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芬芳作文(7篇)
教养的芬芳作文篇1
窗透初晓,日照西林,云直摇,又是一度花谢之时。取一粒糖含于嘴中,甜味夹着清香直漫过味蕾,一如当年在那片芬芳中的味道。
幼时的我寄居在农村,少时多病,所以常被带入一位老中医家中,他姓甚名谁,记忆早已模糊,只记得大家都恭敬地称他为先生。
先生有儿女,却不喜中医的繁琐,去了外地。先生家种着花草,许些是中药,很香,香气飘入人的心脾,仿佛将内心也洗涤澄静。初时,与先生不熟,但久了,便与先生熟络了。闲时便绕过一条弯弯的小道,穿过浓郁的香气到达院中。院中,先生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练习着书法,见我来了,笑笑,转而又低头,继续挥毫泼墨。
有时,正巧有人向先生求药方,先生坐着,静听着别人的描述,有时也会让别人张嘴、伸手。末了,先生写完药方,淡淡地说句:“给些茶水钱就行了。”先生的药方很好,只是药微苦,略涩,药就源自他的那方小小的园圃中,那些药草,有先生的气息。
“先生是个好人。”那些去过先生家的人说:“会长命百岁的。”
先生最擅长的,还是治小孩子的病。那时,周围村子中,谁家孩子病了,无一不是到先生家中。药很苦,但也很香,因为先生有个小罐子,里面装满了糖,有先生放的,也有别人放的。药喝完了,含一粒,直甜到心底,将药香浸入灵魂。
只是,每至节假日,先生家却会反常地无人光临----先生的子女归来了。门虽开着,先生还在,却无人去寻药。乡里人质朴,他们说:“先生难得与家人聚上一回,就不要去打扰他们了。”只是有一次,有个孩子发高烧,只道等几天无妨,谁知竟烧坏了脑子。先生知道后只是叹气。不久,那辆从城中来的汽车朝来暮归,他的家人,再终不在他家宿过一夜。
后来,先生病了,曾医好无数人的他终是挡不住时间的侵蚀,一如再坚硬的磐石也会在海浪的冲刷下消殆得无影无踪,化为一缕轻烟。人们给先生捎去物品,先生不要,只收下了一些采来的花朵。花香又一次包裹了先生。
后来,先生住的房子也倒了,只留下一小块花圃静静地护着一方小小的墓。风拂过,携起先生的香气飘向远方。
风会记得,每一朵教养之花的香。
教养的芬芳篇2
教养犹如一朵盛开的花,人们摘下它不同的花瓣,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我摘下了“拥有爱心”的花瓣。昨天要去学校,妈妈便带我到银行去取钱,待我们要出去时,一位老奶奶驼着背、弓着腰站在我前面,也许是没有力开门,脸上的焦急显而易见,在那不知所措地东张西望。我赶紧上前一步,用力拉开门。看见门打开,老奶奶转过来抬头看我,我从她眼神中看出了感激,老奶奶连忙说:“谢谢你。”我摇摇头。出来后,我隐隐听到后面有人说:“这孩子懂事嘞。”妈妈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我从她脸上看出了自豪感。
拥有爱心的花瓣自然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哈桑摘下了“质朴忠诚”的花瓣。电影《追风筝的人》里面的哈桑是一个仆人的孩子,他对小主人阿米尔的感情真挚无比。有一个镜头定格在阿米尔对哈桑的问话中:“你能为我做什么?”哈桑真情地回答:“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哪怕是你让我吃地上的泥土我也愿意,只要你说。”那忠诚的决心深深打动了银幕下的我。更感人的是风筝节比赛,阿米尔在哈桑的帮助下,成功打败最后一只风筝,而哈桑在帮他追风筝的时候,遭遇到几个成年坏作文孩子的报复,他们要哈桑交出风筝,可哈桑宁愿被他们打得鼻青脸肿也不肯交出风筝,只因那是阿米尔叫他追的风筝。
他启示着我:真挚的友情是用心培育的结果,它需要每个人都真心付出。而瞻仰前贤,我们敬佩他们的为人,也仰慕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馨香。
钱学森摘下了“爱国为民”的花瓣。上个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过着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他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兴奋不已,觉得正是回国效力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一个人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在克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贡献。我敬佩他为祖国做出伟大的科学贡献,更敬佩他的爱国情怀。
高尚的教养在我们生活中,愿教养之花永驻心田,如此,不但能够芬芳自己的心灵,还能芬芳周围的环境!
教养的芬芳作文篇3
窗外,月光盈盈,如薄纱般倾泻而下;灯光昏昏,笔尖似有朦胧之感。恍惚间觉得,人与人的心可以无限贴近。那份关爱与真诚,永远散发着芬芳。
冬日的白天要短些,当我完成作业想出去散心的时候,太阳已近西垂,橘黄色与红色交织,在寒冷的空气中却闪烁着温暖的光。
公园的花已尽数凋零,寻不见什么残花落叶,只有长青的树木孤独地垂立着,没有繁花的映衬,透着些落寞。天气冷,寒冷似噬骨的虫儿钻进骨髓,指尖冻得僵硬。我缩缩脖子,将眼睛一起埋在围巾下。隐隐约约,我听到轮子与板砖摩擦的声音,偷出眼来看时,只见一位老人推着他的老伴儿慢慢行着,不缓不急,宛如闲庭漫步。
待他们走近时,我的心震颤。那是一对怎样的老人啊!行走的他,岁月的沧桑爬上他的脸颊,却不难看出男子特有的刚毅,略显佝偻的背却不影响他行进的脚步,他的脚像是踩在棉花上,没有声响。轮椅上的她,围巾绕在脖子上,挡住寒风的侵蚀,浑浊的眼睛却不见一丝颓丧,熠熠闪光竟像不是她的一部分,她的脸上,亦是沟壑累累。他们就这样缓慢地行着,彼此无言……
一阵冷风吹过,吹动树叶沙沙作响,萧瑟的声音在夕阳的余晖中更是凄凉,我不由得打个冷颤,却见他停下脚步,绕到她的面前,弯下腰来将她的围巾拉拉,盖住她的大半张脸。我看不见她的表情,但我读懂她的眼睛,那隐藏在眼底的笑意是那样的动人。他复推着她,走过我身边时,他对我说:“孩子,回家吧!”似是不经意的提醒,他与我擦肩而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回头看时,他们缓行的身影向着正在下落的太阳,一步步地走向最后的光芒,阳光充满暖意,掩着他们,我不知道那太阳是否就是他们的化身,但我知道太阳明天还会升起。风撩起我的发丝,最后一缕阳光从树梢移向天际,但谁都不能否认,明天,它还会出现在那里。
太阳永远都不会真正消逝,就像舞台剧,每一次谢幕都代表着一份圆满,都意味着将有新的开始。太阳是永恒的,而那份简单的关怀与厚重的真诚更是长久的,它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或在某个不经意的角落,或在谁与谁的内心深处,它时刻存在,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那份依偎的关爱,那份简单的真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闪着人性的光芒,散发着教养的芬芳。
教养的芬芳作文篇4
第一次品味到教养的芬芳,是在我中学快毕业的时候。那天,我随拥挤的人流钻进了一辆公共汽车,在车上向里攒动的时候,踩了一个人的脚,我还来不及说对不起,身后传来一个温文少女的声音:“先生,我把你的脚踩了。”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不禁回头一笑,少女那清纯的气息和教养的芬芳使我如醍醐灌顶。
前两年,我骑着自行车行进到一个十字路口,侧路上一位骑自行车的少妇斜刺里向我冲了过来,我急忙捏闸,但少妇的自行车还是撞在了我的前轮上停了下来,我心跳100地怨道:“骑车别走神啊!”我估计她会与我争执一番,却不料她涨红着脸冲我说了句至今都令我叹服的话:“我看你骑车很潇洒的。”我当时一时语塞,看她的车没有什么损伤,也还了她一句:“我看你骑车很漂亮的。”于是相视一笑,各走各的。
我一直将教养理解成很正统的表现,这两次际遇却使我感受到诙谐更接近教养的本意,也使教养更芬芳袭人。
然而,更多的时候,教养像小学生课本,不知让国人抛到哪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有一次,我去见过一位来远来的朋友,乘电梯下到一楼的时候,电梯里的五个人正在往外走,电梯外的几位同胞便急不可待地往里渗透,唯一站在旁边等里面的都出来后才进去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外宾。我无意糟蹋我的同胞,我也不喜欢外国人身上那股刺鼻的香水味,但我却欣赏那个老外的教养的芬芳。
另一件令国人大跌眼镜的事是发生在某市一条繁华的大街上。那天,在一家商店的橱窗边,一位丰韵少妇蹲在地上卖草编的蚱蜢、虾和蛇等工艺品。她的身边围了许多人,多是男人,我初以为他们在欣赏少妇那灵巧的草编手艺,却突然发现他们在窥视少妇因蹲着而敞开的领口里的丰乳。在我该不知如何提醒少妇的时候,一对外国夫妇走过来,也许他们也发现了这秘密,只见那个男的与翻译叽哩呱啦一阵后,翻译对少妇说:“这位外国人将你的草编全买了,请问多少钱?”少妇欣喜地回答:“一共20元钱。”
少妇心满意足地走了,围观的一伙人也悻悻地散去。而那个外国朋友并未将草编工艺品塞进他们的旅行包,却微笑着将草编一个个地送给了他们所遇到的、用好奇的目光看他们的儿童。
那一刻,我感到教养的芬芳在大街上弥漫。
与一此刻意的或道貌岸然的所谓教养相比,这些不经意间的举止是教养的上品,是教养的极至,芬芳得沁人心脾。
教养的芬芳作文篇5
如果说人生是一片天空,教养便是漂浮在天空中的片片白云;如果说人生是一片花园,教养便是点缀在花园中的朵朵玫瑰;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旅行,教养便是旅途中的一处美景。教养的芬芳于无声处中滋润着人的心灵,指导着人的行为,提升着人的境界。人,要有教养。
有了教养,才会有更宽广的胸怀。才高八斗的李白被赐金放还,仍髙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潦倒一生的杜甫身居漏雨草堂,仍呐喊“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心向民的范仲淹谪居岳阳,仍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有教养,李白不减其锐;因为有教养,杜甫不移其志;因为有教养,范仲淹不灭其义。历史的长河早已淹没了盛唐的繁华、晚唐的衰败、北宋的贫弱,而他们教养的芬芳,穿越历史,不朽人间。
有了教养,才会有更热烈的爱国情怀。屈原,遭遇昏君,小人讽谏,却以死报国;苏武,痛被监留,去国怀乡,却不忘返志;文天祥,身逢乱世,身世飘浮,却誓死抗金。光阴似箭,逝者如斯,他们的面容已不再清晰,他们的身影已渐行渐远。屈原的教养使澎湃的汨罗江长流不息,苏武的教养使苍茫的草原羊群片片;文天祥的教养使汹涌的零丁洋叹息不退。他们的教养把他们的爱国热情镌刻在时间的墙壁上,后人观之,未敢遗忘。
有了教养,才会有更高的人生境界。孔子于动荡不安的春秋告诫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陶渊明于黑暗的晋代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朱熹于人们思想僵化的明朝仍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了教养,他们才能有如此高的人生境界。
天空没有了白云,就少了让人浮想联翩的魅力,花园没有了玫瑰,就少了让人想去撷采的美丽;旅行没有了风景,就少了让人不懈前进的动力;教养使人生充满芬芳,把人生点缀得更加美好。人,要有教养。
教养的芬芳作文篇6
轻轻地,我踏入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悲喜过客,唱不尽凭楼远眺的长歌,黑暗正义,道不完兵戎相见的故事。“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历史,你看似无情的挥挥点点,恰似这春分时节,映射出一个个时代,一位位诗人,一段段不老的曾经。
——题记
诚实守信放光芒
汉代三杰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张良张子房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铸成九汉三百年锦绣江山。可是张良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奇才,更是一个尊重老人、诚实守信的人。张良年少之时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子丢到桥下,老人让张良帮他捡起,并为其穿上,如此反复三次。可是张良并不厌倦,而且每次都恭敬的为老人穿上,尊敬至极,老人被他的礼貌所打动,与是在于时将兵家宝典《太公兵法》授予张良。张良日夜验习,最终成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并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最后弃官从道,终而羽化而登仙。
“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一代英雄项羽的真实写照,西楚霸王一身巨力可举鼎,一身豪气直冲斗牛。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中国自古就少有失败的英雄,而项羽无疑就是一位失败的英雄。然而他的失败并非是项羽的无能,而是与刘邦英雄间的惺惺相惜,只是因为鸿门宴的一次宽容一次大度而为核下之战埋下了伏笔。项羽亲率28骑来到乌江边,看着滚滚而逝的江水,西楚霸王用自己心爱的宝剑结束了自己光辉的一生。其实项羽本可乘船返回江东,继续称王。虽然项羽留下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遗憾。但是他用自己的死来诠释出自己生命的意义,他也将永远活在后人的心中。
精忠报国传千古
“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乐”这是岳飞曾经放出的豪言。岳飞一生谨记母亲在背后刻下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岳飞的忠可谓是愚忠,但是也是这样的忠让他在一千多年里受人顶礼膜拜。岳飞为了国家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所带领的岳家军与金人大小战争百余次,未尝一败,无往不利,使金人发出感慨“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矣!如若不是赵构的无能,岳飞定能亲率虎狼之师踏破贺兰山,直捣黄龙府。但是高宗任用奸臣,迫害岳飞,使大宋王朝日渐衰败。岳飞为了“精忠报国”四字献出自己的青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岳飞“流传千古,名垂青史。”
古人以自身的作为告诉我们教养是一种修养,是一个良好的美德,更是一曲永恒不败的赞歌。
教养的芬芳作文
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的习惯享受一辈子,坏的习惯是一辈子偿不完的债务。”好的习惯,成就你的人生修养。人的修养是从一个一个小的行为开始的。年轻时的修养影响你的整个人生。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就能够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同时,也值得别人尊重,并且能够成就自己的未来。
作为一名学中生,怎样练就你的人生修养呢?应该从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开始做起。在家里,保持自己房间的整洁卫生,注意和家长问好和告别;在宿舍,要主动把被子叠好,把寝室整理、收拾干净,睡觉时不要干扰别的同学,更不能在寝室大呼小叫;到寝室去迟了,动作要轻,不能打扰别人。上自习时,不能在教室大声喧哗,讨论问题时要轻声细语,保持教室安静。课余时间,不能追逐打闹,说话要文明,不能出口成脏;见到老师要问好,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在校园里要讲普通话。不要随地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要保持个人卫生和衣着整洁,等要符合小学生的要求。
上面讲的是在校内的情况,那么,在校外又怎样呢?一位大学老师在给新生上课时说:“你们大学四年能不能有所成就,不是看你在课堂上干什么,而是看你们在课外干什么?”这句话说的是大学生的学业有没有成就不仅是在课堂,更重的是在课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大学生课外的行为都值得肯定,那他在课堂内就更值得肯定了。大学生是这样,小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句话用在小学生身上可以这样理解: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在课堂上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在校内外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会如何做人。这比什么都重要。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的那样:“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
希望同学们在校外更应该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在校外,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个人形象,而代表的是你父母的形象,学校的形象,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没有?很多事情都不可能在一分钟内做好,但很多事情都可以在一分钟内做坏。我们同样可以这样说:一个行为不可能成就你的人生修养,但你的人生修养可以在一个行为中毁掉。
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从一个个小的行为中编织你的人生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