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续写(5篇)
滥竽充数续写作文篇1
齐宣王驾崩后,齐湣王继位。听说齐湣王好一一听人吹竽,南郭处士害怕极了,他心想:天哪,我一个音也不会吹,更别说一首曲子了!这欺君之罪可是要人头落地的呀!怎么办啊,我还是逃吧!
好不容易躲过层层防守,南郭处士终于逃出了皇宫。他回家后,妻子问他: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应该在皇宫吹竽吗?南郭处士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妻子,妻子并没有像他一样慌了阵脚,反而镇定自若的说:齐湣王是圣上,神通广大的不得了,再说了,那么多同你吹竽的人,总有一天会知道你的下落,依我看,你还是找个师傅,学好吹竽,不说好听,起码会吹。南郭听了,当天晚上收拾了包袱,准备第二日一早就去拜师。
翌日,南郭处士背上包袱,告别了妻子和年迈的老父母,去一个姓路的师傅家去学艺。临走前,妻子对他说:记住,安心学艺,既然你只懂皮毛,那么就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
到师傅门前,有几个侍卫拦住了他,说路师傅正在小睡,不方便打扰,南郭刚想打退堂,想到了妻子的一席话。便说:那好,小生南郭,在此等候,麻烦各位去通告一声。众侍卫面面相觑,商讨了好一会儿才说:小兄弟,这位师傅性情古怪,有不少弟子慕名而来,却悻悻而退,这位师傅给每个弟子都设定了关卡,第一关便是不吃不喝三日。南郭却面带微笑说:不劳烦各位了,我在此候三日,三日过后,你们再去通告。
站了三日,每一日,南郭都在太阳下艰难的站着,三日过后,侍卫告诉南郭他可以进去了。进去后,一位穿着华贵的老妇人端来一盘红烧肉和一盘馒头,说:我家老头性情古怪,让你受苦了,吃完这盘肉你便去最里面那间屋找我家老头拜师吧!
南郭迅速的吃完饭,找到了师傅,他说:师傅我经过了你的考验,请你教我吹竽吧!路师傅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教会了他基本的吹竽技巧,然后告诉他:我该教的都教了,剩下的你得靠自己了。
南郭回家后起早贪黑苦练,烈日炎炎之下,他练得全身汗津津的,别人都笑他:你练一身技艺有什么用呢?你应该去你家冰窖里冷却冷却脑子,你的脑子都被太阳晒坏了!南郭当做没听见,继续苦练。严寒中,他练的手都冻僵了,但还是继续练习。每日都练到三更天。邻居都说:这人都走火入魔了,真傻!南郭就在这样的日子里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成了齐国有名的吹竽人。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且做事要持之以恒,终会成功;会一件本领,你的优势不知比别人多了多少。
滥竽充数续写篇2
南郭先生自从逃走以后,生活得并不开心,朋友们都离他远去,连他的孩子都越来越瞧不起他了,她感到很伤心。他听说,宫廷最近又要招乐师了,他有了一个新的打算……
南郭先生决定要去吹竽。他走到了报名地点,抢到了一个一对一的训练名额,就马不停蹄的赶往教室。他每天都早出晚归,有时音吹不准了,会向老师请教;有时间持不住了,会对自己说:“我能坚持住,我能坚持住,我一定能坚持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南郭先生觉得时机成熟了,就立马跑去考试,结果满分通过,成为了宫廷最为出色的乐师。
通过此事,南郭先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努力必定会有回报的!
滥竽充数续写作文
在战国时,齐国有一位游手好闲之人,叫——南郭先生,他的眼睛又小又丑,眼神中总能看见一丝邪恶的光,他的鼻子短短的,鼻子上的皱纹和麻子真的是数不胜数;嘴巴又干又厚,让人看着就觉得可怕。
有一天,皇城门外围了好多人,老老少少都在那儿干什么呢?原来贴了一张皇榜,皇榜上说是齐宣王请人吹竽,赏金过百万,让大家参加。有人说:“吹竽有什么难的!我去。”有人说:“我不会,我站在一边好了。”还有人说:“我儿子会,我让我儿子去!”……大家议论纷纷,这时南郭先生来了,只见他整了整自己的破布衣,说:“我比你们强多了,我去!”说着,他嘴角微微上扬,好像在想:我要发财啦!他想着想着渐渐的走向皇宫。
面试开始了,两百九十九个人都在想如何吹竽表演,只有南郭先生一人在想如何放飞自我。
当台下的大臣念叨南郭先生时,只见他立马跳上讲台,在广大人民面前大声吆喝道:“我,叫——南郭,我吹竽那叫一个好,我吹竽时,鸟儿飞到我身边,大树开出红花。”台下的大臣听得如痴如醉,说了声:“过!过!”南郭先生高兴坏了,像疯子一样跑出皇宫。
只见齐宣王在龙椅上说了声:“开始。”紧接着一阵优美如流水般清巧的音乐开始了,大臣们和宫女们跳起舞来,皇上也听得打起拍子了。南郭先生呢?他在乐队里头仿照别人吹竽,不仔细看真看不出来。乐曲结束后,齐宣王赏了每人三两银子,南郭笑得比谁都开心,自己终于脱贫了,不再每天啃黄包子、喝烂粥了,可以有一个挡风遮雨的地方了,想想就高兴。
不久后,齐宣王死了,齐泯王上位,他也喜欢吹竽,只是他和他父亲不同的是,他喜欢乐工一个个吹,不喜欢在一起,南郭先生眼看计划要被拆穿了,他面呈菜色,心惊肉跳,他决定连夜逃走。
夜来了,只剩那微弱的夜明灯,南郭先生左瞧瞧,又看看,终于找到了一节短墙,他刚上去,又被两个卫兵抓住了。
南郭先生被乱刀砍死,你们以后可不能学习南郭先生的不劳而获哦!
滥竽充数续写作文篇4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国王叫齐宣王,他很爱听吹竽,而且他很讲究排场,喜欢很多人一起吹竽。
对竽根本不了解的南郭先生知道这个事情,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夸耀自己的吹竽技术多么高超,连鸡听了之后都会跳起舞来。他说:“大王我愿意为您吹竽。”齐宣王听了心里乐滋滋的,二话不说,没让他经过考核,就同意他进入了三百多人的乐队。
吹竽表演时,别人摇头,他就摇头;别人摇晃身子,他也摇晃身子。看着像技术很高超的样子,但其实一点也不懂,还喃喃自语的说:“运气真好,可以不劳而获,哪怕是那个笨蛋齐宣王死了,估计后来的君主也喜欢听竽,这样就可以混一辈子了。”
可是好景不长,快乐的时光像一匹小马一样,跑啊,跑啊,就把不劳而获的日子给跑丢了。
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继承了王位。他也喜欢听竽,但是和齐宣王不同的是,齐湣王不喜欢合奏,因为声音太大,太吵了。于是下令:乐队里的三百多人排成一长排,轮流表演吹竽,吹得最好的薪水加三倍。
这可乐坏了乐队里的三百多个乐师,除了南郭先生。他在那里吓呆了,一动也不动。顿时,南郭先生仿佛听见:“砍,把这个不劳而获的竽师给我砍成七段!”仿佛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银光闪闪的刀,一下子把他的头给砍了下来,鲜红的血液溅在了身上,仿佛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咚!”一声雷声响了,大雨哗哗的下,树叶被打得七零八落,鸟儿在风中扑棱着翅膀,狂风把大树刮倒了。又一声雷声把南郭先生拉回了现实,他不自主的摸摸头:“还好,还好,还在,还在……”南郭先生知道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其他的方法了,于是他赶紧跑回家,收拾钱财和贵重物品,大晚上的灰溜溜地就逃走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能装蒙混骗,混骗是没有好结果的。
滥竽充数续写作文篇5
话说南郭先生从齐湣王那里逃出来后,马不停蹄地逃了三天三夜。
这天中午,艳阳高照,南郭先生实在累得跑不动了,就一下子瘫坐在路边的田埂上。经过这几日的奔波,南郭先生又累又饿,惊魂未定。他不时地向身后张望,生怕有追兵过来。
过了好一会,南郭先生才镇定下来,自言自语地说:“看样子,这里应该不是齐湣王的领地了吧!”这里,南郭先生紧张的心情平静了几分。他喃喃说道;“我也不能这样毫无目的地跑吧,我要重新做人,让所有的人都不再嘲笑我!”说到这里,南郭先生的眼神无比坚定。
当年南郭先生在齐王宫中时,曾说过一句夸口的话:“我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吹竽乐团。”如今他决定化心愿为行动,赶赴有“竽乡”美称的终南山,在那里刻苦学艺。
光阴似箭,四年过去了。南郭先生也学成下山。此时,他的竽技已大有长进。他开始“招兵买马”,用当年积攒下来的俸禄高薪招募吹竽乐手加入自己的乐队。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时间,南郭先生已拥有一个不下50人的吹竽乐团。南郭先生把他们再次带到终南山上去强化集训。
又是两年过去了,南郭先生的吹竽乐团的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于是,在南郭先生的带领下,他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京城。说来也巧,正巧赶上京城里一年一度的吹竽大赛。南郭先生与乐手们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以精湛的技艺获得第一名,南郭先生也找回了尊严和自信。
从此南郭先生在皇宫里当了首席吹芋指挥教官,衣食无忧,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