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作文(4篇)

daniel 0 2024-05-20

关于融合的作文篇1

“融合”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无时不刻地体现出来。从生物学中的细胞的膜融合,到十四、十五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分割开的大陆融合成完整的一体;从中国南腔北调、南北饮食的互相融合,到全世界各洲人民的思念观念开始趋同,全球化的步伐不可抑止……。融合就如一席浪潮,正席卷着世界。然而,当“融合”仿佛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之一时,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追本溯源,重新审视“融合”的意义。

融合,最初一定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水土不服”一般是融合得不好的结果。如今“肯德基”俨然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洋快餐品牌,连锁店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大中小城市涌现。作为外国餐饮在中国最成功的典范,“肯德基”善于融合。它不拘泥于美国本土的产品,而是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推出一系列新产品,是一手打造了“肯德基”的兄弟品牌“东方既白”。“肯德基”成功的本土化营销手段使它立即适应了中国市场,避开了门可罗雀的惨淡结局。同样,湘菜到上海也作了适合上海人口味的改良,更重视“辣”中之“鲜”,上海菜在北京亦是从“小家碧玉”摇身一变,与“老北京”巧妙融合,发扬着海派文化的精髓。

融合中必然有互相妥协的一部分,但一味妥协,就谈不上融合。中国文化在近代屡经变数。新、旧文化的融合绝非易事。一派复古思潮认为新文化一无是处,只有回到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三纲五常中才是正道。另一派认为传统文化是渣、是糟粕,应弃之如敝屣,全盘接受西方近代的思想。鲁迅先生提出了颇有洞见的文章《拿来主义》,他认为全盘西化或一味复古都不是中国应走的道路。只有在坚持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借鉴西方的经验,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如今仍有指导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韩流”、“日流”来袭,以美国为首的欧美文化十分强势,不烧中国人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转而倒戈。融合,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否则就会形成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侵略。

化学中的变化指的是两种物质融合,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融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创造是融合的真正目的,而海纳百川的胸怀是伟大创造的前提。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形似、神似,要达到这样的功力非一早一夕所能养成,而西方绘画更强调主观感受,试图将绘画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不少当代中国画家兼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厚功底,又受到西方绘画的熏陶,便将二者有机融合,使中国水墨画焕发了新的光彩,又使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在行云流水的中国画中得到体现。胡适也是如此。他学贯中西,兼有传统士大夫对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与一往情深和对西方进步思想的深刻领悟,将二者融合,有创见地指出了“假设法”,将《红楼梦》的研究带入另一番天地。

融合,实际上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只有“和而不同”,在“和”之上有所创举,才是融合真正的魅力之所在。

关于融合的作文篇2

鱼对水说:“我在哭泣,可你,感觉得到吗?”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活在我心里。”

从鱼和水的对话中,我们能体会到鱼与水之间的和谐融合,只有两者的彼此融合,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现实生活中,融合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等健康发展的基础。

家庭内部的融合是健康成长的基础。曾读过一篇小故事,说的是古时一对父子在发配进疆穿过“果子沟”途中,大雪封拥道路,父子只有下车步行。儿子下了马车即跪地向天祷告:“若父能平安得救,孩儿愿赤足渡过此沟。”单是孩子的孝心就震撼了我们的心。生为晚辈的我们,应体谅父母的辛劳,在生活与感情上为家庭分担。只有家合,才能万事兴。

说到社会,引发我想起最近屡屡曝光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染色馒头等等,这些频发的社会丑恶现象发人深省。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件,如果连食品安全都无法保证,人们的生活岂不充满了风险与陷阱。因此,在诸如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主管者若能恪尽职守,防患未然,做到与老百姓利益融合以及,生产商能拥有高洁的道德,才能真正根治危害人类安全的社会毒瘤。在此,我联想到周国平的《社会法治生活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一文,如今需要的正是道德的素养与彼此的利益之融合。

融合的理念同样也贯穿于教育。从《读者》杂志上了解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人生路径。他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最拔尖的,但促使他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呢?就是有充沛的课余时间与开放的设施供他科研。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脱离古板,融合高效的学习能力才是根本。从一份真实测验中看到:中国学生在小学到中学的智力测验中普遍比美国学生高,而到大学却相反。所以,教育也应大力宣扬创新。在前不久,湖南张家界举行的翼装飞行就是融合创新与探索的很好体现。综上,融合也应体现于素质教育与主观学习上。

孟子在儒家学说中大力宣扬“仁政”思想,就是倡导国家与人民间的友好融合。目前的热点新闻是非洲等地域,如利比亚仍在发生的战乱,导致民不聊生,一片废墟。又如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所反映的人民遭受苛捐杂税的悲惨生活……以上例子充分说明国家应以人为本、用仁政治理社会,就像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所言。我们的社会应多出现譬如柳宗元这样能深入市井、了解人民真实生活并向上层反映的社会贤人,做到国家与人民的和谐融合,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融合的思想体现于家庭、社会、国家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虽大,但所融细节却小。让我们拥有一颗高尚的心灵,达成共识,做到如同鱼水之间的默契融合!

融合作文

融合音乐不单单是技巧性的演绎,更是融合了表演者内心对音乐的喜爱与对这首曲子理解。

还记得那是在一个暑假,伴随着的是那场钢琴考级。

于是,汗水、作痛的`手指和僵硬的肩膀开始与我为伴,当然,还有烦!烦!烦!《梦幻曲》不再缥缈空灵,而是淡如白水;《G小调小步舞曲》不复轻盈欢快,而是重得让人窒息。

“高抬指”、“小颤音”、“断奏”……“钢琴晋级十要”如蚊蚋般在耳旁不断叫嚣,手指也精确地执行了大脑下达的每一个指令,可一曲弹罢,无论往日多么美妙的音乐,一旦被套上了“考级”这把枷锁,都会变得面目可憎枯燥乏味味同嚼蜡起来。我的音乐究竟缺少了什么?

将视线望向窗口,爬山虎正在阳光下恣意地生长,整整一面墙绿浪翻滚,那向着天空不断攀升的绿啊!充满了对生命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不知为何,突然忆起了儿时钢琴老师所说的一句话:“音乐不单单是技巧性的演绎,更是一个抒发了你内心感情的一个平台,要把‘心’融入音乐里。”

把“心”放进音乐里,我有吗?不知从何时起,薄薄的证书在心灵天平上已然压过了一切,而他人的赞美、羡慕,更让我的心飘飘然忘乎所以了。牵动着我的心的,不再是音乐,而是掌声,是赞许,是证书!

曾经的那个为了音乐而眉飞色舞黯然神伤心驰神往的女孩去向了何方?

窗外,栋栋高楼间圈出一小片蔚蓝的天空,那片天空是伴我成长的专属天空。扔下琴谱,我开始沉醉于那抹悠悠的蓝。一条白线从蓝中划过,又很快不见了,是去远方的飞机吧……心慢慢地被蓝色和白色填满,洗掉了之前的浮躁与不安。

再次坐上琴凳,我弹起久石让的《天空之城》,宁静而美好的声音从指尖倾泻而出,就如同窗外那干净的蔚蓝色般触动人心。一个个音符从指尖倾泻而出,所有关于钢琴关于音乐关于生命的美好记忆也像音符般舞动起来:那个第一次站舞台上找妈妈的我;那个和朋友一起四手连弹的我;那个在艺术节上勇敢秀出自己的我;那个一遍又一遍地听着《神秘园》又一遍遍哭泣的我……指尖轻轻掠过,一切似乎都回来了。

指尖轻轻掠过,一切似乎都回来了。依旧是那最熟悉的黑白琴键,依旧是那最单纯的音乐。

我的音乐是最单纯的音乐,它融合了我对它最单纯的喜爱与理解。

关于融合的作文篇4

天转凉了,外面的风很冷。

盘腿坐在屋里,吹着空调更冷。我微昂着头,看着他,从摩根斯坦利公司来的志愿者老师,他今天要跟我们这些“外地农民工子女”上一节有关上海地理的知识课。老师姓杨,面容十分和蔼,一副黑框眼镜,眼里散发着温和的光,更显衬出他的平和与睿智。

杨老师这时手里拿着一块白板,寥寥几笔,上海的轮廓就显现出来了。条条上海的大马路似鱼骨纵横出一个鱼身来。看着他手中的图画,我竟一时感叹上海的小了,有一种握在手心里的感觉。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从初到上海到现在,我对这个城市的感觉是一种不着边际的敬畏感,说的有点可笑了是不是,但人有时候确实会很难融入到繁华中去。

杨老师是上海人,在日本工作居住了十多年。他中学毕业于吴淞中学,谈到这个时,他感叹地回忆说:“不知那里曾经作战的碉堡还在不在了。”

我一时里有些伤感。十多年漂泊在外,如今回来,竟如此痴情地浸入到以往的日子中去。而我们,与之相反,离开了自己的乡土,在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求学生活,很少会觉得自己真正融入了这片土地。我们说它“国际化”,是外国人多了,华侨多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更细密了。殊不知,那种光华下其实将多少被称作“农民工”的外地人排斥到了一边。

小杨老师,叫他老师他很不舒服,说叫我杨叔叔就行了。我们就改口,心里非常渴望和他靠近,生活经历丰富的人会不自觉地散发出一股让人想亲近的魅力。他说:“中国人是一盆汤,而西方是一碗色拉。”

我似懂非懂地定定看着他。

“这汤,舀出来,各部分都相同。而色拉,你们都吃过蔬果色拉吧,有红的番茄,绿的叶子,嫩黄的色拉酱,它们都在一只碗里,而我们能一眼看到:‘哦,这个是生菜、那个是番茄。’”他说到这里我笑了,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中国人是融合得那么完美,即使汤是浑浊的,即使汤里惨了沙粒,也不会太察觉哦。让我想起了龙应台在《野火集》里批判的中国社会,人人都能容忍自己身边的恶劣行为和不好的发展。她无比愤慨地质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或许我们都习惯做“沉默的大多数”。不一样的是西方,这色彩艳丽的色拉,里面的内容突兀地窜入眼帘,似是格格不入,但这未必不是一种完美的渗透与融合呢。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我深爱罗素这句真理啊,一针见血地诠释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到底还欠缺些什么。

我想这和我们的历史、传统、体制有莫大的牵扯了,我诠释不尽。便只抓住“融合”这两个字眼,来抒一抒心扉。

好了,融合,一个高调的词,华丽的概念。每时每秒,世界都在融合,渐渐变得可捉摸。但我希望这缩小的不仅是交通的距离、科技的发展。融合也要以人为本,让我来说,何不早早废了上海的外地生制度,让更多的梦想可以就地发芽呢。接纳融合每一个新的生命力量,不苛求别的,我只说,这是中国渐向色拉发展的最基本。

  • 下一篇:初中生英语作文收集(整理6篇)
    上一篇:英语老师作文(3篇)
    相关文章
    1. 过年真好的作文(8篇)

      过年好作文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会出来捣乱。做坏事。因为这“年”兽最害怕红色,所以人们贴红色的对联。放红色的鞭炮,把“年”兽给吓跑了。..

      daniel 0 2024-05-09 14:28:27

    2. 好的作文开头和结尾(4篇)

      ⒎成功与挫折篇1①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快乐是你辛勤耕耘获得的果实,悲伤正是那成熟前的秕粒。②成功是白天的太阳,那么失败就是黑夜中的..

      daniel 0 2024-05-02 04:12:27

    3. 让生活更美好半命题作文500字(精选

      让生活更美好半命题作文篇1世上许多事物都能让生活更美好,比如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听音乐会让人放松、开心;看见自己培育的植物长大,很有成就感……但我不..

      daniel 0 2024-05-01 14:39:09

    4. 半命题作文题记900字(精选3篇)

      半命题作文篇1在食堂的边上有一大块消防沙地,四周用砖围了起来,里面铺着细沙,像一片沙滩,这里就是我的乐园。我决定在沙滩上挖一条长河,然后在河边盖一座城堡。我先拿出铲子,在土..

      daniel 0 2024-04-30 04:27:14

    5. 半命题作文素材800字(精选4篇)

      半命题作文篇1我有一间干净而整洁的房间。这里有温暖的小床,大大的写字桌,许多文具和玩具。我每天在这里读书、学习、玩耍,这里就是我的乐园。我的小房间有着普通的白色墙壁。..

      daniel 0 2024-04-30 03:40:46

    6. 语文半命题作文800字(精选4篇)

      语文半命题作文篇1尽管有的战争推动了历史的车轮,然而就在推动了历史车轮的一刹那间,有多少生命的失去,有多少美丽的山河被炸成了平地,老人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子失去了..

      daniel 0 2024-04-30 02:53:50

    7. 窗外半命题作文整理(8篇)

      窗外篇1我早早地起床,睁开睡意朦胧的眼,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呤听鸟的啼鸣。我打开窗,一阵风跑了进来,把我那重重的睡意赶跑,只不过紧接而来的却是——“啊秋&rdqu..

      daniel 0 2024-04-23 01:22:39

    8. 兴趣爱好的作文(3篇)

      我的兴趣爱好作文篇1我很喜欢看书,这事还得从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说起。第一次离开妈妈到新环境的缘故吧,对于老师和小朋友的热烈欢迎,我并不领情,而是用我的表达方式——“哭”..

      daniel 0 2024-04-13 07: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