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追寻作文(精选17篇)
梦的追寻作文篇1
炎热的夏天,湛蓝的天空下有一群孩子在小溪边玩耍,他们捉小鱼,打水仗,还有些甚至脱掉了衣服,泡在水里。瞧,一条小鱼被一个男孩子抓住了,但又一跃跳出了男孩子的掌心,快活地逃之夭夭。男孩子紧步相随,一副誓不罢休的可爱模样。其实呀,这个男孩子就是我的爸爸,最喜欢爸爸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羡慕他的童年,向往他们有鱼虾作伴的嬉戏时光。
很多次,我拉着爸爸,试着搜寻这样的往日时光,但总是无功而返。那清澈见底的河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数不尽的漂浮之物;那清香濯濯的溪水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那源源不断的废弃污水。这样的环境,我们还会有爸爸小时候的欢乐吗?
假期,我回奶奶家,惊喜地发现家门前的池塘边有很多钓鱼的叔叔。带着好奇心,走近一看,咦,池塘里怎么多了一些绿色植物,还有一个风车一样的装置,在不停地转。旁边钓鱼的老爷爷告诉我,现在很多河里江上都安置了浮岛,然后种上了一些可以净化污水的植物,如美人蕉,鸢尾等。旁边的轮子一旦转动就能让水活动起来,促进水的交换。我走近老爷爷,瞧了瞧他身旁的水桶,哇,里面已经有好多条鲫鱼了,还有一条特别大的昂刺鱼。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我们的生命之源——水,并且参与到五水共治行动中,才让我们的小河恢复到爸爸童年时那般清澈,让现在的孩子也拥有一方戏水的天地,享受尽情拥抱大自然的快乐。
梦的追寻作文篇2
梵高笔下最饱含生命力的意象,有着金黄色高贵的外表,将累累的果实深深嵌入柔软的身体,向日葵就是那样一心追寻阳光的脚步,却从没有丧失过自我。
是因为太阳的魅力四射,还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才让自己随着阳光的泼洒而不停地转动身躯。关于向日葵的选择,明星们该从中有所悟,并思考一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现象。
一如太阳的光芒四射,明星们有着光彩夺目的魅力,受着众星捧月般的爱戴。但他们在享受着万千荣耀的同时也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或许就是瞧中了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特点,商家希望能通过他们吸引顾客的眼球,笼络购买商品的人脉,于是各种广告明星代言纷至沓来。几百万元的收入唾手可得,面对如此大的诱惑,试想一下,可以经受住考验的能有人?所以,“三鹿奶粉”事件来了,一时之间社会各界的唾骂声并起,矛头直指代言的明星。人们义正辞严地向明星们发起指责,将语言作为武器对他们进行无情地鞭挞。粉丝心中的梦碎了,就像是一直顶礼膜拜的“神像”轰然倒塌。一时之间,人们在厉声责问的同时也困惑了,迷茫了。一面是心有不甘,一面又蓦地觉得自己以往的追崇是那么幼稚、那么愚蠢。人们就这样矛盾着,不知所措。
其实,我们不妨用理性的眼光来看,明星绝不是光芒万丈的太阳。
或许每个人都是一棵向日葵,无论明星还是我们。然而我们往往总是把明星们假想成太阳,崇拜他们的光鲜亮丽,盲目地追寻他们的脚步,受到他们的吸引。代言广告便是明星影响我们的一个典型事例。事实上,我们该承认明星代言的益处,他们的光芒给单调的商品镀上了一层奇幻的色彩,也为我们在琳琅满目的选择中提供了方便。但应该了解,即便明星们有着如太阳般四射的光芒,但他们终究不是太阳,我们在追寻喜爱他们的同时,也该在自己心里升起一轮真正的太阳,然后明智地去追寻阳光的脚步。而就明星本身而言,他们也该靠心灵太阳的指引,认识到自己除了过好自己的生活之外,还该承担起公众形象的责任。毕竟,受到万分喜爱、被追捧为“太阳”的他们于情于理都不应该辜负了公众的信任和喜爱。倘若每个明星都能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我想,或许事情就会变得非常简单,许多不必要的纷争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复存在了。
明星代言所引起的争端还在不断发生着。在起起落落中,我们也该变得更加成熟。我想,无论明星还是我们,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认识到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切阴暗和风雨都必将会烟消云散了。
请相信:我们都是一棵向日葵;但切记,明星们不是太阳。要知道,我们和明星们一样,而大家该做到的,就是一起认真理智地追寻心灵阳光的脚步!
梦的追寻作文篇3
我想,我想什么呢?突然感到了即使茫然,若是幼时的我应该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这个看似简单,却很是深奥的问题吧,如黑客,音乐家,医生,生物学家……那时候的我也想认为我想是指自己梦寐以求亦或是自己最想成为的人吧,可是逐渐长大的我已经渐渐明白: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你永远都无法在梦想与现实间画上等同号。但梦想会是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像是催化剂一样的东西。但,蜗牛缓缓地向着金字塔的顶端爬行,纵然烈日当头,因为蜗牛相信,我虽然没有鹰的矫健,但毅力是我最大的天赋;蜘蛛没有翅膀却可以把网结在空中,因为蜘蛛相信,梦想是最好的翅膀;叶子在风雨中飘摇却依然坚守在枝头,因为叶子相信一生执着的绿一定会换来一个金色的秋天……而我相信,为梦想插上翅膀,就一定可以冲上云霄。
也许路旁的花会笑我,那么累干嘛,你不过在徒劳罢了。也许空中的鸟会笑我,飞翔是要有天分的。也许天上的云会笑我,你和我比还差得远哩。不过,我会用微笑告诉他们,是会有太多的坎坷,但我相信天道酬勤。
曾经有这样一首歌曲:“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个人,在大地震来临时他正在上课,他镇定的让自己的学生们躲进桌底下,他也不是不知道桌底下安全,但他依旧选择张开双臂匍匐在桌面上,死死地护住桌下的四个学生。因此“老师”这个亲切而令人尊敬的职业深深映进我的心头。幼时,不理解老师的严格,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哭泣,不曾真正理解“师生”的含义,将老师的提醒当耳边风。但因此而改变了,她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棵叫梦想的种子,他比任何一样都重要.我也开始为梦想而努力,不想曾经仅仅只是幻想而已。现在你们应该了解了我的梦想了吧。没错,那就是成为一名教师。生活离不开书,生活更离不开梦想。他们在一定关系下,也会产生一定的关系,因此我要用书籍,用知识去完成我的梦想。当我成为老师后,我将会向他们那样用青春,用生命去教导那些有着远大理想的莘莘学子们。
当我站在临行的家门,蜗牛告诉我,背起行囊出发吧,梦想就是最好的理由;蜘蛛告诉我,如果没有梦想,连翅膀也会成为累赘;叶子告诉我,永远不要哀叹,用一生绿着,然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我告诉自己,有梦想就要去追。去吧,去追寻我的理想。
梦的追寻作文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我都会想起这两句诗。
今天,我们实验小学组织所有四年级学生去烈士陵园给先烈扫墓。我们胸前佩戴着小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带着沉重的心情,一路安静地走向焦作市烈士陵园。
我们来到英雄纪念塔面前,向那些抗日的英雄们献上了朵朵小白花,这些小白花代表同学们一颗颗纯洁的心。在烈士陵园里,我还看到了纪念碑上无数英雄的名字:王九明、许正印、胡培芝等,一个个名字后面都会有一个个值得骄傲的故事,这些故事又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发生的。每个名字又好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们好像在对我说:“好孩子,今天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才会对得起在这里安静沉睡的我们!”
在烈士陵园里,我边观看边想:那些为抗战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英雄啊,你们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来报答你们所负出的一切。
梦的追寻作文篇5
小草因为有梦想而顽强生长;春蚕因为有梦想而破茧成蝶;人因为有梦想而勇攀高峰。追寻梦想,让梦想带我们起航。
睁开朦胧的睡眼,我看到的是阴沉沉的天而不是鸟语花香。慢吞吞的穿好衣服,走到餐厅,我看到的不是香喷喷的早餐而是一张便条。背着书包去上学,我看到的不是人与人之间在欢歌笑语而是一个个低着头走路的“僵尸”。这一切的一切,让我糟糕的心情,一下子沉到了万丈深渊。
为什么那个站在讲台是为同学们讲解题的人不是我?为什么那个自信满满的人不是我?为什么那个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人不是我?我也想在众人面前大展英姿。
正巧,明天学校要组织一场演讲比赛,我想了又想,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于是我第一次主动报名参加了比赛。
回到家,我准备好材料,背完了演讲稿,我找到了妈妈,想让妈妈为我提一些建议。我如同背课文一样背了一遍演讲稿,妈妈看后说:”演讲是要如讲故事一样讲给大家,要声情并茂。并且还可以加一些手势。”听了妈妈的话我受益匪浅。然后,又给妈妈演讲了一遍,妈妈看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为了锻炼一下自己的胆量,站到了讲台上。可是,此时我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感觉脸如同被火烤着一样,不知所措,抬起头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嘲笑的脸,我哭着跑出了教室。
我坐在学校的凉亭里,想起同学们一张张嘲笑的脸,回忆起那历历在目的一切,我突然想到了放弃,可是,当我拭干泪水仔细欣赏着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时,我感觉那五彩缤纷的花儿在向我微笑;那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在向我加油呐喊;那火辣辣的阳光在向我投来肯定的目光。顿时,我知道我一定可以,我一定能追寻到我的梦想。
在比赛时,心中的恐惧烟消云散,顺利完成了比赛。当我听到台下观众们热烈的掌声,看着观众们赞许的目光时,我知道我追寻到了我的梦想。
梦想悠悠扬扬,如黑夜里最亮的明灯;如沙漠中最甘甜的清泉;如大海中最细的沙石。追寻梦想,展开梦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梦的追寻作文篇6
生活中,音响无处不在,他的世界真是太丰富,太迷人了。歌声,笑声,雷声,风声,雨声,叫声……在音响的世界里,我最欣赏的是余音撩绕的乐曲声。乐曲声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
《月光曲》是由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一首乐曲,刚开始是清幽,舒缓的,而后是出现波折,再后来是激昂的,这一首乐曲让我浮想连翩,夕阳渐渐落山,海面上十分平静,渐渐的月亮升起来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散满了雪白的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了一镂一镂轻纱似的微云,穿过微波粼粼的海面。海面伏起来又落下去,渐渐的月亮升得更高了,把光芒四处喷洒,被月光照得雪白的浪花一个连这一个的,涌向岸边的岩石……
我明白了,原来音响的世界多么美妙!多么迷人!音响世界是多么广大!到那里都有声音的回响,音响世界永远值得人们追寻!
梦的追寻作文篇7
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习惯了忙忙碌碌的生活,看惯了纷纷扰扰的世间百态,当儿时桀骜不驯的性格渐渐被生活打磨的圆滑,“幸福”两个字依然能唤起我们无限的向往之情。其实,幸福一直在我们心中。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富翁开车去上班,恰赶上上班高峰,路上堵车堵的厉害,百无聊赖之际发现路旁一个乞丐正满脸幸福的晒太阳,富翁觉得有意思,于是有了以下一番对话:
“老兄,你怎么这么悠闲地在此晒太阳呢?”
“不然,我该做什么呢?”
“努力工作啊”
“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呢?”
“因为可以挣很多钱”
“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那样就可以幸福地晒太阳了”
“那我现在在做什么啊”
我不知道富翁听后会有什么想法,但我真切的懂得了: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只是一种感受,一种潜藏在我们心里、等待被发觉的感受。
有这样两幅漫画:第一幅,两个鱼缸,一只缸里有很多鱼,另一只缸里只有一条鱼。它们互相张望着,都期盼跳到对面,享受对面的生活;第二幅,缸里的鱼都调换了位置,一切都变了,可一切又都没变,它们依旧向着对面张望着、张望着。我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守望幸福。其实幸福就在它们身边,只是对岸的假象迷惑了它们的双眼。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守望中困惑、在守望中孤独、在幸福中守望幸福。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某个地方,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我们触摸不到心中的幸福,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处处闪耀着幸福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荡到幸福的最高点,最终回到的,却是原来的位置。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打开尘封的心灵,擦除利诱的污渍,我们的生命必会绽放幸福之花。
梦的追寻作文篇8
我在音乐中徜徉,但我实在不是那时尚的追星一族。我并不喜欢那些在舞台上搔首弄姿的歌星,但我却忠爱那曲、那词。更重要的是在音乐中执着追寻着心田上的安静……
一曲《江南》在一夜之间唱红了林俊杰,也唱出了在江南烟雨中那份真正的安静。生活速度的加快,让我们不觉忙碌起来。心灵的空虚与浮躁让安静与我们产生距离。泛滥成灾的电视剧上,总是出演那千篇一律的一幕:从历经苦难地相遇,到失落地离去。也许,正是在太多时候,我们忘却了安静。“一切都在江南烟云中,心碎了才懂……”在那充满意境的江南烟云中,也许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安静。在安静中思考、回忆、想起、忘却……
在茶香中感悟安静
周杰伦曾唱过一首《安静》,但我却固执地坚持这种安静惟有在那浓浓的茶香中才能得以升华。第一次听到《爷爷泡的茶》这首歌亦然是在一个尤其安静的傍晚。那是小学毕业的第一个暑期,我和好友各奔东西后的第一次相聚。我们疯累了,躺在草坪上仰望着蓝天白云。“听过《爷爷泡的茶》吗?”她突然问我。我摇了摇头。“想听吗?”我依旧摇着头。“为什么?”“这首歌的名字听起来很古怪,我不喜欢这种另类。”“你真正品过茶吗?”我没有了声音。她取出MP3,递给我一个耳机,传出了周杰伦那独特的声音。“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在那翻腾的茶水与打着卷儿的茶叶中,你顺着那团团热气,能嗅到家的味道吗?在苦与香地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中,你的心是否也得到了净化?小时候,我俩还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而六年之后,我们却躺在同一块草坪上,望着同一片蓝天,用着同一个MP3,品味着同一种安静。此时,我们彼此的心是否都浸于那浓浓的茶香中,留恋最后的安静一刻呢?
在速度中体验安静
瞿颖并非一个专业歌手,但一曲《加速度》却让我了解了她,也了解了自己。这首歌没有太多与众不同,但歌词却让我记忆犹新。“前面的路就算重叠,那也是我要的世界,我不会笑得轻蔑,不随便对谁说感谢,沉默加速度,是我的脚步,奔跑在视线里的路,我不要祝福,不理会孤独,奔向宽阔的最远处……”我喜欢这种在速度中体验安静的感觉。在步伐的加快中,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遥远得令人激动。在速度中,我超越了一个又一个人,我感到自己的成熟与洒脱。这种速度的体验,在执着中追求难道不是一种安静吗?一种心灵上的安静。如果在这加快速度的轻松与快感后,我可以学会心无杂念,那么,这种安静岂不是一种极致?
在音乐中,我追寻着安静……
梦的追寻作文篇9
【作文篇(*)
梦想是一种动力;梦想是一种坚持;梦想是一种信念;梦想是一种精神。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得到。
生命因珍惜而美丽,因创造而精彩。我们怀揣着求知的渴望,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唯有放飞梦想的风筝,才能收获一个又一个怡人的风景。
而付丽娟在她13岁是就实现了一个干净利落的跳伞动作,成为空军跳伞运动大队最小的队员。她从小就对军营和蓝天有着很大的热情,所以她走出了湘西小镇,来到了跳伞运动大队。原以为跳伞很潇洒,却没料到要想跳伞之前必须做十分辛苦的训练。她一度无法忍受,但想着自己的梦想,她咬牙坚持到了最后。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他成功了。是啊,就像那首歌《真心英雄》中说的那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想要实现梦想就要付出辛苦。
对于梦想,很多人都能说上几个,但是哪一个是我们坚持到最后的呢?我想起自己过去想要当一名主持人,但当我真正成为一名主持人后,却发现自己吃不了那份苦,结果一个暑假都没能坚持下来,我就与自己的主持人梦说再见了。
想想自己,再看看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老师,我的心中就涌出了一份惭愧的心虚——她的故事令人心碎,她的精神却令人敬佩。她在一次地震中失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满周岁的孩子以及她轻灵舞动的双腿,假肢带来的痛苦,一度使她放弃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梦想,而那副价值也被她仍在角落。直到有一次,独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厕所,不得不爬着去找她的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卫生间,却狠狠的摔在地上,在痛苦之后,她发现带假肢也并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事后,她放弃了原先不带假肢的念头,而是每天坚持不懈的努力练习,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当她再一次能站起来翩翩起舞,就在那刹那间,她明白了梦想和坚持的关系。此后,她还做了很多健全时不曾尝试的事情,游泳、攀岩、登山。对梦想的执着和坚持,给了她一次重生。
就像廖智这位舞蹈老师一样,只要我们有梦想,就要坚持,就要追求。成功是由一个个梦想组成的,坚持自己的梦想,不仅能够实现从前不敢想象的愿望,更能够证明我们的价值。
生活如此平淡,日子按部就班。可总有一些东西,会穿越岁月,亘古不变,让我们始终保持内心的坚守——比如梦想。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要坚持;有梦就能出彩。那就让我们张开翅膀,在追寻梦想的道路,奋击勃发,到达那梦的伊甸园,轻轻地擦去一路的艰辛与汗水。
张开翅膀,追寻梦想!
梦的追寻作文篇10
总是感叹时间过得太快,纯真的童年时光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却已成为一个十-岁的小妞了。有时看着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也会感叹自己哪一天也会垂垂老去。人的这一生,就像是一趟旅行,每个人都坐在时间的列车上,有了起点,便不知道哪一站是终点……于是发出疑问:漫漫人生,离离远道,终点站去哪了?
漫漫人生。人生到底有多漫长?不知道吧。撕去的日历,飘落的秋叶,老人的白发,美女眼角的鱼尾纹……是否都在告诉我们:其实人生真的不漫长,那些日子,那些月,那些年,都是稍纵即逝的。无声无息的,无影无形的,时间一点一滴的从我们指间溜走,有这么一句话:“时间太瘦,指间太宽,指尖染指流年”,我们的人生一直在倒计时,终点站的倩影却越来越模糊了,我们连自己到底是不是迷失了方向都不知道。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抓住风一般的终点站影子?为何我们不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让那动感的影子也为我们眷恋而回眸?回首千年,谁的泪,化作尘埃,穿越人海,弹出历史的无奈。但,只要我们珍惜时光,利用好每一天,每一天都实实在在,无怨无悔,难道还在乎人生有多漫漫这件小事吗?难道还在乎终点站去哪了这个小问题吗?只要心朝着朝阳前行,让时光追随着我们的脚步,终点站总会让我们眼前一亮,满怀惊喜。
离离远道。梦之终点站到底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一对恋人,他说:“我永远爱你”。她问:“永远,是多远?”他答:“爱的终点站”。一步是一个脚印,鞋底沾了多少泥土,我们的路就走了多远,终点站就朝着我们靠近了多少。人生若只如一条路,那么一辈子就是从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起点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终点,而终点站也就是我们超越自我之后到达的蓦然回首之阑珊处。不必问梦之终点站离我们有多远,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何年何月何日会羽化登仙;不必问梦之终点站离我们有多远,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心地演绎这场人生话剧,梦之终点站对用心的人来说并没有那么的重要;不必问梦之终点站有多远,春风,夏雨,秋月,冬雪……看不完的良辰美景,写不尽的画情诗意,只要你还能亲眼目睹大自然那无边的魅力,你就还没有走到梦之终点站……梦之终点站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不必问了,心中自有答案。
漫漫人生,离离远道,你勇敢前行,或懦弱后退,终点站就在那儿,不离不弃……花谢,花开,花满天,琵琶一曲已千年。终点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梦的追寻作文篇11
昨夜依然躺下久久难以入眠,对梦想思考着,而且是思绪万千,肚有万言相说,可已经熄灯就寝,遂只好任凭思想的疆马随意驰骋。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就挪到第二天把对梦想的思考化作文篇(*)
理想,是人一生所不能缺少的物什,人为了它而执着追寻。但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有风雨,有荆棘,有诱惑,更有阳光,流水和花朵。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我几经挫折。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能交到新朋友。当时,我刚刚转学到新的学校,周围的人全都不认识。我的位置是在墙角,下课了,不知是不是位置的缘故,没有人来搭理我,我慢慢地,慢慢地矮下去,伏在桌子上,只露出一双忧伤的眼睛和一头乱乱的黄毛。
这是我想要的的么?我怎么能够折磨懦弱?于是,我鼓起勇气,红着脸,挂着一个微笑的表情,用很随意的语气对同桌说:“哎,你叫什么啊?”同桌一愣,继而微微一笑,回答了我。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我们从此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再大些,我的理想是能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呵呵,虽然初二就想着考高中有点早,但远大的志向不都是很早就树立下的吗?理想不是幻想,更不是空想。理想也不像梦想那样遥不可及。理想,可以实现,但是,要靠实际行动来实现!没有艰苦拼搏的觉悟,就没有资格谈梦想!于是,语文课上,有我认真的笔记落在课本上;历史的复习课上,有我的读书声与同学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冲出教室,在阳光下回荡;操场上,有我奔跑时撒下的汗水!
虽然,离我的理想的实现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但是,我不会放弃!我一定会勇敢的走下去,去追逐我的梦想!
梦的追寻作文篇12
据老一代的人说,某某地方有一条峡谷,谷中有能使人永生快乐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弄出来肯定可以大赚一笔。出于好奇心,也出于私心,我就向峡谷进发了。
来到峡谷前,进入峡谷。经过几多劫,终于来到终点。只有箱子一个,本以为其中会有怎样怎样的宝物,却只有一纸条:童真当先,自然快乐。
靠,难道我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只为一张纸,刚要扔却发现其中道理不一般,坐下静思。
昨天,我们曾为一张1角的硬币而高呼万岁。今天却连看都不屑看它一眼,使人觉得自己“太小气”。
昨天,拿着玻璃珠左比划右比划,为自己“啪”的一声干掉对手而欢喜。今天,却连拿起它的勇气都没有,怕人说自己“太幼稚”。
昨天,还在为自己能够系鞋带而兴奋得左唠叨右唠叨。今天,却对自己的成就毫无欢喜可言。
昨天,还拿着满是充满童真稚气的漫画嬉笑不止,为的只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微笑。今天,却捧着满是文字、毫无生气的"教辅书索然无味,为的只是尘世间的虚名与荣誉。
没错,我们是长大了,可是随之而去的也有童真与快乐。难道长大就是抛弃童真童稚,寻求虚名吗?记得一位叫做“老爸”的人说过:“看看那些小孩,玩得多么快乐,我们就缺少这种童真啊。”原来,世界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开启快乐的童真啊。
冥思中,我猛地醒来:对啊,童真确实是快乐的开启钥匙,为什么小孩做什么都快乐,因为他们有童真,没有所谓的“成熟”。大人们、青少年们都认为那些诸如“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幼稚。当然,其中的乐自然无法体会了。领悟到了这一点,我就成为了一个大彻大悟的智者。
然后我走出了峡谷,永生快乐着。
梦的追寻作文篇13
身处物质世界的人们,穷尽一生的努力,而追求的却不单单是物质,还有“信仰”。这个看起来虚缈的东西,并不妨碍人们拥有各自的理解。人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他们对信仰的追求;而自己心中的期盼,又被别人理解多少呢?
人是需要信仰的。在万念俱灰时,信仰是唯一能支撑他最后活下去的立足点。
“基督教要求人们在一个充满邪恶和不公、痛苦和恐惧的世界里有担当地生活,其中真谛就在于承受苦难与爱他人。”
德兰修女认为:人类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因此,她用她的一生,为贫苦百姓传播了上帝超越世俗的大爱。
人就像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尽管外表看起来无比强大,内心却早已像飘摇欲坠的玻璃瓶。而心中的信仰,就是它唯一能坚持到最后的立足点,只要拥有这个支点,他们就拥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好市民方俊明,一个见义勇为的救人举动,纵身一跃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9年来,瘫痪的他全靠84岁的老母和女儿照顾,世俗的偏见让他受尽了人生的折磨。是什么支撑他活下来,并获得今天的殊誉?
方俊明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可是他同许多人一样,同样找到了生命的支点,那是人民。他从28年渐远的社会实践中,追寻到“生命是合理的”。这成了他的信仰,他的精神动力。有了这个支点,他才能够直面死亡,正视人生,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为他28年能活下来追寻到了新的解释和意义。
这时,我想到了《人间草木》中的一句话:“信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在信仰中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入世的使命;信仰生命无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同样在信仰中获得安宁与出世的使命。”
梦的追寻作文篇14
小的时候妈妈带我一起看过电影版的《海蒂》,就曾被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动。最近我又一次拜读了原著,我不仅是感动,而从海蒂身上找到了激发我奋发图强、勇于进取、为追求梦想不懈努力的精神,海蒂给了我力量。
故事中的主人公海蒂是一个心地善良、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助人,不管在任何环境里都保持了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不灰心,也从不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正是她的善良、友爱、执着,最终实现了自己回到故乡爷爷身边的愿望。不仅海蒂如此,在海蒂的的鼓舞和帮助下,好朋友克拉拉虽然失去了行动能力,却没有对生活产生怨恨或是自暴自弃。
当我看完了这本书的时候,使我感觉到人间的温暖和友情的滋润。可现在有许多孩子都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过着许多山村孩子梦寐以求的生活,可当他们遇到一点事就灰心,比如:作业稍稍多了点便叫苦连天,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不前,更有甚者不停地喊着说上学没意思,没有各种考试该有多好啊。他们与小海蒂和克拉克相比就相差很远了。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更加乐观一点,笑着去面对磨难。人的一生,是有很多挫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很多人都像海蒂一样,经历过风风雨雨和许多事情,即使摔倒了,也不能永远趴在地上,要站起来,重新面对新的人生!现在央视多次报道了大山深处的求学孩子们,山里的生活条件非常差,上学要走几十公里山路,学校的桌子有的是有木板自己钉起来的,根本没法写;宿舍里的床就是用两块木板合起来的;有的人就穿着拖鞋,有些人连拖鞋都没有,就光着脚,走到学校;只有薄薄的书本,连作业本都没有。但这些大山的孩子们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充满着对学习的渴望,即使没有任何东西……如果我们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如果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能有几个承受下来呢?然而他们却生活了下来,追求着学习,靠的是什么?梦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们靠的是一种对梦想的追求,一种为实现梦想的努力,他们不仅坚强,更为可贵的是那永恒的毅力!
我的目标是:要超过海蒂。所以,我要怒力学习,认真读书,为实现将来的梦想而飞翔吧!
梦的追寻作文篇15
人生如逆旅,梦想在远方。
——题记
我是一只蚂蚁。一直爱做梦的蚂蚁。我曾用我渺小而顽强的身躯游走在世界各地追寻我的梦想。我在盘根错节的树根中穿梭千年,流连千年;我在潮湿泥泞的土壤里,往返万载,憧憬万载。我的生命劳累而又充实。璀璨的星光下,我谱写着生命之传奇。我喜爱探索,我渴望新奇。当我辗转在世界各地的旅行时光中,我脚下的每一步未知都印下了快乐的痕迹;当我在无数人的鞋底苟且偷生时,现实的残酷使我不得不带着坚强重新启程;当我在水洼里奄奄一息仍奋力游向尽头时,我体会到了生命如琉璃光盏般流光溢彩而又来之不易。
当我厌倦了蚂蚁的卑微找寻,我破茧重生,化作一只飞鸟,用翱翔高飞再次追寻梦。
初春的清晨,旭日仍在朝霞的谎言中静谧,我伴着百灵鸟的清歌婉转而起;深秋的黄昏,落日仍在天际的梦魇里流连。我跟随候鸟整齐的队伍南迁。我俯瞰过大海大海,仰望过碧水长空,自由的气息时时萦绕在我的耳边。我以王者的身姿,睥睨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追随我远大的理想。站在世界的顶端,我曾感到的无助与彷徨,现在已变作骄傲与自豪!我在每一次挫折中浴血重生,满腔豪情尽作我的羽翼。百鸟齐鸣,双凤来朝,我用自己最美的清音,普成一曲追梦的凯歌,唱出生命之悠然;百花齐放,群芳争艳,我以最美的身姿,编织一场追梦的旋舞,跳出人生之闲适;草木葱茏,万物俱寂,我以最美的彩笔,绘成一段追梦的画卷,诠释着每一天的精彩。
当我不再执着于自由飞翔,我脱胎换骨化作那小小的蛹,静待梦想成真。
我在自己制作的牢笼里酣睡,丝丝缕缕缠绕成一个个悠长的梦。我拼命摇摆着身躯,无尽的黑暗,渴望那未知而神秘的世界;我聆听身边的声音,我用自己的想像,注解着大美世界中的三千幻想。终于,我破茧而生,并不美丽却期盼光明。我一次次地奔向那光明的曙光,哪怕是烈火焚身,哪怕是粉身碎骨,我亦前行!我一次次,一步步去追寻那梦想的序言,我坚信,行走过万千浮华,梦想终能照进现实!
或走或跑,我亦前行;或胜或败,我亦追寻。漫长的红尘羁旅中,我迎着逆流不懈追梦!
梦的追寻作文篇16
在词典中“执着”是指对某一事物的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可,这一份执着又去哪了呢?
时间从指尖匆匆流过了十几年,十几年来我最大的变化就是被偷走了执着。对很多事来说,我只是三分钟热度,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将一件事情坚持到底。看书是这样,写日记也是这样,就连学习也是这样。过去,我总爱和朋友谈论梦想,畅想未来,想象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我知道只有今天的努力才可能换来明日的美好。于是,我努力发奋,怀着一颗执着的心去寻找那躲藏在心灵深处的梦想,和朋友说着青春不悔的话,做着青春不悔的事。而现在又回想起来,真的感觉那些日子离我们好远好远……
现在的我不敢去幻想未来,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或许是因为在多次的努力之后而回报却不经人意,或许是在别人的怀疑和议论中丧失了信心。总而言之,过去的梦想早已被现实的荆刺丛所淹没了,所以,我对身边的一切产生了恐惧,别人每每谈起梦想时我都会刻意的躲避,这让别人很不理解,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理解。我感觉那所有的一切都离我很远,永远不会靠近,于是距离越来越远。至于梦想,也开始渐行渐远……渐行渐远……
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想把那渐行渐远的执着追回,可那份执着却弃我不顾,奋力的向前奔跑,似乎想把我甩的远远的。为了追寻那渐远的执着,我一直悄悄的告诉自己:“有一条通往梦想的捷径,这条路的名字叫执着。”曾经有人告诉我:“现在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知己有多优秀。”很对,现在就应该逼自己向前,让自己竭尽全力去追寻那一份远逝的执着,将它紧紧的束缚在身边。
梦的追寻作文篇17
追寻,是觅着一条线索一路找寻。这次让我一路探寻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们走过的历程……
翻开飘着墨香的书籍扉页,展开历史的长卷,仿佛踏上时空穿梭之旅,走入作家们用文字搭建的世界。
首先踏入的是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殿堂,再三讨论后,瑞典学院将这项荣颁发给了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他用文字勾勒的《天鹅》,反应了自己内心美的美丽,同时也是成为了世界之美的象征,洁白无暇。
继续探访1905年亨利克的作品《灯塔看守人》,文字淋漓尽致的揭露了波兰侨民在美国的悲惨遭遇,沉重的民族感与历史感喷薄而出。
接下去让我们为1938年赛珍珠的作品《大地》停留片刻,作为一个中西贯通的作家,她始终怀着一颗深沉而温和的心去看待人生,而我们也通过她的描写,体会中西文化的交融。
下一站我们抵达,1953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争的残酷在他笔端重现,他将带领我们站在最高点俯瞰20余年的全球战事,分析解剖每一场的利弊,一笔笔把浩瀚历史变成史料。
然后我们遇见了帕斯捷尔的《日瓦戈医生》,他代表了俄罗斯的综合形象,经历种.种考验,依然生机勃勃。俄罗斯形象以为这些文字的描写而成为不朽的丰碑。
“咻——”时光停在了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的《总统先生》身旁。这部作品对本世纪初在拉丁美洲各国出现的独裁者,进行了控诉以及强烈的愤慨。
接下去,让我们在1969年,和贝克特一起《等待戈多》,拨开神秘的面纱,人生就像一场戏,面对永远的不可料知的等待,所作的形式上的抉择,依然让结局疑点重重。
继续前行,去看看1972年伯尔写的《莱尼和他们》追求人道的生活,其目的有大有小,作者造就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段——从讽刺了、开朗的游戏文章到深邃苦恼的一切作品。
一路走一路看,我们微笑着和每一位作者相逢:帕特里克,索尔……一直到莫言。
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这条线索,一路欣赏一路思索,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文字世界,未来继续铺展,文字亦将世界延续到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