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800字(精选8篇)
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篇1
我曾听说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也听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的理解,初心就是人最初的本性,是人的信念,也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当我们呱呱坠地,一幅雄伟的人生画卷便展开了。当我们倾听着父母的谆谆教诲,我们便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初心。我的初心是自信。
我最先明白“自信”这个词,是在一篇文章中:有一位名叫玛丽的小姑娘,因脸上长着雀斑,一直很自卑。有一天她在商店的橱窗中发现了一枚非常精美的发卡。她想用发卡改变自己的形象,戴上发卡的她认为自己很美丽,自信的抬起了头颅,果然得到了很多关注与赞扬。可下午她却发现自己的头上压根就没有发卡,她想:一定是落在了商店里。可她却又很疑惑:为什么自己会得到赞扬?便去询问自己的老师,老师告诉他:“因为你今天很自信。”女孩恍然大悟,我也恍然大悟:自信的人最美丽。
后来我渐渐长大,所接触的人和事也变得复杂起来。每天都会有不顺心的事:被老师批评啦,被同学嘲笑啦,被父母指责啦等等,不管怎样,我始终以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我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所以,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我,始终是自信而乐观。
每次考试,我都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你可以发挥的很好,不要气馁,用自信、用实力去答卷做题,一定会考好。即使失误了,我也会努力拼搏,期待下一次的成功。所以,考试结束后的我,一直示人以自信满满。
学习中,我会守望自己的初心,在其他方面也如此,即使在某方面暂居人后,我也不嫉妒,因为嫉妒就是在潜意识里承认自己的“弱”。我会以自信的心态去面对遇到的所有困难,让希望与胜利的阳光照进我的内心,滋润我的心灵。
人生宛如宛如一幅画卷,有深有浅,有浓有淡,有明有暗。人生路漫漫,途中布满荆棘,充满诱惑,初心就如同一盏指路明灯,照亮前方。只有我们坚持初心,牢记使命,一路追求,最后才能得到成功。
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篇2
我是一个客家人,一个不会说客家话的客家人。
这话要是放在十年前,绝对是要在任何地方,经受任何一个人,那混杂着惊愕、尴尬甚至愤怒、怜悯的目光的洗礼的。我甚至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客家人,为此父亲总是感到脸上无光。
可现在,长辈们的聊天成了这样——“唉,我那儿子,一句客家话都不会讲!”“欸?我们家那个也不会……”语气中有惋惜,但更多的是奇怪的骄傲。
半夜,父亲突然打了个寒噤。接着又打了一个。怕不是得了帕金森,我暗想。一觉醒来,“儿子啊,从今天开始,我们日常生活交流都用客家话。”
在没日没夜的语言攻击下,我学会了五百多字的客家话发音,也终于能在春节中亲戚的“会不会讲客家话啊?”的问题下幸免。
上了初中,紧张的学习进度立刻吞没了我。在操着清一色标准普通话的同学和老师中,我“梦里不知身是‘客’”。
语文诗词课上。“……《诗经》里诗句的尾字,有时并不押韵。像在水之湄的‘湄’,古音读——”
“mí”我呢喃道。没曾想老师的口型也对上了“mi”的发音。好巧不巧,做语文作业时,看到这样一句话:“客语是古汉语的承袭……尤以唐宋时期最明显。”像小孩子一样,我兴高采烈地打电话给父亲:“原来客家话这么高级!”
父亲在电话那头笑笑,你每天都在学客家话呢。知道为什么苏轼一天想吃三百颗荔枝吗?不知道。因为他老人家把“一颗荔枝三把火”听成“日啖荔枝三百颗”了啊。仿佛只听这些叹词,我都能想象到父亲拿着手机得意洋洋眉飞色舞的情景。“你还知道‘粮要解营’怎么会被舛讹成‘娘要嫁人’吗?……”
“可又有谁知道呢?”父亲突然幽幽地来了一句。我打了个寒噤。又打了一个。
父亲站在窗前,目光深邃却苍茫。不用想象,他正将目光投向暮色下的东北方——M市的方向。
我等待着。沉默地等待着他将目光收回,然后像没事人一样说出幽默的话。可是他没有。
在室友惊愕的目光下,加之电话要断线了,我刚欲开口——“儿子我给你报了个客家话培训课这是我一个朋友办的要给你老爸争光啊!”——然后就被这一蓄力后的连珠炮打得回不过神来。“我有时也会去那做兼职喔。了解?拜拜!”咔哒。
我愣了,接着是会心的笑:您的守望,有结果了吧。
我想,我终于有资格说出:“我是一个客家人!一个能说客家话的客家人!”
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篇3
那是一条繁华的古街,几百年来,依旧是人来人往,喧闹不堪。
在这古街的一角,坐落着一家陈年老店,一家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的钟表店。
小陈是这家店的店长,此刻,他默默地盯着手上的表,破败的招牌在风的敲打下,发出咚咚的声音。
几百年来,附近的店开了又搬,搬了又开。最近旁边又开了一家同行,生意火爆地很。那店家的老板吆喝着,每一句话都如冰凌般刺向小陈的耳朵,仿佛有意挑衅。小陈强忍疼痛,努力地排斥着。眼睛依旧死死盯着手上的表,默默工作着。
一天,寒风凛冽,小陈裹紧大衣,朝自己的店走去。不料,旁边的那家钟表店一大早就排满了队,小陈低着头走去,冷风吹起了他的头发。突然耳边响起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
哎,你看旁边还有家钟表店,啧啧,这么破烂,估计是快倒闭了。
小陈猛着抬头,对上的却是那老板不屑的眼神。满腔的怒火强压了下去。寒风一阵,小陈裹着那颗冰冷的心走到了自己的店前。那招牌敲得更响了,仿佛给这萧条的景象增添一份意境。
小陈走进店门,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叹息了一声。
一个月过去了,又是一个寒冬的清晨。小陈再次来到自己的店,走着却听到隔壁老板殷切地问候。
嘿,这不是陈老板吗?早上好啊!我想麻烦您个事。
是这样的,最近我们店生意比较火爆,你也知道。所以我们想扩大一下店,麻烦您往边上挪一挪,行吗?
小陈的心凉了半截。
夜色已晚,小陈独生坐在床前,思索了半响,到底该不该移?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回荡着。莫非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该在我这一代给毁了?
不行,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第二天早晨,雾很大。小陈毅然朝那个熟悉的街走去。然而,那家昔日生意火爆的钟表店却有了变故。门前围着一大群顾客,手中挥舞着表,大声喧叫着。
退货!退货!
这什么玩意啊,怎么这么容易破!
凭小陈的经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冷笑一声,依旧默默朝自己的店走去。
一星期之后,旁边得那家店已经无影无踪了。小陈沉思时,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中年妇女。
你是上次那个
哦,那个。上次我不是故意的,来道个歉,请不要见怪。
这样啊,没事,你还有事吗?
我有个问题,你们这家店都这么久了,为什么不重新装修一下呢?
扩建?弄得富丽堂皇的?吸引顾客?算了吧,我还是凭着老祖宗传下来的那句话吧:做不求什么,实诚最重学。
门前的招牌依旧响着。小陈的眼睛望向远处,仿佛在他心中,有一种天形的守望。
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篇4
母亲那关切、期盼的目光常守望着我,看着我成长的背影,渐行渐远。
——题记
时光匆匆,我渐渐长大,母亲在悄悄老去,我忘不了,母亲在那槐树下的守望。
母爱,犹如暮春的雨露。记得儿时放学后,踏着夕阳落幕之际的余晖,背着那沉重而不能舍弃的书包,走在那的路上,倏乎间,太阳那最后的余晖被晚风催散了。路边明亮的街灯闪烁着,一棵高大而繁茂的树荫遮蔽了灯光,一个孤单的影子被拉的老长,我猛然抬起头,看见那灯光下熟悉的身影,哦!是母亲,母亲倚在槐树上,守望着我归来的方向,走近母亲,母亲那清澈的双目充满了儿子归来的喜悦。“儿子,今天高兴吗?想玩就在院里玩一会儿”。说着接过我的书包,对视那爱的眼神,我无比幸福地点点头,转身跑向小朋友的人群里,转身的那一刻,我发现母亲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我,正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快乐成长。
母爱,恰似那炎夏的凉风。寒来暑往,又是一个暑假,我上了枯燥无味的补习班,早晨伴着晨曦上课,傍晚时分,我带着一身的烦躁、苦闷、无奈回家。阵阵凉风拂过,驱走了炎热的暑气。转过街角,我又看见那偌大的树影,又见那树下孤独的身影,又见那久久守望的眼神,哦!是母亲。看着那爱的眼神等待我归来……母爱婉若那一袭凉风,吹散了心中的愁云。
母爱,就如那冬日的暖阳。升入初中,学习负担加重,由于青春期的到来,我与母亲的争吵日益见多。一日,放学很晚,我带着疲倦走在瑟瑟寒风中,潮水般的烦心事向我涌来,寒风与怒火对峙着,这时灯光成零碎状,树影把灯光支离,一个孤独的影子,倚在树旁,远远看去,哦!是母亲。正迎风站在树旁,守望着我归来,端详那爱的眼神,似冬日暖阳,寒冷与怒火顷刻消逝,整个身心涌动着暖流。
时光啊,祈请你走得慢些,让母亲跟上你的步伐,让渐行渐远的我,回头看看那爱的守望。
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篇5
那是一条繁华的古街,几百年来,依旧是人来人往,喧闹不堪。
在这古街的一角,坐落着一家陈年老店,一家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的钟表店。
小陈是这家店的店长,此刻,他默默地盯着手上的表,破败的招牌在风的敲打下,发出“咚咚”的声音。
几百年来,附近的店开了又搬,搬了又开。最近旁边又开了一家同行,生意火爆地很。那店家的老板吆喝着,每一句话都如冰凌般刺向小陈的耳朵,仿佛有意挑衅。小陈强忍疼痛,努力地排斥着。眼睛依旧死死盯着手上的表,默默工作着。
一天,寒风凛冽,小陈裹紧大衣,朝自己的店走去。不料,旁边的那家钟表店一大早就排满了队,小陈低着头走去,冷风吹起了他的头发。突然耳边响起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
“哎,你看旁边还有家钟表店,啧啧,这么破烂,估计是快倒闭了。”
小陈猛着抬头,对上的却是那老板不屑的眼神。满腔的怒火强压了下去。寒风一阵,小陈裹着那颗冰冷的心走到了自己的店前。那招牌敲得更响了,仿佛给这萧条的景象增添一份意境。
小陈走进店门,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叹息了一声。
一个月过去了,又是一个寒冬的清晨。小陈再次来到自己的店,走着却听到隔壁老板殷切地问候。
“嘿,这不是陈老板吗?早上好啊!我想麻烦您个事。”
“是这样的,最近我们店生意比较火爆,你也知道。所以我们想扩大一下店,麻烦您往边上挪一挪,行吗?”
小陈的心凉了半截。
夜色已晚,小陈独生坐在床前,思索了半响,到底该不该移?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回荡着。“莫非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该在我这一代给毁了?”
不行,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第二天早晨,雾很大。小陈毅然朝那个熟悉的街走去。然而,那家昔日生意火爆的钟表店却有了变故。门前围着一大群顾客,手中挥舞着表,大声喧叫着。
“退货!退货!”
“这什么玩意啊,怎么这么容易破!”
……
凭小陈的经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冷笑一声,依旧默默朝自己的店走去。
一星期之后,旁边得那家店已经无影无踪了。小陈沉思时,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中年妇女。
“你是上次那个……”
“哦,那个。上次我不是故意的,来道个歉,请不要见怪。”
“这样啊,没事,你还有事吗?”
“我有个问题,你们这家店都这么久了,为什么不重新装修一下呢?”
“扩建?弄得富丽堂皇的?吸引顾客?算了吧,我还是凭着老祖宗传下来的那句话吧:做不求什么,实诚最重学。”
门前的招牌依旧响着。小陈的眼睛望向远处,仿佛在他心中,有一种天形的守望。
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篇6
静待花开,守望成长。
——题记
雨过,天晴。
已是深秋时节,叶,离开了它的母亲,在空中翩翩起舞,最终投向大地的怀抱。
这条小路走了不知道多少遍,在离奶奶家还有些距离的时候,我便看到那守望者在向我招手。相比同伴,它算是婀娜多姿,倚着青砖,靠着白瓦。我走过去,同它互相问候。
那是一颗梅花树,很早便在这里了,不知道呆了多少年。它见证了奶奶的青春,爸爸的童年,还有我的出生。小时候,我总是拉着奶奶到树旁,一遍遍不知疲倦的问,它什么时候开花?奶奶总是笑着告诉我,等我长大了它就能开花了。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日历换了一本又一本,我却仍未看到它开花。
它太瘦弱了所以才不开花,我一直这么认为。
乌云,阴沉,雪落。
考试没考好,这是连续第三次滑铁卢了。
我又走在这条小路上。不敢回家,害怕看见父母满怀希望的眼神,又一次次摇头叹息。
现在已是深冬,刺骨的风呼啸而过。许久没来奶奶家了。
快到的时候,又看见那位守望者,不同的是,枝杈上好像有些什么星星点点的。走近,啊!是花!梅花!那一抹抹红在一片雪白中显得格外娇艳,那似火的腊梅花使寒冬增添了几分温暖。我小步跑到树下,一朵梅花落在了我的肩膀上,触动了我的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后来才听奶奶提起,它在很早以前受过巨大的伤害,很长一段时间树枝都是垂落着,奄奄一息,那时大家都认为它可能挺不过那年的冬天了。但那年它竟意外地挺了过去。又过了几年,它慢慢挺直了腰杆,恢复了生机,只是再也没有开过花。
吹拂梅花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陪伴它的不是嬉戏交谈的百花,而是一片寂静的雪白。我明白,它是在不断积蓄力量,经历一次次寒冬的磨练,受伤也不停止向前,终于开出了令人赞叹的花朵。是啊,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生命不就该如此?不经历风雨,又怎能看见绚丽的彩虹呢?
那晚,我反思了自己,收拾好心情,决定重新出发,绝不轻言放弃!
静待花开,花……开;守望成长,我们,都在不断成长。
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篇7
幸福,太美!过于美丽的事物都过于虚幻,也许,幸福就属于这个虚幻国度吧!从小向往幸福,只因得到的幸福太少。有时回想,在生命的长河中竟找不到幸福激起的浪花。
幸福,太美,太虚幻!这不像是一个花季女孩儿写下的。幸福是属于快乐的人的,而我,只有在人生的花田里守望,守望这象征幸福的玫瑰花开,好美!也许是生活过于虚幻,以至于没有人能真正的了解我,包括自己。有时同学们总是会说我太乐观了,跟我在一起都会乐疯的。听到这些,我不再做声,只是依旧的咧嘴笑,但心里早已扪心自问:“是嘛?我是这样的嘛?”然后觉得忽然很好笑。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谓的假象吧!其实,真正的我没有那么坚强与乐观,只是经历了那么多的痛苦心伤后,早已为自己织就了一个“茧”,将自己的心紧紧的潜藏在里面。然而,在快乐的表象下,没有人知道,他们眼中的乐观女孩儿,并不是没有泪水的,只是在无人的暗夜里独自唏嘘。
很多人认为我很坚强,其实不然,我的内心也同其他的女孩子一样很脆弱的,很想找一个能够依靠的肩膀的。只是,生活不允许我表现的弱小,越是弱小就越要装作很坚强,每当宿舍里有虫子时舍友们害怕的尖叫,只有我在一旁故作镇定的看着她们,那是侯心里也是很害怕的。
现实中,我越发的觉得自己好可怕啊!很是琢磨不透自己是什么样的。不敢去想了,也不敢面的以后的坎坷路途,但这条路终究还是要走下去的,而且必须要走下去,因为我知道终止一条路的方法就是走完它。我觉得我生来就是一个守望者吧,只能在烂漫的花田里傻傻的守望着。但我却不能永远的守候,因为青春的我也要去找寻我的幸福。也许是亏欠自己太久了吧,总觉得有些委屈自己,于是我决定去追逐我的青春我的幸福。过去的我过于悲观,也有些许的自卑与落寞,朋友看了我以前写的文章后,评价都是两个字“伤感”。有时重新品味自己的文章时,确实感到伤感,兴许还会低落几滴悲伤的泪滴。现时的花儿总是很美的,这美丽的花不能辜负它吧!纵使生活中有堆积的愁云,也无法阻挡住烂漫的阳光,即使风雨来过,但风雨过后依旧耀眼夺目。去吧,去找寻幸福的花田吧!那才是属于青春年少的。无论幸福有多么的虚幻缥缈,我相信:我,一个快乐女孩儿,会把它找到的。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吧,过去的十八年里我的世界是黯淡的,但今天过后,我的生命将充满色彩,我的人生也将在曾经守候过的花田里盛开着,亦如那颗永不凋落的太阳一样,永远,永远的芬芳着幸福花田!
淡忘的信仰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冥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那时候,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篇8
文化是一个有温度的概念。
木心说,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当一个人对文史哲有了一定的理解,当文化进入到人们的心中,人们就能镇定地对待前来的风雨,以心中的温度坚守对岁月的从容守望。
李杜诗,韩柳诗,后主词,东坡词,易安词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在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他们悉数闪现着自己的宝石红光,独辟蹊径。诗中是文化,是艺术,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各自的温度。他们冷暖自知,使自己的温度变得光泽又深沉才得以穿过历史的云雾,在长年不散的的风中保留着本真,吸引着大师们的挖掘与探索。
木心便是这样在守望,守望他的艺术,守望他的文化。在文革中,他的二十本心血之作被毁,身陷囹圄却不失文心。他从写交代材料的纸里扣下六十六张白纸,不停地作曲,写稿。他是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
木心说:文学是他的信仰,是这信仰使他渡过劫难。
所以,即使在纽约,他也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的文学嘉年华,还将中国的文化带向了国际的舞台。陈丹青先生如此回忆道:回想起来不可思议,那段时光多么奢侈啊!
文化有它的力量与生命,用它的温度触动着无数人的心灵。而那些守望着它的心灵在风口浪尖依旧从容,不聒噪,不颓废。只是安静地据守在那里。
守望,也是一个有温度的概念啊。
无论是独乘一只小舟闯出风雨,闯出家庭的桎梏的巴金还是以历史与文化为信仰的陈寅恪都特立独行地守望着,追求着自己的文化。批判又如何,迫害又如何,即使黑暗充满整个世界,光明也会如期而至。他们不会放弃他们的守望,他们的信仰。
文化有旺盛的想象力,灿烂而又活泼。而守望的温度则会历久弥新,始终萦绕在心头,守住初心,守住文化的根,散的根终会开出秀美的花。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就是守望的温度。
陶渊明有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善亦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
我觉得这首诗可以用来形容国学大师——季羡林。他的学术领域极为宽广,他研究梵文,吐火罗文,又兼顾中国文学。他历经文革,年逾古稀却仍不服老。他,学富五车。
他抱着陶渊明诗中的态度,不善,不惧,不多虑,昂然地向前走去。纵使未来的路更不笔直,更不平坦,他的眼里也闪烁着野百合野蔷薇的影子。
学无止境,文化的温度无穷无尽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那是只有守望者才看得到的召唤。
季羡林在文化与文化中穿梭,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那是真正的守望。
周国平说:守望者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守,坚守着内心的文化,绵延传递。
望,看见希望,面对一切风雨,依旧淡然处之。
守望的温度是文化赋予的,而文化的温度也正由一位位守望者的坚守而绵绵不息,流淌在灵魂里,飘荡在风中,在一切经纬度上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网,穿过白天和黑夜,穿过山野和书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