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的作文(9篇)
乡情篇1
我爷爷的家乡,是我爸爸的家乡,亦是我的家乡。如同每一个思乡者一样,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我,总是能感觉到体内的某样东西,或者是某种气味将我和一个遥远的地方连起来,久而久之,那气味的另一端就明朗了起来,于是我常常感受到它,梦到它,甚至是嗅闻到它——一个有山,有湖,飘散着稻米清香的静谧山村。
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回家。最开始几年是坐那种慢悠悠的绿皮火车,在一昼夜的兴高采烈,难以合眼之后,慢悠悠地坐到南昌站,再坐大伯的车回去。最近几年都是爸爸爸开车,越过一千多公里的平原,河流,大山,从山东开到江西,听车轮碾磨着曲折山路上的石子发出的悦耳的沙沙声和树枝刮擦着车窗玻璃的嚓嚓声,驶向爷爷家门口那两盏夜幕中始终亮着的,予人以丝丝暖意的红灯笼,我一路上的兴奋、喜悦,直到睡前才会伴着梦乡渐渐消退。
到了爷爷家,倘若白天没有事情,或者也没有在被窝里一直躺到正午头也不起床,便可以沿着大片大片水稻田边上的水泥路走走。看看微微发灰,飘着几缕云朵的蓝天;看看深绿色的,起伏不断的群山;看看供着土地公、土地婆的小庙,庙前的空地上满是放爆竹留下的红色纸屑;再看看黄牛在田垄上站住了,绳子拴在树上,不紧不慢地嚼着什么东西;鸭子们在只剩下水稻茬的田里左咬咬右啄啄,要是有人靠近就滑稽地扭着屁股逃跑了。调皮的我便跟在后面追啊追,记忆里至今还记着那个画面:鸭子扇着翅膀飞奔,我张着双臂在后面追……
村里的孩子聚在路上玩耍,你追我赶的,手里廉价的玩具冲锋枪嘟嘟地冒着蓝光。还没看清谁和谁是一伙的,就见一个孩子试图骑不带辅助轮的大号自行车,结果失去平衡摔在地上,也不哭,使劲扶起车子要继续骑。多年以后每每我在城市的广场上看到小孩子骑着豪华功能的儿童自行车,辅助轮上金色的贴纸闪着光,就会想起家乡小山村小孩子骑自行车磕磕绊绊的画面,心中一股酸酸的暖流涌上心头。
有的时候,能赶上大人们去钓鱼。他们全副武装的,带着一人多高的鱼竿和几桶小鱼,戴上宽檐帽,提着马扎,到附近的水库满分作文网或者鱼塘去。到了地方把马扎放下,一屁股坐上去,缠线,挂饵,甩杆,只见那平静无垠的水面像是被针扎了一下,水晕一圈圈地荡开来,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鱼桶里的鱼变成餐桌上鲜美的鱼汤……
可这等待太漫长,我盯着大人在马扎上一动也不动,叫人怎么耐得住寂寞?于是就只能自己找乐子。满湖滩收集扁平状的石子,手的角度和水面平行,突然一抖手腕把石子抛出去,便能见到石子以极快的速度在水面上轻轻点了三下,每点一下都向前弹一段距离,最后才掉进水里。当然大多数时候都是业务不精,丢出去一下都弹不起来,像枚劣质炮弹一样无奈地掉进水里。但是所有人还是不厌其烦地扔啊扔啊,直到脚边一块扁平石头也没有了或者大人呵斥着石子把鱼都赶跑了为止。
不出去玩的话,在爷爷家的院子里也很有趣的。一群呆头呆脑的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公鸡总是昂着头,紫黑色的尾羽高高翘起,金黄色的喙和鲜红的鸡冠总是雄赳赳,气昂昂地抖动着。可要是我猛然张开双臂,怪叫一声,做出可怕的样子,公鸡们就吓得咯咯直叫,夹着耷拉下来的尾羽落荒而逃,甚至比那些摇摇摆摆,土黄色或者黑色的母鸡还要快。母鸡也惊恐地咯咯叫着,却在呼唤着鸡雏到自己身边。
要是累了,直接到水井旁用水瓢舀桶里的水喝,冰凉冰凉的,咕咚咕咚喝下一瓢,透心凉,好甜呢!透过井口的铁栅栏门看井底的世界,黑漆漆一团,却又荡漾着许多白色的波浪,像是化开的银水。直到门厅里传来了傍晚的饭香和奶奶的喊饭声,才不看了,转身进屋,这时餐桌上准会有我喜欢的鱼、鸡、新鲜的自己的菜园里种的蔬菜,那浓浓的饭香啊,令我回味无穷……
也就是这饭香,贯穿了每一次回乡的记忆,贯穿了天空和群山。贯穿了稻田和山路,贯穿了黄牛和鸭子,贯穿了大庭院和小水井,贯穿了歪斜着横在院子上空的石榴树。它贯穿了我的每一个感官,每一个细胞,仿佛天生就与我的内在物质结为一体。又如嘴唇上沾着的饭粒,一探鼻子就闻得到香味——是的,也许所谓的“乡情”正沾在我的唇上,一闻,还是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乡情的作文篇2
家乡,是一个人生根成长的地方,它停留在我们记忆中最深处的地方。儿时耳畔依旧想起家人的叮嘱,邻居的关照,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拥有小桥流水,半城垂柳的地方。它,是我生根发芽的地方,泉城——济南。儿时记忆中时刻都有着泉的影子,小城,泉水,安谧伴随着我长大,随处可见的是大街上人们那关照的笑容与热情的眼神。可不知什么时候,小城变了,它变得喧闹,拥挤。人们走在街上,行色匆匆,神情冷漠。我有些迷茫,不知所措,我不知晓儿时记忆中青瓦白墙的地方去哪儿了?我,找不到它了。偶然一天我来到济南老城区,脚上踏着滑润的青石板,石板缝中挤出一簇簇绿苔,彰显着城市的生机。走在宁静的小巷里,抚摸着青瓦白墙上的印迹。继续向前走,小巷子变得越来越狭小,一条石板道只能容纳一人通行,将耳朵伏在墙壁上,似乎还能听见泉水“咕咚”“咕咚”流过的声音。远处还依稀能听到戏曲传来的声音。往小巷深处走去,街旁开着几家小的商铺,那里的老板煞是清闲的坐在门外的石阶上,用济南话与旁人娴熟交谈着。我心中微愣,咦?这不就是我儿时记忆中的济南吗?
可是,我朝远处的高楼大厦望去,这一块小小的闲暇之地被高楼大厦围住,远处的繁闹与这里的宁静交融着。楼厦与这里的板巷形成巨大的对比,好似要将这一块儿时间留下印迹的老地方吞并。不远处有孩童嬉闹之声,我慢慢走过去,看着他们天真烂漫的在泉水边你追我赶,好似看到了幼时的我。我缓缓蹲坐在泉眼边,一阵阵凉气扑面而来,炎热的天气与耳畔一阵阵知了声惹人心神不宁。垂柳的枝条落在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阳光透过树叶照在水面上,那泉里的水藻将泉映的像一块璞玉。我呆呆地盯着泉眼处冒升的泡泡,逐渐上升,最后破灭,如同我心中的茫然与恐慌,我望了望眼前的青石巷与远处的楼厦,恍如隔世。我将手慢慢触摸到水面,打破了一池宁静,打碎了一筐心事。我笑了笑,心想:我终还是爱你的,济南,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因为,我是由这一块土壤,这一方泉水滋养长大的济南人。
我爱你,我的家乡,无论你变得如何,我仍会寄一缕乡情,到此地,伴你到老。
关于乡情的作文篇3
小时候,我生活在故乡,无忧无虑。对我而言,家乡是最美的,尤其是这里的三大风景点,山、水、人家。
我很小的时候,就生活在故乡的那个土胚房里。房子一面靠山,一面傍水。夏天傍晚,我和爷爷奶奶常到山上乘凉,山上绿树成阴,凉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当爷爷奶奶在乘凉的时候,我和哥哥就在一旁捉蚂蚱、采蘑菇、摘果子,或在一边的绿草地上打滚。无聊时,我和哥哥就在草地上做游戏。最好的是,我们采到的蘑菇还可以炒着吃。我喜欢家乡的小山。
我家门口有一眼清澈见底的泉,泉水十分甘甜可口,村里的十几户人家都用着这眼泉。有时,大人们在泉边洗衣服、打水,我和哥哥就在河边捡石头打水漂,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我们一次可以打很多个呢!有时,我们还会叫上几个小伙伴,去水里抓鱼虾和螃蟹;有时,去抓蝌蚪、摘莲蓬;甚至还会和大人们一起去钓鱼。最可笑的是,我们还去水里抓过鸭子:看见鸭子了,一下扑上去,鸭子没抓住,自己却摔了个狗啃泥……我爱屋前的小泉。
我们村里十几户人家,前前后后我都认识,哪家姓张,哪家姓李,我都一清二楚。村里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过着和平的生活。我每一次遇到一个亲戚,就会得到一些小玩具或食物。如:一个烤红薯、一条金鱼、一个小蘑菇……但是,最令我高兴的是,家乡的人们都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记得有一次,张叔叔的房子着火了,大家便不约而同地提起水往张叔叔家跑去,才过了一会儿,火就被扑灭了,张叔叔一个劲儿地给他们道谢,他们却若无其事地说道“没啥,没啥”。我爱故乡的人们。
虽然,读小学的时候,我离开了故乡。很久才能去看一次爷爷奶奶。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家乡的一草一木,更不会忘记家乡那勤劳、朴实的人们。
啊!那浓浓的乡情……
乡情作文篇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承载着每一个人一生中最最美好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里。那里一共只有三户人家。一家与我家相邻,还有一家,则离得相对远一些。这里什么都有,但最让我引以为豪的,还是我家门前的那一大片竹林。这片竹林是爷爷和我差不多大的时候种的,距今已经快80年了,这片竹林经过80年的风雨洗礼,变得坚韧不拔。并且和我家门口长出来的竹子,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弓字型的大门,一到夏天就特别美。这里便是我儿时的秘密基地。
可惜自从我们搬下来以后。因无人照料竹林,它便野蛮生长,失去了往日的容貌。
除竹林之外,我家乡的苹果树结的苹果可真是“一绝”,结的苹果个个都是头大的,吃起来十分的可口。一到秋天,苹果还没完全成熟,我和姐姐就迫不及待地去摘苹果。可惜那时候我还太小,不能上树摘苹果,只能让姐姐帮我摘,姐姐还时常笑话我,叫我“小不点儿”。
同样,这棵苹果树,仍因无人照料,失去了往日的光辉。现在我虽能上得去那苹果树了,可是却再也不见那香甜可口的大苹果了。
多么怀念儿时在春天采摘竹笋的美好日子,多么怀念儿时在秋天被美味的果香包围的日子。多想回到你熟悉的怀抱啊!我的故乡。
乡情的作文篇5
夜,早已来临。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们的心房。就在这个时候,有多少人正与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在团圆的喜悦中吃着月饼,在月饼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轮圆圆的明月。
也在这个时候,又有多少的游子们正站在窗前,也在看着那十五的月亮。不过,在他们眼里出现的并不是一轮圆圆的明月,而是亲人们微笑的脸庞。在他们心底燃烧的并不是与亲人团聚的喜悦,而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中秋,是让人思乡的日子。
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浓浓的乡愁,因为我每天都与亲人在一起。在我看来,天天都是中秋,日日都是十五。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雨天,我总能感到温暖的亲情,总能看到一轮圆月。但我却希望可以体会一下思乡的感情。因为我知道我在想家的时候,家也在思念着我,所以我感到的并不是思乡的愁绪,而是亲情的温暖。
那些游子们呀!在这中秋之夜,只要你们的心底可以感到家的温暖,那么我相信一轮圆圆的明月也会在你们的心中升起,一种团圆的喜悦也会在你们的心中燃烧。
十五的月亮仍然挂在天上,在夜色的衬托下,是那么的明亮。
床前明月光,疑视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首诗是我最熟悉的一首诗,这首诗说的是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这首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又一次读到这首诗,让我不禁想起了年迈的姥姥,回忆起了在姥姥家所度过的快乐的田园生活。古朴的山村,清澈的小河,善良的人们。。。。。。每次去姥姥家,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的人们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单单是纯朴善良的心。有时路过溪边,还会听到孩子们在背诵唐诗宋词,让人有一种不想离开的冲动。
在这时我终于读懂了这首诗所含的真义,让我真正理解了当时诗人的心境,了解了当时诗人的感受。。。。。。
乡情篇6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净土,家乡便是我们心中的那一份净土。我们在这片朴素的土地上生长,这里的露水滋润着我,那一帘春雨与落下的水滴,无不是家乡的滋润,它悄无声息地落在我们的心中,也落在我们的记忆中。
记忆中我的家乡在钱塘江的另一侧,即使比较偏僻,但是也是有一番风味的。本来这里大家都说是萧山的“东伯利亚”,没有国道,也没有省道,来杭州去萧山县城都要半天。没想到现在成为杭州钱塘新区,国道高铁高速地铁出海码头应有尽有,成了杭州新创业的桥头堡。
这是家乡的水,一条曲折的小河上架着几座小石桥,那是儿时的回忆中必不可少的乐趣。小桥下流淌着河水,清澈明朗。河流岸边有着几块突兀的石头,缝隙中似乎还伴着虫鸣,穿过流逝的岁月,新的气息夹在沉淀在往事的剪影中。我看到过很多地方的河,到冬天都干涸了。家乡的河四季都流淌着水,据说以前秋天烂络麻河水都是黑的,现在河里都装了喷泉做了治理,天气晴朗的时候,还能看到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我一直好奇为什么冬天河床也会流水,原来是勤奋的乡人在缺水时把钱塘江的水引进来,汛期水多的时候,又把涝水排出去。好一个五水共治的典型。
这是家乡的山,一座朴素无华的山。故乡的山叫蜀山,从不突兀,更无悬崖峭壁似黄山。有的人说家乡的山像一堆大土堆,是的,它高不过50米,方圆几里路,真的不像山。但是,你能想象一下,以前它矗立在钱塘江入海口,那是怎样的宏伟呢?再追溯以前,它满分作文网是商乃至更久以前先民生活的地方,留下了青铜器和陶器等,也和湘湖独木舟的文明南北呼应。故乡的山是孤独的,但也是憨厚的,以博大浑厚的胸怀来守护所有人,与坐落在那儿的一切建筑。
这是家乡的人,故乡的人很淳朴,无论是认识的亦或是不认识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亲切,他们少了一份客套,多了一份温馨。故乡的人,是如此的热情洋溢。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温暖的笑容。我最自豪沙地人的勤劳,他们没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喝的是咸咸的沙地水,吃的是萝卜和咸菜,他们说吃的咸干活有力气,硬是向大海围垦了土地,创造了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儿女,如勾践,贺知章。这些,曾是故乡的骄傲,但也不仅是她的现在,她也有许多风雨前尘,但亦有今生今世。她从一片滩涂到高楼林立,从沿江小城到国际大城市。从天真无忧无虑到苦乐悲哀,都是她在一旁默默守护大家,一如往昔。
这是一片情丝万缕的土地,在她的眼里,我看到了千丝万缕,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是因为她,是她!赋予了我的新生。这是我的家,我的故乡,我的情啊!
我想,也许每个人都有一颗恋乡的心。在外无论漂泊多久,心,都永远连着自己的故乡,无法分离。因为这片土地,滋养了游子们曾经放荡无羁的心。这地知道,这情也知道,有日他们定会回来,来回应这土地对他们的怀念与召唤,这是血脉对他们的召唤!愿天佑这片土地,愿这里的乡人创造更多的奇迹。
关于乡情的作文篇7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德清,就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
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每每到了初春,下渚湖附近的公园里,樱花便迫不及待地盛开了,漫步在白色的樱花雨里,会让你有一种在雪中漫步的错觉。不远处的油菜花,也同样美丽,毫不逊色,单是一株兴许不怎么样,但是一大片一大片密集的油菜花聚在一起,便成了金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宛如卷起了一阵金色的波浪。游人行走其中,更是有一股馥郁的芳香直扑你的鼻孔,让你沉醉。小河同样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这里水天一色,划着小船静置其中,也不知是水是天,直到一阵微风拂过,漾起水面一层层涟漪。偶尔可以看到一两只白鹭从头顶飞过,或是下来觅食,静谧的河水让你和自然融为一体,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这里的特产也不少,印象最深的是烘豆茶。烘豆茶里一般放青豆、胡萝卜干、野芝麻,三样原料之外还可以再加些笋干、茶叶等,不仅看上去食欲大开,闻上去更有一股特有的清香。还有菱角和藕,菱肉和莲藕这两个小白胖子同样美味,生吃爽脆,熟吃同样无比美味。笋干花生等也是毫不逊色的美食……
这里还有个特殊的传统风俗“防风节”,每年的阴历八月二十五,二都小镇就显得特别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赶庙会,看传统的戏剧表演,祭拜防风氏。听爸爸说这是一个传承千百年的习俗,是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治水时被误杀的防风王,我看庙里的墙上一幅幅壁画记载了这位英雄的历史。原来我的家乡还有这么久远的人文底蕴。
在这里还有连通南北城市的京杭运河,德清通了高铁后,发展更是有了新的跨越,工业大学德清校区也正在建中,最值得骄傲的是德清将要举办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德清将走向世界!
我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爱我的家乡—德清!
乡情篇8
我爱故乡的山,我爱故乡的水,我爱故乡的朋友,我爱故乡的一草一木……啊!故乡!我无时无刻不深爱着我的故乡——汕头。每每提起我的故乡,我那爱乡之情是那么的强烈!那么的不可遏止地从我的心中蔓延出来……
为何我如此深爱着故乡,不仅仅是因为故乡是我生长的地方,还因为故乡那丰富多彩的风土民俗。
我的故乡——汕头,有一道名菜,名为“潮菜”。它是汉族传统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追溯到汉。潮菜的花式丰富多彩,大小咸备,丰俭由人。食在汕头,既有对传统的保留与坚守,还有步履不停的新鲜探索。当然,这一切都源于潮汕人那扎实的功底于开放的心态,才使潮汕地区的美食那么丰富多彩。品着潮菜,潮菜的味道在岁月流变中未曾改变,这些味道已和我的乡情和理念糅合在一起,慢慢地成为了我心中最温馨的美食味道!
除了潮菜,令我深爱的还有功夫茶。汕头工夫茶之精髓在于用工夫烹茶,有八法为: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绿色作文网、洒茶,自始至终一气呵成。《茶经》将这种茶道归纳为“和、爱、精、洁、思”五字,以“和、爱”为茶道的核心价值。
除了茶道,还有茶联。朴实而又勤劳勇敢的潮汕人在这种浓厚的饮茶氛围中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茶联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深刻的体现出了潮汕人朴实无华精神。这是汕头人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每当我看过一副又一副的茶联,总能从中“品味”出潮汕的文化精神内涵之丰富多彩。茶联——真的是潮汕人精神文化的浓缩啊!
故乡的饮食与文化方面让我深爱,故乡的风土民俗也让我难以忘怀,深爱万分!如:农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冬至吃“冬节丸”;时年八节拜祖等。
啊,故乡你的传统文化和风土民俗是那么的令我深爱啊!让我难以忘怀啊!
啊!故乡!你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在那片土地上留下过脚印,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在那片土地上存放厚重的感情……
故乡!我爱你!我对你的爱,将在我的心中——永生难忘!
关于乡情的作文
晚上8:30,妈妈坐在沙发上舒展着疲劳的身子,拿着遥控器调换着自己喜爱的频道,我也坐在沙发上陪妈妈享受一下一天中最温馨、惬意的时刻。
调到湖南卫视的时候,刚好在播“真情”,说的是一个以前10多岁的小孩送到国外与亲人长期分别后变成了耄耋老人的一位老年华侨。这次回湖南,就是想寻找失散多年的弟弟,所以委托“真情”来寻找自己的弟弟。经过“真情小组”千辛万苦的追寻,两位老人再次重逢,深情相拥。
看到此情景,我想起了上午学过的课文《梅花魂》,作者外公由于各种原因到死都不能留在祖国,那是何等的悲痛,祖国就是母亲,离开她等于离开了可依靠的大山。可是只要你的心永远追随着祖国母亲的怀抱,哪怕身在异处,我们的“母亲”也会献上最温暖的怀抱。
-
乡情作文300字(精选19篇)
乡情作文篇1在那遥远的小乡村,在那一片空旷的土地上,大概有十几户人家。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它美丽的面貌,散布在每一个角落,犹如布中的花鸟虫兽的图案。春天,这里万物复苏,莺歌燕..
-
乡情作文(精选19篇)
乡情作文篇1眼前站着一个身着军装的小伙,二十来岁瘦削的脸上蒙着一层炮火的灰,但也掩盖不了眼睛里透露的单纯,如初次相见时的干净。手臂上包扎着一层薄纱布,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
-
乡情作文550字(精选19篇)
乡情作文篇1看着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没有往日的缺憾,是那么的圆,那么的明亮。这才想起,原来今天是中秋。又是中秋了,不知道故乡的月亮是否也这样明朗。不记得有多久,没去过老家了..
-
浓浓的乡情作文(3篇)
浓浓的乡情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漳浦,那儿风景优美,还有很多特产,如:美味的酥糖好吃的填鸭等。然而,我最忘不了的,还是那份浓浓的乡情。俗话说得好,“三秋不如一日忙,”这不,秋姑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