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精选12篇)

daniel 0 2024-01-06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1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向往已久的北京,看到很多名胜古迹,印象十分深刻。但是,最难忘的是去北京的中国科技馆。

当天早上,我们先去参观了水立方。然后,妈妈带我去中国科技馆长见识。我们随着人们的进入,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大厅,对面的墙壁有诺大键盘的基础结构,复杂的齿轮咬合旋转,再旋转就能看到模拟的星星,繁杂的星星还在闪烁中国科技馆分为科技乐园、主展厅两部分,我们先进入科技乐园。

一进入科技乐园,就发现飞碟是科学城堡。这座城堡很厉害。我的先进叫“很多人”的房间,刚进来,四面八方都是我,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我,原来是镜子反射的原理。我又接近宇宙房间,身体没有重心,扶着扶手感觉还站不稳,一直倾斜摆动,头晕,像进入宇宙空间站一样……我发现这里玩的设施都包括科学原理,不愧是科技乐园。

这个游览的主要陈列室,主要陈列室的内容更加丰富,就像读不完的书一样。首先,我被这个叫做“的球旅行记录”迷住了。这是电力的动力,先把球滚进滑索,上下用滑索驱动,然后正好进入长圆筒,几秒钟后只听“彭”冲上去,正好掉进轨道,用弹弓弹出来……最后安全地回到原地。我看起来很兴奋,感叹科学的妙处。

我们又来星空部观察月亮的主题。黑球体只有一扇小门,我们进门后黑球体慢慢旋转,通过小孔开始观察“月亮”月亮从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开始就像镰刀一样,逐渐变大到十五日元,然后从小孔观察月亮从大变小。这真实地描述了月亮的变化过程和原理,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参观中国科技馆,我真的很开阔。感受科学的力量和魔法,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今后要学好科学,用科学改变生活,使生活更美好!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2

当我们大家还沉醉在下课的娱乐中,科学鲍老师抱着那总会带来惊喜的科学实验箱。“同学们坐好,现在开始上课。”

话音刚落,许嘉乐同学迫不及待地问了一句“老师,今天做什么实验?”“嘿嘿,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沉淀现象的实验。”沉淀?难倒是冰红茶底的那种沉淀现象?我心中暗想。“首先,拿出我们的主角——硫酸铜。大家看看像什么?”

“像蓝色的沙粒!”“有点像洗衣粉。”“……”大家七嘴八舌得议论着,对眼前的这瓶蓝色东东充满好奇。

“同学们说得都对,可它一个不能唱独角戏,还需要铁棒的帮忙。”鲍老师生动地说,接着拿出了铁棒。“现在把铁表面的锈磨掉,在杯中倒入水和硫酸铜,可以实验了。”铁棒在老师的手中一点一点靠近硫酸铜溶液,也一点一点吊起我的心。

碰到硫酸铜溶液的一刹那,铁棒如穿上了一件铜红色的薄衣,沾水之处全是“衣服”。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半的铁棒都染了色,溶液也变成了透绿色。什么鬼,是谁让铁棒和溶液都变色了?我心生疑惑。

“有同学疑问,是什么让两者都变了色呢,”老师放下手中的实验器材“其实啊,是铁上的一部分和硫酸铜溶液互相交换了一下。溶液一部分的铜给了铁棒,铁棒也给了溶液一些铁,所以,就像换衣一样变了色。”

“老师,现在磨擦铁棒会怎样呢?”又有同学发起了疑问。“好问题”老师开始摩擦铁棒,声音比之前更大了“看砂纸摩擦地地方变黑了,上面也有一部分铜哦。”

就在不知不觉中,有趣又神奇的科学课到了尾声。“好了,今天的科学课就到这了,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四个字说的异常慢,透露出一种不舍的感觉,不舍得这节开心的科学课。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3

从小我就想做一名科学家,长大了发明出更多的物品为人类服务。

我想发明一个智能扫地机帮助环卫工人清扫路面,减少他们一天的劳累;我想发明一个导盲机,使那些眼睛不好的人们带上它就能和正常人一样的学习和生活;我想发明一种空气清新器,重点治理雾霾严重地区,让它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洁净空气,给人们一个晴朗明媚的天空;我还想发明一个废旧物品回收转换能源发电机,可以收集一些废品垃圾通过技术处理,使它们自身能源得到充分利用来发电为人类服务;我还想……然而,要实现这些梦想,我深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不会放弃努力。尽管这个梦想距离我很遥远,但我不会停止追求。尽管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有很千辛万苦的磨难,但我仍会继续努力。因为我相信,只有经历辛苦磨练,才能战胜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前,每当我看到新闻里讲述科学家们展示高科技技术和发明的物品时,内心总会感到羡慕和敬佩。是他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是他们,使我们的生活水平丰富多彩;是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前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有了这个梦想,我就会一直努力下去,永不放弃。有了这个梦想,就有了通往胜利的顶峰的坐标。我想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4

“叮铃铃——”伴随着悠扬的上课铃,科学课上课了。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非常有趣的实验——硫酸铜和铁。

材料老师都准备好了:一个装有硫酸铜液体的试管、一根铁棒和一张砂纸。材料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

硫酸铜液体是老师提前调配好的,只要把一小勺硫酸铜和一些水完全混合就可以了。“铁棒,要磨好才能放进试管里。我先示范一下。”话音刚落,老师便拿起手上的铁棒,把砂纸稍微折起,把铁棒放在折痕上,像擦筷子一样来回摩擦,“看明白了吗?”“明白了。”“明白了就开始动手实验吧。”

曾佳明负责磨铁棒,但是他磨铁棒的方法和老师的不同,他是用铁棒在砂纸上来回摩擦的。“哇,好烫啊!”不看不知道,一看笑一笑。原来,曾佳明把刚磨好的铁棒拿起来摸了摸。这刚摩擦过的东西肯定是热的,再说了,这可是铁,能不烫吗?曾佳明肯定要气死了,他磨铁磨得这么用心,不但没什么好出,而且还被烫到了。这不,愤怒的他,把铁棒一下子扔进了试管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秒后,把铁棒拿出来一看:铁棒换了一件衣服,它把银白色的礼服,换成了红棕色的休闲装;还把硫酸铜从蓝色变成了绿色的。曾佳明玩心大发,把没磨过的那一头也放了进去,拿出来后,铁棒就变成了黑色的。

硫酸铜加被磨过的铁,就变成了硫酸亚铁加铜。老师说这是因为硫酸铜的铜和铁交换了一下。回家后,我问妈妈,硫酸铜家没磨过铁为什么变成了黑色的,妈妈说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多做做科学实验,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神秘、美好,一切都等着你来探索。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5

星期五上午的第三节课,高老师突然拿了两个已经充了气的气球和图钉、卡纸来到教室。我们都很疑惑,老师为什么要拿两个气球来上课呢?

正当我们疑惑的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老师突然说话了。“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叫气球大战图钉。如果我在桌上放一个图钉,针尖朝上,再把一个吹满气的气球从针尖上往下放,那么气球会爆炸吗?”“那肯定会爆啦!”所有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回答。老师听完一笑,拿起一个气球,轻轻地放在针尖上只听“砰”的一声,果然气球爆炸了。接着老师又拿出一张扎满图钉而且都是针尖朝上的纸出来,背面贴着一张蓝色卡纸,像一个底座。“那如果我再把气球放在这些针尖上,同学们想一想还会爆炸吗?”“不用想,当然会爆!”同学们肯定地回答。老师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那你们可得看仔细了。”老师拿出气球轻轻放在针尖上,可是气球并没报爆,还像个顽皮的孩子在上面滚来滚去。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满脸的疑惑。大家悄悄地讨论了起来。有的同学怀疑老师在气球上贴了透明胶,还有的同学认为之前的钉子很锋利,后来这些钉子的是钝的。总之,大家都怀疑是老师在实验中动了手脚。

老师让我们来检查,气球和钉子都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一个钉子会扎爆气球,而许多钉子反而扎不爆气球呢?

最后,老师告诉我们,原来气球只在一个图钉针尖上的话,气球的压力都集中在了一个点上,气球就容易被扎破;可如果在很多针尖上,压力就分散到许多点上了,所以气球就不会爆。

生活中藏着许多科学,实验中揭开了着许许多多的奥秘,做实验可真有趣!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6

我非常渴望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假如我的梦想实现,我一定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制造出一种时间能够节省的机器。使人们可以节省时间,然后再造一种时间飞船,让它带我们回到过去,过去所经历过的一切。去体验过去的生活。我会驾驶飞船,带着那些不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真正含义的人们,到以前古时候李白生活的那个年代里,去探索,去聆听他的教诲。因为李白小时候也不懂得珍惜时间,是那位用铁棒磨成绣花针的老奶奶教育了他。从此,他时刻牢记着‘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句至理名言,刻苦学习,仔细观察。写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美诗篇,并在民间流传千古,成为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人们誉他为‘诗仙’。相信和我一起去的人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认真对待时间,节约时间,珍惜时间,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为社会做出贡献。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一种多功能的汽车,只要人们一开上它,就会运用自如。这种还会自动启动,自动驾驶和关闭,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也可以在水面上行驶,还能变成潜水车在海底漫游,带人们观赏奇妙的海底世界,更可以像飞机一样在空中翱翔。当然,这种多功能汽车也绝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人们可以放心的乘坐。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制作一种神奇的药水,只要饥饿的人们喝下它,便会不再饥饿,反而会变得有力气,更强壮,这是我专门给穷苦人制作的,但是贪婪的人喝下后,就会变得比穷苦人还要穷苦,饥饿。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研制出一种特殊的衣服,人们只要穿上它,夏日酷暑的时候将会,清爽无比,冬日严寒时,将会温暖如春,不再严寒。这样人们就不再怕酷暑严寒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假如’。要实现,必须要掌握深奥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我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我相信这一天离我并不远。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7

前天,表哥到我家玩,告诉我,水在微波炉加热,不会沸腾。我当时一百个不相信,正好今天无事可做,便做了这个实验。

我准备了一杯水,放进微波炉,拧开开关,微波炉启动了。一秒、两秒……五分钟过去了,“叮——”好了,我没有着急打开,透过玻璃一看,水还没开呢,我毫无戒备地打开了。手刚拿起杯子,里头的水就像见了远隔重洋的亲人一样向我扑来。“啊!”随着一声尖叫,一阵钻心的疼痛向我袭来。妈妈急忙跑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我的手按进冷水里。

我看着又红又肿的手,一头雾水,为什么水在微波炉里,不会沸腾,但一拿出来就沸腾了呢?又要怎样才能预防呢?面对这个问题,我认真思索,可绞尽脑汁地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后来我上网查找,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如果用热水壶等其他方式加热时,内部会发生循环滚动,水壶底部会冒出气泡,气泡随之汽化,被称之为“汽化核”,所以水壶中的水达到沸点之后会沸腾。但用微波炉加热水,未受到外界干扰,没有形成“汽化核”,这样即使温度达到沸点,也不沸腾。但当你把用微波炉加热过的容器放在桌子上时。只要有轻微的碰击,就会扰动容器里面的水,由此引发的水流就会起到某种凝合作用,导致水突然沸腾。

怎样预防这种事情发生呢?我认真想了想,如果加热后让它在炉内静置一两分钟,让水温度降到100度以下,再然后动手拿它,不就安全了吗?我再次上网查验,发现和我想的完全一致!

你们看,科学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啊!但,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做实验时一定要做好防防护工作。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8

走马灯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今天,咱们幸运星的小记者就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验——制作走马灯。

老师提来了一大袋走马灯零件,依次发给我们,并给我们讲解走马灯的安装步骤。

制作走马灯的材料有:顶棚、顶扣、双面胶、走马灯的主体,立柱、套管,还有一块底板,一小盒蜡烛。

首先按照顶棚的压痕折叠侧边和顶棚的叶轮,再扣上顶扣,别看前面两步步骤简单,难点就在第三步!第三步是在顶棚的侧边贴双面胶,看似简单,可要消耗不少体力,这可把我们难倒了。我费了好大的气力才把它贴上去,可贴得皱皱巴巴的。

这时,老师来到了我的身旁,耐心地给我讲解,还告诉我诀窍:把边沿拆下去再贴双面胶就很简单了。我照做了,贴上去的双面胶不再那么皱皱巴巴的了。剩下的步骤再简单不过了。绕上黏贴好的走马灯主体,在木板上插立杆,套套管,最后对应好位置放上主体,一个精致可爱的走马灯就做好了。

点燃蜡烛,放在做好的走马灯的底板上,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走马灯转起来了!且由慢到快,主体上的马匹一匹匹从眼前晃过,就好在你追我赶一样,也许这就是“走马灯”名字的来由吧!

实验结束后,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走马灯转动的原理:当灯罩下的蜡烛点燃后,空气变热膨胀,密度变小,热空气上升,形成的气流推着叶轮旋转,于是灯罩随轮轴转动,灯罩上的骑马人的动画也转动起来了。

啊!多么神奇的走马灯啊,小实验大道理,今天真是收获满满啊!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9

“李家宇,快去阶梯教室,今天那里有科普剧呢!”我刚走进教室,张涛就拉着我往阶梯教室走去。科普剧是什么?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阶梯教室。

抬头四望,阶梯教室里早已经坐满了人,个个都是惊讶和兴奋的表情。我也赶紧找了一个位子坐下。很快,舞台上出现了三个穿红色衣服的人。听了他们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才知道他们是来自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的老师们,今天将在这儿表演科学实验呢!

实验很快开始了,一个胖胖的老师先在碗里倒上液氮,很快,一团白白的烟雾出现了,随后,他又快速地把爆米花倒了进去,摇晃几下,这样,就制成了“液氮爆米花”。我有幸吃了一颗,轻轻地咬下去,脆生生的,还有一股冰冰的凉气直沁心脾。张涛还在一旁笑着说:“你嚼爆米花的时候,白白的烟还从鼻孔里冒出来呢!”难怪我的鼻头凉凉的,好特别的感觉。

接着,老师们又做了火龙卷、变色火焰等多个实验,让我们兴奋不已。

最吸引我的当属壮观的“液氮火山”了。只见老师小心翼翼地将沸水倒进装有液氮的桶里。我们立刻安静了下来,一个个使劲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的水桶。只听“砰”的一声,小小的桶里立刻翻滚起烟雾,顷刻间,升腾起浓浓的巨大白烟,一瞬间,教室里产生了一团漏斗形的“蘑菇云”。“云层”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细丝状的烟不住地腾起,在教室的屋顶凝聚,形成一片烟雾朦胧的景象。几秒钟后,“云层”才渐渐退去。水桶里,烟雾还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而我们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晚上回到家,我立刻查了相关资料,知道了液氮是液态的氮气,在常压下,温度为-196℃。这么低的温度,真是不可思议,难怪这么神奇呢!这些实验,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10

“哎哟!”我关了电脑,走了出来,发现在餐桌上放着几块海棉和几个盒子。妈妈走出来说:“今天就用这些东西做这次小实验!”我看了看海棉和那几个盒子,问:“用四块海棉和两个盒子做这个小实验,能成吗?”“管它成不成,你先做就行了,尽量不让鸡蛋碎!”妈妈回答。

我心想,用这么点东西,怎么办呢?难道用海棉把鸡蛋包住扔下去?还是把鸡蛋放盒子里扔下去?或者是把海棉包住鸡蛋放进盒子里扔下去?这个问题让我难以回答。我用手在桌子上比划着,用心在头里思想着,忽然,我有了一个好主意——先用最大的海棉把鸡蛋包得严严实实的,再把泡泡糖盒底给垫上一块海棉,再把包着鸡蛋的海棉塞进泡泡糖盒里,然后把节拍器盒底垫上一块海棉,接着把泡泡糖盒塞进去,再在顶上垫一块海棉,最后把盒子放进一个塑料袋里,这样就可以了。

想好了办法,我马上开始行动,完成之后,我心里美滋滋的想:这次一定能行。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四楼。我先看准位置,然后一丢。只见那东西在树杈上弹了一下,然后又在绿篱上弹了一下,就掉了下去。我急忙跑到楼下,捡起塑料袋,想:这次肯定不会烂。于是往楼上跑,问妈妈:“你觉得它烂了吗?”妈妈回答:“我觉得它应该完好无损!”“原来你也这么认为!”我紧接着说。

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发现鸡蛋还是一个圆溜溜的小球,摸起来冷冰冰的。妈妈也赶了回来,来到厨房,一边喘气一边问:“鸡蛋怎么样了,是碎了还是没碎?”我欣喜若狂的告诉她:“完好无损!”妈妈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这次实验,我懂得要专心做一件事才能成功。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11

这周五,老师告诉我,今天有小记者活动,我一头雾水,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匆匆来到教室。

讲台上放着水盆,杯子,回形针,水瓶,小杯子,量杯等实验材料。水晶老师描述完实验后我才如梦初醒,原来要做两个实验,一个是沉浮由你定的科学实验,还有一个是关于水的浮力的实验。

活动开始,我们先做的是沉浮由你定的实验。水瓶和盆中灌适量水,把瓶子倒置放入水中,我用手捏在中间,结果瓶子转了过来,横着卡在水瓶中,无论怎么晃,他都坚定不移地在水瓶下端,我耗尽全力,还是毫无变化。一切都要重头开始,准备完毕。我们组另一位队员上场,用手握住瓶子中端,实际往里挤,尽管水瓶两侧接近重合。小瓶子这时却偏偏在底边晃悠,这次却一点儿却没有上来的意思。结果与我如出一辙,但我们没有灰心,第三次开始了,我们两人合力,两双手齐摁住瓶子,顽强不屈瓶子终于乖乖听话,向手的方向慢慢靠近,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兴奋的差点跳起来。

紧接着是第二个实验,往量杯里倒满水,放入回形针,数到第几个回形针水才会溢出。“一,二,三……”最后几个回形针相继进入。直到放入所有回形针在杯外也未见一滴水的踪影。接下来就是实验的比拼啦,开始PK,每组各自的实力不相上下,瓶子听话的倒在中间没掀起多大波澜,但是过了没多久,每组成员相继失败,回到各自座位。我们组的人也下场了,最后几个人的瓶子里没有动静。似乎从始至终一毫米都没有摇动,最后。一名只有一二年级模样的男孩获胜了,他的瓶子万分服从于他,从头至尾根本没有动过。

最后水晶老师揭晓了原理。我们恍然大悟,我不禁想道:大自然可真神奇!

有关科学五年级作文篇12

人类有史以来,是同迷信相随相伴的,而非什么科学。这不是什么秘密,是我们的基本现实。我们诞生于“科学”,却笃信“迷信”,世界就是这么矛盾地存在着。

史前我们迷信大自然,史后我们更加迷信自己,恍忽中我们已然超越了时空。其实,从没有人真正标榜过自己“很迷信”,包括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者。在他们看来,佛祖、上帝、真主都是真理的化身,至高无上,如天空中悬挂的太阳。他们用光芒温暖着天下苍生,用博爱抚慰着每一颗孤寂的心灵。相对于浩渺的天宇,我们人类显得多么的弱小,仿佛永无“出头之日”——唯有神才能赋予我们超自然的`能力。

然而,随着时光的快速飞逝,我们逐渐发现:有另一种力量在改变我们自己,通过它我们拥有了如鸟一样的翅膀,飞翔已经不再是问题。我们还发现:祖先所崇拜的生殖器,原来是我们繁衍生息的工具,人类的队伍因此越来越庞大,以至于出现了人口危机。面对这些,我们仍然笃信:是神创造了这一切。譬如牛顿、霍金,都曾沉醉在神的世界里。

迷信显然不是普通民众的专利,即使再伟大的科学家亦如此。迷信之于我们,是又爱又恨,爱其能麻醉我们的神经,恨其能摧毁我们的意志。而科学之于我们,则是又恨又爱,恨其打碎了我们的梦幻,爱其给予了我们力量。我们人类就是靠着这股力量,在这颗“水星”上一直支撑到了现在。要不然,我们可能只有过去而没有未来。

迷信不等同于宗教,宗教却离不开它。神秘的宗教给迷信罩上了一层庄严的面纱,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似是而非,还脉脉含情。为了使这一神圣光大下去,教徒们不得不借助“另一种力量”,观天象、占卜、日心说乃至划分春夏秋冬等等,都无不是这种力量的衍生物。所以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宗教,更离不开迷信。

科学的一半来自于我们的迷信,如我们迷信太阳时,创造了“夸父追日”;感觉还不够完整,又创造了“后羿射日”;仍觉不太满意,再创造了“嫦娥奔月”……所有这些神话故事,无不揭示了我们内心的虚弱与渴望。我们害怕日月的自转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我们强烈地希望能够控制住它们,让其按照我们的意愿来运行。由此,我们对整个宇宙都显得那么的无知,因为我们的思维太过主观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科学,倒并非是发现了自己“神经错乱”,而是众口一词地对“迷信”说不。迷信之于自己,那肯定是没有的;迷信之于他人,或多或少有那么一顶点吧。就连神也是“科学”的创造,不“科学”的神我们是不崇拜的。时下是一个科学的年代,甚至可以说是科学泛滥的时代。谁都不能否认,宇宙源自起点的一次大爆炸,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确客观存在,地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核战争意味着人类自我毁灭……等等这些,仿佛已不再是神话了。

那么,人类的“迷信时代”给我们送来了宗教与科学,而人类的“科学时代”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对于历届诺贝尔奖得主来说,可能是荣耀。对于类似爱迪生一样的发明创造者,则是金钱。而对于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或许是霸权。只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民众,除了“迷信”科学,我们别无所有。

科学的一半也是迷信。我们知道吃药可以治病,也深知是药三分毒,可就是没人告诉我们,这“毒”究竟有哪些?药盒上分明写着:患者服用请遵从医嘱。医生理所当然地便成了生产厂家的代言人,他告诉我们此药一日三次,一次一至两片,儿童稍减。然而药理究竟如何,患者不得而知,反正吃进去病就“好”了。这就是科学,我们要相信,它不是迷信。

  • 下一篇:以等待为题的作文(4篇)
    上一篇:五年级学生描写清明节的作文(精选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