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读后感400字(精选4篇)

daniel 0 2024-03-09

野火集读后感篇1

龙应台是盗火的米罗普休斯,那个被众神放逐的人,可是她却把火种带给人间,那些借着春风的野火被龙应台盗出来之后就有无限的热量,炙热的火苗舔舐着台湾政治每根被隐藏的脆弱神经。龙应台的火烧的那些脆弱的制度岌岌可危,多亏了龙应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应台应该是个启蒙者,相较于上一代启蒙者,从鲁迅到赖合,从柏杨到李敖,龙应台是温和的,却不是怯弱的,她是多吃无害的正气散,鲁迅刺客型的笔锋是冰冷的,是让人心寒的冰冷,他是那种剜肉去疮的猛药。年青的龙应台和年青的鲁迅一样,天真的抱着火热的救国心去国外求学,回国后她才发现,制度坏了,可以修补;思想坏了,却是外力无法挽救的,所以她选了和鲁迅一样的路,或者说冥冥中有着某种必然。

龙应台的野火烧了二十年,龙应台在自己固守的部落格里都快要忘记了,《野火集》都二十年了,她和堂吉诃德一样,守护着那个没落的时代,和守旧的存在价值观作斗争。夕阳里,堂吉诃德,瘦马,破枪,锈了的甲胄,影子被拖得很长。龙应台在早上升旗的阳光里被裹着,影子被踩在脚下。

野火集读后感范文篇2

读《野火集》完全是因为想看看龙应台的其他风格,看这种书这几年已经没有再如以往愤世嫉俗,看到后或者有引以为知音的感觉,已经慢慢的尝试做一个局外者,不在被很愤怒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但看《野火集》还是让我有点激动。

在我认为,《野火集》和同样来自台湾的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希望用文章来唤醒人们。《丑陋的中国人》唤醒中国人进行自我反省、取长补短,而《野火集》唤醒的是中国人的良知。

《野火集》里的文字虽然注满感染力和煽动性,但是它超越党派,不涉权力的性格又使人放心。感性文字中蕴藏着最直接的批判,人心为之沸腾。

龙应台女士常常针对当时台湾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类具体事物,甚至于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给予无情的透视和直接的批评,让人心有戚戚。这些事,就发生在周围,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实在、确切;而内中的缘由、涵义、影响、作用,常人似乎无所感,一经点破,立时豁然开朗。书中的文字,不辛辣,不深沉,很是生活化,虽然写于二十多年前,读起来还是快意恩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以‘沉默为耻等,她用文字来发出呐喊,提醒我们这些生活得混混沉沉的人对社会、对环境、对人,对已,产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表面看上去,龙应台女士是痛恨台湾当时的社会现状,但深层次所反映出来的,更是对台湾的爱,她说的现象都是真实的,她评台湾的大学管理模式为幼稚园,批中学教育是在培养机器人,甚至说台湾好比是生了梅毒的母亲,可她还是说,台湾是那个生她养她给她生命和家的人

正如序言中杨泽先生的评价:龙应台的文字如野火,照亮台湾全民民主时代前的不成熟,尚未启蒙的状态。这样的书,即使今天读了,仍然会野火般点燃人没有死亡的思想。一页页的翻过,似乎就是现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恍若亲身经历,环境污染,教育桎梏,官僚主义,关于屈从,关于权威,关于崇洋,一些是我们曾经做过的羞愧脸红事,一些是我们受过的窝囊委屈气,凡之总总,文字的力量在于给人启示,掩卷反思,关于别人,关于自己,竟也如龙女士所说产生了无力感,苏格拉底说:当我对一个制度不满的时候,我有两条路,或者离开这个国家,或者循合法的途径改变这个制度。这两点于我都无法做到,这就是龙女士说的市井小民的悲哀么?

不管如何,还是感激龙女士,提醒我这个市井小民也有个体诉求的需要,我身上也有保护自己个体价值的冲动,也有承诺社会良知的涵养,这或许就是我从书中受到的启蒙。

我从没去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也很肤浅,但通过拜读龙女士的文章,感觉80年代的台湾正如我们的现在的大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不正如当年的台湾吗?很佩服龙女士道德批判的勇气、胆略、魄力、精神,赞同有人称龙女士为女鲁迅,于刀光剑影之中,感受她的那份爱之深,责之切的诚挚,野火的精神就是要烧掉腐朽和丑陋,去除不义和不公,以此清出一片干净的地方来,我们现在不也正需要这样狂飙的野火吗?

野火集读后感范文精选篇3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野火集》是一部很好的作品。《野火集》于1985年出版上市,其中收录了27篇龙应台在84、85年发布的短片文章及19篇同人的评论文章。文章主要内容是批评国民党政府各种不足之处,及鼓励同胞要争取自己的民主、自由等权利。

《野火集》同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出版年份相同,写作目的相近,具体内容互有参照。总之两本书虽都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还都适合今天的中国读者,特别是大陆读者阅读。

《野火集》总的基调是客观冷静的,叙述方法是说现象、究原因、提建议,没有过多的吸引眼球但却无济于事的嘲讽与轻慢。可以让人感觉到作者情真意切,是真的想为家乡、为学生、为小民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推进民主自由。

文章发布已有将近30年了,30年前的台湾与今日的大陆有许多惊人的相似。集权政治、道德沦丧、环境污染、弄虚作假,等等。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在现在的台湾已经有了较好的转变,而在大陆却依然严峻。这让我感觉大陆与台湾是不是有着30年的差距,或者说30年后,我们的各方面情况可以达到今天台湾的水准。

我爸妈去过台湾,据他们说那里真的是很好,秩序井然的街道,干净卫生的食品,优美的风景,较高素质的居民。细想起来,包含上述要素的城市在大陆恐怕真的没有几个。真的希望祖国大陆可以有台湾那样物质和精神文明。

最后说一下,龙应台是一位女性。经常在畅销书排行榜上看到她的畅销书《目送》,一直以为这个名字的背后会是一位像朱自清、余秋雨一样的温文尔雅的男性。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龙应台不但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关心民主建设、百姓疾苦、民族未来的有思想、有抱负的女战士。她的言论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是受到了许多保守人士的攻击的。她也是顶住了政府的压力,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进而点燃了台湾自由民主的野火。一个弱女子,能有这样的气魄与情怀,真真让人赞叹敬佩。

野火集读后感范文篇4

《野火集》使得龙应台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也因此成就了她源源不绝的理性而犀利的文章,渐渐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以致使她的那片火燃烧了整个中国,而终于有今日我们所见的足跨海峡三岸的一个社会的良心、酱缸文化的谏诤者——龙应台。

龙应台常常针对一种社会现象,一类具体事物,甚至于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给予无情的透视和直接的批评,马上让人心有戚戚焉,激起大家的同感。这些事,就发生在周围,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具体、实在、确切;而内中的缘由、涵义、影响、作用,常人似乎无所感,一经点破;立时豁然开朗。

这个学习英美文化的伟大女性,在她深深热爱的台湾土地上,挥洒自己的笔墨,道出了多少人敢想不敢言的心声。龙应台所拥有的魄力和勇气,是她震慑文坛的锐利武器;精辟独到的言语,一针见血。

单单选取了这三篇文章来叙述我的感想,因为这文章,都是龙应台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话语。句句独到。

《野火集》,龙应台,都是文学对这个世界最无与伦比的馈赠。

  • 下一篇:可爱的多肉作文(6篇)
    上一篇:白雪乌鸦读后感800字(精选13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