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作文(8篇)

daniel 0 2023-12-23

说勤奋作文篇1

看了课文《说勤奋》,感触很深。通过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生物学家童迪周的故事,文本告诉我们,通往理想状态的桥梁是勤奋,即使基础很差。

想想自己都觉得丢人。期中考试没考好,语文97分,数学95分,英语94分。平时认真考,努力的话,应该多考10分。分析原因应该是懒惰。

没错,有一个无形的,无形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敌人,叫做懒惰。会让我们不愿意思考问题,上课不注意听课,回家也不按要求完成作业。永远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永远幻想美好的未来。即使你想好好学习,也会让你想从哪里开始。于是我日复一日得过且过。

与懒惰合谋的是缺乏约束力。精彩的电视节目,引人入胜的网络游戏,各种小人的书画都在我们身边,一次又一次地占据着我们宝贵的时间。不小心就会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如果你不能克制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你将是无效的,一事无成。

通过《说勤奋》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道理。如果我通过努力学习思考,培养强烈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我会事半功倍。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改正的方法,坚定了克服困难的决心。我知道努力学习需要很多时间和努力,但只有这样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鲍剑锋经过磨砺,梅花来自苦寒。"不是吗?

说勤奋作文篇2

人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完成梦想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勤奋。每一个成功者的成就,都是他们执着前进的精神和勤奋凝聚而成的。

苏秦,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他生前靠种田为生,但他从小伶牙俐齿,勤奋好学。长大以后拜在鬼谷子门下,虚心学习权谋游说之术。他看书一直看到深夜,实在忍不住就用锤子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他去秦国求官不成,家人都笑话他。可他毫不气馁,更加勤奋。他整天闭门不出,反复研究各种兵书,工夫不负有心人,苏秦在战国中期终于统一抗秦的‘合纵线“。并被推选为六国相国(战国时期有七雄,六国联会抗秦)。这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侵犯,就连周宣王也亲自为苏秦清除道路,送他回国。由此可见,即使有失败,也不要气馁,只要勇敢地面对,勤奋好学,就一定能成功。

正如比彻所说:”靠天才能做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做不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勤奋的人。

说勤奋作文篇3

学习《说勤奋》这篇课文后我深有感触。课文通过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和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故事告诉我们,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即使基础差也不例外。

想想自己我感到很惭愧,期中考试没考好,语文97分、数学95分、英语94分。如果自己考时细心一些、平时勤奋一些,多10分应该是可以的。分析原因应该是懒惰。

是的,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想不到的敌人叫做懒惰。它会让我们不愿意去思考问题、上课不专心听讲、回家不按要求完成作业。老是把希望放在明天,总是幻想着美好的未来。就算你想努力学习,它也会让你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于是得过且过,日复一日。

跟懒惰狼狈为奸的是缺乏约束力,精彩的电视节目、迷人的网络游戏、五花八门的小人书画遍布在我们的周围,一遍又一遍地挤占着我们宝贵的时间,稍不留神就会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如果不能约束自己不好的想法和行为,就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

通过《说勤奋》的学习,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在勤奋中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就一定会事半功倍的。同时,我也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找到了改正缺点的办法,坚定了克服困难的决心。我知道,勤奋学习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辛苦,但只有这样,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是吗?

说勤奋作文篇4

自古以来,哪个成功的人不是因为勤奋才成功的?所以,只有努力,才能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过去,有多少成功人士把勤奋作为成功的座右铭。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诗人写过很多关于勤奋的诗,比如韩愈的“业善勤而寡,行为为思所灭。”青少年只知道玩耍,不知道好好学习,到老了还后悔自己年轻,为什么不知道好好学习。

想要勤奋,就要有信念支撑。相信自己,认真,努力把一件事做好,踏实做事,不怕吃苦。

中国数学家华曾经说过:努力对你来说是很好的训练,对你来说也是很辛苦的工作。下面举个例子;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我们的数学家陈景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沉浸在数学中,常常忘了吃饭睡觉。

"鲍剑锋经过磨砺,梅花来自苦寒。"只有亲身经历过磨难,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古人都知道勤奋的重要性,何况我们?因此,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挑战,文学非常重要。没有文化知识,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就没有位置。所以,我想告诉你;只要你勤奋,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辉煌。

说勤奋课文篇5

这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文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少见的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作者的观点: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然后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学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根据摆出观点,举例证明,点题作结的大体结构我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扣题立论,作者以问句开篇,引出中心论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接着强调指出,古今中外的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依凭勤奋获得成功的。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举例证明。作者例举了一古一今的两个典型事例来证明开头所摆出的观点。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这一部分紧承上文,强调今天仍然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我计划两课时对本文进行教学,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新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要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交流课外搜集到的名人成功的故事,从中受到教育或启发。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说理性很强,通过具体事例来论证所提出的论点,因此,我把文章2、3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并把理解“手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等词句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教育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人身上体会他们的勤奋,从而让他们明白只有勤奋长大了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为了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目标理念,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组合,使学生做凭借了教材,又不拘泥与教材。所以本节课的主要模式为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

由于本课是《说勤奋》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较多的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开展紧紧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论点,构建学习板块,系统组织教学。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结合司马光的具体事例,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细细咀嚼,理解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采用学习的迁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样讨论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和“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现在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已经转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我教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大致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善于创设语文学习情景,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会在时间安排允许的情况下,提前3分钟安排一个课前谈话。这样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他们真正进入学习的状态。

由于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比较强的议论文,基于这点我引出一个话题:你最崇拜的是谁?为什么?

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所崇拜的人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一环节不仅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训练,其实也在为后做一个小小的铺垫。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桥梁好不气馁滚瓜烂熟急起直追远渡重洋稍微一动有所作为名列前茅

在第一课时中我已经教学了生字词,因此在这里设计了检查词语朗读情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作者是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你能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吗?

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艰辛的劳动)

(3)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话更加具体,通过“古今中外”“每一个”“都是”说明了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

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探究司马光的事例

司马光是什么人?

著名的史学家,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出示: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联系生活体会“19年”的艰辛艰难。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出时间之久。)

司马光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成就呢?他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自小就非常聪明。(从小时候砸缸可以看出)

勤奋好学。

出示句子: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从每当、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长大之后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在这里要理解“警枕”就是报警的枕头,放一段司马光警枕的故事。司马光使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抓紧时间,读书写作。最后归结到“勤奋”二字。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稍微一动、继续”等几个词语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小结:从司马光的事例中我们知道,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他想要获得成功也不能离开勤奋二字。(在这部分教学时我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出示名人的成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再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就算是再聪明的人,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勤奋”二字,再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刻领悟勤奋的巨大作用,以及对名人的崇敬之情。)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这一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解决问题)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拙是什么意思呢?基础差,与司马光不同的是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却完成了生物学界中高难度的的饿青蛙卵剥离手术。这是为什么呢?)小结:就算是基础差的人,只要你勤奋,一样可以获得成功,童第周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教师相机出示名言警句:

天才就是勤奋。——歌德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4、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

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语文课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这里自学问题的设计也很有讲究,要有一定的内容跨度,要有逐步的层次递进,要有广阔的拓展空间,要有足够的思考强度,值得反复推敲,精心设计。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可以记录教师板书,可以记录课堂上随机产生的佳词妙句。注重这种积累,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总结全文,谈谈感受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

简单说明一下议论文的结构,然后点出最后一小节的作用:点题作结。通过朗读感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搜集的有关勤奋的小故事。

2)你知道哪些与勤奋有关的成语故事?

3)给文章再添加一个事例,你觉得写什么比较好?为什么?

(这里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读中学写,写中促读,读写结合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课程总目标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作业。教学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名人成功故事”文字资料。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有关“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15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勤奋————《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勤奋————青蛙卵剥离手术

说勤奋课文篇6

《说勤奋》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材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材的,这样才能把道理说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1、自主讨论法: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理解不存在什么问题,内容深入浅出,没有什么孩子理解的难点。有的学生甚至不太感兴趣,所以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

2、采用变序法课文围绕“勤奋”,开头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间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最后总结全文。但如果按层次学习,学生积极性不够,易产生疲劳感,随意我打乱顺序。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为教学的契入点。

3、中心突破法: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展开教学,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4、我根据《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的意义。这虽然是种要求,但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抓住关键词体会含义,有感情的朗读”做为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养成勤奋的习惯,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懂得"司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1、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

2、多媒体课件。(名人名言)等

(一)、直奔中心,知勤奋。

1、通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围绕这句话,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长的故事?

(精练导入,明确中心。)

(二)、合作探究,解勤奋。

1、认真读一读第2、3小节。

2、比较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找找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用笔在旁边圈圈画画。)

3、合作完成表格:

司马光童第周

相同点成功了很勤奋

不同点天资聪明,古代的基础差,起步晚

4、研读关键词句,体会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1)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2)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通过对关键词语“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等的理解,体会司马光的惜时、读书次数多,然后感情朗读,通过读好关键词句来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3)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4)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住“毫不气馁”、“奋起直追”等词语,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三)、回归勤奋,课后拓展。

出示名人名言: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说勤奋作文

今天,我想和你谈谈“勤奋“题目。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靠努力获得成功的。古人说,勤奋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勤奋,什么也学不到。这种观点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从未停止过。一个美国代表团参观了中国的学校,考察了中国的小学教育,并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学生喜欢早起,有“作业“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优等生和劣等生。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努力的学生,起得早睡得晚,成绩也是最好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勤劳胜于勤劳和匮乏,行动建立在思考和破坏的基础上。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取得成功的人都用辛勤的汗水在历史的每一页上写下了一个闪亮的大字——勤奋。

每个人都想变得聪明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但聪明的人不是你想成为的人,他们必须经过努力。如果你想出国留学,你必须学好一门外语。想成为体操运动员,必须坚持体育锻炼;想当科学家,就得多读百科秘书,开阔眼界……总之,无论你想做什么,没有勤奋是很难实现的。

华家境贫寒。他初中毕业后不久就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热爱数学,勤奋好学:在柜台,他可以经常阅读数学书籍;半夜,你可以看到他开着灯思考……19岁时,华去了一所学校当会计,他变得更加忙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学习数学。熬夜很常见……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在学习阶段,我们要像爱迪生、巴尔扎克一样,有努力的精神和不懈的追求,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梦想的舞台上实现目标,展示才华。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勤奋踏实地掌握每一点知识,最终才能成功。不劳则无获,不劳则无获,不劳则无获。人生可以有几拍?现在不打了,什么时候打?所谓“黑发不知道早点好好学习,第一方后悔读书晚。“这是事实。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狄摩西尼的演说家,小时候口吃,声音浑浊,发音不准,经常被能说会道的对手压倒。但是,他并不气馁,也不气馁。为了克服这个弱点,打败雄辩的对手,他每天嘴里含着石头对着大海大声朗读。他坚持了50年,不分春夏秋冬,雨雪霜雪,甚至一边爬山跑步一边演讲。最后成为古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赋差,反思慢的人有努力学习的精神,也可以抛弃自卑,变自卑为自己的自卑。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炬。一个人知识的关键在于他是否勤奋。一个懒惰的人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永远不会让自己变得聪明。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中寻找真正的智慧和真正的人才,才能不断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回报。

同学们,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只有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说勤奋课文篇8

《说勤奋》是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先具体写司马光小时侯勤奋学习,后写司马光长大后勤奋写作,终于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重在说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第四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课是小学阶段唯一的一篇议论文,如何在教学中让教学目标的定位不错位,教学中我紧扣“勤奋”两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经历“参与——建构——生成”,力求在平等融洽的对话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第一块,借助八个词语,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初步感知课文。第二块,紧紧扣住司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找句子,抓词语,朗读之中贯穿理解品悟,想象,将重点词句的理解与学生自己的表达相结合,深化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和课文主题的理解,从而使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人的形象深入学生心灵,也深刻领会了作者要阐述的道理。第三块,在学生充分读懂文中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事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既超越了文本,又充分发挥了文本的情感内涵,引发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的意思。

(一)、复习导入,揭示中心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x——(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齐读)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3、你能把这句话合并成一句吗?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4、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5、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课文中讲了两个人的故事,他们是?那你能读好这些与他们有关的词语吗?

6、请你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说说这两个人的故事。

(二)、走进故事,读悟明理

<一>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细细地体会体会。

2、打开课本,轻轻地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中的司马光和童第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用笔划出有关词句)

3、四人小组讨论:司马光与童第周相比,哪些地方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讨论前,教师点击投影,出示比较表格)

人物成功的标志相同点不同点启示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勤奋

古代的

天资聪颖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爱迪生。

童第周

青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现代的

基础差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数学家华罗庚。

<二>共同点:

1、他们都非常勤奋

司马光: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司马光的勤奋的?找出有关句子,读读悟悟

童第周:你又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童第周的勤奋?找出有关句子,读读悟悟

他们俩还有什么共同之处?

2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司马光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2)童第周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三>他们俩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1请你读读这两句话,你就会发现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不同之处的。

2、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了,他们取得的成就就像鲜花那样灿烂,(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你读懂这句话了吗?手中的鲜花是指(),汗水和心血又是指()好,我们先将这句话用横线划下来,然后静静地读,将你的体会写下来。

3、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让我们越发感受到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真是---朗读: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奋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悬梁刺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勤奋就是以读书为乐,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持之以恒……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光彩!是勤奋,让司马光、童第周,有所作为,为人民、国家作出了贡献。相信,勤奋定能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板书)

2.观点争辩:有人说,如今,我们生活和学习条件改善了,“勤奋”二字可以不提了。你认为呢?

3、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吧: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请联系文中司马光、童第周的具体事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走出故事,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但有一个词,一种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中,那就是---“勤奋”。

聪明的人一定能成功吗?为什么?

起步晚,基础差的人能成功吗?为什么?

出示勤奋的名言。

2.自读自悟全文:作者是怎样来一层一层“谈勤奋”的?

首先,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接着,证明观点——司马光和童第周靠勤奋成才;

最后,深化观点——要不忘勤奋,要一生勤奋。

3.司马光和童第周都是靠勤奋成才的,这两个事例不是有些重复吗?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因为勤奋而捧得成功鲜花的事例?

5.激情总结:希望同学们把这些名言和名人成功的事迹刻在心里,让它们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努力向前,我们的生命会因此而更精彩,因为——(学生激情朗读)“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五>课外作业

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少,我想同学们一定愿意以作业的形式,和别人分享收获。你们想给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呢?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品析词句、自主探究、比较学习等方法,使学生读懂一个人不论聪慧或愚笨,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查找资料来理解“勤奋”的真正含义。

1、品词析句法。分析重点句,品重点词。

2、扶放结合法。“教”是为了不用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把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即抓住关键词句精读领悟的方法。重点抓住“毫不气馁”“名列前茅”“高难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等词句,在引导过程中,相机介绍童第周和华罗庚,并运用相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的难度。

3、比较法。童第周和司马光的天资明显不同,学习时可采用比较法学习,指导学生把童第周和司马光作对比,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从而深刻领会“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和“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最后再指导学生回味诵读,读出感受。还有可以通过句式的比较加深理解、感悟。

4、读悟法。新课标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朗读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方法,苏教版的语言优美,富有人文性,本文故事感人,整篇文章条理性强,应该让学生多读,在思考中读,在交流中读,在感悟后读。特别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要反复读,在学了司马光、童第周勤奋的例子后再读,总结时再读。这样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使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5、自主合作学习探究法。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不强求统一,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板书设计:

说勤奋

提出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举例证明:司马光警枕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急起直追青蛙卵剥[]离手术

总结观点: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 下一篇:那一刻,我很幸福作文 (荟萃(4篇)
    上一篇:山水人作文(精选19篇)
    相关文章
    1. 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自己也能收获快

      古人有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记得一天下午,我坐车去上补习班上课。上了公交车,我正好看到一个位置,便立即小跑过去坐了下来。到了下一站,一个老奶..

      daniel 0 2023-05-29 20:08:00

    2. 传悄悄话 传悄悄话游戏经典句子

      传悄悄话——潘于凡今天,老师说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传悄悄话。游戏规则:老师先跟每排的第一个同学分别说一句悄悄话,接着由第一个同学传给第二个同学,依次传到最后一个同学..

      daniel 0 2023-05-29 20:07:00

    3. 有努力,就会有收获 有努力就会有收

      有努力,就会有收获金陵小学四年级王致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长的路上,只要你付出了努力,都一定会有收获。记得一次,演讲班上,老师跑进教室,笑着说:“同学们,我们演讲班要上台演出..

      daniel 0 2023-05-29 20:01:00

    4. 勇敢地面对黑暗 勇敢面对黑暗的句

      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就是我这个人的胆子特别大,但就特别怕黑,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我勇敢面对黑暗的办法吧!一、二、三年级我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的,可是今年暑假,妈妈强..

      daniel 0 2023-05-29 19:52:00

    5. 大公鸡 大公鸡什么什么打鸣句子

      我有一只大公鸡,长得可漂亮了。它的头上有个鸡冠,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它的嘴是黄色的,还捎带一点尖,身上的羽毛是红色的,尾巴是黑色的,还有它的爪子是黄色的。你瞧,大公鸡的身姿也..

      daniel 0 2023-05-29 19:44:00

    6. 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500字 胜似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面住着几十户的人家。这里住着一位苍颜白发的黄奶奶,她是苗族人,今年已经80的高龄了。她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常年没有回来,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家一趟。黄奶奶平..

      daniel 0 2023-05-29 19:37:00

    7. 正义感 正义感十足的句子

      正义感(作者:李星翰写于四年级)我和妈妈上完课往家走,马路上车来车往,这时有一辆出租车从我们身边经过。忽然一位老人径直冲到车前,顺势倒地。出租车猛的一刹轧,“嘎吱”一声停下,当..

      daniel 0 2023-05-29 19:25:00

    8. 我爱的小狗 我爱的小狗的句子一年

      我爱的小狗钟正炜我家有一只小狗,它的名字叫贝贝。它是我们在宠物店买来的一只小狗。我家小狗皮毛是奶白色的,它的体型比较瘦。它圆圆的脑袋上有一对大大的耳朵。一双圆溜溜的..

      daniel 0 2023-05-29 1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