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记事作文600字(精选3篇)
清明记事作文篇1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总之,清明节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总会让人们想起要出去走走,有了这个想法,于是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出了家门,来到了二中那条路。
走在河边,迎面吹来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风,就好像是妈妈的手在你的脸上轻轻拂过。温柔、温暖,周围的空气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会从阴天转到晴天,领略了春风的柔情,再来看看周围的花和树。在小河旁有一排杨柳,它们随着春风的佛动,而且全树成绿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艺术品。和贺知章的《咏柳》一模一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
有些树是会开花的,那一朵朵的花,从树丛间钻出来,小小的,好可爱。有些树开的是黄色的花,有些树开的是白色的花,好有些树开的是粉色的花。最令我惊讶的是在一簇已经全部枯萎的树枝中,竟然开出了一点点紫色的小花蕊,仿佛是在说,春天到了,我也要加入这万紫千红的世界,和她们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们一家人边走边看,快走到东塔公园时,发现了周围的那些不知名的树都长满了一颗颗绿色的种子。望着这些诱人的果子,差点就忍不住要去摘几颗来尝(好吧,那不能吃。)
在这阳光明媚的季节里,每个人其实都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这美丽的祖国的河山,心情也许会好起来哦,碧海蓝天吹吹风,出去走走吧,其实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别窝在家当懒虫!
清明记事作文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文篇(*)
清明节的雨,伴着萧萧的清风,把凄凉的墓碑环绕。
华夏的公祭日,期待在炎帝陵的上空弥漫,春草和捧在掌心的花束,对生命的祈祷,和源源流长古文化。血浓于水的脉搏跳动,龙的传人深深躬腰礼拜,默哀在庄严的肃静中。生命的源头,祖宗开辟的疆域,拓展了人性主宰了世界,炎黄儿女世世代代延续的血脉,流淌着生命的永恒。
感恩赋予生命的那片黄土,回归于热土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给了蓬勃的新绿,奠基地却是感恩的火种。捧起白菊的芬芳,抛向清明的雨中,哀思是感恩生命不息,缅怀是回报给予生命权力的血脉亲情,天地应生命的繁荣而精彩,生命源于炎帝的再造而立世,延续着感恩的道德底线,顶天立地悍卫龙脉的纯色。
生命的长河黄河,源于远古流经辉煌的母亲河,把源头与未来紧紧衔接,成就奔腾不朽的流唱。站在黄河岸边儿女,齐声呼唤母亲,感恩母亲用生命的血液,抚育儿女成长。一场清风,把清明的哀伤席卷,晶莹的泪花化作细雨,流淌在大地的心头。追根父与子的直系血脉,挖掘出一个庞大的民族,感恩的呼声震撼天地,泣不成声的春雨,在清明节的雨帘中,楚立起一个个孝道的楷模,感化着人性走入阳光的明天。
清明节的雨,仍在沥沥而下,哀思的雨幕中,演绎着凄美的道德风尚,延续是雨丝真切的期盼。
正值清明节,用我们的笔写下感恩,传递孝道,呼唤人性如初的本性。
清明记事作文篇3
云遮艳阳雨绵绵,湿红落英惹人怜。往年的清明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渲染着迷蒙黯然的气氛,勾起人们的忧愁和悲伤。幸运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终于肯放了一点晴,我们一路人,出发准备去扫墓,但更多的是兴冲冲地去寻觅春天的芳踪。
车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花将我们包围其间,田野里的油菜花衬着天空的光辉,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堂皇,没有玫瑰那样绚丽。没有工笔雕琢的刻意,也没有浓墨重彩的痕迹,只轻轻几笔,就勾画出春的律动。多想驻足,漫步到那无际的花海中去啊。可是还有任务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来沿途会遇见更多的春景。下了车,一棵桃树,终于来到我的眼前,粉红的花儿,已经被昨日的雨浇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个个含羞娇美的女子,纷纷投来盈盈的笑意。
走在记忆中的崎岖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个山陵,两旁仍是一年四季清丽的草儿,还有点点细细羞羞的小小野花。淡淡的紫色花朵,黄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丛丛,散落在草儿之中,交相辉映,一片繁盛景色。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路边有一些棉菜,说是能做清明团子的东西。在绿叶外面就像是裹了一层绒毛,这样看上去就像是银白色的,绿叶之间的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是黄色的。我弯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软,那么娇嫩。我们埋头摘棉菜,虽说不是满载而归却也已是收获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经历了一年的风吹日晒,这里布满了杂草和一些蜘蛛网。大家都动起手来清理,我看自己帮不上什么忙,罢了,还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软的泥土上,一种不知名的花儿映入眼帘,是白色长条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后来知道说这种花是能止血的。祭奠过后,我们就带着一路春色准备启程回家了。
远远地,挥手再见,春色明年我们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