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思念作文(6篇)
中秋的思念作文
现在的中秋节已经渐渐的变得没有过节气的氛围了,因为繁忙的生活人们渐渐的已经都没有精力去过一个传统的节日了,真正还在乎的只有老一辈的人了。
早上起床,翻过一张日历,今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了,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中秋节。
爸爸妈妈早已商量好,在中秋这天要去老家过。我想到爷爷奶奶,都已经很久没去看望他们了,他们看到我回去一定很高兴。
到了老家,我就看到爷爷、奶奶在那边忙碌着,奶奶在包饺子,做月饼,而爷爷在做菜。看到我时,他们都乐得合不上嘴,奶奶还拿了一个做好的月饼塞到我手里,看到他们这样高兴,我也跟着高兴起来。
爷爷奶奶继续忙了,爸爸妈妈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当中,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们玩了,街上的人们也都在忙活着,相互招呼着,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最热闹的要数晚上了,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在院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满了大小不等的月饼和瓜果,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团圆。大家坐在一起,说说工作,学习中事,唠唠家常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开,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切的时候要从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长块。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无穷。
今晚真高兴,到临睡之前,我那激动的心情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
中秋节思念作文篇2
前两天,是中秋。中秋,最不该错过的事情,莫过于赏月了。只是中秋啊,玩是玩了,却也没在晚上,出个门,看看月亮。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见着。在和朋友一起玩乐一天之后,有些疲惫的走在公交站到家的路上,倒是看到了月亮。因为季节的原因吧,虽然没有天黑,还是能够看到一轮圆月。在蓝色的织布下,在绿油油的树冠之上,有一轮金色的月。不是纯色的月,月色上像是有些朦胧的雾笼着,看着梦幻极了。兴许是路边的灯光的原因,我又刚好站在湖边,看着远远的圆月,一切就像是故事里的情境,就像我喜欢的法国电影里面的,那种浪漫风情的样子。
这样的场景,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天使艾米莉》里的那句,“没有你,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虽然是法国电影,但是因为翻译的原因,所以才让这句话,变得如此顺口了。我想,中秋,还是一个传统佳节。此时,我也更想到了那句俗话“就不信外国的月亮圆”。这讽刺崇洋媚外的话,倒是让我觉得有些羞愧了。毕竟,大概也好久没想起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之类的传说故事了。其实,中华文化哪里比外国的文化差了,只是人没啥记性,现在的节又没个节的味道,自然也就没啥意思了。有时候觉着啊,倒是让人想都想不起来了。真希望下回,我想起的啊,是天仙美女的嫦娥,可爱的玉兔,还有那砍不尽飘香月桂。
说起过节的味道,我就想到了“年味”这个词。在我老家那个小地方,街上也是张灯结彩的,还有什么灯车游行,让人觉得怪好看的,在外的人,看着一些热闹的人群照片,也觉得羡慕。只是出门在外了,前两年过年,还能够看到排排红灯笼,最近两年,却是啥也没有。叫我这个不爱过节过年的人,也都有些凉意了。又因为环境的原因,烟花爆竹啥的,也不多见了。只是吧,这气氛总让我觉得,纵然不说污染环境,怕是也没多少人这么放烟花,燃爆竹,来庆祝过年了。
思绪之余,我也回到家了,发现家里正做着好菜。也是,平日里,该加班的加班,一家人吃饭倒是少的。一到过节啊,爸妈就觉得应该吃点好的。虽然我们孩子,是越来越不大爱过节了,但是却也是爱吃点好的。中秋啊,好在还是放假的,让人想的起回家看看。就像在外工作的姐姐说的,这到过节,啥都没有,就是总有一种孤独。我想,大概父母,过了这么多年的节,也不仅仅是图个节日了。只是,我还不知道,团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这个中秋啊,总让我觉得有些遗憾。
中秋的思念作文篇3
今天8月15日是每个人都盼望的节日—中秋节,也是让家人团圆的日子,是多么的令人开心。大家上会干些什么呢?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哥哥和奶奶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又吃了月饼,那月饼多么好吃,香香甜甜,吃了还想再吃,吃完已经7点了,天刚刚黑,我们就在看天上的月亮,那月亮又圆又亮,看着看着我就入迷了,想起一个故事,《嫦娥奔月》这个故事也是传说,。那月亮也是这样又圆又亮,看起来吸引人,谁都喜欢这样的月亮,一会,乌云来了,一下子把月亮盖住了,月亮用尽全力终于从乌云里跑出来了,看了一会,妈妈说:“该睡觉了,我就去睡了”,这就是我的中秋节。
我喜欢中秋节,应为中秋节不但可以让一家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还能让我们快乐,希望每天都是中秋节。
中秋节的思念作文篇4
夜幕降临,天空拉下帷幕,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穿行在散碎的云朵中,时隐时现,朦胧可爱。皎洁的月光照进屋内,院中桂花的清香时时传来。
热气腾腾的饭菜早已摆上桌,我们一家围坐一团。爸爸打开一瓶红酒,妈妈找来高脚杯,说喝红酒用高脚杯才有气氛,一向不饮酒的爷爷也主动倒了一杯,我则用可乐代替。我们一起举杯,共度中秋佳节。酒过三巡,平日里不善言谈的爷爷话多了起来,他给我们讲年轻时候的故事。但爷爷说着说着竟哭了,因为他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已经去世4年了。在我3岁的时候,奶奶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在病床上一躺就是6年。这6年间,是爷爷在身边照顾奶奶,不分昼夜,不论寒暑。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既要照顾奶奶,又要种庄稼,还在村里的卫生室当医生。爷爷特别忙,但他对奶奶没有丝毫嫌恶,反而对奶奶比没生病时照顾得更好。爷爷在奶奶的指点下,学会了炒菜蒸馒头,邻居的爷爷奶奶们都夸他里里外外一把好手。病魔无情,奶奶还是走了,留下爷爷一人孤单地守着老家的房子。爷爷奶奶相濡以沫大半辈子,突然有一个人离去,留下的那个人是最痛苦的,爷爷消沉了好长时间。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苦于在外地上班不能时时陪在身边,只得在周末回家陪伴爷爷。
今晚的中秋夜,酒精的作用,爷爷想起了逝去的奶奶,爸爸妈妈也一时不语。桌上的月饼圆圆,奶奶却品尝不到了。微风吹来,院内的桂花送来清香,屋内多了一种叫思念的情绪,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我举起酒杯,心中默念:奶奶啊,愿您在天堂里过得舒心快乐,我们都想您了。
中秋节的思念作文篇5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个家庭团圆欢庆的日子,更是匆忙奔波后心灵经过一次感恩洗礼的日子。
记忆中,只有小时候在家过过中秋,之后的这许多年,可能是由于在外漂泊又没时间逛街,没有及时感受到那浓浓的节日氛围吧,往往是公司发月饼或朋友带月饼来了,才知道一年的中秋又来到。而此时只有对父母遥寄人间亲人的思念。漂泊异乡的我,无法以传统的形式来和家人团圆,只能静对夜空送去祝福。愿父亲和母亲在中秋节日快乐!
前几天收到朋友顺便带来的家乡味,其中还有几个小月饼,异地他乡,收到这份远来的牵挂和祝福,我热泪满盈。
想起别人写的一诗:临逢中秋/圆月当头/思念亲友/仅能异乡独愁……于是,诸多惆怅便会满怀于心,反而忘记了皓月当空该当对月高歌该对以往进行反思或深怀感恩了。
以前通讯不发达,大家都用写信,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对亲人对朋友的思念。那时每次收到信,心里可以高兴好几天。尤其是中秋的时候如果能收到信,足以高兴一个星期。如今通讯发达了,电话可以让远隔千万里的亲友感觉近在咫尺,但反而是打的电话却少了。甚至有时候到了中秋那天晚上看到大街小巷堆着各色月饼围着一大堆人在讨价还价才想起该打个电话问候问候了,可是那时却是电话高峰期,曾试过好几次也无法拨通,只得作罢。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在父母的爱护和思念下一路奔波,一路欣赏,一边跋涉,一边收获。有过困难挫折,也有过亲人的帮助指点,有温馨的亲情和乡情,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憧憬。有欢歌笑语,也有感恩戴德,都是在父母的牵挂里伴随着我们匆匆的步履而留下的痕迹。不管过程如何,我们总是收获了生活的馈赠。
一个人,如果常怀一颗感恩世界、感恩亲情的心,那么他就很容易感觉到什么叫幸福,并且随时能品尝到幸福的滋味,就会更加珍惜生活中的一切,就会觉得人生是十分的美好。懂得亲情是获得幸福的源泉,懂得亲情也是传递快乐文化的纽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忘亲情和感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近。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健康、快乐!
所以,在这个和谐的中秋节,会因为我们的感恩更加美好,即使是寄回去的中秋,也一样能让我们愉悦!
中秋的思念作文篇6
又是一年中秋时,仿佛总要赏月品茗,再吟上几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诗句才能算是过节,可惜今年天公不作美,偏偏没有月亮,看不见桂花树,也不见了嫦娥,我只有从橱里拿出一本书来,想在阅读中弥补缺憾,却看见一篇介绍南京地方特产名菜菊花佬的文章,令我格外思念起外公来。
我的外公是一位医科大学的教授,他兴趣广泛,年轻时拉过小提琴,至今仍热爱足球,会德语、英语,曾去澳门讲学,六十岁学开车,还烧得一手好菜。我每到寒暑假就会去南京的外公家,外公会带着我去游泳、登紫金山或开车载我到祖国各地自驾游。与外公旅行时我常觉得自己像院落中浪漫开放的蔷薇花,迎着大自然的风尽情舒展的呼吸。记得刚学讲话时口齿不清,喊他“公公”时发出“嗡嗡”或“哄哄”的音,听着这不标准的称呼,外公常哈哈大笑,满心愉悦。外公最爱在夏天给我做菊花佬汤,一边给我盛汤一边说:“喝菊花佬汤啦,清热解毒啰。”在我喝菊花佬汤时,外公就坐在旁边极有耐心地看着我,说他也是喝着菊花佬汤长大的,说话时的眼神因回忆而忧伤起来,我知道,这时外公想起他母亲做的菊花佬汤的味道了。
外公是个极孝顺的人,一直遵循着“百事孝为先”的传统,对他的父母(我称为太公太婆)非常孝顺,从不大声讲话或顶撞,更不用说红脸了,虽说工作忙,但总是牵挂着他们。每当我说“带我去看太公太婆”时,外公就会很欣慰,拉着我的手向太公太婆住处的院子走去,接到消息的太公太婆早早地倚在门边迎接我们,而院子墙头上开满的蔷薇花也远远地对着我笑。饭桌上自然是少不了菊花佬汤的,太婆会给外公盛汤,而外公会给我盛汤,我又给太公太婆盛汤,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令我一生难忘。外公常叮嘱我,中国的女孩子不仅应该自尊自立自强,还应讲究“温、良、恭、俭、让”,不论社会怎样发展,物质生活怎样提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忘。我牢牢记在心里。自从太公太婆去世后,外公的神情落寞了许多,而我也逐渐品出了菊花佬汤所蕴含的别样的味道,汤里饱含着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深情,那醇香的味道如绵长的记忆,代代相传,永不能忘。
想到这里,我不禁望向夜空,暗淡的夜空,绵绵的丝雨,我的思念犹如这窗外的雨丝。想必外公此刻也在仰望着夜空,思念着自己已在天国的父亲及母亲吧。谁又能说没有月亮的中秋就品不出中秋的味道呢?
念及于此,我不由掩卷长叹,仍久久不能释怀。今夜,不知秋思落谁家?