,却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当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路也是越走越快,越走越顺畅。再回头看时,也许以前远远领先于自己的那些团队已经被甩在了后面。而他们此时或许还在那里不停争吵,就在那个你刚刚走过的岔路口。

确实,一个好的团队会让成功变得方便许多。可是没有一身的好本领,或许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流失。而一般的团队中,不良风气严重,正确的选择没做几个,意见不合就开始争吵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可见加入团队也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人往往都是孤独的,无论是身居山野的隐者,还是身处闹市区的潮人,他们内心深处或许都叫嚣着孤独,灵魂的空虚,肉体的寂寞,既然注定要孤独,为何不早早地选择一条路,一条走得又快又远,又能锤炼好自己的路?

直到现在,还是有大批大批的志愿者们,愿意去贫苦落后的地方支教。他们走了一条非同寻常的路,这是一条孤独的路,是一条一个人走的路。他们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和安逸,拉着行李来到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当起了老师。这条路虽然孤独,但收获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经历。

相比于满是狐朋狗友的团队,我宁愿选择一个人走,看一看不曾看过的风景,品一品人世的生活百态。

所以,想要走得快,请一个人走,想要走得远,也请一个人走。

  • 下一篇:珍惜青春作文(精选8篇)
    上一篇:珍惜亲情作文(精选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