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作文(精选5篇)
武侯祠作文篇1
春节期间,妈妈的朋友想来了解成都的文化,所以我们带着朋友们来到成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武侯祠。
跨进武侯祠的门槛,我们看见了一个身穿龙袍,两眼微睁的人,如果我猜得没错,这个人一定就是刘备了吧。刘备是蜀汉时期的皇帝。说到这里,你们一定想问,武侯祠不是供奉诸葛亮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先看到的是刘备呢?因为古时候讲究君臣之礼,所以当然要先供刘备罗。
再往前走,一副十个字的对联映入眼前,“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个对联上联讲述了诸葛亮用前、后出师表报答了刘备对他三顾茅庐对情谊,下联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面诸葛亮提出了三国鼎立对思想。这个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然后我就看见了我的偶像诸葛亮,他手持着一把羽毛扇,端坐在椅子上,那种油然而生的气势都足以让我对他崇拜万分,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让我肃然起敬。
接着往前走是三义堂,这是纪念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地方。我一走进去就被张飞的奇特相貌给吸引住了,他那张黑黑的豹子脸上长着一双圆圆的眼睛,胡须像触了静电一样往两边飞。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不过他的脸很红,像红枣一样,而且胡须很长很长。我和朋友在三义堂合了影,希望我们也能成为像刘备关羽张飞那样的好朋友。
最后,我们去了三国陈列馆,这里主要是介绍三国的重要战争和兵器等等。
武侯祠虽小,但是讲述了几千年的历史,如果你来成都,也一定要到武侯祠看看哦。
武侯祠作文篇2
卧龙岗内径幽幽,贤相一去难挽留。
八卦奇阵遗千年,两表一对呈千秋。
这里南濒白水,直汇汉江,北障紫峰,遥连嵩冈,山水相依,景留四季,山峦起伏,曲折回转,源于嵩山之南,绵延百余里。
大年初三,我们踏着新春的脚步,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武侯祠。刚走进卧龙岗的大门,就与凉凉的清风撞了个满怀,竹叶飒飒作响,碧水微波荡漾,松柏庄严肃穆。静下心来,你会听到一湾泓水在淙淙地欢唱;你会听见几只鸟儿的啁啾:你还仿佛听到一千七百多年前草堂里的高谈阔论。
步入三顾堂,依稀听见:“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也。”你会想象到诸葛亮因刘备诚心终愿出山,想象到他轻执羽扇,骑马下山。
看着眼前的古朴茅屋,我的思绪已经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他曾经借东风助赤壁之战,让曹操落荒而逃;他曾经草船借箭,让周瑜五体投地;他曾经用空城计,让司马懿不战而退。他曾经在刘备身处险境之时,还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他不仅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不仅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更具有一颗忠心耿耿和死而后已的丹心。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他两次上书《出师表》,劝谏阿斗,可此时,他早已不复昔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秋风吹过五丈原,鬼哭天愁,鹤怨猿啼,天地为之色变,大星陨于蜀军营中,一代贤相与世长辞。
一千多年过去了,莽莽红尘,揭开历史的面纱,依然可以看见那个羽扇纶巾的身影缓缓走来。告别了武侯祠,心里却无法告别孔明先生。
武侯祠作文篇3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初读《蜀相》,我便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倾慕不已。在四川游玩的第二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武侯祠参观游览。
我们来到大门口,抬头一看,发现了一个牌匾;上面写着“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老师跟我们讲解“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我们走了进去。
雨刚刚下过,空气十分清新,伴着松柏的清香,大家一起摸了石龟的头和背,缓解旅途的疲惫。我们走了不久,又发现了一个牌匾,上面有“眀良千古”这几个字。我看后觉得很奇怪,第一个字本来就是“明”,为什么“日”字多了一横呢?老师便给了我们答案,写成“眀”字是为了避讳“明朝”的“眀”,还告诉了我们“眀”指明君刘备,“良”指良相诸葛亮,所以“眀良千古”的意思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功绩千古流芳。
再往前走就是刘备殿,里面立着刘备的雕像。它十分严肃,让我感觉刘备走到了我的身边。刘备的两旁立着关羽和张飞的雕像,他们三个在桃树下结拜为兄弟,一起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功绩。
一会儿,一个大大的祠堂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诸葛亮殿”。诸葛亮,字孔明,隐居在深山。后来他被刘备三顾茅庐的举动感动了,于是决定出山,以著名的“隆中对”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最终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在他54岁时,他由于过度劳累而病逝了,诸葛亮在临死前还吩咐大臣不需要任何陪葬品,只要一个小小的棺材,他的这种品种使我感动。
从北门出来,就是号称“西蜀第一街”,享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盛誉的步行街——锦里。我们不仅品尝了很多川味美食,还买了许多纪念品,我不由得心花怒放。
逆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伴着,迷离的灯火与武侯祠依依惜别。冷雨淅淅沥沥,耳畔回荡着武侯的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孔明千秋颂,永留千古名。”武祠,武祠,千古流芳!
武侯祠作文篇4
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游览了“三国圣地”——武侯祠。武侯祠由三国历史遗迹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三部分组成。爸爸告诉我,武侯祠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庙宇。所谓君臣合祀,就是君王和大臣在一起祭拜的意思,这里的君王和大臣就是刘备和诸葛亮。
走进大门,小路两旁一棵棵古树参天,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它们就像列队的士兵,守护着这古老的建筑。在武侯祠里,我看到了很多三国人物的塑像,有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有蜀国的武将赵云……其中最让我敬仰的就是诸葛亮。只见他头戴纶巾,手执羽扇,身着长袍,神态儒雅,静静地坐在那里,一代名相风范。诸葛武侯一生辅佐刘备,南征北战,鞠躬尽瘁。草船借箭的故事家喻户晓,“万古云霄一羽毛”,则是后人对他的高度评价。走过一条被红墙和竹林围绕的小路,我们来到了惠陵——刘备的墓地。这座墓地又高又大,像一座小山,也是我看到过的最大的一座墓地。
走出武侯祠,我们来到了旁边的锦里民俗古街。听爸爸讲,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热闹的商业老街之一。现在的锦里是成都著名的步行街,这里的建筑是明末清初川西民居的风格,古色古香。
走进锦里,里面人山人海。蜿蜒曲折的街巷里,各式各样诱人的小吃和工艺品店铺坐落其中。街边有个捏面人的摊位上,摆放着一个个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面人。有手持金箍棒的孙悟空,有扛着九尺钉耙的猪八戒,有拿着青龙偃月刀的红脸关羽……真是让人眼花缭乱!随着人潮,我们来到锦里的小吃一条街。我远远就听到“当、当、当”的响声,十分好奇的地凑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种叫“三大炮”的传统小吃制作时发出来的声音。只见三块雪白的糯米团,被连续甩向钢盘,先后发出三响,然后被弹入金黄的豆粉中,盛到碗里后,淋上粘稠的红糖汁,撒上芝麻,一份诱人的小吃就完成了。我拿过来,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软糯香甜。美味极了!
这就是武侯祠,一个汇聚三国蜀汉英雄的地方,有的看,有得吃。相信你若亲临这里,一定会收获更多。
武侯祠作文篇5
今天,我们一家来到了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成都古文化昌盛的地方,那里的古建筑,故寺庙,古树,古塑像无不吸引着来自大江南北的游人……在这其中古建筑与古塑像的历史价值最高,所以诱游客最多。古建筑内塑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三国时期人物的塑像,这些塑像活灵活现给人一种忍不住想和它说说话,与它谈谈心的感觉。问一问它几千年前的内容,看着刘备殿的刘备塑像,一个和诸葛可亲之人一下就映入了我的眼帘,看着这一代君王,想起他不争气的儿子,就有一点义愤填膺了。伴随着塑像,我便来来到了孔明殿,一尊孔明像立刻出现在我的眼前,不用说,我一看便知他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手中一把鹅毛大扇更是突出了他的特点。他的旁边也塑有着他的儿子,孙子的塑像。
继续边走边看,突然,三位大将的塑像立刻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那就是关羽,张飞与赵飞了。以这三尊塑像上看着更有一丝威严侵入心中,加上手中兵器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样子,十分威猛,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必胜的决心。可惜最后天不如人愿呀。一边走着一边看着一丝一些三国将士的塑像,虽然他们并不出名,虽然他们不像关羽,张飞,刘备,赵云……等三国人物这样家喻户晓,以致与提起他们很多人一无所知,但是如果没有他们,会有精彩的三国,与扣人心弦的《三国演义》吗?这是谁也不能否认。
看着这周围的一切,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几千年前人们的心,一身忠肝义胆,保家卫国,看着周围的宁静,我心中起伏不断。回家了,离开武侯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