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及1700字(精选3篇)

daniel 0 2024-04-14

高考作文篇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爸爸妈妈,我要去北京当练习生了!等我火了,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戊戌年11月,宿迁市两名只有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为了“追求梦想”,决定离家出走。在出发前,其中一名女孩给父母留下了这样一封信。不过,由于她们年纪太小,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而被警察送回。

材料2:据最近的有关资料统计,“95后”竟然有超过50%的人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在调查员随机采访中,询问那些孩子为什么想当“网红”,很多孩子给出的答案是:“因为网红赚钱容易啊!”“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先看第一则材料,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为了追求所谓“梦想”而出走。敢于追求梦想是好的,但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心智不够成熟,为了圆自己的明星梦而离家出走,这就不应该了,这里折射出青少年三观教育的问题,家长和学校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则材料,超过50%的“95后”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有很多的年轻人都做着明星梦,他们渴望名和利,渴望轻而易举的成功。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兩则材料综合起来看,说明了当今青少年价值取向单一和没有树立远大理想的问题,写作时考生必须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据此,考生可参考立意:

1.拒绝名利诱惑,树立崇高理想;

2.加强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

【佳作赏读】让梦想归其本性

“梦想”是每个人心中的追求与目标,为了实现梦想,追梦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但我们在享受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梦想”却丢失了本性,丢失了纯洁、高贵和美好的本色。

不久前,两位年仅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为追求“明星梦”离家出走,所幸因为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而被警察送回,这一事件令人深思:追求梦想固然是好事,但是对“明星梦”的憧憬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在当今娱乐至上的社会环境中,各类明星的娱乐八卦几乎铺天盖地,有明星办一场婚礼给上海的两座机场带来巨大压力,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却被淹没在上海的人海中,明星一场演出的费用可能是科研工作者几年的工资。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浮夸现象,让正在成长的孩子们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今,一部分孩子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为世界做出贡献是艰苦而漫长的道路:他们的人生目标变成一夜成名,成为明星,名利双收。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年轻人中,竟然有超过50%的人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究其原因,多数人觉得“网红赚钱容易”“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肤浅的认识?这是他们的价值观被扭曲的结果。再加上各大媒体对明星动态过于热情的报道、令人羡慕不已的天价片酬等使青少年的梦想在潜移默化中变了质。

当然,面对过度的明星效应和“明星梦”风行的现状。我们并非无能为力,要改善这种现象,社会、家长和学校要及时、正确地对青少年进行引导,让梦想归其本性。追求美好生活固然是个人自由,但梦想不应该被世俗名利、鲜花和掌声所禁锢,而应该显示其美好和纯洁的一面。

例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现更多自己的优势,推动孩子全面发展:社会媒体应合理安排有价值的新闻与娱乐新闻的报道比例等等。更重要的是,应该在青少年中全力弘扬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和奉献精神。让梦想归其本性,让青少年的梦想不再偏离现实,这需要社会各方的重视和共同努力,

梦想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合理而正确的梦想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面对浮躁的“明星梦”,让梦想归其本性,势在必行。

高考作文篇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只要你有树的种子,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结合上述材料,请围绕“成长标准”谈谈你自己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属于单则具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决不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重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个性;还有人说,如果生活中注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并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实,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改编自王阳明的《传习录》:门人在座,有动止甚矜持者。先生曰:“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曰:“矜得太过,如何有弊?”曰:“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有太直率者。先生曰:“如今讲此学,却外面全不检束,又分心与事为二矣。”重视现实思考。引领学生对当代文化思考: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讲礼节?考查考生的思辨性。材料涉及礼节的过去和现实;礼节和个性;礼节和真实等一系列关系。切合考生实际。人人有感触,人人有话说。

【佳作赏析】崇礼之风尚,造和谐之美

“我国民所最缺者,礼节其端一也。”梁启超如是说。这一句话,便道出了礼节的重要性。诚然,重视文明礼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当下许多人却对传统礼节有所反对,在我看来,崇尚礼节,是健全人格,使家国繁荣昌盛的必要因素。

古语云:“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文明礼节对人的行为规范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它贯穿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日常行为密不可分。且看,遇见长辈、上级时的鞠躬问好;又看,餐桌上一系列的礼仪规范;再看,对亲戚,师长的称呼用语……这一切的一切,都与文明礼节息息相关。重视文明礼节不仅有利于个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和国家的繁荣进步。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既然如此重要,那我们应当如何去注重礼节,形成尚礼的社会风气呢?

首先,对于文明礼节,我们要从内心里去认同它,并付诸于实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林肯曾说:“礼仪如同大树,人往往注意到了林荫,却忘记了树的根本。”当下有不少人,在外在行为上讲礼节,但自己的内心却不认同,这使他们在称呼长辈,同亲戚朋友一起吃饭时不免面露难色。而只有将文明礼节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对自己行为规范有所益。正如央视主持人董卿在《开学第一课》上的“世纪之跪”。当时93岁高龄的许渊冲老先生因腿脚不便,于是坐在椅子上。而身旁的董卿为方便与许老讲话自然地跪在许老身边,网友看后纷纷称赞董卿跪出的是中华优秀传统礼节。而她本人也在事后的采访中提到,是父母从小的谆谆教诲让她深刻地记住了文明礼节的重要性,这一跪不过是自然之举。由此可见,只有当文明礼节深植于人们心中,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其次,对于文明礼节,我们要有明辨事物的能力,敢于取舍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文明礼节逐渐落后于时代。传统的文明礼节中,也有不少的礼节不适合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我们应对其批判继承,用心接受优秀的文明礼节,去除一些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不要让自己被落后的礼节束缚住手脚。

文明礼仪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面对丰富优秀的传统文明礼仪,我们应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崇礼之风尚,造社会之美。

高考作文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己亥年底,《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硬核”、“区块链”、“柠檬精”、“断舍离”、“文明互鉴”、“我太难了”、“霸凌主义”、“__千万条,__第一条”等八个流行语。

看到上面八个流行语,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流行语为基础确定立意,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篇(*)

致敬英雄,这样的课该更多些

(题目即观点,饱含期望)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满腔的情致敬英雄。近日,全国大部分中小学迎来春季开学,许多学校把致敬卫国戍边英雄作为“开学第一课”。(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概括事件)

在贵州遵义,“排雷英雄”杜富国和妹妹杜富佳,用“你退后让我来”的精神深深感动学生;在新疆阿克苏,观看《喀喇昆仑写忠诚》视频结束后,老师勉励学生们学习英雄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致敬英雄;在贵州贵阳、浙江义乌等地,老师带领学生大声喊出英雄的名字,并以敬少先队队礼这样特殊的方式,让大家铭记英雄;在四川眉山,全体师生用名为《喀喇昆仑军魂》的诗朗诵,来歌颂戍边英雄;在河南安阳,退役边防战士张五一为学弟学妹们讲述他和战友的戍边故事……(开篇叙述全国各地把致敬卫国戍边英雄作为“开学第一课”,以此引出礼敬英雄的话题)

礼敬英雄,这是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既是收心课,也是新学期的动员。历经疫情风波,孩子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对于自己身边的英雄,或许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实英雄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安宁祥和的生活。(礼敬英雄的原因一:英雄守护着我们安宁祥和的生活)

铭记是最好的告慰。对于孩子们来说,当艰难困苦的日子渐行渐远,当吃饱饭、穿新衣对他们失去吸引力,他们是否会在甜蜜的生活中失去斗志,在幸福包裹的温室里变得柔弱娇气?以“开学第一课”这样极具仪式感的方式致敬英雄,用清澈的敬意回应“清澈的爱”,会在他们还不够硬朗的骨骼中,植入钢铁属性,让他们更顽强地成长。(礼敬英雄的原因二:让孩子植入钢铁属性,顽强成长)

一次次英雄故事的讲述,是一次次爱国教育,更是一次次心灵播种。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种下“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种下“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伴随着这些正向激励的种子发芽生根,孩子们就会有抵御成长路上种种诱惑的定力,和战胜生活中艰难险阻的勇气。于孩子们而言,内心的清澈和坚韧,是他们必须具备的素养,而英雄刚毅不屈、至纯至洁的品性,无疑是最好的参照。(礼敬英雄的原因三:让孩子有抵御成长路上种种诱惑的定力和战胜生活中艰难险阻的勇气)

崇尚英雄是人性中天然的光芒。一个人从小到大,其成长历程中总要竖起一些标杆,为自己领航。其实,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的言行、品格超越常人,是我们追随效仿、挣脱“小我”的榜样。这其中有热血、有梦想、有奋斗,会让孩子们在心灵、情感和志向上得到成长,而这才是真正的成长。(礼敬英雄的原因四:让孩子们在心灵、情感和志向上得到成长)

或许有人会说,和平年代该有和平年代的榜样,孩子们的选择应当多元。但不管何种选择,英雄的品质永远不会过时。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是最好的精神之“钙”。学习英雄、走近英雄,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的信仰更崇高、立场更坚定、内心更澄澈、脚下更有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阔步向前。(结尾围绕可能出现的反方,以比喻驳斥,回扣观点,号召勉励)

点评:

本文立意高远,从多个方面论证礼敬英雄的重要性,逐层深入,开合有度,结构严谨,收尾呼应。取材具有时代感,论述又能贴合实际,加之兼有亲和力和典雅性的语言,是一篇典型的时事评论文章。

  • 下一篇:自行车活动策划方案 自行车策划案(5篇)
    上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参考900字(精选13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