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恩来点赞作文(精选8篇)
为周恩来点赞作文篇1
清晨,一辆辆大巴车驶向淮安周恩来故居,我们满怀着激动之情,踏上了游周恩来故居之旅!
经过长达三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纪念馆,步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周总理高大人像,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不知在思考着什么?我猜,应该是想着怎样使国家更加强大吧!
走进大厅,四周的墙上挂着与周总理有关的故事和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周总理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所付出的一切又一切!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来到故居,还未走进故居,便一眼望见门的上方挂着高高的门匾,书写着周恩来同志故居,红底金字,是邓小平爷爷题写的。
我们走到周总理的书房前,书橱里放着许多书,墙上挂着字画,我不禁想起了周总理曾说过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这里我们看出周总理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从小就立志要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真了不起!接着我们来到了周总理的卧室。周总理的卧室只有一张床,几个板凳和一些洗漱用品,墙上几幅简单的画,无不彰显着这间屋子的主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那么的朴素,简朴!接着,我们看到了一块石头上刻着两个字——腾飞,象征着,这里就是大鸾腾飞的地方,在这之后,我们还参观了周总理的家室,以及他的妻子邓颖超纪念园。
周总理无时无刻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无法忘却那个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
为周恩来点赞作文篇2
《少年周恩来》是金石作者编著的,他记载了周恩来从出生开始一直到东渡日本求学这一段人生经历。
翻开书本,我仿佛就走进了少年周恩来的传奇生活里,感受着他的生长足迹,周恩来那坎坷、丰富的早年生活使他养成了独立、自强、勤奋的好习惯。周恩来从小就聪明过人,他四岁就会背很多唐诗。还写得一手好字,他做事有规划有目标,并且很孝顺父母,一次母亲病了,他天天给母亲熬药,喂药,端茶送水,衣不解带的照顾母亲,没有怨言。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国内的朝廷腐败无能,国外列强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生于这样的年代,小小的周恩来对百姓生活的困苦,社会现实的残酷感受很深。因此,他独立自强,勤奋好学,少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的宏大志向,通过他的努力,成绩优异的恩来考进了天津的南开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继续深造,同学们都很敬佩他。
合上了书本,我深深地被周恩来的精神所感动。我们追逐着各种明星,追求着各种各样的名牌,却很少了解伟人的故事,从这次的阅读中,我学习到了周恩来的优秀品质。他处处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出发,他的伟大思想让我震撼,他在学习上的刻苦执着,他对父母的孝顺关心都让我感动并且惭愧。
生活于太平盛世的我们生活的都很幸福,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大人们每天辛苦的工作,供我们上学,我们却一点都不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人稍微有哪里不顺我们的意,我们还要撒娇闹脾气。受了一点责骂或批评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受委屈,最可怜的人,于是就消极地对待身边的一切,我们真是太不应该了!
周恩来,你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步伐;你是我无声的老师,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你是我永远的领航标!
为周恩来点赞作文篇3
敬爱的周总理:
您好!我是惠阳区淡水第八小学的一名学生。最近,我阅读了有关您的传记,对您的光辉一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且不说,您在年少的时候,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唤醒了神州大地上的炎黄子孙:上学读书,是为了让祖国富强起来。也不说,您在去日本之前,又回到沈阳的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留下的临别赠言是: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再一次表达了您献身给亲爱的祖国的宏伟志愿。更不说,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您与几位革命前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领导南昌起义,领导人民为了当家做主人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您负责多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担任共和国总理20xx年期间,党和国家的几乎每项重要工作,都在您的操劳范围之内。为了祖国和人民,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让我难忘的是:您在病危中,仍然把人民放在第一。1976年年初的一天。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刚给您做完癌症切除手术。身体虚弱的您,忍着剧痛,叫来了长期从事肿瘤防治工作的李冰同志,向他了解云南锡矿工人肺癌的发病情况,您语重心长的话语我们至今仍记得: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当医务人员带着您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您却正在忍受着癌症的折磨。您那慈祥的面庞,已经异常消瘦;您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地凹陷下去。然而,您那坚定的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要做许多事情
总理呀!您病情处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仍想着千里之外的矿工们,您那宽广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敬爱的周爷爷,虽然您和我们永别了,但您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对祖国的倾心付出,将时刻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懂得关爱他人,懂得责任。
敬爱的周爷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为周恩来点赞作文篇4
解佑祺以前,我就听爷爷讲过周恩来的故事,知道他是亿万中国人心目中最敬爱的总理。现在我读了《少年周恩来》的故事,让我更了解周恩来的一生是为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一生。这个故事追寻了周恩来成长的足迹,讲诉了他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周恩来出生于乱世之中,从小就对百姓生活的困苦、社会现实的残酷感受很深,因此,他独立自强,勤奋好学,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文中还讲到周恩来非常勤俭节约,他穿的衣服很简单,夏天是一件白色大褂,冬天是一件蓝色大褂。好几次,家人要给他买几件新衣裳都被他拒绝了,他很不解,干吗要在这些外表的东西上花那么多精力。为了尽量给家里减轻负担,他开始自己想办法找些事情做,赚钱来补贴家用。为了省钱,只买豆腐店便宜的豆腐,星期日从家返校时,只带一小瓶酱回校当菜吃。周恩来经历的种种磨难也激发了他努力拼搏、发奋学习的斗志。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我们有些同学吃要挑三拣四,穿要,不懂得珍惜,不刻苦学习,到将来后悔也晚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勤俭节约这个美德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只有勤俭才能持家,只有勤俭才能强国。无论回顾过去还是面对未来,我们都要想周恩来学习,要牢记这一点,才能有所作为。
为周恩来点赞作文篇5
19己亥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篇(*)
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己亥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19己亥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为周恩来点赞作文篇6
上周日,我们全家去参观了周恩来总理的故居。
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它向我们展示了周恩来总理的伟大一生。
故居门前有一个较大的广场,门的对面展示了很多总理以前的照片。广场清洁而庄严。进入故居,我们向西通过一道门,是三间正屋,这是周总理父母当年的屋子。再向西走,便进入了一条狭长的走廊。走廊的南段西侧,有着两间别具一格的亭子。我们看到了总理小时候用过的书房,中间是桌椅,靠墙是一排整齐的老式书橱,上面摆满了各种书刊。他的启蒙老师是陈三姑,学富五车的陈三姑,不但教周恩来识字,背诗,而且还给他讲中国的名人故事。
总理家世家风图片展馆里,挂满了他从小到大直至生命最后的照片。我印象最深的是总理给家人订下的十条家规。院子里还有一口古老的井,在井口处,有着被铁索磨出的一道深深的痕子,井水无比清澈,在离井处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菜园,后面便是厨房,小小年纪的周恩来就是在这里种菜、种瓜的。他悟出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理。我十分感慨:在户外多多实践原来也可以悟到生活中的真理。
我来到了后院,这里有着周总理童年最喜欢的腊梅、雪松与苍竹。多么美的地方啊!我啧啧赞叹。
故居中的一切无不体现出总理的艰苦朴素、光明磊落的一生。我们永远将他铭记于心。
为周恩来点赞作文篇7
“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声铿锵有力的呐喊,让我们认识了从小立大志的一代伟人周恩来。当我读完《少年周恩来》后,我十分敬佩少年时代的周恩来,他让我们明白了:挫折是成功之父。
他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生父周贻能长期在外省做小职员而且经常失业,所以全家的生活很艰难;周恩来还有三个母亲:生母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氏,她们用不同的方式教育了周恩来。周恩来出生的第二天,他的父母给他取了个乳名,叫“大鸾”。传说中,“鸾”是一种与凤凰齐名的神鸟。
好景不长,19己亥年,19己亥年,周恩来的生母和养母就相继去世了,年仅10岁的周恩来不得不带着两个弟弟,为这个家庭撑起一片天。读到这里,我开始为周恩来难过起来,我们10岁时正在学校里开心地读书、玩耍,而年少的周恩来竟然已经挑起了家庭重担!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
挑起家庭重担谈何容易!周恩来一次次忍痛割爱,卖掉了贵重的物品,得到的钱连塞牙缝都不够。看着家里屈指可数的物品和饿得直哭的弟弟们,他更是心如刀绞,可是急有什么用?他仍然很坚强,不停地想办法:向别人借、自己种粮食……就这样,他硬是用独立好强的信念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日子。而与此同时,他也练出了沉着稳健的性格,让他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挫折丝毫不软弱。不敢想象,在这么艰苦的日子里,周恩来居然能够熬过来!这件事竟然让他变得更坚强了。
看看我们,出生在和平时代,还这么地浪费,让父母操心,不好好上学,面对着幼年的周恩来,我们怎么也比不上啊!遇到一点挫折就哭个不停,遇到事情就傻眼了,根本谈不上能挑起家庭重担!周恩来呢?他和我们一点也不一样,对比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人都是在挫折中长大的”这句话一点都没说错!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骨朵是不是应该感受一下温室外的风霜雨雪呢?
为周恩来点赞作文篇8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高耸入云的大树,是坚实的桥梁,是熠熠生辉的指明灯。他,是我们国家伟大的领袖;他,也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奉献给了人民,甚至在他病危的时候,他都在为人民着想。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在一场手术过后,周总理的身体正值虚弱,但他并没有休息,而是焦急地把李冰同志叫来,对她说: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你知不知道?知道李冰同志有些哽咽地说道。我要你现在就去处理这个问题,现在,马上就去!他的声音听起来断断续续,十分吃力。当医护人员带着周总理的心意赶到云南,周总理正在病床上受病痛的折磨。虽然他现在面容消瘦,但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好像告诉了周围的人:我还有工作没有做完,我不能躺在病床上虚度光阴,我的人民还在等着我!于是,他强忍着疼痛,让护士给他喂饭,每一口饭,都异常的艰难,周总理作出极大的努力,吃完了一整碗饭。滴答滴答豆子般大小的汗珠从周总理的脸庞滴落下来,晶莹的泪珠从人们的眼中流了出来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到的却是人民
虽然总理身居高位,但他的办公室陈设极其简单,一张桌子,一把转椅,一盏台灯,仅此而已;虽然总理日理万机,但他的下午茶只有一小碟花生米和一杯茶;虽然总理一生呕心沥血,但他没有一分存款
看啊,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是多么伟大!多么高尚!多么爱他的人民!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周总理!人民为他点赞!
周总理!我为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