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精选4篇)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篇1
亲爱的孔子先生:
您好!小生这厢有礼了,哦,我是距您生活的后20xx年得现代人,您会觉得很奇怪吗?
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您一定不介意交我这样的一个朋友吧。小生久仰您的大名,因为您是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您一定没有想到您的圣明能垂名史册,被后人传唱吧,不错的,《论语》等儒家经典已被纳为现代国学的重要内容,就连您的三千弟子也在您这个师傅的庇护照耀下赫赫生辉,那么我想您在九泉之下也该含笑了吧。
儒家哲学真的教会我们好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会我们谦逊好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会我们手脑并用的有效学习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会我们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我也是由于本着这种思想,才能广结人缘。所以,谢谢你,孔子先生!
我知道您提倡仁政。提倡一颗仁爱之心,正是由于这样,我才对您充满了崇敬之情。在当时那个封建的年代,如果人人都与您一样,那一定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但是您知道吗?随着时代的推动,您的思想显露出一些腐朽东西,您提供封建主义,在您去世后的几百世纪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的变化——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资本主义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落后的封建主义。如果您来一次时空穿越的话,您一定想不到这片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土地是您曾生活过的中国。
对了,小生文言文学的不是甚好,只得以白话倾诉,望先生见谅。同时,感谢您为我们创造的文化瑰宝,我们一定会传承和发扬伟大的传统文化,您们所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已成为现实,我们追溯古人,把握今天,仰望明天!
此致
敬礼!
一个公元21世纪的现代人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篇2
尊敬的孔子:
您好!很高兴能够给您写一封信,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高兴。不知该怎样称呼您呢?您是那么的知识渊博,让人和蔼可亲。所以请允许我叫你一声孔爷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话是多么的熟悉啊!如果没有您,哪里还有这样的名句?如果没有您,哪里还会有以仁为本的己想?如果没有您,那谁还能当我最恭敬的历史人物呢?
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从您身上,我也学到了非常多的道理,让人受益匪浅。
春秋时代,您被人们尊为圣人,相传有弟子三千多人,您是多么受人民爱戴。您学识渊博,大家有问题都会向您请教,但是您仍然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您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您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虽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但您却答道:有事必问,有什么不对?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啊!
还有一次,您的弟子问道: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字,您说到: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您的身上,真的还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啊!
一个外国人曾经说过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这说的榜样不就是您吗?不!您给我们带来的是无敌的教诲啊!
现在,您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您的儒家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无数代人。
尊敬的孔子爷爷,您永远受到我们大家的敬重,您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最后,愿天堂的您一路好走。
永远敬重您的一位中学生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篇3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由于您是我最崇拜的人,按捺不住心中想对你说的话,因此冒昧给您写这封信,希望与您共享我的心声。
您创立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仁的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大进步思想之一。我认为不仅在您那个时代需要仁的思想,在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同样需要这种思想。我想,假如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不是吗?
我平常休闲时,总是喜欢把《论语》拿出来看。这里面记录大多数是您所说的话,有非常深刻地哲理性,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您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使我懂得学习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也是让自己快乐的事。以及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我懂得知识是用心去学习的,而不是外观因素促使你去学习的。还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我想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名言警句,使我明白时间是极易流逝的,我应该好好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孔爷爷,您知道您最让我崇拜的地方在哪里吗?那就是你的道德品质。虽未与您亲自交流,接触过,但从《论语》记录你的话中,我领悟到你的品质。从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中,可以说明您是个谦虚,喜爱知识的人,并且也表现出您是一位好老师。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可以说明您不是一个不懂装懂贪图虚荣的人,而是一个诚实的人。
孔爷爷,由于晚生没有什么所谓的满腹经纶,只有这些自己内心想表达对你想说的只言片语,希望您能谅解。在此也非常感谢您,您所留下的那些话就像我人生中的航标,必会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您的崇拜者:季林丽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篇4
尊敬的孔子老先生:
您好!我是来自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在相隔数千年后的今天给您写信,想就你的学术思想谈一点个人体会,不妥之处还请您多多包涵。
几千年后的今天,世人对您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您的思想在学术世界和民间仍旧是人们谈论的热点。
对于当时的教育界,您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说,为了青少年接受良好的传统教育,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当时的阶级等级和经济状况差异,造成贵族垄断了教育,使得平民很难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出现了教育不公平的突出问题。您为什么没有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是我的一个疑问。在政治思想方面,您提出的是礼与仁观点,这种超脱的思想,推崇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政,这打破了传统封建的礼不下庶人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古代中国教育思想与人才的培养,统治者管理天下产生了积极作用,您功不可没。
在那个年代,您是勇士,敢于向统治阶级提出自己统治天下、管理人民的建议。但又有多少君王领会您的苦心、采纳您的理政方略,您不觉得失望吗?或许也曾有人想到过如此,但是您敢于实践教育理念与道德标准,的确令我佩服。而您深邃的思想更是让近乎所有人望尘莫及。
对于后来的一些统治阶级来说,儒家思想却成为了一种制服人民的工具,并且失去了最为本质的意义。以和为贵的思想,被丧心病狂的统治阶级完全忽略,倡导的学而优则仕等好多。说句实话,我不赞同您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点。不错,知识来源于书本,也可以来源于他人的传授,只要有一技之长,为社会所用,就是高尚的人,不是有一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难道说只有读书人才是高尚的吗?从某种角度看,您的儒家思想中一些成分的的确确*了许多读书人,这是您的误导、过失。
总之,以前我对您了解不够全面,理解您的思想不够深刻。所以,今天这封信里既有我的歉意,也有对您那么多年来对祖国历史贡献的敬佩。
祝您的传统道德永驻人间!
敬仰您的中学生: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