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陶艺作文(精选8篇)

daniel 0 2024-02-17

做陶艺作文篇1

下午第三堂课,一位陶艺老师来到我们班,教同学们做陶艺,做的是大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块紫砂泥,一块带回家做,一块在学校里做。老师打开电脑给我们看了一个录像,边看边讲解做大象的步骤和要领。录像里老师做的大象栩栩如生,好看极了!我一定要做一个比老师还要好看的大象。

我撸起袖子,拿出紫砂泥,打开包装纸。先要做的是大象的身体。我拿出直尺把它对切成两半,用其中的一半搓成圆形,搓圆后,把它压扁,而且要压的越扁越好,才能方便后面的制作。可是,不知怎么地,任凭我怎么拍打和压,就是压不扁。哎!真是气人。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就是用手掌心,用力由里往外推,不就扁了。这方法一试,果然可以。然后用压扁好的紫砂泥,包裹住一小团纸,身体就做出来了。

接下来要做大象的其他部位,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很快地就做好了大象的脑袋。还有眼睛,耳朵和鼻子要做。眼睛和耳朵都挺好做的,但是,鼻子却一点也不好做。搓的粗一点嘛,像根柱子,搓的细一点嘛,像根面条,老是做的不好看。我想:“做个鼻子,难道比考试还难吗!”同学看见我着急的样子,便说到:“你把鼻子的一头搓粗点,一头搓细点。”我试了一下,果然好看了。

最后,只剩大象的腿要做了。我搓搓搓,不一会儿,四条腿便做好了。现在离成功只差一步,只要顺利地把腿粘在大象的身体上就可以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大象拼接好,怀着激动的心情,拿起它时,只听见“哗啦”一声,大象摔了个七零八落。我赶紧捡起来,重新拼接好,可是不争气,又散架了。气得我双手叉腰,死死地盯着它们,心里默默地念到:“象大哥,就算我求你了,能别再散架了,行不?”难道,是我的祈祷灵验了,这次大象还真没有散架。乖乖地拼接好了。

大象终于出炉了:它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身体,芭蕉叶一样的耳朵,活脱脱的一只大象就这样站立在我面前,看着它,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做陶艺作文篇2

在今年的劳动节,我们一起前往东坞山“劳动”。“劳动”什么呢?我们要学习怎样完成一个陶罐。

随着司机的一脚油门,我们飞快地向东坞山进发。随着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到了东坞山的陶艺基地。进入基地,我们参观了陶艺师傅制成的各种各样地陶罐半成品,一个个精美的半成品使我们目瞪口呆。周师傅告诉我们:“皇家御用瓷,采用皇家独有和专用的优质高岭土资源,以中国独有且皇室专用的黄釉为基础,创造出极为珍贵的皇家五彩云龙纹饰。并将宋影青、明大红一体烧制,称四朝三釉技法。浮雕金工艺,则以千足真金为原料,釉质纹样部分,黄金含量高达18帕,在当代国际制陶业也属领先。”

首先,我们来到了2楼——绘图的地方。那是一件小小的工作室,里面摆满了画架和椅子。在树叶与炭笔的“沙沙”声中,同行的都完成了杰作。作文篇(*)

坐在家中,我拿起一本精美的书,一页一页地翻动着。突然,我停止了翻动,是几张陶艺图片吸引了我的'眼球,令我出了神。图片上有着一个个美轮美奂的陶艺作品,上面刻着栩栩如生的图案,有几条飞龙在天翱翔,有美丽花朵娇艳绽放,还有精艳的花纹目不暇接……在我欣赏之时,一个想法在我心头萌生:我也要去学陶艺。

刚有这个想法,我便立刻去告诉了妈妈,想快点进行这次全新的体验。

两天后,妈妈带着我来到陶艺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柜台上那一个个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这些成品各式各样,引人入胜。我一看见它们,心中激动的心情就更加按捺不住了,想立刻动手制作。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艺的基本材料是水、火、土。”陶艺老师边为我们讲解,边带领我们走向陶艺室。不过我根本没留心老师说了什么,只有满满的兴奋之情充斥着全身。刚到那,我便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开始制作。

我拿起一大块泥巴,学着旁人的样子,弄上一点水。刚把泥巴拿在手上,就感觉黏黏的,腻腻的,用手一甩,呀!甩不下来。我把它揉成一个球,手上全是泥巴,很黏手。我努力把它放在拉坯机上,准备塑形。

塑形之前,得先固定,我细心地把它固定好,又检查一遍,才叫老师把机器打开,机器一开,就飞速转动起来。

我打算把它做成一个花瓶。我先用大拇指按到圆的中间,钻出一个小洞,然后把洞慢慢扩大。我一只手的四指放在内壁里,一只手拖着外壁,泥巴被机器带动着旋转,很快有了雏形,成了个小圆桶。突然,不知怎的,我一阵紧张,手一抖,“啪”,一块泥巴飞了出去,原本成型的泥巴也塌了。

不过,这一次的失败并未使我灰心。第二次,吸取了先前的教训,我静下心来,轻手轻脚地做着。可这泥巴似乎要跟我作对,特别调皮,不管我怎么弄,都不像个花瓶。看着我自己弄得一点儿也不像,而别人已经做出一个又一个,我不禁有点着急。但这一着急,又失败了一次。

不过我依旧没有放弃,反而愈战愈勇,燃起了熊熊烈火,不依不挠地继续着。终于,几经失败之后,我成功完成了我的第一件陶艺品,然后,把它交给一旁的老师,想在这留下一道属于我的足迹。第二天,我的作品已经烧成了,我看着手中刻有我名字的花瓶,开心地笑了。

“面对困难,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结果。”这是钱学森的一句名言,不错,在遇到挫折时,再搏一下,也许就会柳暗花明。

做陶艺作文篇3

穿上褂衣,戴好帽子,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了陶泥上,机器慢慢地转动起来,加了些水后,陶泥开始变得光滑柔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巧。我将两手的食指放在陶泥的正上方,轻轻往下一压,一个小口就被我开了出来。双手捧着往里挤,那陶泥的形状颇有几分观世音菩萨手中那个仙瓶的韵味;将手放入瓶口中,沿着瓶子的内壁往外一推,陶瓶瞬间变得又矮又胖,像一个胖娃娃,让人忍俊不禁……陶泥在我手中不停地变化着样子,我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沉浸其中的我浑然不觉陶泥已经摇摇晃晃,快要变成一摊烂泥了。这下糟了,我手忙脚乱地将它扶正,可那陶泥好像在和我较劲儿似的,我往左扶,它偏要往右倒;我往前推,它偏要往后靠。三番五次下来,我已经筋疲力尽,望着眼前这个已经没有了形状的陶瓶,我仿佛看到它正在朝我坏笑。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他细心地用手重新将陶泥塑形,很快,陶泥又恢复了原本的样子。

我小心翼翼地捏着,最终,我将陶泥定型成了一个陶罐。随后,就到了雕刻的环节啦!我选了一把精细的小刀,开始画起属于我的“大作”来。

我小心地拿着刻刀,在陶罐上细心地刻画着,一点一线,都融入了我认真仔细的心。近处,几棵松柏正傲然挺立着,隐约可见几处民屋。远处,雄伟壮丽的瀑布正飞泻而下,形成了无数朵巨大的水花。而在那蓝天之上,几朵白云悠然自得地飘着。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对呀,山水画怎么可以没有青山呢?我拿起小刮片,在那瀑布旁抹了几笔,一座座青山就显现在了我的眼前。

做陶艺作文篇4

秋日里的一抹残霞,暖融融的照在我的身上。我望着秋游的照片出了神,不禁回忆起秋游的美好时光。

出了校门左拐,我们上了第三辆车,每人的'脸上挂着微笑,可见大家愉快的心情。起程,大家窃窃私语,车上一片欢乐的海洋。

到达了陶艺村,我们几乎是跑下车的,以最快的速度排好队,蹦蹦跳跳的走入了写着“神笛陶艺村”的灰色大门。进入大门后,我们被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带入了“历史厅”。在那里,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安全出口及注意事项,接着讲解了瓷器的由来以及如何分辨青花瓷。大家聚精会神的听讲,生怕遗落一个知识点。之后,我们一起分享午餐,在室外做游戏,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午间时光。

大约中午12时10分左右,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了泥塑,我先准备好要用的泥,三根长条和一个小方块的泥坯备用,一个圆形的做底盘;两个椭圆形的泥坯,一大一小放在两边。接着,我用刻笔在底盘的背面刻了“sf(史分)、四(8)、26”几个字,再把大的椭圆形粘在底盘上。然后用小的椭圆形粘在大椭圆形的上方,用刻笔刻出了眼睛和嘴,将一根长条与正方形放在雪人的头上作为帽子,把另两根长条插在雪人两边。这样雪人做好了,我望着雪人,笑了。

在制作完拉坯之后,我们上了返程的汽车。在路上,我们不舍的望着陶艺村的方向,心里说:陶艺村,再见!

不知不觉,弯弓似的月高挂在蔚蓝的天空里,星星半明半昧的挂在月亮旁,夜幕降临了。正在回忆的我望着美丽的夜空,笑了,期待着下一次旅程。

做陶艺作文篇5

八月的一个周六,妈妈带我去体验了一次陶艺品的制作。这个店虽然有点脏,到处都是乳白的陶泥粉灰,但是那里面做的的手工陶瓷却很美观。我做了一个小老鼠,它站在一个小盘子上,手里捧着奶酪。就是因为它太难做了,我才忍不住要做这只小老鼠……

这天下午,我正在做妈妈布置的作业。“你想不想耍泥巴?”妈妈突然问我。“想!当然想!是在户外吗?”我突然兴奋起来。“不是,是做陶艺品。”“哦,那也行。现在出发吧!”我拉着妈妈飞奔到楼下,骑着车来到了陶艺店。一进店,我就看见右边有一个大水泥架子,上面有许多现成的陶瓷:大公鸡、杯子、碗、老鼠……都在上面。店里还有一个叔叔和一个阿姨。叔叔拿来了两本图册和一大块陶泥:“看看要做什么吧!”我随便翻了翻,一眼就看中了那只抱着奶酪笑的小老鼠。我拿了一些泥,把它搓圆做小老鼠的身子。可是这泥就是要跟我对着干,把自己弄得扁扁的,怎么也不肯圆起来。还好陶泥听我妈妈的话,她轻轻搓两搓就大功告成啦。我又撕下一小块泥,用刀子分成两半。用手揉圆,按扁就做成了小老鼠的耳朵。还剩下一大块泥,我拿了五分之一做小老鼠的尾巴、奶酪和四只脚,小老鼠基本上做完了。我不会做盘子,所以让阿姨指点一下,她帮我把剩下的陶泥压平了,我把像花一样的画盘放到陶泥上,照着它勾边,再把花瓣立起来——盘子做好了!我终于擦了把汗。叔叔说:“要等老鼠干了后才能把它放到盘子上。三天以后来上色!”“哦。”我们答应着,赶往回家的路。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着,三天以后风干了,才能上色吗?上色后的小老鼠又会是怎样的呢?我期盼着。

做陶艺作文篇6

“同学们,我们今天和泥巴来个约会怎么样?”同学们有的没反应过来,说:“泥巴脏兮兮的,我才不干呢!”有的同学一下子反应过来,说:“好!好!”原来,今天老师要带着我们做陶艺啊!

我们准备好材料:陶泥、陶泥拉胚机、水、鱼线。老师告诉我们做陶艺的方法后,我们就开始做了。

我先把陶泥在桌上轻轻地摔了几下,这是为了把陶泥里的气泡摔出,不然在烧制的时候陶泥会出现小洞,然后把它揉成圆球状,就可以上机制作了。我把陶泥轻轻往陶泥拉胚机的中心一摔,使陶泥固定在陶泥拉胚机的中心,现在,我可以开孔了。按老师说的,我把四指并拢,托在陶泥的外壁,然后把大拇指放在陶泥上面的中心,用力往下压,不一会儿,随着陶泥拉胚机的转动,陶泥中间出现了一个孔。现在,我要做的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步——塑形。

我本来想做一个花瓶的,可是我做来做去,发现陶泥不够多,只好改变主意,做一个碗。我把手四指并拢,托在陶泥的外壁,把大拇指放在孔里,把手往外张,终于有点碗的样子了。可是,碗的边却像狗的耳朵一样,垂了下来。我刚想修正这个问题,突然,因为我用力过猛,泥胚断了。这时,师傅走了过来,见我的泥胚断了,便把泥胚还贴在陶泥拉胚机上的部分取了下来,把泥胚放在左手掌心上,右手压在泥上画圆圈,不一会儿,陶泥在师傅手中形成了一个圆球,只见师傅左手拿起陶泥,轻轻往陶泥拉胚机的中心一摔,陶泥就与陶泥拉胚机黏住了,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开孔。师傅问我:“小朋友,你想做什么?”我说:“我想做一个碗。”师傅听了,按照与我相同的方法做,只是这次为了预防陶泥垂下去,开口向里缩了一些,师傅问:“这样可以吗?”我觉得还可以,便答应了。

原来做一个陶艺是很难的。现在,我想起我以前打碎一个碗就一笑而过的事,我惭愧不已,以后我要好好爱护工人叔叔的劳动成果。

做陶艺作文篇7

转过街角,看见陶艺店的招牌,闻见瓷土的清香,我停住了脚步。我走进了这家陶艺店,戴上围裙,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陶艺店的姐姐拿出了一块陶泥,开始在陶艺机上给我示范制作的方法。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手,竖起耳朵,听她为我讲解技巧。眼看着她很快就做出了一件半成品,我心里有些发痒,感觉还挺简单的,便迫不及待地接过她手中的泥,开始了“创作”。

我按照她的方法,用水把手沾湿,轻轻地放在泥上,找好重心,让它随着陶艺机转动。转了几圈后,我把一根大拇指放在陶泥的中间,不一会儿,就看到陶泥上开了一个小孔。我用手把小孔逐渐扩大,容器的侧壁就做成了。看着已经呈现出雏形的陶土,我心中十分高兴,正在这时,我的手突然歪了一下,陶泥的口马上就塌陷了,我连忙补救,可是陶泥就像个不听使唤的小孩子,在我的手中左摇右摆,重心也一下子不稳了。在一阵挣扎之后,它最终“光荣就义”,变成了一滩泥。我心中有些失落,心情就像一团乱麻,既郁闷又后悔。

陶艺店的那位姐姐又递给了我一块新的泥:“第一次都不太好上手,多试试就好了。”听了她的话,我决定重振旗鼓,再次进行尝试。我按照原来的方法,操作着手中的陶泥。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的手更加稳了,做每一步都不紧不慢,认真细致。终于,我的泥胚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陶艺机上取下来,放在桌子上,并利用工具进行装饰。在历经了“艰险”后,我的作品终于大功告成。看着桌子上做好的成品,我心中有一种自豪与欣慰。

第一次做陶泥,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最终收获了成功的果实。这也让我明白,做事的过程中也许会有坎坷,但只要用心去做,不怕失败,就能最终成功。

做陶艺作文篇8

4月27日,我去了位于中国美术学院大学科技创业园,和牛通社的小伙伴们一起体验了陶艺制作。

陶瓷是中国的瑰宝,在英语中“陶瓷”和“中国”是一样的。老师介绍,在陶瓷的制作过程中,拉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体验一把的工艺。所谓拉坯:就是把泥土放在一个会转的机器上,根据不同的拉制方法,轻轻拉就可以做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杯子、碗、花瓶……

首先,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只见老师抓起一块瓷泥放在机器上,脚轻轻一踩踏板,机器就慢慢地转了起来。老师把手往中心点一按就出现一个小孔,随着机器的转动,孔越来越大。这时,老师的双手轻轻往上捧着,瓷泥就像受了控制一般,越涨越高,最终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碗。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上阵了。做什么好呢?进过一番思虑,我决定做一只花瓶。用我亲手做的花瓶插上鲜花一定很美吧!我美美的想着,挑了一块最白的瓷泥,放在机器上,接着把手浸湿就开工了。脚轻轻踩下踏板,机器转了起来,我学着老师的样子,空着手心扶着瓷泥团。瓷泥是细腻的,就像牛奶那般柔滑;瓷泥是光滑的,就像丝柔的质地;瓷泥又是柔软的,一按就会出现一个小孔。我把大拇指放在瓷泥的中央,很快我的手指开始下沉,伴随着瓷泥舒适的手感,出现了一个越来越大的孔。在老师的指点下,我把双手合拢往上轻轻一提,泥就如着了魔一般,涨了上来。这瓷泥就像海水越涨越高,越涨越高。该收了!我的手换了个方向,掐住瓶口,按照老师的方法一点点往上提,瓶口渐渐变小了。花瓶也初现雏形。我正得意着,不料花瓶口却坍塌了一圈,天哪!怎么会这样。幸好老师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在老师的巧妙修改下,瓶子又立刻”雄赳赳气昂昂”的挺起腰板来,好神奇!我这才松了口气。

一个还算像样的瓶子总算完工了。妈妈说那只能称之为花瓶的姐妹——瓶子。好吧,我的瓶子矮矮胖胖的,像个大冬瓜,样子很搞笑,但也很可爱。瓶子上有一丝丝的细致纹路,这是瓷坯身上的美丽衣裳。要知道这可是我一下午幸苦得来的劳动成果,虽然不如外面商店里卖的那样精致,但却是我亲手制作的第一个瓷器作品,很值得珍藏。再看看我的“泥手”,就像从香蕉奶昔里捞出来一样,脏死了。

老师说,今天拉好的瓷坯还要经过放置半干、修坯、放置全干、素烧、上釉、正烧(1300度),才能制成成品,所以我的作品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寄过来,好期待我的成品啊!

做一个小小的瓶子都这么不容易,更何况那些专业做陶瓷的叔叔阿姨们呢?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传承中国的瑰宝。

  • 下一篇:第一次玩篮球作文(精选5篇)
    上一篇:写给妈妈的心里话作文(精选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