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营销策划书(5篇)

daniel 0 2023-12-24

娃哈哈营销策划方案

产品概述

1987年,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第二年为别人加工口服液,第三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靠了确切的效果,靠了"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1994年,娃哈哈投身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建设,兼并涪陵三家特困企业,组建了娃哈哈涪陵分公司,以成熟的产品、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市场,辅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娃哈哈固有的品牌优势,使涪陵公司一举打开了局面,产值利税连年快速增长,成为三峡库区最大的对口支援企业之一,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997年以来,在西进涪陵的成功基础上,娃哈哈再接再厉,在三峡坝区湖北宜昌、国家级贫困区湖北红安、四川广元、吉林靖宇及沈阳、长沙、天津、河北高碑店、安徽巢湖等22省市建立了40余家控股子公司,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地分公司的产值占到整个集团公司的近一半,不仅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同时也使娃哈哈实现了销地产,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强的饮料企业,取得了"双赢",达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

娃哈哈的对口支援、对口扶贫工作受到xxx、xxx的肯定和赞赏,xxx、xxx、xxx、xxx、xxx等领导同志先后莅临视察。

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世界500强、位居世界食品饮料业第六位的法国达能集团等外方合资成立五家公司,并坚持合资不合品牌,由中方全权经营管理,一次性引进外资4500万美元,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民族品牌,娃哈哈再次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998年,娃哈哈经过十多年的历炼,感到自己羽翼已丰,已具备了与世界大品牌进行竞争的条件,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制,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在饮料界主动扛起了向国际大品牌挑战的民族工业大旗。自98年5月投产以来,非常可乐异军突起,现年产销量已超60万吨,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打破了非常可乐推出市场时一些人的"非常可乐,非死不可","非常可乐,非常可笑"的预言,也打破了可口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广大民族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和信心。非常可乐的开发、推广成功进一步稳固了娃哈哈的发展基石,提高了娃哈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娃哈哈的新世纪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领域。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7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2万名,总资

产达76亿元,至今尚未有银行贷款。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年产饮料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及与之相配套的制罐、制瓶、制盖等辅助生产能力,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60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3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自1998年以来,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一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非但是中国最大亦是效益最好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秉承"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的经营理念,始终以领先变革首创的精神和行业领跑者的行事风范,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打造中国饮料第一品牌的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七年来,娃哈哈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33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亿元。

娃哈哈营销策划方案篇2

(一)产品分析策略

1、产品组合策略:主要从事饮料业,其产品包括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纯净水、乳饮料、瓶装水、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产品基本围绕“饮料”这一消费需求,产品之间存在价格差异,让消费者有足够的选择余地。

2、产品生命周期策略:哇哈哈集团产品的跟进和创新速度都值得借鉴,这种跟进中的创新,不高明,但有效,不一定能塑造长期的竞争优势,但一定能够迅速提升产品的短期销量。跟进中创新的产品销售贡献占比并不高。占高销售额的、利润贡献大的都是抢先入市的创新产品,如哇哈哈纯净水。强大的研发体系、技术力量成为娃哈哈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继续发展的源动力。

3、产品品牌策略:哇哈哈集团与销售商共创品牌,其开创的联销

体政策使销售商意识到,市场是大家的,品牌是厂商共有的,利益是共同的。

4、产品包装策略:哇哈哈集团产品的包装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更新而有不同的变化,例如爽歪歪,其包装瓶的形状为了吸引儿童消费群体,设计成可爱的葫芦形状。

5、新产品开发策略:产品线较窄且扩展的速度较慢,导致产品提前进入衰退期,如营养快线,八宝粥;企业在长期运作中必须不断的反复的重复进行产品开发。开发的新产品在品牌名称上也要注意,如果不是打算打造新的独立品牌,就应该不断强化哇哈哈这一品牌,发音简单,利于持久。

(二)定价策略

哇哈哈集团一般采取快速渗透的市场策略,以低价和大量的促销费用来推出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然后随着销量的增加,使单位产品成本迅速降低,形成规模效益。由于其“销地产”策略,哇哈哈比其他饮料产业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哇哈哈集团完全可以在发展老产品的同时,以新产品切入城市市场,采取“高价位高投入”的策略来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三)渠道策略

娃哈哈营销策划方案篇3

1、优势(s)

(1)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较好,拥有开拓国际市场的技术

(2)新产品的开发,哇哈哈每年推出的新产品贡献率平均达20%-30%

(3)产品跟进速度快,创新意识强,其哇哈哈果汁饮料、八宝粥、瓜子、非常可乐等都是典型的跟进产品,并在其中有所创新

(4)其形成的一套扁平而又集权的管理结构促成公司内部管理和谐,管理者管理能力较强,员工素质普遍较高,人才流失率低

(5)广阔的销售渠道,在全国各地拥有上千家实力强大的经销商,数百万个零售点,实行“联销体”

(6)产品形式多样,其产品包括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

2、劣势(w)

(1)国内市场不稳定,外商品牌竞争力强,威胁较大

(2)品牌的创新能力较弱,跟进太多,不能造成品牌效力,容易形成“山寨”的印象

(3)广告投放相对其他品牌较少,影响力和宣传度不够高

(4)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势逐渐减弱,其广大销售地分布在农村,农村购买力相对较弱

3、机会(o)

(1)饮料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人们崇尚方便快捷的饮料方式

(2)作为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相对会到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4、威胁(t)

(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外商不断进军使得中国内地市场并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产品创新空间较小,不能推出新颖的,能为消费者接受和喜爱的新产品

娃哈哈营销策划方案篇4

娃哈哈市场营销策划书

企业名称:娃哈哈专业:市营一班策划者:陈斯联系方式:18650465393策划完成时间:2015-5-2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在全国26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2万名,总资产达121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本策划通过对中国饮料行业和娃哈哈营销的分析,以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及具体的推广方案建议,为娃哈哈公司日后的营销策划工作和其他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产品形式丰富。娃哈哈集团生产销售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2)创新意识强,新产品推出多。娃哈哈每年的新品销售贡献率平均达20%-30%,涌现出营养快线等多款经典产品。

(3)优质的营销渠道,产品铺市迅。一月之内,产品可铺到全国数百万个零售点,这种铺市速度惟有康师傅可匹敌。

(4)跟进意识强且速度快,并与同类产品有差异化。娃哈哈八宝粥、非常可乐、娃哈哈果汁饮料、瓜子、激活等产品属于典型跟进型产品。跟进中创新,既减少市场风险,同时又差异化创新发展。

(5)品牌认识度高。娃哈哈一直坚持建设代表质量和信誉的品牌形象,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很高。

(6)公司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强,员工素质高。

(1)品牌创新的晦涩乏力。没有创新的跟随使得娃哈哈牛奶、果汁、国汽、乐酸乳等在市场上反映平平。

娃哈哈的营销策划书篇5

第一部分:

产品概述

1987年,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第二年为别人加工口服液,第三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靠了确切的效果,靠了"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1994年,娃哈哈投身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建设,兼并涪陵三家特困企业,组建了娃哈哈涪陵分公司,以成熟的产品、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市场,辅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娃哈哈固有的品牌优势,使涪陵公司一举打开了局面,产值利税连年快速增长,成为三峡库区最大的对口支援企业之一,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997年以来,在西进涪陵的成功基础上,娃哈哈再接再厉,在三峡坝区湖北宜昌、国家级贫困区湖北红安、四川广元、吉林靖宇及沈阳、长沙、天津、河北高碑店、安徽巢湖等22省市建立了40余家控股子公司,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地分公司的产值占到整个集团公司的近一半,不仅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同时也使娃哈哈实现了销地产,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强的饮料企业,取得了"双赢",达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

娃哈哈的对口支援、对口扶贫工作受到xxx、xxx的肯定和赞赏,xxx、xxx、xxx、xxx、xxx等领导同志先后莅临视察。

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世界500强、位居世界食品饮料业第六位的法国达能集团等外方合资成立五家公司,并坚持合资不合品牌,由中方全权经营管理,一次性引进外资4500万美元,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民族品牌,娃哈哈再次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998年,娃哈哈经过十多年的历炼,感到自己羽翼已丰,已具备了与世界大品牌进行竞争的条件,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制,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在饮料界主动扛起了向国际大品牌挑战的民族工业大旗。自98年5月投产以来,非常可乐异军突起,现年产销量已超60万吨,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打破了非常可乐推出市场时一些人的"非常可乐,非死不可","非常可乐,非常可笑"的预言,也打破了可口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广大民族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和信心。非常可乐的开发、推广成功进一步稳固了娃哈哈的发展基石,提高了娃哈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娃哈哈的新世纪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领域。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7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2万名,总资

产达76亿元,至今尚未有银行贷款。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年产饮料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及与之相配套的制罐、制瓶、制盖等辅助生产能力,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60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3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自1998年以来,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一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非但是中国最大亦是效益最好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秉承"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的经营理念,始终以领先变革首创的精神和行业领跑者的行事风范,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打造中国饮料第一品牌的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七年来,娃哈哈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33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亿元。

  • 下一篇:百灵鸟作文(精选6篇)
    上一篇:批复的特点(3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