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见闻作文(4篇)
中秋见闻作文篇1
中秋节是我国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供共度这美好佳节。
每年的中秋节,妈妈都会准备月饼、菱角、芋头等“拜神”所需要的物品,今年也不例外。
晚上,8时30分过后,妈妈把准备好的物品,一一捧到门外去“拜神”。我透过窗口,看到了窗外的月亮像盘子一样圆。妈妈告诉我:“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天上的月亮是特别圆的,因为太阳的光线,正好将照到的整个月亮,放映在地球上。”妈妈拜完神后,就对我们说:“可以开始吃东西啦!”话音刚落,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爸爸先吃柚子,再吃月饼;妈妈和奶奶先吃芋头,再吃月饼;爷爷先吃菱角,再吃月饼。而我却一边坐在窗前慢慢地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抬头仰望挂在天空中的盘子似的圆月。突然,我看到月亮中有一个小黑点在跳动着,这个小黑点让我想起了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不知道嫦娥在广寒宫里过得怎么样了?不知道那里在这天是否有月饼吃?突然,一阵清脆响亮的歌声把我从幻想里拉回到现实中。原来,是我们家的楼下正在进行中秋晚会的表演,只见那些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人,都正在载歌载舞,热闹极了,我们一家人都感受到“中秋节”的温馨和欢乐!
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秋这个节日主要是让人们要爱国,爱社会,爱家庭的优良思想,并将这优良思想传承下去。
中秋见闻作文篇2
中秋节到了,我去了奶奶家,碰到了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很多的家人,我感到很高兴!我们坐在一块吃了月饼和水果,玩的很开心!
我和哥哥、姐姐们好久都没见面了,这次的团聚我们在一块玩了好多游戏,我觉得这个中秋节过得非常的充实!今年的月饼比往年的更好吃了!
中秋见闻作文篇3
中秋节到了,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在大街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场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秋节里自然少不了月饼,大街,超市,到处都在搞促销。这可把那些商贩们忙的不亦乐乎。一边要照顾新来的顾客,一边要帮顾客推荐自己的商品。
“您需要什么陷儿的月饼?”
“把五仁的来两斤,父母爱吃;把鸭梨陷的来一斤,枣泥的来一斤,孩子们喜欢吃。”
“好嘞,一共40元,您慢走。”商贩们有陷入了繁忙之中。
这边又在吵嘴吗?哦,原来是在讨价还价。阿姨买了三箱苹果,想让商贩老板便宜些,而发生了争执。最终还是各让一步,这笔买卖交易成功。可是,阿姨一家能吃完吗?她是给父母各一箱,孩子留一箱。
中秋节就是团圆的节日,各个儿女都要想着自己的父母,再忙也要回家看看,对他们表达自己的孝心。
这时候,我不知不觉来到一家音像制品门口,那里放着《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是到回家的时候了,我也该回老家看望,奶奶和姥姥一家了,说真的一听到这首歌,我心里就心血来潮,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中秋节到了,你们有什么发现呢?拿出了晒晒吧!
中秋见闻作文篇4
每年的中秋节是我们家大团圆的日子,家里的大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喝桂花酒,小孩子们在庭院里追逐,游戏。月光下一派祥和。
今年的中秋节,也和往常一样。一大早,我们一家三口就满脸笑容的提着月饼,去了爷爷奶奶家,给他们送月饼、送祝福。爷爷奶奶见到我时开心地笑了起来,奶奶一把把我抱住,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捏捏我的脸,不停的给我拿各种零食。也难怪,自从我在校寄宿以后回家的次数就逐渐少了,爷爷奶奶肯定是格外想念我。
晚饭时,奶奶为我们做了一满桌好吃的菜,有金黄色的炒鸡蛋,有绿色的水煮白菜,还有色香味俱全的板栗炖鸡,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有说有笑,吃得十分开心,热闹的氛围包围了我们,就连锅里冒着小泡的土豆炖肉也跳起舞来,空气里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傍晚时分吃过晚饭,我和爸爸一起齐心协力,把桌子抬到院子里来,我的哥哥摆好了一些瓜子、点心。我那可爱的妹妹,端着一大盘月饼,放在桌上。月饼的味道多种多样,有红豆的,桂花的,椰蓉的……当然我最爱的还是原味的,十分好吃。
趁着大家吃月饼的时候,爸爸又兴高采烈的转身去了屋里,拿了一大瓶桂花酒出来。于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边吃月饼边喝上了桂花酒。这时喜欢诗词的妈妈提议:这么美的月色,有酒有月,怎能没有诗呢?
于是,我们玩起了诗词接龙的游戏。大家团坐在一起,每个人都要说一句含月或者是写月的诗词。我仗着自己背了一些诗词,举着手先来“小时不识月”“举杯邀明月”“月既不解饮”“明月几时有”……一串串古诗词流淌在庭院里,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最后在妈妈大声吟诵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结束了诗词接龙的游戏。
那个晚上我真的非常开心,我们一家人就像这小小的月饼一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我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我希望以后的每一天都像今晚这样美好。这就是我度过的最美的中秋节,我爱中秋。
-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精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篇1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即便读过再少的书,拥有再少的文化,谈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古词佳句来,也会觉得如生活中的寻常话语,更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