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思考力》读后感(整理3篇)

daniel 0 2024-05-30

《结构思考力》读后感篇1

日常沟通反反复复说不清?问题思考毫无头绪难突破?工作汇报杂乱无章没要点?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沟通。在职场和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考和准确的表达。可现状往往不如人意。比如一天中午,刚吃完午饭,你在路上碰见了同事,他走来对你说:“最近我们部门有个项目要调整不得不延期,公司领导在问我们手头设计的方案进展怎么样了,另外我还看见了老强回到公司上班了。对了,张总想在近期开一场产品创新会……”听了半天,你也不知道他究竟找你干嘛、想表达什么!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缺乏对思考力的专门训练,很多人面对问题时,思维不够清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如何才能做到“想清楚、说明白”?结构思考力可以成为你的利器!

结构思考力可以提供很多清晰的“思考结构”,让我们真正做到“思考清晰、表达有力”。不论从个人还是组织层面,结构思考力都作用重大:

一、从个人层面上,结构思考力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核心技能。

首先,结构思考力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基础。运用结构思考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做好问题解决、决策制定、报告写作以及沟通表达等工作。

其次,很多专业性的岗位要求员工具备优秀的结构思考能力。例如,内训师、产品经理、文案策划、咨询顾问等工作,需要帮助顾客准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有效地沟通展示。

最后,结构思考力是管理者必备的技能。罗伯特?卡茨提出高效管理者应当具备“技术性技能、人际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三种技能。结构思考力就是概念性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有助于管理者面对难题时多角度分析、制定方案,从而推动工作高效开展。

二、从组织层面上,结构思考力有助于提升组织总体工作效率。

首先,结构思考力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系统思维方式,能够统一员工思考和表达的标准。

其次,结构思考力有助于形成高效的组织文化和工作习惯,从而提升组织整体管理效率。

最后,在中国企业传统“先分后总”的文化习惯中,更需要“先总后分”的结构化思考方式,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

因此,不管是对于个人职业发展还是企业组织发展,学习结构思考力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结构思考力》读后感篇2

之前买过不少思维工具类的书,我觉得思维主要是考训练的,一套好的思维工具书应该写的简明清晰,更多让大家去在实践中训练,但是大多数写的冗长又枯燥,从来没读完过,这次一朋友又推荐一本,听说很晓畅,就再次尝试了一下,读完觉得,满足了我的要求——简明,清晰,容易实践和训练。

这本书其实就是简明版的`《金字塔原理》,就这一个金字塔思维框架,而且是把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提炼出来了。

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1、底层理念

2、基于目标定主题(金字塔尖,论)

3、纵向结构分层次(纵向框架,证)

4、横向结构选顺序(横向框架,类,比)

5、形象化表达(润个色)。

第一部分是底层理念,通过对底层理念的了解能更好理解和实践具体的方法论。这个底层理念分为四个基本特点和结构化接受信息两大点。四个基本特点又分为:“论”:结论先行,先说结论能提高沟通效率,先确认结论(目标)方向也不容易乱,“证”:对你的结论进行证明或解释时,要以上统下,确认下面的理由是对上面结论的证明,金字塔中每一个上下级都是这样。剩下两个特点是下级对上级证明时,常见的两个逻辑,“类”:归类论证,“比”: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结构化接收信息分为:第一,获取信息,分清楚事实,观点,结论,第二,将获取的信息结构化,明确对应关系,第三,一句话总结出所有内容。

第二到第四部分就是具体的说明。

第二部分,基于目标定主题,这又分为两步:

第一步,确认目标:

1、设定场景,越具体越好。

2、确认目标,确认目标的维度可分为,受众,条件,行为,程度,你要通过什么样的理由(条件)使谁(受众)达到什么程度的行为。第二步,设定主题,主题是基于目标的,主题需要包装一下,包装的要点是:简单,准确,利益。最后一点是这个金字塔尖是我们最终要说明的结论,如果你是写文章,商务沟通等,需要一个序言或者开场白,来引出塔尖,这个序言的逻辑是情景—冲突——(问题)——塔尖(你的主题),其中冲突跟问题经常重合。

第三部分,纵向结构分层次,分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办法,最后又说明其实两种办法都是结合着用的。自上而下核心就是第一部分的“证”,再多一点的说明是,要学会设想问题,要站在听者的角度考虑看到这个结论时,可能引起哪些问题,你要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然后听完解答又会产生什么疑问,继续解答,直到完成,你的每个回答都要是结论。为了确保问题不会被遗漏,介绍了5H2W原则:what:是什么,做什么,目的why:为什么who:谁来做,谁来完成when:合适开始,何时完成,最佳时机where:何处,在哪儿做how:怎么做howmuch:程度怎样,最常用的是2W1H,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办(how)。自下而上就是核心就是第一部分结构化接受信息,唯一补充的是杜绝没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第四部分,横向结构选顺序,核心就是第一部分中后两个特点的内容。演绎论证常用的两个框架:

1、标准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常见式:现象——原因——解决方案,其中要区分现象和原因。归纳论证中有两点比较重要:

1、在归纳的时候,只能用一种结构,多了便混乱。

2、归类要完全穷尽,相互独立。归纳论证的常用子结构:时间顺序,结构性顺序,重要性顺序。

第五部分,对你框架的内容进行包装润色。

《结构思考力》读后感篇3

《结构思考力》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结构化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思考或表达,思路更为清晰,表达更容易被别人理解。本书的核心理念源于《金字塔原理》,重要观点就是在思考和表达时要做到四点: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明确理念打基础、基于目标定主题、纵向结构分层次、横向结构选顺序、形象表达做演示。

第一部分重点讲述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观点,强调了结构化思考的重要性。结构化强调“先总后分”的表达方式,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结构化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不仅对于个人作用很大,如果在一个组织中形成结构化的思考力,会极大的提高组织的效率。

第二部分重点强调表达时要“结论先行”。结论也就是所要表达的主题要简单、准确,沟通对象能够清晰明白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主题要鲜明,表达要简练。不能使用的含糊的字眼来表达主题,也不能表述半天,别人也找不着主题,不知道你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第三部分是纵向结构分层次,主要讲述“以上统下”。主题结论需要一个个分论点来支撑,每个分论点又需要有相应的内容进行说明,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表达架构。同时,对一个论点的支持理由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7条,太多的话别人不容易记住。而且对这些理由要进行总结提炼,实行归类分组。

第四部分是横向结构选顺序,也就是“逻辑递进”。一个主题需要多组论据来加以说明,但每组论据是要有先后顺序的,否则会给读者无序的感觉。每组论据的表述应按照他们的逻辑关系,逐步递进的展看,这样的表述读者就不会有跳跃感。

最后一部分是形象表达做演示,通过类比、引用、整合等表达方面的一些技巧,能够使自己的主题和内容更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自己的表达更加有力。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上几个方面,核心思想就是学习使用金字塔原理中思考和表达的四个要素,最后达到思考清晰,表达有力。

  • 下一篇:描写写作业的作文(4篇)
    上一篇:稻盛和夫《心灵管理》读后感(整理3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