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春节日记600字(精选11篇)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1
春节是我们广东的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人们在春节期间都是能和家人一起玩。春节的时候,广东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喜喜气洋洋的,大家都非常高兴!
按照家乡抚州的风俗习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着过春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还是晴天多,这时大家都忙着打扫卫生,洗净全部肮脏的东西,扫去一年的废气。远在天涯海角工作的亲人,也陆陆续续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庆春节。
农历二十三这一天,就是点灶灯,包糯米子,用豆子磨粉,加糖成为豆沙,再和子拌裹,大家都围着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首次过年,点上蜡烛,也就是希望来年红红火火。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这一天,是过小年,也就是小朋友过年,这一天大人们为小朋友忙忙碌碌,做好很多美味佳肴,晚上我们一起放烟花,玩个痛痛快快。
农历十二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除夕这一天,我们家乡称为过大年,家家户户贴对联,满桌的鸡、鱼、肉、蛋、山珍海味,米酒飘香一醉方收,吃完晚饭,大家团聚一堂,欢度春节。边看电视边聊天,大人为小孩发压岁钱,希望我们来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出理想的成绩。直到十二点结束,鸣鞭炮关大门,这就叫辞岁。接着守岁黎明前开门,又鞭炮齐鸣,这就是像征开门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正月初一这一天,男人们带着自己的小孩走亲访友,向长辈拜年问好,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机关团体打龙灯拜年,有机会全家一同逛大街购买拜年的礼品,这样拜年,走亲访友,一直到农历十五,这段时间做客喝酒,家家扶着醉人归。
最后,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庙会,雄狮起舞,长龙游街,一片热热闹闹,也就是说这天是春节最后一日,元宵元宵,也就是把过年剩余东西全部吃完,再吃一些汤圆,象征着今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生活红红火火,明天就要大干特干,学生上学,大人们外出务工。家乡的春节年年如此,热热闹闹,一年更比一年好。
大家说春节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啊!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2
今年的春节,对姥姥家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春节。
因为各种原因,姥姥家每年都有人无法回老家过年,而今年,却非常巧合的大家都回来过年了。而且今年还是姥爷的八十大寿。
除夕这天,家里贴上了窗花,门上也贴了福字,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下午,全家一起包饺子,今年的饺子很特殊。饺子皮除了白色的以外,还有有绿色的和红色的,非常漂亮。这是用蔬菜汁和面作出来的效果。绿色的归功于菠菜汁,红色的归功于胡萝卜汁。摆在一起特别漂亮。家人有的擀皮,有的弄馅,还有的负责包。全家齐动手,其乐融融。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之后,是我家的保留节目——家庭联欢会。联欢会开始前,大家都向姥爷祝寿,祝姥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然后节目表演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我精心准备的钢琴曲。一曲终了,大家沉浸其中。第二个节目是小游戏——成语接龙,既好玩有有趣。在这个节目中,妈妈表现得特别突出,会的成语最多了,我很佩服妈妈。接下来还有唱歌、小品等许多节目。大家唱着、笑着,开心极了。
今年的春节,是一个团圆的春节,有趣又温暖,充盈着浓浓的亲情。我期盼着下一个春节的快点到来!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3
一年一度的春节,从腊八节这天就开始了。在这天里,家家都忙着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等到过年时,绿绿蒜瓣如翡翠一般,色味双美,还可以和饺子一起吃呢!
到了除夕,人们格外忙碌,家家赶做年菜,方圆十几里都能闻到酒肉的香味。有的人家正在做炸货,有的人家正在蒸年糕,有的人家正忙着买新衣服……在这天,人们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上了各式各样的年画。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息。
除夕夜里,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不管回家的路程有多遥远,工作有多忙碌,都会回到家,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等待新年的到来,那场面别提有多温馨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天还没亮,家家户户就开始迎接新年了。家家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大人们忙着包饺子,下饺子,小孩子们忙着穿新衣,放鞭炮。
吃完饺子,人们个个打扮的精神十足,拜年开始了!
瞧!刚上幼儿园的小弟弟,还没等大人们回过神来,已经给爷爷、奶奶磕起了头,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拜年喽,拜年喽!”爷爷奶奶高兴的掏出了压岁钱。小弟弟接过钱,忙转身,跑向老奶奶,“扑通”一声跪在老奶奶面前,大声喊着:“老奶奶,我给您磕头啦!”接着,磕个不停。老奶奶忙站起来,边扶小弟弟边说:“快起来,快起来,好孩子!”淘气的小弟弟好像没听到老奶奶的话一样,继续在磕。老奶奶这才明白过来,忘了拿压岁钱了,忙转身,去拿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小弟弟接过钱,高兴地跑了。看到这一幕,满屋的人哄堂大笑。
看,我们这儿的春节多热闹啊!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4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奶奶家过的。风俗的不同使奶奶家的春节和姥姥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令我充满了好奇。
除夕的上午,大家就忙活开了。快把镜头拉过来!这里是厨房,正在做晚上给奶奶上供的供品。瞧,公鸡拔光了毛,鸡头高高地昂起来,翅膀被撑开了,用竹竿牢牢固定。下半身是向后翘着的,放在一个白瓷碗里,远远望去,这鸡就好像马上就能够飞上蓝天似的。
院子里的小木桌上,已经摆好了一些供品。看,有猪蹄、鸡、猪肉、猪肝……十分丰富。每一个都被做成漂亮的花样,就连那猪肝,也被做成了一朵层次分明的花儿,好像艺术馆里的展品一样。
除夕夜来了,奶奶和她的儿媳妇们开始包饺子,而爷爷、爸爸他们则去了老房子祭祖。由于祭祖女人是不能看的,所以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家里吧。
奶奶、妈妈、三婶在包饺子,奶奶擀皮,妈妈和婶婶包。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包好的饺子,它挺着大肚子,扎着一排“麻花辫”,是一个“矮胖子”。因为它还穿着“白衬衣”,所以我认为还是叫它“爱干净的矮胖子”比较恰当一些。饺子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横成列,竖成行,让我不禁想起了训练有素的士兵。
吃饺子的时刻到来了!伴着窗外的鞭炮声,一盘盘“珠圆玉润”的饺子上了桌。我赶紧夹了一个放进嘴里,啊!好香!我顾不得别的,一口气吃了一盘多,才住了口。
今年的春节过得特别奇特而有意思,它将成为我心中抹不掉的回忆!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5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客人们纷至沓来的来到我家,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大人们拿着打火
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还有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6
家乡的春节每年从除夕到元宵节家家张灯结彩,异常喜庆、热闹。我们家今年的春节更是喜上加喜、好事连连。别急别急,请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件大喜事就是:我姐姐今年临近春节的时候结婚了。春节期间结婚的可真多呀,和我姐姐同天结婚的光我们小区至少三家。喜事当天,我家大红的灯笼挂起来,红红的喜字贴满墙,亲朋好友祝福声声。婚礼现场更是温馨浪漫,姐姐像一个美丽的公主置身其中。在爸爸、妈妈以及我的依依不舍和祝福中,姐姐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姐姐的婚礼给我家的春节更增添了一层喜庆的节日气氛。
再一件大好事就是我们今年过了一个旅游新年。大年初一,我们一家穿上新衣、吃了饺子、放了鞭炮后就踏上了旅途。春节期间我们共旅游了皇城相府、九女仙湖和神农山等景点。
在皇城相府,花灯璀璨,美食荟萃,春色满园。庚子年皇城相府新春庙(灯)会上,各色的小吃、栩栩如生的花灯、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马上把我们吸引住了——人形花灯、花篮花灯、灯笼花灯、景色花灯、杂技表演、担花灯表演、变脸表演……让我们目不暇接。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藏兵洞、小姐院、避难楼等古代建筑常常让我们迷失方向。景区里人头攒动,我们还遇到了好几家熟人呢,看来大家都想过一个富有特色的新年呢!
这就是我们家今年的春节让人回味无穷。春节旅游使我流连忘返,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过年方式。妈妈说明年我们要早作安排,让我家的春节内容更加丰富。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7
我的家乡在大理,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圣地。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这句话是一幅大理独特风情的素描。
这几年,常跟外公回大理过年。今年春节又回到了大理,大理的哥哥、弟弟对我都很好。每天带我上山采药、下水抓鱼,我们玩的很开心。
哥哥家养了很多鸡鸭猪狗。一天,我和哥哥去抓土鸡。满院子的跑,鸡一会儿飞上花台,一会儿飞进屋子,他抓到了一只小土鸡,我就是抓不到。鸡妈妈看到我们抓小鸡,老扑向我们,我吓得撒腿就跑,小鸡半天没抓到,看见一只公鸡,我一扑空掉进了鸡窝,害我满身都是黄色的鸡毛。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8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9
今年寒假,按照以往的惯例,我和爸爸妈妈回了老家过年,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我看见了老家村子的一排排平房顶,和那棵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槐树。
下了车,我伸了个懒腰,大口呼吸着空气,我好久没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所以此时,我感到一身的清爽。顺着弯曲的小道,我直奔老家的那户房子,轻轻推开大门,这时,大伯伯一家正在贴福字,春联。见我们来了,脸上乐开了花。
下午五点,我们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在这天,大家是要去长辈住的房子里吃饭的,而这顿团圆饭,必定是十分丰盛的。
在老家,天一黑,鞭炮就不约而同的霹雳啪啦响起来。这天晚上可甚是热闹,鞭炮声直到12点也不停下。而此时的我,已是睡眼惺忪,但却怎么也睡不着,只是垂着头,眼半眯着,和外面正方的带劲的鞭炮成了鲜明的对比。
终于,我迷迷糊糊的熬到早上五点,爸爸推了推我说:“孩子,五点了,去洗洗脸,要拜年了!”
我这才被爸爸从朦朦胧胧、迷迷糊糊的世界里拉回来。我抬头看看表,才5点,干嘛这么早起来啊?刚想躺下,才突然想起现在是在老家过年,老家的习俗不就是5点起床拜年吗?
我洗漱完后,大妈端上来几盘饺子,照老家的习俗,初一早上是要吃素饺子的,啧啧,你看这饺子做的,一个个都这么漂亮,就像*似的,看了,就会食欲大增。
吃完饺子,爸爸妈妈就去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在城市里,压岁钱只要说句“过年好!”就能拿到手,但在老家,压岁钱可不是动动嘴就完事的,还要给长辈磕头,才能拿到压岁钱。
拜完年,要干的事情,就是给自己已故的亲人上坟。这上坟可是有讲究的。比如:上坟只能是男人去,女人是不能去的。而长辈和晚辈要做的事也不一样,长辈的任务就是插香,晚辈呢,就只有磕头的份。转眼间,就到了初二,我们要回家了。真是让人难忘!这次不一样的春节!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10
今天阳光明媚,天空中飘着十几朵白云,像天空中有许许多多的棉花糖似的,我的心情格外高兴,因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我每天都要和哥哥妹妹们一起玩游戏、放鞭炮,要和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舅舅舅妈们一起吃团圆饭。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爸爸妈妈就大声叫:“孩子们,吃饭了,有好多……”还没有等她们说完我们就已经跑到桌前了,我们看了看又闻了闻,说:“哇,好多好吃的菜呀”。我们齐声说完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们一起干杯,同时送上美好的祝福。
晚上,我们聚在篝火旁一起开始玩我们的游戏:草莓蹲,开火车,老鹰抓小鸡,看谁表演的节目多、点子多……大人们围着篝火一起聊天、给我们鼓掌,做完游戏后我们就睡觉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家人,大舅妈一家、小舅妈一家还有哥哥外婆家一些亲人大家一起开车到小江里抓小鱼、小虾、螃蟹,然后又跑到水库坝下搞烧烤。顶着烈日烧烤实在太热了,大人们烧烤食物,我和哥哥、弟弟妹妹们到处抓鱼。在那里我吃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如:烤鱼、烤包子、烤羊肉串、烤腊肉、烤火腿、连我们抓的螃蟹和小鱼全烤吃了,我吃得饱饱的连晚饭都没有胃口继续吃了。晚饭后,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了自己的红包。
这就是我家的春节,一个令我难忘的春节,好玩的春节。
我家乡春节日记篇11
冬天已经降临了,新年的脚步也悄悄临近,活泼可爱的小兔跳走了,虎虎生威的金龙飞来了。要说一年有什么向往或怀念的,那就是春节了。
每到春节,大家便欢聚在奶奶家,欢声笑语成了新年的点缀。天渐渐黑了,饭菜早已摆上桌,爸爸一手拿着一根长竹竿,另一手拿着一串鞭炮。大家一起将鞭炮挂上竹竿,爸爸把竹竿伸出窗外。胆小的我早早溜到爹爹的书房里,捂上耳朵,不敢面对那呛人的火药味和震耳欲聋的声响。等了许久,怎么没动静?
我放下捂着耳朵的手,屏息静听。突然,“噼噼啪啪”的声音突然响起,吓了我一跳。
放过鞭炮,大家开始吃年夜饭。我和几个表姐都是“肉食动物”,看见那烧得黏糊糊油汪汪的鸡、鱼、肉,都忍不住大快朵颐,奶奶看得是眉开眼笑,连声问:“好吃吗?好吃吗?”“好吃!”大家齐声回答。一阵风卷残云、狼吞虎咽过后,大家打着嗝,抚摸着圆滚滚的肚皮,互相打趣、说笑。
“给压岁钱喽!”姑姑的一声提醒唤醒了爹爹奶奶和我们几个孩子。大家七手八脚地找来小板凳和垫子。我动作麻利地跪下来,磕了两个头,长辈们高兴地递给我好几个红包。
我们开始放烟花了。爸爸、哥哥拿着几捆又粗又长的烟花在放,一时间,刚才还黑漆漆的天空顿时五光十色、五彩缤纷。我拿了几支小的在放。我手中的烟花棒有金银相间的条纹,一点燃,就“嗤嗤”地冒出几团金色的火花。虽不如大的那么耀眼美丽,但也挺好玩呀!我一手拿一枝,舞动着、摇晃着,几只金色的萤火虫便在窗户上飞舞跳动了。我燃尽一支又拿一枝,不知不觉就放完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阳台。
春节晚会开始了,大家津津有味地看着、笑着、说着、唱着,开心极了。
我真盼望春节快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