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作文:乌镇游记(整理9篇)
游记作文:乌镇游记篇1
假期里,我们去了乌镇。
大概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乌镇。乌镇是一个古镇,那里小桥流水,古色古香,风景美极了。
首先我们来到了东栅,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清清的河,两边是一排排的古屋,这些古屋傍着河水,倚河而建。清波拍岸声、船儿摇撸声,此起彼落的吆喝声……生活节奏缓慢而舒心。这古老的水乡景色,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古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那里还有很多特产,麦芽糖、酥饼、芡实糕……都现做现卖,馋得我直流口水。
最令人难忘的要数西栅夜景了。晚饭后,我们来到了西栅景区,因为是晚上,游客就少多了。晚上的西栅真美啊!灯火通明,彩色的霓虹灯沿着屋檐行进,仿佛给这些古老的房子穿上了艳丽的新装。一束束灯光映在河面上,这些古老的运河支流似乎也被唤醒了,焕发着青春活力。灯光明亮地照耀着我们,抬头看,头顶上挂着一盏盏灯笼,有圆的、长的、方的………各种形状的都有;有悟空灯、八戒灯、唐僧灯、沙僧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还有花灯、水果灯、船灯……造型各异,姿态万千。船灯穿越着一座座拱桥,看,河面上卧着的桥也是各种各样的,有朴素的石板桥,有如长虹卧波的石拱桥,还有造型别致的连环石桥………真是千姿百态。
我们走了很久,看了很多。最后恋恋不舍地坐着船回到了出口。一到宾馆,我很快就睡着了,梦中,我重游乌镇。
游记作文:乌镇游记篇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全体六年级学生,一起前往乌镇研学。
一眨眼功夫,我们就到达了桐乡乌镇。第一站我们去到了百床馆。在那里陈列了一张又一张的床,它们有的十分宽敞,可供好几个人睡,有的却又十分窄,好像一个人睡都很勉强。我在那儿看见一张“小姐床”觉得很小,在我印象中的小姐,一般都是二十出头的富家孩子,身高一般也就165cm左右,而这张床,却仅仅只有155cm左右长。当我在脑海里正想着古时候小姐的面貌时,在一旁的导游已经开始讲解:“你们一定在想为什么这张床这么小吧,其实古时小姐在13岁左右就已经出嫁了,不像我们现在都是很晚才出嫁。”听完导游的话,我才知道,原来古时女生都是13岁才出嫁,怪不得床那么小。
之后,我们又去了余榴梁钱币馆、江南木雕陈列馆、茅盾故居,上午的行程也算结束了。中午做了简单休整后,我们乘大巴前往了乌村。
走进互联网峰会场所,很快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住了。7米高的屏幕前是400个座位,分有VIP席,贵宾席等等。走上台子,就有一种贵宾的感觉,好像有一种要上台领奖的喜悦。大门口也十分壮观,地上的瓷砖亮的都可以看出自己的影子,干净得看不出任何瑕疵。
一天也很快过去了,这次秋游我学到了很多,希望下次还能和同学一起出门研学!
游记作文:乌镇游记篇3
“好好吃啊”我们发出内心的赞叹。今天是我们来到乌镇的第一天,下午两点多钟我们就出发了,爸爸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有些疲惫,我们就找了个地方吃饭。
我们选了一家环境不错的餐厅,一进去找个座位坐下,就让你感觉到了家的温暖,就连桌子椅子都很独特,小碎花的椅子,粉红和蓝色形成了童话世界般的餐厅。我们还点了这里的特色菜——东坡肉,这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吃起来。
在漆黑的夜晚,饭店老板向我们推荐了个名叫“森活”的旅馆,我们去看了看,环境很好,一点儿也不吵闹,而且还在景区旁边,我还可以在旅店一楼看书呢!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我们到东栅时,买了联合票,这样两栅都也去了。我们一迈进大门,一阵清香就扑鼻而来,我们在里面就像走进了房屋迷宫一样,绕来绕去,而且那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还有人居住在那里,窄窄的小路两旁,有卖小饰品的小卖部,有舒适的旅馆,各种各样。
西栅比东栅大,它不仅可以买东西,还有彩灯可以看呢!我们一进大厅,就传来了喧闹声,原来我们是要坐船过岸啊!因为乌镇边上就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水上有许多的灯,有一些“小莲花”分散在四周。到处都能看见清澈的水流,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乌镇还被称为“水上集市”。
乌镇十分好玩,它令我流连忘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记作文:乌镇游记篇4
江南古朴的水乡乌镇宁静而深邃,那里古朴的人情与美丽的小桥流水人家印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我被乌镇的水乡情深深打动,而正是怀着这种情怀,我来到了令我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乌镇。
进入乌镇,走在青石板小路上,触摸那古老房屋的一砖一瓦,心中无比惆怅,那砖瓦上的一沟一壑记载着乌镇的沧桑岁月,见证着乌镇中人一代又一代的成长。
远望那潺潺的流水,那流水清澈如镜,微风轻轻拂过,水面上荡起丝丝涟漪,如同她泛起的丝丝笑意。小桥流水,悠悠船歌。水上的小船悠然荡漾,摇橹的木桨声贯穿于耳。驶船人边划船,边唱着动听的船歌,那歌声在空气中轻轻飘荡,船中人边欣赏两岸的风景,边听着美妙的船歌,无比惬意。小舟在水上慢慢摇荡着前行,载着美妙的歌声,游行在这诗情画意中。
穿过狭小的巷子,我来到蓝印花布的作坊,走进园中,只见园内挂着许多蓝印花布,微风轻拂,那些蓝印花布也随着风起舞。我走上前去,细细观察,蓝印花布做工十分精致,白色小花在蓝印花布的点衬下更显得小巧精致,而这些蓝印花布也显示了乌镇中人的古老风情。
乌镇哺育了许多人,它也哺育了一位传奇的作家——茅盾,他挥毫泼墨,写下无数卓绝篇章。走在茅盾的故居里,看着简朴古老的家具,心中感慨万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小桥流水,枕水人家令人如痴如醉。
如画般的乌镇,如画般的美。
游记作文:乌镇游记篇5
十月小长假,我和爸爸妈妈一期来到了美丽无比的乌镇旅游。
走进乌镇的大门,我的脑海里只剩下一个词——古老。脚踩着长满青苔的青石板,手扶着因年代久远而褪色的墙壁,我们沿着路走到了河边,河边上都是一排排的老房子,那雕刻精致的檐角使眼前的一切更加可爱。河上有一座老桥,那是由几段石条构成,弯弯地形成了一个桥洞,桥洞下游着几只鸭子,妇女们在桥边取水洗衣,河面上不时有几条鱼游上来,吐个泡又沉下去,河水潺潺地流着,我被眼前这和谐的一幕所感动。
我们下了桥,继续向前走,路过一家卖竹制品的店,我们走进去,不禁为店主的手艺而惊叹:用竹片做的竹蜻蜓,可以别在头发上的竹发夹,用竹丝编的小鸳鸯……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离开了竹制品店,天色已晚,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我们坐上了乌篷船,望着窗外的美景,悠闲地喝着船内的茶,用手在河中舀起一些水,凉凉的,很舒服。
时间到了,我们下了船,坐上车,踏上了归途。
游记作文:乌镇游记篇6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到浙江的乌镇游览了一番。
那天,虽然天下着雨,但一路上我的心情还是特别好。不知不觉雨渐渐停了,窗外一片清新的绿色。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乌镇到了。啊!雨后的乌镇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宁静、雅致。
我们首先参观了制三百酒的作坊,一走进去,就闻到一股浓郁、醇厚的酒味,要知道三白酒可是江南有名的,是以白米、白面、白水制成,所以称三白酒。
接着,我们参观了百床馆,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床。有双龙足雕花架子床、姐妹床、富家小姐床等。我特别喜欢富家小姐床。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少女梳妆图,姐妹聊天图,少女比美图等,她们表情丰富,神态各异,雕刻得栩栩如生。我真佩服那些雕刻者的高超技艺。
午饭过后,我们走进茅盾故居。一早就知道,茅盾是我国有名的大作家,他写的《子夜》和《林家铺子》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吧。茅盾的家是一个四合院,院外的墙角边种着一棵棕榈树,听导游说,这还是茅盾小时侯栽的呢。他家有个自办的私塾,我想:茅盾小时候一定在这里用功过,才成为了大作家。
最后,我们参观了木雕陈列馆。那里陈列着许多木雕作品,有“八仙过海”,“郭子仪祝寿”,有“打渔”,“斗蟋蟀”,有……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木雕作品风格古朴,细腻精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的瑰宝。
回到家乡已经有些日子了,可是乌镇的景物还是不断的出现在我的眼前:那醇厚的酒香,那精巧的艺术作品真是忘不掉、挥不去啊!
游记作文:乌镇游记篇7
我一直向往着去乌镇,今天,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下午我们早早的出发了,到了下午五点左右,才到乌镇。我们就马上吃了饭去乌镇西栅。一进售票厅映入眼帘的是龙玉凤的霓红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甚至有点奢华,好像进了一间高级宾馆的大堂。不过出来就没这种觉了。
检票完后,我们(我和表弟)的目光便投向乌篷船,这乌篷船与普通小船差远了!乌篷船是典型,木制结构的,两头高起的船头船尾,供船夫撑杆摇橹用。之间凹下去的是船舱,是用来载人的。这船上写着限载50人。
当我们心正跟着去的时候舅舅突然说:“我们回来的时候再坐船吧。”于是我们就打消了念头,决定照舅舅说的去做。
之后我们向右拐看到一个仿北京鸟巢的建筑物,这样的美景我不禁拿起照相机拍了许多照片。
往前走,我们便看见远处有一座小桥,灯红灯绿的,和水中的倒影连起来起来真美。不大一会儿我们就来到古老的房外,以前的房子古色古香,十分美丽。还见识了美丽的蓝花布。
再过去我们看见了花轿,我便坐了进去,妈妈说:“我家姑娘要出嫁了!”我一听羞红了脸,那时我的脸红得柿子都比不上;又见了绣楼,听说绣楼是以前小姑娘的房间,那些小姑娘在楼上是不出房门的,她们在楼上都是绣花的,外婆说她以前也绣过花呢!
……
西栅的夜景把我给迷住了,使我流连忘返,我决定,我以后还要来这里玩!
游记作文:乌镇游记篇8
十一长假,我们小队迎着含有一丝凉意的秋风,带上愉悦的好心情,我来到了江南四大名镇之一——乌镇。刚来到乌镇的我,便感到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味道。那种清新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新,感觉将乘车时的劳倦全都抹了去,使人顿时心旷神怡。会有这种味道,也许是乌镇很多河流散发出来的吧。
刚到乌镇,一下车,就感到跟杭州完全不一样的一番风景。天空中弥漫的不是汽油味儿,而是好闻的木房子散发出的味道;脚下踩的不是宽阔的柏油马路,而是细长的,走着怪舒服的青石板路;眼睛看的不是一幢幢高楼,而是想梦境中的一样,小桥,流水,人家;耳朵听到的不是都市繁华的闹市声,而是溪上摇橹的木桨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好像曾经来到过这里似的。
我们游览了东栅景区。顺着这古老的街道,走了好多地方:有茅盾的'故居、木雕陈列馆、江南百床馆、余榴梁钱币馆、蓝卢花布染坊等。我难以忘怀的是认识了茅盾这位大作家,听说他写了好多作品,有《春蚕》、《秋收》、《残冬》等,我想有机会我要看。妈妈说:“茅盾是一个人名,他是中国的大作家,乌镇是他少年时代的家,快瞧!以前他就坐在这间房屋里看书写字……”
游览完了这个景区我们就坐船返回。我们并肩坐在乌篷船上,感受着徐徐吹来的微风,舒服地快要睡着了。摇摇晃晃的乌篷船,就好像摇篮。岸边,杨柳依依,流水潺潺,小船弯弯,民居宅屋傍河而筑,河上有一座座小石桥,桥下有活蹦乱的小鱼、小虾。我看的入迷了………乌镇仿若梦中仙境。我爱乌镇!
游记作文:乌镇游记篇9
我们到苏州水乡乌镇参观,我们到了乌镇的入口处,好像到了一个大公园。我们每人手上拿着导游发的门票,坐船到对岸就进入了乌镇。
乌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郁的水乡古镇。我一眼看去,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我还看到有人在河上撑着两条小船,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美丽的水乡风景,漂亮极了,我赶紧叫奶奶给我照相。
那天,天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撑着雨伞,一大群人跟着导游去参观布料印花传统作坊区,我看到高高的竹竿上凉着长长的印花布,导游还带我们到布料脱水室,我们几个小朋友问他这些水有多深,导游说有2米,好深啊!刘东昊还把手放到水里,导游说水很脏的。接着,我们又去看花纹是如何印到布料上,我们看到一位老人家用一种粉来涂在有花纹的纸上,过了一会,老人家把纸拿开,哇!那些粉都粘在布料上,而且就是纸上面的形状,于是,我闻了闻那些粉,奇怪!怎么有股豆浆的味道,那个老人说,这是豆浆粉,怎么印花还要用到豆浆粉呢?真奇怪!我们还参观了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和矛盾纪念馆,我问奶奶矛盾是什么人,奶奶说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走了整整大半天,我们都感到很累,有人坐车有人乘船往回走了,在离上车不远的地方,我还看到一个大大的荷花池有很多荷花,一朵朵荷花千姿百态,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被那绿色的荷叶衬托着,鲜艳的花瓣更显得分外美丽,好似一位位美丽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