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高中作文(整理4篇)

daniel 0 2024-04-15

月亮高中作文篇1

有一年国庆,归家,中秋已过月余。母亲留给我的一只月饼,拿出来,长了白毛毛。吃饭时,弟把他碗里的一只鸡腿也挟给我。他告诉我,八月十五的那两只鸡腿,全让他一个人啃了……

团圆,离别,思念……这些月色承载的美好,亦是不懂的。只知道,月亮圆时有月饼吃。立秋后,日子近了。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八月十五这一天,月饼香甜。这点念想如同草丛里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胜过头顶的月亮

小小年纪,一家四口人,天天在一起。日子漫长得像一眼深井,任凭我惦着脚也望不见底。年轻的父母日日劳作,我和弟结伴在村小读书。放学归来,做功课,玩耍。十五这一天,饭菜很香。炖了家养的一只鸡,炒园里时蔬。八十年代的月饼,都是牛皮纸包着,很大的个儿。一人一块儿,在院子的大杨树底下吃。夜露深,人亦困去。任凭上好的月色,一窗一窗,徒照酣甜的梦乡。

童年过了,我去外地读书。轻轻一翻,日历像一面镜子,前面照见一片天,后面却是大不同的光景。开始舟车劳顿,聚少离多。成绩单之外,回家成为年少的迫切心愿。高中因体质发育,严重的晕车之苦,以致我不敢坐车,而不能回家。偶尔有些小意外,买书或贪玩将路费花了,回家就一推再推。

有一年国庆,归家,中秋已过月余。母亲留给我的一只月饼,拿出来,长了白毛毛。吃饭时,弟把他碗里的一只鸡腿也挟给我。他告诉我,八月十五的那两只鸡腿,全让他一个人啃了。

时光如梭,青春初满。青葱少年在大学,满脑子风花雪月。月朦胧鸟朦胧的中秋之夜,文学社相约去小荷亭品诗赏月。月满的荷塘,荷花是没有的。三五杆枯荷立在水中央,似乎更添诗情画意。

现在还记得清,中文系的康大才子朗诵《望月》。他挥一挥手,仰头潇洒地望向月空——啊,月亮!紧接着,中分的长发昂然一甩,差点甩到月亮上去。这个造型太酷了,酷到月亮下的少年,笑酸了脸,人仰马翻。而这一甩,堪称青春的经典。后来,每每同学有聚,总有人来一句,啊,月亮!长发短发,貌似一甩,脸上表情是嫩得插出水儿的水木年华。

这样的中秋,大抵因为太快乐,常常顾不上想家。玩得尽兴而归,才想起给家里打个电话。深更半夜里,母亲被电话扰醒,还不忘问我吃了月饼。那年月,一家四口人,分三地。天的今天,我似乎懂了:窗前月色是温暖相亲,勇气,爱和感恩。

月亮高中作文篇2

千年的月亮,挂在天上;心中的明月,跨越时空,却恒久未变。——题记

月光·诗人

有月光的晚上,我会时常在窗前看那明月在窗前高高挂起,静心感受月下那份清丽与宁静。

月是故乡明。故乡一轮明月,照亮了无数漂泊的心。站在窗前,月光轻纱般洒落在我脸上,树枝把月亮分成了几瓣,显出几分忧伤与凄凉。漂泊他乡的游子,倚窗远望的慈母……此时此刻,是否也在月下,放飞着属于自己的思念?“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唐才子的情韵,是否已经写在了月亮上?要不,这清秋的月亮怎么引起了那么多游子的思念?却又给予人们心头永远的`期盼与温暖。月光不老,尽管她的额上,依然有着唐朝多情的头饰。

那片月光,来自多梦的唐朝,来自那位至今令人缅怀的诗人。绵延千年,飞关山、越蜀道、过长安……洒下一路豪情,大唐,顿时风采焕然。

月色·荷塘

坐在窗前,欣赏朦胧月色,让流水般的月光倾泻在我的身上,给我一份娴静与温馨。这片明媚月色,抹染着古典文学的遗光流彩,于唐诗里,于宋词中,于元曲内,无数次辗转反侧。越过千载,在一天晚上,照进了那片静谧的荷塘。顿时,那种淡淡的愁绪与哀伤,跨越千年的经典,被先生演绎的如梦如幻。“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是梦一样的月色;“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情一般的月色。一切都是淡淡的——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月色、淡淡的荷塘,留给我的是那份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朦胧之美。

月亮·团圆

窗外的月亮,在云层里穿行,若隐若现的月光却仍是皎洁,轻轻的洒落在海峡两岸。而这月色,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脑海里,都是抹不掉的对月亮的记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的思绪仿佛驻留于日月潭、阿里山……那份萦绕于每个炎黄子孙心头的情结,随着每次的月圆月缺而跌宕起伏,却亘古未变。

今夜的月光,并不因淡淡的浮云而暗淡,一如往昔般皎洁,一如桂花的浓郁馥香弥漫着这夜色。无论大陆与台湾,无论台湾同胞与我们,婵娟之夜,愿天涯共此团圆时。

夜是静谧的,披着月色的我,独自享受着明月的朗照。这种光与人的默契,月与心的交流,使我有了明月般的释然,月亮依然,我心依然。

月亮高中作文篇3

古往今来。月亮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有“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也有“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结。对我而言,它也有独特的意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小时候,我常仰望星空,自然也注意到那颗最大的星星,我一直认为它是“大星星”。直到奶奶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大星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月”。

在知道它名字叫月亮后,我便对它产生了遐想。月宫长什么样?上面真的有玉兔吗?我甚至常常对着天空另一端的月亮问:“你为什么前几天是月牙,现在却像个大盘子?”我没有得到回答,但并不生气,认为它只是害羞罢了。就这样,我交了个特别的朋友——月亮。

之后,我总会去和它聊天,虽得不到回答,但还是很开心。在我看来,它可能是想让我自己去找答案。

长大些后,我不再对着月亮提问,但并没有停止对它的探索。我从网上看到了它的真面目,坑坑洼洼,与天空中的完全不一样。天空中的月亮雪白而皎洁,像一块儿经过精心雕刻的白玉,这片白感染了周围的天空,有的地方还未黑暗,所以天空成为渐变色。最上面为深蓝,中间为浅蓝,下面再铺一层深蓝。两抹深蓝,隔岸相望,相互挑逗着。群星散在天上,像被随意点上的白颜料。有几颗还在月亮周围,它们好似在游戏,月亮并不孤单。

上学后,因为学业和新朋友,渐渐把它淡忘了。还是一个夜晚,只不过我将要转学了,一想到新环境和新同学,又是兴奋又是害怕。“我离开旧学校后会不会孤单?会不会跟不上新同学的话题交不到朋友?如果与新同学不和怎么办?”我睡不着,也不敢想,我没有信心再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找到一位“知音”,害怕变得“透明”、孤独。这时,我抬头看见了月——那被我淡忘的老朋友。可是今天有点儿不同,天空中没有了繁星与热闹,一望无际的夜空中只有一轮明月,天空太广阔,我感到月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但它还是亮着的,光也一点没减,月还是月!

是啊,月虽身边没有星星,可它没变。月亮独特的意义不就是坚持自我,独一无二吗!得到它的启示后,我有了信心,燃起了对新学校新生活的期待。对,就像月一样,不必去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什么,只要坚持正确的自我,做好自己,在哪都会发光,我也会找到属于我的星群。

月亮伴我成长,也指引我前行!

月亮高中作文篇4

月亮既是伟大的,也是悲伤的,更是温馨的。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出过不朽的诗篇:“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正像李白所说,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都对月亮产生了一份独特的感情。

晚霞消退,太阳渐渐褪去了明亮的光辉,留给大地的是暗红中的忧伤,也许是一份恐惧,把人间带进了黑暗之中。忽然一种莫名的银白洒在了大地上,我抬头一看,好不惊喜,啊,月亮,原来是月亮!月亮用她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看一看,想一想,深感月亮是伟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月亮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当一个二传手,把光明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奉献给人们。有了夜晚的光明,人们就特别喜爱月亮,月亮代替了路灯,这黑暗里的光明啊,是多么的真贵呀,使人们的心里也亮了起来。夜空中的月亮,不仅照亮了天空和山川自然,照亮了大地,更照亮了人类的心灵。月亮,心灵之夜的明灯。月亮又是悲伤的。

她的苦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寂静的夜里,她是孤单的,没有任何知己陪伴,也没有任何一点点人声的热闹,有的只是如水的空冥,无边的寂寥。她还有什么法子呢?也只好把自己微弱的光洒在了环宇,自己为自己解闷,制造一些阳阳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她最殷实的欣慰了。月亮更是温馨的。

她陪伴了散步的人们,陪伴了旅途劳累的游子,更安抚了远在他乡的亲人。正如李白诗中写到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嫌弃任何一个人,当你高兴的时候,忧伤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她都是你的好朋友,与你娓娓道来。

在中秋节,月亮是最圆的,那时,她才得意洋洋地放出她那明亮的光辉,也许这天晚上是月亮最得意的时光。月亮并不总是顺心如意,有时瘦瘦的,可怜兮兮,弯弯的,像是有什么劳役累弯了她的腰,像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怎经得起旷宇中的海啸巨浪呢,,也似一把总在劳作的镰刀,够累的。看到了弯月,宋朝词人就发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感慨。月亮的美,在于她美若天仙的气质,更在于她幽幽怨怨的灵魂。月亮,我们灵魂的家园。

  • 下一篇:走进音响世界作文(3篇)
    上一篇:竞争与合作作文(整理9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